《經理人月刊》自2004年創刊以來,以「匯集全球智慧、萃取本土觀點、徹底解讀、即學即用」的角度,滿足經理人的各項管理需求、解除管理焦慮,時時刻刻補充知識養分,匯聚全台最大的經理人社群。
■主題學習:每期拆解一主題,從理論架構、實務應用到精選案例,完整學習
■管理在線:每期掃描15本國際商管期刊,15分鐘掌握全球管理新知
■管理圖解:圖形化思考,一張圖等於一本管理書
■實用祕技:擷取最新商管書籍的菁華,搜羅現學現用的觀念與做法
■CEO管理講堂:專訪國內知名企業CEO,挖掘其成功之道
■商業思想家:引介當代對管理思潮與趨勢提出突破性見解的重要商業思想家
**成功訂閱後,將由次月開始派送或接續您原訂閱期數**
向台積電學管理 世界級企業7個卓越思維 在台灣,講到台積電幾乎無人不曉,就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頻頻點名,稱它為「全球最大、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即使是市值擠入全球前10大的「護國神山」,也曾經歷技術落後、找人、找資金等狀況。創辦人張忠謀從企...
榮格心理學 減少內耗,重啟人生劇本 為什麼人們容易在中年時遭遇痛苦?為什麼我們會不斷質疑人生意義、叩問自己到底是誰、想成為什麼?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G. Jung)從人類的無意識展開研究,探索人的一生會面臨的考量與抉擇,如何影響自己的精神活動,試圖提出解答。榮格心理學恰如一把鑰匙,能...
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45+人才新藍海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 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 與此同時,台灣面臨大缺工潮,人力銀行上的職缺數屢創新高。勞動力閒置與職...
Z世代崛起! 拒當過勞社畜、改寫職場規則 最不想加班的世代來了!企業怎麼接招?2025年Z世代占全球勞動力的25%,而在台灣職場,有近2成是Z世代,從招募到留才,從溝通到管理,傳統的職場文化看似面臨挑戰。 但,只要理解世代觀念差異,閱讀本期Z世代使用說明,就能讓年輕一代的工作者成為團隊最強...
2025管理大趨勢 THE FUTURE OF MANAGEMENT 從2020年開始,全球每2年就遇到一次改變產業、商業環境的大變革。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與工作習性、生成式AI的突飛猛進,也考驗著組織數位化程度、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也意味著各國關係將會有所改變,這些變動,都將持續影響全球...
AI賦能 永續轉型 2024年第17屆100MVP經理人 在劇烈的產業變遷與科技更迭中,唯有不斷自我精進與積極變革,才能讓組織與工作者不被時代的浪潮淘汰,並在全人類共存的環境裡,追尋事業的永續發展。第17屆100MVP從數百件報名資料中,選出不畏挑戰、積極變革的經理人,他們的獨特管理心法...
累積財富、跑贏通膨的 8大投資金律 投資市場複雜多變,但如果不投資,辛苦賺來的錢僅存放在戶頭裡,面對通膨高漲,原地踏步的薪水如何追上飛天的物價?而人類壽命不斷延長,你的退休金夠用嗎?面對這些看不見的財富消耗,我們需要盡早做好財務規畫。本期淬鍊了9位投資大師、30本理財經典的智慧,整理8大投資...
AI革命的核心力量 一次讀懂半導體 2024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回應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提到中、美晶片產業角力,並說到台灣; IC設計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說「台灣是AI...
AI風口最大贏家,帶領輝達市值衝破3兆美元 徹底解讀 黃仁勳 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是2024年最重要的商業人物,他帶領輝達發明GPU,從一度營運困難,到現在市值衝破3兆美元。因為他有遠見,也有實現不可能的韌性,屢敗屢戰的堅毅精神,創造出顛覆以往的技術,促成人工智慧的...
打造高動能團隊 建立管理機制,自動產生績效 全球績效管理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2023年研究顯示,員工的工作參與感、熱情下降,低參與度導致全球經濟損失8.9兆美元(約新台幣267兆元),占全球GDP的9%。 然而,低參與度其實不是員工單方面的事,主管也要負起責任,樹立願景、建立機制...
接班計畫,啟動! 占台灣企業總市值45%的家族企業正面臨接班潮!根據調查,台灣家族企業掌門人超過65歲的比例高於全球,已進入世代交替階段,但多數企業的傳承規畫才剛啟動。本期專題全方位剖析家族企業傳承方針,從制定接班計畫、培養接班人到順利度過交接期,確保企業在交棒過程中穩定發展,邁向永續。
揮別瑣事、產能倍增 AI工作術 生成式AI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工作品質的革新。微軟(Microsoft)曾在〈2023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指出,64%的工作者感到時間和精力的匱乏,科技進步傾倒了更多的電子郵件、訊息通知,看似事小,但積累起來猶如「數位債務」(digital debt),讓你更忙...
一次讀懂地緣政治 變動時代的管理必修課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19年曾說,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策略家的必爭之地,當時中美對抗火苗剛起。《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21年封面專題稱台灣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時間來到2024年,地緣政治愈演愈烈,CNN說台灣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
洞悉成敗、總結經驗、提煉智慧 復盤的技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的是下完一盤棋之後,重新走一遍剛剛的棋局,交流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在別處更好,它是許多職業棋士進步的關鍵。用在工作上,復盤是檢討過去表現,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道理淺顯易懂,卻少有人執行。試想:你有多久沒回顧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狀況...
推翻效率迷思,人生更有餘裕 反轉時間管理 你是會寫每日待辦清單、安排行事曆的人嗎?你覺得這麼做,會讓你更有效率嗎? 即便大多數工作者都試著「管理」時間,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就算精密計算時間、完成更多的事,卻失去了充實的人際關係、內心平靜與生活平衡,甚至感受不到自信與快樂。 ...
