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與人建立關係的學問】
把談判桌設想成一座天平,誰都想要秤盤往自己這邊傾斜,代表拿到自己盤裡的東西更多。如果你的勢力很大、資源很多,拿得多,往往會被當成是理所當然,較難被當成是因為談判有方。所以,好看的談判故事多半是「以小博大」「以少換多」的槓桿力的運用,畢竟「大鯨……
編輯台時間 他為什麼比較聰明?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新‧企業參謀》書中指出,「人稱『問題解決者』的那些人,就是能在進入問題核心前,把思考力發揮到極限,擬出一套方法的人。」 不經思考地讀這句話,會覺得還……
【把創新當成終身的習慣】 從2008年起,今年是《經理人月刊》連續第六年舉辦「年度MVP經理人」選拔。每一年,我們都開放各界報名,再經由編輯團隊的遴選,從不同的領域、產業、地域、職務功能,發掘並肯定在自己所屬的崗位上做出優異表現,為團隊、為組織帶來關鍵貢獻的經理人。……
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提案一次通過 提案涉及了分析、蒐集、發想、歸納、溝通等各種職場基本能力,職場工作者如果能確實精通提案的技術,意味著你擁有清晰思慮,能直指問題核心;面對繁多龐雜的資料時,能有系統地篩選整合出有用資訊;能從不同角度反覆思索出可執行的創意;有時間、人力與金錢的成本概念...
大家常說:「情、理、法」!要達到溝通效果,情往往比法、理有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說一個好故事,是用動之以情勝過述之以理的方式拉近距離, 更是領導者或是一般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自制力增強計畫 你一定想過這個問題:「一群人在相同的環境、資源下成長,為什麼有的人在各領域都表現得相對傑出、有的人卻總是失敗?」 透過一個歷時50年的經典心理學研究,這個千古之謎終於解開。「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在於你是否擁有『延遲享樂』的自制力。」擁有朝幸福人生邁進的能力,就從訓練你的自制力開始
千萬年薪超級業務員的11個態度X習慣 超級業務員的11個態度X習慣 汲取超過40本書菁華、15個業務王的成功心法,練就上億業績、千萬年薪的超級業務力 如果你是業務員,不用說,你當然是努力讓自己成為公司和主管想抓牢、挖角的超級業務員。……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闡述正確的領導訊息 ● 傳遞一致的領導訊息 ● 延續並強化領導訊息 ● 集其大成 ● 回應與討論
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高產出會議術 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會議術 你真的討厭開會嗎? 如果開會的目的不明、過程冗長陳悶、這場會議,便註定要空手而回。本期《經理人月刊》與您分享向一流企業學高效率會議術的方法,透過有效開會的4原則與實戰經驗分享,讓你開會像是踏入一趟美……
【跟自己賽跑的人】 今年是《經理人月刊》第八屆「MVP經理人」選拔,從2008年起,我們每一年都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不分產業、領域、位階,遴選出100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持續付出努力、勇敢做出突破的專業工作者和經理人。 這100位MVP經理人的意義,不在於數……
好主管必修的領導、溝通、心理、人際學分 傾聽的技術 處於接收訊息管道多元的分心時代,在有限的時間下,溝通時,別人說了什麼,人們往往只有「耳聞」卻非真正「聽見」。傾聽,往往成為最被忽視的軟實力。但是,聽,是自己受益;說,是別人受益。在溝通過程中,唯有聽懂了,才能說對話,思想交流才會真正發生。聽...
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FBI教你讀心術: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整理‧撰文 / 陳芳毓 編輯 / 陳清稱 攝影 / 賀大新 圖片提供 / 大是文化 你認為,哪種溝通方式傳遞的訊息比較誠實?是語言,還是肢體?……
定向搜尋、架構整理,全面提升你的情報戰力 無論採用何種蒐集、整理方法,第一步就是「整理腦袋」,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後續的蒐集行為才有意義,面對大量資訊時,從中汲取菁華,將資訊化為知識。 4招提升曝光度,讓老闆看見你工作認真 你常常……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談到「讀書」,腦中響起已故歌手蔡藍欽唱的〈老師的話〉,歌詞裡說:十八般武藝,功課要排第一,用虔誠的心情來體會這戰鬥的真理。挨打受氣的日子終究會過去,藤條考卷將成為回憶……學生時期的閱讀,總被認為是痛苦、狹隘、分數導向、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應該有不少人在拋開藤條考卷……
編輯台時間 向上管理,向上位移知名領導力教練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引過這樣一則統計數據:「上班族平均每月花15小時批評老闆。」用一個月30天來算,表示上班族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來罵老闆。從人性來說,工作者之所以對上司頗有微辭,很多時候是覺得「老闆怎麼可以……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不做什麼,你會更成功? 又到了訂定新年新希望的時節了!2012年,你除了列出新年度的To-Do List,不妨試著也列出一份Not-To-Do List。 《UP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主管的成績單 去年11月號,我們談了「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闆;這一期,我們改談「向下管理」──讓你的部屬變強。 就像小學或國高中時期,班長多半是由「功課好」的同學出任,主管通常也都是因為「表現傑出」而被選……
【下定決心搞懂財報!】 在雜誌編輯台上,我們經常在討論的題目類型之一就是:解決讀者的困難,讓讀者覺得很繁瑣、費力的事物,變得簡單易懂、輕鬆消化。其中,看懂財務報表,永遠都會出現在候選名單上。 這背後有幾個假設:財報都是商業世界的共通語言;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冒冷……