2023年百大MVP經理人 打造企業韌性 適應變化、接受挑戰並持續成長的能力,是優秀經理人的必要條件。第16屆百大MVP經理人從數百件報名資料中,挑選出善用情勢、化危機為轉機,創造績效的經理人,從他們的故事中,帶領讀者學習如何創造市場價值、厚實經營體質,打造企業韌性。
關於工作、人生的80個解答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認為藉由前人的經驗,可以避免犯錯、看得更遠。23位卓越企業家、領導者的經歷,精煉成他們對人生與工作、成功與失敗的一句體悟,也許就是你需要的建議。
應用腦科學,工作效能再升級 腦力訓練計畫 腦科學研究顯示,大腦約在30歲初期成熟,達到顛峰,對應到職場,也正是經理人衝刺事業的時期。 然而,過了這段時期,大腦只會慢慢走下坡嗎?別擔心!大腦可以透過學習與練習,強化神經連結,提升腦功能。本期主題學習腦力訓練計畫,帶你認識大腦運作原理,提升...
策略思考的技術 新春酒會上,老闆大聲宣布來年的策略,但員工卻不以為意,聽過就算了? 這往往是因為組織誤解了策略本質,策略不是空洞的宣誓、華麗的口號或達不到的財務目標。 好的策略,不僅可以帶領企業往目標前進,也能讓員工知道前進的方向,策略思考的能力更是組織與時俱進的利器。
啟動減碳2050淨零倒數計時 氣候變遷的風險迫在眉睫,全球有超過135個國家加入2050年淨零排放(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在大氣中相互平衡)的行列,台灣也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企業必須急起直追,改變產業生態與未來的生活樣貌。愈早啟動減碳的企業,愈具備在未來生存的競爭力。
辦公室溝通協商術 南北戰爭期間,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在一場演說中對南方陣營表達同情,遭到一名愛國的北方人士譴責:「總統先生,您怎麼敢對我們的敵人表示善意?這時候您應該一心想著摧毀他們。」林肯回答道:「當我把他們變成朋友時,不就等於摧毀了敵人嗎?」當我們在組...
釋放員工潛能、驅動組織創新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在職場上,總是有些不成文規定,比方說,不要批評主管做的事,他可能會覺得被冒犯;除非有明確的證據,否則不要發表意見,因為不成熟的想法會被打槍或被認為不努力。 這樣的壓力,讓人們習慣壓抑、忍住發言,不只不提出點子,更有可能藏匿壞消息。哈佛商學院管理...
累積微小的投入,創造無限大的成效 複利效應 僅僅1美分的金額,連續翻倍31天後,可以滾出超過1073萬美元的巨大數字。這個數學公式清楚說明人生的一課: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投入,若能複利的方式成長,將擴大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但是,複利說得容易、執行起來卻很困難,因為中間有一...
放大格局,以終為始的決策原則 長線思維 play the long game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給亞馬遜(Amazon)的股東信裡曾寫過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將房子租給一個家庭,在布置聖誕節氣氛時,對方沒有放聖誕樹的底座,直接將聖誕樹釘在木地板上。「沒有一個房東會採取如此短視...
心理學、行為科學驗證的達標法 從0到1的目標實現計畫 如果尋找目標是起點,實現目標是終點,你在這條路的哪一點上?答案是,每一次的終點,都是下一個目標的起點。 追逐目標是永無止盡的道路,然而,光有心願還不夠,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研究指出,訂定一個正向、有意義、可量化的目標,搭配適當的誘因,克服惰...
精準行銷×深度互動×鐵粉養成 會員變現攻略 「要加入會員嗎?」現在到哪都會聽到這句話,但是顧客通常不會說加入就加入。即使給了優惠等誘因,消費者也可能拿完就走。要如何讓顧客「心甘情願」成為會員,使用產品與服務、甚至成為鐵粉,當你的品牌擁護者?本次專題帶你一次掌握經營會員的技術、從組織如何自我體...
敏捷專案管理5修練 強化組織韌性,提升團隊應變力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21年發布〈未來工作世界的必備技能〉(Defining the skills citizens will need in the future world of work),提出13種能力,其中一項是「工作計畫與方法」。該...
活用數據做決策 「沒有數字的故事,和沒有故事的數字,都沒有意義。」日本佳能(Canon)會長御手洗富士夫曾如此說。 這句話乍看雖然像繞口令,但仔細思考,一個提案(故事)若沒有數字佐證,難有說服力;但當一個報告裡塞滿了數字, 卻沒有據此提出行動方案,也沒有意義。 如今,數據隨手可得,銷售數...
混合辦公新時代 如果說COVID-19對企業有什麼正面的啟發,其中一件必定是了解到即使員工不進公司,生意照談、事照做、錢照賺。以遠距結合實體辦公室的「混合辦公模式」(hybrid work)漸成常態,即便往後疫情趨緩,所有人理所當然在辦公室朝九晚五的型態已經回不去了,不妨以此為起點,深入改革工作流...
打造學習型團隊 近5年,不論身處什麼產業,大概都聽過AI、物聯網、區塊鏈、數位轉型。這2年,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徹底改變職場的運作法則。有太多觀念需要「重新定義」,有更多事情需要學習。 管理經典《第五項修練》提到,眼前需要的不只是組織的變革,更需要每位在組織裡的人改變自我。因為職場環境再也不是主...
零失誤工作術 才保證「下次會注意」,也檢查了,卻還是寫錯字;相同錯誤卻重複發生。想避免犯錯,光是提醒自己不一定有用!必須要從機制下手,才能朝著零失誤邁進。
成長心態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就算起跑點與別人不同,他也不會視為阻礙,認為自己可以靠著努力或其他方式突破限制,進而成長。不要迷信天賦,打造成長心態!
數位轉型五堂課 去年,當全球深陷疫情中,有句玩笑話說,「COVID-19是數位轉型的最大推手。」今年本土疫情爆發,輪到台灣企業經歷此考驗,笑語再次應驗。然而,這絕非一次性的危機,《領導者的數位轉型》一書指出,未來像疫情這樣短期急遽攀升的指數型威脅,只會愈來愈多,懂得善用數位化科技靈活轉型的企業...
關於工作與自由的8個思考 你也是每到星期天晚上,想到明天要上班,就冒出人為什麼要工作的念頭?周休二日,時間好像都給了公司,但如果轉為獨立工作者,又怕收入不穩定,也難達到真正的自由。 關於自由與工作的辯證關係,今年89歲的英國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可以說用...
跳脫框架、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能 批判性思考 看字面,你可能會覺得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是門艱深的學問。 實際上,critical源自於古希臘的字根krinein,也就是分開、分辨、反思、選擇;是不全盤接受資訊,而是加以拆解、分析。 換句話說,通過批判性思考的練習,...
財務自由打造計畫 買房、結婚、孝親、退休…… 錢,好像永遠賺不夠;聽到「財務自由」的直覺反應是,不可能是我?等到有大筆開銷需求,又扼腕怎麼沒有早點理財? 不管起點在何處,跟著財務自由打造計畫,現在就踏上健全財務體質、創造財富之路!
訊息零落差,一句話達成目的 精準溝通 「為什麼同一件事要說那麼多次?」「這件事我之前不就說過了嗎?」我們時常覺得別人沒聽進自己說的話,然而,話說出去,就等於對方接收到了嗎? 溝通始終是雙向的,話說出去,必須確認對方和你想的一致,才算做到真正溝通。精準溝通,是讓對方願意聽你說,也懂得你說什麼...
最高成效工作術 總羨慕能交出漂亮成績且早早下班的同事嗎?其實不是你比別人差勁,而是你輸在只知道努力。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根據多年觀察,發現各行業的高效工作者雖然性格迥異,但共同點是他們都靠不斷訓練,摸索出一套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沒有人天生就是高效能工作者,想讓努力發揮最...
自學的技術 你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嗎?《經理人月刊》調查千位讀者的學習習慣,發現工作者為了更好的職涯,都有好學的心,努力充實自我。然而,多數人學習時數偏低,有三分鐘熱度的毛病。 離開學校後,不再有老師、學校幫你制定課綱、擬定學習時程,更多時候必須靠自己摸索學習方法、技巧。要學會任何事,懂得「學習...
精實管理 Lean,中文是「精瘦」的意思,如果把人換成企業,Lean被翻譯為「精實」或「精益」,Lean Management則被稱為精實管理。顧名思義,就是把組織訓練成沒有贅肉(零浪費)、規律運動(持續改善)的管理方法。企業如果能達成這兩個境界,意味公司的資源利用率最大,才能在承平時期以小博...
扭轉人生的原子習慣 每個人都有想改掉的壞習慣,如慣性遲到、晚睡、抽菸等;也有想養成的好習慣,如閱讀、運動、早起等。然而,大多數的人在戒除或建立習慣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剛開始需要克服心中的排斥感;執行一段時間沒看到成效,不知道還要不要持續⋯⋯。 習慣無法養成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用錯方法。這...
創造心流,愛上工作 一名組裝零件工人,當一件產品到他面前,他有43秒完成工作。這樣的工作每天要重複將近600次,如果要重複幾年而不厭倦,該怎麼做?這個現象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才會發生,工作者對於日復一日的任務也會產生倦怠,如果你不想因此而頻繁地更換工作,該怎麼辦? 訣竅在於,每天都替自己設...
前進EMBA 根據統計,109學年度全台有41所EMBA課程,錄取人數從20名到230名不等。也就是說,台灣在一年之中,能產生超過3000位EMBA畢業生。 他們之中,不乏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為什麼這些專業經理人、企業家們,都已功成名就,還要重返校園?
最強清單工作術 我們列清單,無非是想替混亂的生活帶來秩序,替龐雜的工作理出頭緒。但列到後來,不做的、丟失的、做一半的、無法確實遵守的情況比比皆是。為什麼?在使用任何工具之前,我們應該先學習使用方法,把列清單視為一套思考系統、工作整合系統,而不只把它當作一張寫滿未完成工作的筆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
產品經理10堂課 每一項暢銷商品背後,都有一組日以繼夜、不斷打造更好服務的團隊,而團隊中又有一位重要的領航者: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帶領產品從無到有,是一趟幾乎沒有終點的旅程,這個職位得足夠貼近顧客,熟悉他們的需求、痛點,規畫產品走向,還要懂得發揮影響力、串聯起每位夥...
戰勝新多益 每一位想學好英文的人心中,一定有過這些疑惑:要背多少單字、記多少文法,英文才會變好? 一次解答多益相關問題,年後轉職、升遷加薪必備,戰勝新多益。
實戰OKR 自20年前Google崛起以來,他們一直實施「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制度,它強調讓員工自主設定目標,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調整,不以成敗結果打分數,更看重員工執行過程是否有突破、進步。由於方法簡明,協助團隊聚焦最重要的事,在當今...
成大事的祕訣:做好每一件小事 修練成功的33個細節 在NBA握有3座總冠軍戒指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除了苦練球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小細節。每次比賽前,他會默念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演講稿,像是「重要的不是他人評論,或別人教你...
在新科技包圍的商業社會裡,管理者要如何抓住機會?領導力大師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曾給出解方,「領導企業不變的常態,就是擁抱改變。」一如Adobe大膽砍掉販售套裝軟體的獲利模式,改為訂閱制,帶領組織徹底轉型、擺脫低谷,至今成長突破千億市值。 這正是這次我們選出2018年100MVP經理人...
封面故事 當Google、微軟(Microsoft)、萬事達卡(Mastercard)等跨國企業的執行長,紛紛聘請印度人;美國500大企業裡,75位外籍執行長中有10位是印度裔,從這些資料觀察,「印度出口執行長」現象,已引起外界關注。 這次主題學習,我們透過12位印度執行長的成功故事、管理經...
隨著科技進步,商業世界出現愈來愈多新理論,像是行銷4.0(Marketing 4.0)、工業4.0(Industry 4.0)等,企業擁有更多「手段」獲取成功。然而,不論運用多新、多強的戰略,背後的本質都不會變──要替自身創造更多價值。 為了做到這點,基本上有兩種方法:與別人競爭,贏過對手,爭取利益...
彙整近70本勵志書,找出成功學大師沒跟你說的事 重新定義成功學 成功學經典、賣出6000萬冊的暢銷書《思考致富》作者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訪談500名各界傑出人士,將他們的成功歸納出13條法則,讓世人知道成功是可以學習的。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即使我們模仿成功人士...
團隊管理:打造有向心力、執行力的隊伍 我們從出生以來,到求學、就業,再到退休回歸個人生活,幾乎都是「某個團隊或團體的一員」。這個團隊,可能是家庭、班級、社團、部門、單位、公司、組織、機構,甚或一個國家或種族,規模或大或小,你的歸屬感或強或弱,貢獻度也或多或少,但是你的喜怒哀樂,絕對都是和這些群...
戴上歷史的眼鏡,重新理解經典。 沒有過時的管理理論,要看你怎麼用、用在哪裡。 從歷史脈絡追溯管理學的演進。
【TED講者都是訓練出來的】向TED學說話的藝術 你應該已經很難確切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TED影片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某個課堂上,也許是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也許是朋友推薦你一定要看。總之,從某個時期起,TED影片就成了人們傳遞和吸收新知識和新觀點(或許還有人推薦你拿來學英文、練聽力)的管道之一...
【主題學習Back to Basics】你也做得到的Google式管理 究竟Google有什麼魔力,可以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齊聚一堂,打造創新又有競爭力的產品?薪資和福利或許是簡單而直覺的答案,但每位Google人都告訴你的卻是,因為它對人的尊重,讓員工打從心裡認同它。怎麼做?任何企業和經理人...
當一隻突變的鱷魚 每次看到「談判必勝」「絕對成交」「保證說服」這類字眼時,我內心總是立刻起反感,因為如果世上存在這樣的絕學祕技,我們大概也不需要「失敗學」「復原力」「抗壓力」這些學問了,因為滿街都是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每個做出成績的業務員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或心法,讓他們可以屢敗屢戰,漸漸地一勝...
顛覆管理學 談顛覆管理學,必定是傳統的管理知識、制度有了破口。如今,創新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視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想談「新」,找尋新的商業機會、新產品、新的管理方法,但我們的工作制度卻還是使用近百年前的模式,規定人們必須遵守朝九晚五的工時、坐在封閉式的小空間、數著今年還有多少休假時間。 當行動...
變革管理 現在社會變動快速,企業若不改變就沒有競爭力。為什麼企業轉型時常失敗?如何讓公司做到成功轉型、改革?跟著管理大師約翰 ‧ 科特,徹底解讀成功轉型的關鍵8步驟。
超級店長學 在哪裡開店才適合我?請來的工讀生一個禮拜就辭職?不知道怎麼跟八年級的員工相處?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顧客多買一點?不只你在煩惱,只要身為店長,天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6成的人從事服務業,貢獻的GDP更占全國將近7成。如何帶領這麼多人,突破目標業績、撐起...
目標管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54年出版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裡,提出了「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並首度為「目標」這個詞賦予了管理上的意涵。 六十多年過去,或許你覺得目標管理早已過時;或許你甚...
邏輯思考筆記術 筆記的技術 面對海量資訊,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事塞滿你的頭腦,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下手解決?筆記不僅僅是記錄訊息,更能鍛鍊邏輯思考和反應速度。活用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豐田Excel筆記、高速解題筆記、自省成長筆記,幫你從沒想法到有辦法。學會筆記的技術,筆記本就...
好主管必修的領導、溝通、心理、人際學分 傾聽的技術 處於接收訊息管道多元的分心時代,在有限的時間下,溝通時,別人說了什麼,人們往往只有「耳聞」卻非真正「聽見」。傾聽,往往成為最被忽視的軟實力。但是,聽,是自己受益;說,是別人受益。在溝通過程中,唯有聽懂了,才能說對話,思想交流才會真正發生。聽...
自制力增強計畫 你一定想過這個問題:「一群人在相同的環境、資源下成長,為什麼有的人在各領域都表現得相對傑出、有的人卻總是失敗?」 透過一個歷時50年的經典心理學研究,這個千古之謎終於解開。「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在於你是否擁有『延遲享樂』的自制力。」擁有朝幸福人生邁進的能力,就從訓練你的自制力開始
一次讀懂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真正的勇氣是展現在接納自己的原貌、尊重及了解他人的獨特性,然後做我們認為對群體、對他人有貢獻、有意義的事,不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如同阿德勒所說,「我們必須了解,勇氣是一種社會功能,因為唯有個體看待自己為群體的一部分時,才能擁有勇氣。」
大家常說:「情、理、法」!要達到溝通效果,情往往比法、理有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說一個好故事,是用動之以情勝過述之以理的方式拉近距離, 更是領導者或是一般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主題學習 時間規劃術 常常大喊沒時間的現代人,到底時間都用去哪呢?中國作家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或許,你該思考的是,我可以從哪擠出更多的寶貴時間,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每一分鐘。 儘管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但決定時間度過的快慢、時間使用的質量卻人...
20小時快速學習(上個月主題後延一個月)/ 學習的阻力是甚麼? 有時候原因也許你我都想得到,卻解決不了。那便是還沒上手前就半途而廢。自學高手喬許.考夫曼大膽提出:享受學習,關鍵就是速度。本期經理人教你找到學習的精要,20小時便能突破最枯燥無聊的初學階段。 快學的技術 20小時高強度練習,新技...
歷史教我的21堂領導課 如果你是劉邦,能不能找到蕭何這種部屬,幫你發掘比他更厲害的人才?如果你是曹操,犯錯了,該在部屬面前認錯嗎?如果你是諸葛亮,該怎麼找出優秀接班人?如果你是豐臣秀吉,人微言輕時如何激勵眾人聽命行事?從經典的歷史情境,推敲流傳千百年的領導智慧,增強你的思辨力與決斷力。
【「why世代」來了:是人難管,還是你不會帶?】 情侶或夫妻吵架時,很常聽到以下幾乎必定相伴出現的對話:「你『每次』都這樣。」「我哪有『每次』。」 邏輯上,說出「每次」的人會讓自己立即暴露在風險裡,因為對方很容易在自己的千萬次惡行裡,舉出一兩個小小的善行。人……
【調快你的腦波轉速】 許多主管在開會時,很常會在某個同事做完提案之後,請大家給點意見。如果現場氣氛一片沉默,他可能會說,「一定要有意見啊,不可以沒想法。」有時候,他或許還會點名,強迫現場每一個人都要說話。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有時候,我被老闆問到問題時,……
【好員工為什麼要替「你」工作?】 一直很喜歡《Google模式》提到的這個故事: 某個周五下午,Google創辦人之一Larry Page隨意輸入搜尋字,看看會得出什麼結果和廣告……他印出了他不喜歡的搜尋結果頁面,在上面標示出超出查詢範圍、與關鍵字不相關的廣……
【學了,才有可能會】 這大概是我開始寫編輯台時間以來,在提筆的時候「最心虛」的一次了,因為我不懂、也不會理財。那為什麼還做「打造金錢腦」這樣的封面故事?答案是為了幫像我這樣的讀者「解決困難」「提供方法」,而這也是《經理人》的創辦宗旨之一。學了,才知道到底難不難,才有可能會。……
【跟自己賽跑的人】 今年是《經理人月刊》第八屆「MVP經理人」選拔,從2008年起,我們每一年都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不分產業、領域、位階,遴選出100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持續付出努力、勇敢做出突破的專業工作者和經理人。 這100位MVP經理人的意義,不在於數……
【藝術與科學的拿捏】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經驗,剛完成一項任務、辦完一場活動、做完一場簡報,你覺得不甚滿意,還有幾個環節待改進。當下,你可能有些懊悔,提醒自己下次絕不能再犯;回家後,你可能還對於自己沒能拿出最佳表現、在大家面前露臉而耿耿於懷;過沒幾天,你就忘記這件事了。……
【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 你「喜歡工作」嗎?還是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得看,你正在做你「喜歡的工作」嗎? 如果正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不是答喜歡工作的機率就會高一些,像是工作到樂而忘憂、廢寢忘食,進入一種「心流」(flow)的狀態;如果正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in the middle】 因為這期封面故事要談「中階主管」(middle management或middle manager)這個角色對於組織的重要性,我才第一次認真想,所謂的「中階主管」究竟是誰?他們是一群怎麼樣的人?中階主管跟我們一般在講到「主管」「經理人」(manager……
【探索你的盲點區】 如果你上過跟腦力激盪或創意思考有關的課程,應該有過類似經驗:老師(或顧問)給你一疊五顏六色的便利貼,要你針對特定主題寫下你天馬行空的想法。通常,一段緊湊的時間過後,白報紙或牆面上很快就貼滿了各式各樣的idea。 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大腦裡的龜兔賽跑 常常有人問我,「你們這期封面故事是什麼?」聽到答案後,視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不同,經常會有很不一樣的反應。這一期也不例外。不過,這一次每當我說出我們要拆解《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好好寫一份人生企畫案 這一期的封面故事「過你想要的生活」,光看,還滿令人嚮往的;細想,就把我自己考倒了:我每天都在過日子,發生在其中的內容,都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不是,那我想要填入什麼內容?要是我寫得出答案,那為什麼……
【Measurement & Management】 標題的兩個英文字,乍看之下幾乎一模一樣,希望讀者在仔細分辨的過程中,也開始思考「衡量」(measurement)和「管理」(management)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有一句經常被認為是出自管理學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柯P鏡 這不是一個「向柯文哲學管理」的封面故事。我們想做的是一個「柯文哲身上展現出那些管理者應具備的能力,又反映出多少領導、管理問題」的觀察。 不管是做為台北市民,或是一個小主管,我對柯文哲的印象最深刻……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每項工作都需要企畫 如果你的工作職稱沒有冠上「企畫」(或「企劃」)兩個字,你可能不太會想到企畫是什麼,也不太覺得自己需要企畫力。 因此,如果貿然地就總結說「人人都需要企畫力」「人生、工作都需要企畫力」,……
【用經濟學方式思考管理】 先承認,我沒有修過經濟學,我對這門課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我的不少文科朋友們修得淚眼汪汪、苦哈哈,我的理工科朋友們動輒就要拿滿分,據說跟學過微積分很有關係。 為了矯治我的無知與偏見,我買過幾本經濟學入門書,因為總覺得這是一門重要的知識,……
【刪掉那些做不到的新希望!】 又是一年之初,你照例為新年許下新希望嗎?還是因為你每一年的計畫都沒實現,你索性連這個步驟也省了?日復一日,照舊過日子。 在《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書中,心理學家傑若米.丁恩(Jeremy Dean)提到一個近30年前的研究:美……
【《經理人月刊》10歲了!】 從2004年12月創刊至今,《經理人月刊》成立滿10年了。 從創刊號的封面故事「第一次當主管就上手」,到今年的封面故事「2014百大MVP經理人」,10年下來,我們關注的對象始終一致:有志透過學習提升自我能力、透過管理改善組織營……
【Editor's Time 編輯台時間】 認識未知的自己 有必要先對本期封面設計略做解釋。 如果修過「普心」課程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夫洛夫犬」的典故:整個故事的重要成員與物件,就是狗、鈴鐺、食物,還有研究者帕夫洛夫(Ivan Pa……
【編輯台時間】 精準的行銷,讓銷售變得多餘 這期的封面故事,呼應了《經理人》月刊創辦的宗旨:Back to Basics(回歸基本面)。我們要回到課堂上,學習或重溫行銷學的重要理論。 你直覺會看到什麼樣的內容?如果你的反射性回答是由產品(Prod……
【編輯台時間】 活用統計,磨練商業直覺 很多人在學校都修過統計學,當時的經驗多半是從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常態分布、標準差、變異係數,一直學到交叉分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相關係數等等整個學習歷程中,專有名詞和算式愈來愈多,內容也變得愈來愈「數學」、愈來愈「複雜」。……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幫CEO解決問題的氣魄 仔細想想,管理顧問確實是一個很奇特的行業。 大老闆花大錢,請來一批外人,幫助他們解決自己在工作上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就像《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這本書裡所說的,「麥肯錫的服務內容,就……
【徹徹底底的努力】 這個世界有一種矛盾的邏輯:年長的人、有經歷的人、成功的人、勤學的人,總是很愛分享他們走過的路、有過的感觸,倒未必是想說教或炫耀,而是希望幫助別人少走點冤枉路。 只不過,這些金玉良言很少「立刻」被聽進去,總也得等到自己又去走過那些冤枉路,才……
【編輯台時間】 為什麼你的桌子那麼亂、工作做不完?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明明手頭的事情忙得要命,大腦卻忍不住一直想,「糟糕,我好像還欠客戶一個東西」「怎麼辦,答應老闆要給的簡報還沒寫好」「忘了買狗飼料」「小孩好像快過生日了」……各式各樣的公事、私事,肆無忌憚……
【激發自己的「懶聰明」】 日本暢銷書作家本田直之在《新遊牧生活》中寫道,「『6:4:2』代表2011年我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生活時間的比例。6是夏威夷,4是日本,2是其他國家。」可以有半年時間待在夏威夷,是因為他在夏威夷和日本都有房子。他是一家顧問公司CEO,身兼多家公司董……
【向「地表最強電商」學管理】 這次的封面故事,是這樣來的: 2013年底,《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選為2013年度人物,理由是,他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化身──體現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全部潛力和矛盾;另一個原因是,馬雲在……
【世界通行的工作技能】 「沒人記得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誰會記得第二個登上聖母峰的人」這類句子常被用來提醒「當第一名」的影響力與重要性,晚那麼一步,就註定要遭到遺忘。這其實是人性對於頂尖、卓越、成功的嚮往與欣羨,總覺得當中蘊含著過人的天賦、驚人的毅力、傲人的祕訣。說得更白話一點,……
【下定決心搞懂財報!】 在雜誌編輯台上,我們經常在討論的題目類型之一就是:解決讀者的困難,讓讀者覺得很繁瑣、費力的事物,變得簡單易懂、輕鬆消化。其中,看懂財務報表,永遠都會出現在候選名單上。 這背後有幾個假設:財報都是商業世界的共通語言;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冒冷……
【不費力的成功法則】 「雖然早起不保證能成功,但成功的人多半早起。」多年前在書上看到這句話時,我立即反省起自己晚睡晚起的惡習。講給朋友聽,對方立刻反駁,一定也有成功的人是晚起的;而且,我很想打破舊習慣、養成新習慣,但是好難。 把開頭那句話裡的「早起」兩個字,……
【把創新當成終身的習慣】 從2008年起,今年是《經理人月刊》連續第六年舉辦「年度MVP經理人」選拔。每一年,我們都開放各界報名,再經由編輯團隊的遴選,從不同的領域、產業、地域、職務功能,發掘並肯定在自己所屬的崗位上做出優異表現,為團隊、為組織帶來關鍵貢獻的經理人。……
◎要不怕失敗,也要恐懼失敗 無論是個人或組織,都有想達成的目標,如果達標有公式可以抄,就沒有所謂的失敗,只要複製貼上,人人都是成功者。正因為成功機率不可測,所以有人樂觀、勇於嘗試,有人悲觀、裹足不前。 愛迪生屬於前者:「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出了……
【一門與人建立關係的學問】 把談判桌設想成一座天平,誰都想要秤盤往自己這邊傾斜,代表拿到自己盤裡的東西更多。如果你的勢力很大、資源很多,拿得多,往往會被當成是理所當然,較難被當成是因為談判有方。所以,好看的談判故事多半是「以小博大」「以少換多」的槓桿力的運用,畢竟「大鯨……
【訂下目標,放手去做】 小時候,最常寫的作文題目之一就是「我的志願」:總統、老師、醫生,寫得時候煞有介事,實際上,一年一個志願,似乎又不曾當真過;隨著歲月流逝,志願開始實際起來,是對自己的期許,當然也有來自工作的要求,不變的是訂立目標時信誓旦旦,到頭來仍然實現的少,落空……
用心靈經營生命的成功方程式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2012年報導指出,日航的起死回生為全世界的企業建立了可依循的藍圖。同年9月,日航以優異的經營績效,重新在東京股票市場上市,10月為亞太航空學會選為當年「最佳航空公司」,學會主席彼得.哈比森……
法律不保護讓權利睡著的人 台灣的天氣正式進入盛暑,找一個涼爽的角落閱讀,成為一種真正的享受。那天如常地走進書店,看到新書《阿川流傾聽對話術》,想到我們早在今年1月號雜誌的商管選書欄目中介紹給讀者,再一次提醒了自己,我們一向的堅持:為讀者整理,提供當下最需要的經營新知和工……
編輯台時間 服務力+文化智商,創造無法取代的價值 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及日本UNIQLO創辦人柳井正在《放膽去闖》書中明白指出,21世紀的商業競爭,沒有主場,也沒有客場。一手打造UNIQLO,才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的柳井正認為,全球……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啟動影響力品牌大調查 「2013影響力品牌大調查」結果出爐,第一次,由新媒體的角度出發,我們肯定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的主動權,提供品牌主及企業未來著力的方向。 擔任微軟、百事可樂與通用汽車等多家財……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意志力,彈指之間 四月的台北,木棉,杜鵑,……讓空氣中瀰漫花香。想一想,新年許下的願望還記得嗎?是早就丟到了腦後?還是,已經決定再來一次? 前一陣子,有機會和去年創下88萬人次參與,熱氣球……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尋找快樂賀爾蒙 當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班‧柏南克(Ben S. Bernanke)在2012年提出幸福經濟學的概念時,大家都跌破了眼鏡,這位以研究景氣循環出名,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經濟危機的學……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有捨,才有得,留個空位給未來 好友搬家,見面直說累壞了,東西捨不得丟,卻又想不出可以用的那一刻;她一向行事俐落,聽著她的敘述,想到自己,你呢?歲末年初,正是個重新思考的好時機。 想……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擁有英語腦,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有一個願望,會是什麼? 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工作的發展更為順遂,會是其中之一嗎? 台灣的上班族似乎一下子掉到了矛盾的困境裡:一方面,……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有為者亦若是 歲末年初,今年,你過得好嗎? 「All from the small……」在即將上映的電影《哈比人:意外的旅程》預告片中,片頭的一句話讓我久久咀嚼:一切都從小處開始。……
成功者8個習慣 成功,更要幸福 溝通,更要聆聽自己 一次讀懂成功學之父史蒂芬柯維史上最暢銷、2500萬本的銷售量,《財星》100強企業90%共同的訓練課程。 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如何策略……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做個有差異化的自己 重回久違的媒體,看到台灣經濟的低迷,企業及個人遭逢的困境,想到發行人何飛鵬在《經理人月刊》創刊之初對台灣工作者的期許,再想到同事常提到讀者的用心:畫重點,做筆記,讓我們不敢怠慢,希望經由我們,建構出……
編輯台時間 倒過來活 很多人喜歡《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這部電影,劇情大意講的是兩個癌末老人,一個有錢白人(愛德華)、一個藍領黑人(卡特),在醫院結識,展開了一段冒險與修補人生缺憾的旅程。 片中……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兩個金字塔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級」(Hierarchy of Needs)理論,經常被畫成金字塔型,從底層到最高層,分別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感、自尊及自我實現,……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告別一事無成的工作天 記得看過一集「海綿寶寶」卡通,內容大致如此:該寫功課的海綿寶寶,怎麼就是無法專心,先整理書桌、再打掃家裡,最後還用自己的「肉身」,到流理台去洗碗盤……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海綿寶寶愈來愈焦慮,功課還是……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肯做──can-do的精神 先簡單看看7-ELEVEn的成績單:台灣第一大零售集團,擁有約4800個門市,在全台逾9000家便利超商中,占比超過一半,更是第二名的兩倍,每天來客數約700萬人。想了解老是考第……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追求卓越是一種本能 在thinkers50.com網站上,柯林斯(Jim Collins)在全球50大商業思想家中,排名第4;他歷來6本著作,在全世界銷量超過1000萬本,堪稱企管領導類書籍最被廣泛閱讀的作家。雖然即使如……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失常最少的人,就是贏家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職業災害或工作遺毒,3月24日,我在重看衛視電影台首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時,看到「女孩」因為大學聯考失常,對著暗戀她的男孩啜泣地說「從小到大我只會讀書,卻還是考不好…………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主管的成績單 去年11月號,我們談了「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闆;這一期,我們改談「向下管理」──讓你的部屬變強。 就像小學或國高中時期,班長多半是由「功課好」的同學出任,主管通常也都是因為「表現傑出」而被選……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請快速「爆雷」 你一定聽過對方說了半天也沒聽懂的簡報,你一定也讀過看了半天卻一個字也沒讀進去的報告。然後你試著問問自己,當你碰到這種情況時,除了覺得浪費時間或感到挫折之外,你是不是還會在心裡萌生一種感覺:做簡報或寫報告的……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不做什麼,你會更成功? 又到了訂定新年新希望的時節了!2012年,你除了列出新年度的To-Do List,不妨試著也列出一份Not-To-Do List。 《UP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經理人上班在做什麼? 從2008年起,《經理人月刊》每年都選出100位MVP經理人,借用運動場上「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的概念,從各行各業中,發掘出在當年度,對組織或團隊做出「關鍵貢獻」的經理人。這些人未必是大家耳熟能詳、聲譽卓著的「明星級」企業家……
編輯台時間 向上管理,向上位移知名領導力教練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引過這樣一則統計數據:「上班族平均每月花15小時批評老闆。」用一個月30天來算,表示上班族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來罵老闆。從人性來說,工作者之所以對上司頗有微辭,很多時候是覺得「老闆怎麼可以……
編輯台時間 他為什麼比較聰明?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新‧企業參謀》書中指出,「人稱『問題解決者』的那些人,就是能在進入問題核心前,把思考力發揮到極限,擬出一套方法的人。」 不經思考地讀這句話,會覺得還……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談到「讀書」,腦中響起已故歌手蔡藍欽唱的〈老師的話〉,歌詞裡說:十八般武藝,功課要排第一,用虔誠的心情來體會這戰鬥的真理。挨打受氣的日子終究會過去,藤條考卷將成為回憶……學生時期的閱讀,總被認為是痛苦、狹隘、分數導向、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應該有不少人在拋開藤條考卷……
百「文」不如一見 寫這篇文章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是不是該配合主題──圖解的力量,畫個圖來說明這篇文章或整個封面故事的主旨?所以,緊接著就開始想,要畫什麼呢?我最不會畫畫了!由於幾乎每一本講述「如何畫圖解」的書籍作者都說,任何人只要會畫框框、線條和箭頭,就不用害怕畫圖解,所以很顯然地,……
《經理人月刊》與所有的雜誌都不一樣,我們談內部、談管理、談創造高效率的工作者、管理者、經營者。我們有一個想像:如果台灣最終有100萬個高效率的管理人新興族群,他們專業、他們充滿創新精神,他們有高度的責任感,對組織、對社會;當然他們也有多元的人文關懷,對人類、對生活態度,那台灣會是什麼樣的美麗新世……
千萬年薪超級業務員的11個態度X習慣 超級業務員的11個態度X習慣 汲取超過40本書菁華、15個業務王的成功心法,練就上億業績、千萬年薪的超級業務力 如果你是業務員,不用說,你當然是努力讓自己成為公司和主管想抓牢、挖角的超級業務員。……
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高產出會議術 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會議術 你真的討厭開會嗎? 如果開會的目的不明、過程冗長陳悶、這場會議,便註定要空手而回。本期《經理人月刊》與您分享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會議術的方法,透過有效開會的4原則與實戰經驗分享,讓你開會像是踏入一趟美……
有效指正部屬的「4要」與「4不」 在工作場合裡,面對上司的指正或責備時,部屬是否願意虛心受教,多半並非取決於雙方對於「犯錯事由的認知」,而是部屬在「受指責當下的感受」。 經典商管名言100句:一句話的力量 從名言金句的……
定向搜尋、架構整理,全面提升你的情報戰力 無論採用何種蒐集、整理方法,第一步就是「整理腦袋」,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後續的蒐集行為才有意義,面對大量資訊時,從中汲取菁華,將資訊化為知識。 4招提升曝光度,讓老闆看見你工作認真 你常常……
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FBI教你讀心術: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整理‧撰文 / 陳芳毓 編輯 / 陳清稱 攝影 / 賀大新 圖片提供 / 大是文化 你認為,哪種溝通方式傳遞的訊息比較誠實?是語言,還是肢體?……
封面故事 許許多工作者常感覺「學習好難」,每每花了大錢、時間,卻總落的白忙一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鐮田浩毅指出,改善學習技巧必須從源頭釐清「為什麼你會想要學習?」特別是當不得不學的意識,像強迫症般席捲社會時,工作者必須自問「要學得怎樣的成果」「所學是否真的能夠為自己所用」這些根本的問題……
從2008年起,《經理人月刊》每年的12月號,照例會選出100位MVP經理人,表彰他們在當年度做出的優異表現與傲人成果。借用自球場「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的MVP三個英文字母,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對組織做出「關鍵貢獻」的最有價值經理人。 ……
社交的技術:贏得好人緣、好人脈、高人氣的五個祕訣。 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必須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真誠地聆聽、肯定對方的價值,本期《經理人月刊》拆解「社交的技術」,解析贏得好人緣、好人脈、高人氣的五大祕訣,讓您也能營造美好的人際互動。
「只專注於自己付出的努力,並且強調上對下權威的人,不論他的職銜和階級有多高,終究只是各部屬。但能聚焦貢獻,並且為成果負責的人,無論他的資歷多淺,都可以說是『最高管理階層』,因為他願意以組織整體績效為己任。」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4步驟的循環,「……
和情緒握手言和 最近,一位朋友分享了一段故事:她上個月被升為小主管,但看似美好的晉升,卻讓她更不想面對自己的工作。原因在於,她帶領的團隊都是要好的同事,大家希望她能對一些任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她稍微嚴肅一點,同事們就認為她換了位子、換了腦袋,根本不在乎之前的交情。 而承擔領導的責任...
別再為了Excel加班! 求學時為了一窺職場真面目,我特意申請大型企業的實習機會,企圖體驗上班族生活。工作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在一個短短的暑假,主管教會了我一項至今受用無窮的硬技能:Excel。我一開始按照主管交代的做法,拉表格、輸入公式、統整銷售數據。直到離開這份工作,進到其他公司後才發現...
編者的話: 根據104資訊科技2018年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履歷健檢」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企業人資在乎能否從履歷表看出求職者「是否具備該職務應有的特質」。如果履歷表能展現技能與個人特質,才會進一步思考是否邀約面試。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更表示,只有25%的履歷表能獲得面試機會,求職者...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導讀推薦】 為更好的自己努力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中,作者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說了一則寓言故事:有兩個小小人與兩隻小老鼠,分別在一座迷宮中尋找乳酪(比喻生活中追求的事物),有一天,某個乳酪站的乳酪突然不見了,兩隻小老鼠見狀立即拔腿就跑,開始尋找新的乳酪,...
【導讀推薦】 你的英文比你想的好 學好英文是許多人反覆出現的新年新希望。但知道英文很重要,與決心學好英文又是兩回事。為什麼學不好英文,或許是因為你把英文想得太難。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英語只是工具,說得好不好,端看是否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
讓自己被所愛圍繞 斷捨離這個詞,最早是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2011年入選日本的流行語。 如今,「斷捨離」已經成為多數人理解的日常用語。 近年斷捨離又再度被提起,是因為2019年初Netflix上的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提出者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也是日本人,她的整理術強調:只留下會...
學習為對方著想的社交溝通 人際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如何與人相處,大概是你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商場上。」實際上,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上,難免都會遇到跟不熟識,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對象打交道的機會。 但為什麼有人總是能在初次見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或在社...
成功者的抗壓工作術 工作壓力是阻力、助力?就看你如何面對它 壓力不盡然是壞事。你可以練習試著讓焦慮為你所用。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不會、不熟悉、不確定的事物時,就會感到焦慮、產生壓力。不過,這股壓力也可以轉化成一個人的能力偵測器,「壓力的存在,代表想要達到的...
立即可用的高效Office工作術 改掉14個常犯的錯誤,做好文件編輯基本功,在小細節裡展現專業。 精選43個實戰操作技巧,文件、圖表、簡報、報表,做得快速、簡潔又有設計感。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立即可用的高效Office工作術 改掉14個常犯的錯誤,做好文件編輯基本功,在小細節裡展現專業。 精選43個實戰操作技巧,文件、圖表、簡報、報表,做得快速、簡潔又有設計感。
成功者的抗壓工作術 工作壓力是阻力、助力?就看你如何面對它 壓力不盡然是壞事。你可以練習試著讓焦慮為你所用。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不會、不熟悉、不確定的事物時,就會感到焦慮、產生壓力。不過,這股壓力也可以轉化成一個人的能力偵測器,「壓力的存在,代表想要達到的...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提案一次通過 提案涉及了分析、蒐集、發想、歸納、溝通等各種職場基本能力,職場工作者如果能確實精通提案的技術,意味著你擁有清晰思慮,能直指問題核心;面對繁多龐雜的資料時,能有系統地篩選整合出有用資訊;能從不同角度反覆思索出可執行的創意;有時間、人力與金錢的成本概念...
高效省力工作術 如果你也為拖延所苦,要是無法短時間改變,就學習與拖延共處,逐步穩健地把拖延時間縮短。本期內容也有助於你用更聰明的工作方法,用最少時間槓桿出最高產出
蹲好馬步,為了明天更好的自己 職場新人的菁養成法 工作前5年,累積一萬小時努力,成為不可取代的高效、專業人才。 投資自己,累積實力,讓主管看見你是值得栽培、重用的潛力新秀。
59個商業思考框架 面對工作中的複雜難題,你可以借助本期眾多思考框架,「因數分解」情況、發想創意,甚至用數個框架交叉分析同一個問題,減少盲點,做出最佳決策。
【導讀推薦】 為更好的自己努力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中,作者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說了一則寓言故事:有兩個小小人與兩隻小老鼠,分別在一座迷宮中尋找乳酪(比喻生活中追求的事物),有一天,某個乳酪站的乳酪突然不見了,兩隻小老鼠見狀立即拔腿就跑,開始尋找新的乳酪,...
扭轉工作與人生的筆記本活用術 唯有一面思考一面書寫的筆記術,才能真正鍛鍊腦力。 透過做筆記的過程,從既有資訊中,挑選和整理出自認重要、有趣、有用的部分,不僅能幫助記憶和理解,更能了解自身需求,甚至激發新的創意,是成功學習不可或缺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