【激發自己的「懶聰明」】 日本暢銷書作家本田直之在《新遊牧生活》中寫道,「『6:4:2』代表2011年我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生活時間的比例。6是夏威夷,4是日本,2是其他國家。」可以有半年時間待在夏威夷,是因為他在夏威夷和日本都有房子。他是一家顧問公司CEO,身兼多家公司董……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每項工作都需要企畫 如果你的工作職稱沒有冠上「企畫」(或「企劃」)兩個字,你可能不太會想到企畫是什麼,也不太覺得自己需要企畫力。 因此,如果貿然地就總結說「人人都需要企畫力」「人生、工作都需要企畫力」,……
【Measurement & Management】 標題的兩個英文字,乍看之下幾乎一模一樣,希望讀者在仔細分辨的過程中,也開始思考「衡量」(measurement)和「管理」(management)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有一句經常被認為是出自管理學之……
【調快你的腦波轉速】 許多主管在開會時,很常會在某個同事做完提案之後,請大家給點意見。如果現場氣氛一片沉默,他可能會說,「一定要有意見啊,不可以沒想法。」有時候,他或許還會點名,強迫現場每一個人都要說話。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有時候,我被老闆問到問題時,……
「只專注於自己付出的努力,並且強調上對下權威的人,不論他的職銜和階級有多高,終究只是各部屬。但能聚焦貢獻,並且為成果負責的人,無論他的資歷多淺,都可以說是『最高管理階層』,因為他願意以組織整體績效為己任。」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4步驟的循環,「……
【訂下目標,放手去做】 小時候,最常寫的作文題目之一就是「我的志願」:總統、老師、醫生,寫得時候煞有介事,實際上,一年一個志願,似乎又不曾當真過;隨著歲月流逝,志願開始實際起來,是對自己的期許,當然也有來自工作的要求,不變的是訂立目標時信誓旦旦,到頭來仍然實現的少,落空……
【藝術與科學的拿捏】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經驗,剛完成一項任務、辦完一場活動、做完一場簡報,你覺得不甚滿意,還有幾個環節待改進。當下,你可能有些懊悔,提醒自己下次絕不能再犯;回家後,你可能還對於自己沒能拿出最佳表現、在大家面前露臉而耿耿於懷;過沒幾天,你就忘記這件事了。……
主題學習 時間規劃術 常常大喊沒時間的現代人,到底時間都用去哪呢?中國作家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或許,你該思考的是,我可以從哪擠出更多的寶貴時間,如何更有效率地運用每一分鐘。 儘管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但決定時間度過的快慢、時間使用的質量卻人...
成功者的抗壓工作術 工作壓力是阻力、助力?就看你如何面對它 壓力不盡然是壞事。你可以練習試著讓焦慮為你所用。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不會、不熟悉、不確定的事物時,就會感到焦慮、產生壓力。不過,這股壓力也可以轉化成一個人的能力偵測器,「壓力的存在,代表想要達到的...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成功者的談判術 不論是工作或生活,需要用到談判技巧的情境無所不在,只是多數人不自知。 華頓談判課教授史都華.戴蒙(Stuart Diamond)指出,多數人覺得他們每周談判時間約14小時;實際上,幾乎每個人每周談判的時間都超過40小時。 工作上,...
職場致勝的關鍵 簡報,秀出你的實力與說服力! 簡報好壞,不只取決於內容或口條;簡報,更多時候是展現個人「實力」與「魅力」的場合。能否說服主管、拿到案子,就看你是否懂得秀!
當一隻突變的鱷魚 每次看到「談判必勝」「絕對成交」「保證說服」這類字眼時,我內心總是立刻起反感,因為如果世上存在這樣的絕學祕技,我們大概也不需要「失敗學」「復原力」「抗壓力」這些學問了,因為滿街都是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每個做出成績的業務員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或心法,讓他們可以屢敗屢戰,漸漸地一勝...
【TED講者都是訓練出來的】向TED學說話的藝術 你應該已經很難確切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TED影片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某個課堂上,也許是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也許是朋友推薦你一定要看。總之,從某個時期起,TED影片就成了人們傳遞和吸收新知識和新觀點(或許還有人推薦你拿來學英文、練聽力)的管道之一...
學習為對方著想的社交溝通 人際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如何與人相處,大概是你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商場上。」實際上,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上,難免都會遇到跟不熟識,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對象打交道的機會。 但為什麼有人總是能在初次見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或在社...
【一門與人建立關係的學問】
把談判桌設想成一座天平,誰都想要秤盤往自己這邊傾斜,代表拿到自己盤裡的東西更多。如果你的勢力很大、資源很多,拿得多,往往會被當成是理所當然,較難被當成是因為談判有方。所以,好看的談判故事多半是「以小博大」「以少換多」的槓桿力的運用,畢竟「大鯨魚吞掉小蝦米」的戲劇張力實在太弱。
談判還有一種很特別的性質,就是很多人乍聽之下會覺得很高層、太商業,跟自己關係不大,但是只要仔細一想又能很快察覺,這個行為其實遍布在工作與生活的所有場域:跟客戶談生意、跟主管談薪水、跟小孩談他可以看幾個小時的電視、夫妻之間溝通如何各自改進不致走上離婚一途、到餐廳跟老闆多要一點優惠等等。
關於談判的定義、範疇、情境、技術、策略,相關的專業書籍眾多,在暢銷書《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裡提到以下一段話,或許可以做為練習談判時的一個切入點:「把焦點放在人身上,可以幫你爭取更多。即使是在交易中,如果你把對方當成『個人』看待,他幫你的機率會比平常高出5倍,那數字很驚人:90%與15%的差異。」
該書作者、華頓商學院談判課名師史都華.戴蒙(Stuart Diamond)提到了一場他為自己的生命談判的經歷:兩度心臟病發的戴蒙,想要請動脈血管繞道手術的全球權威醫師幫他動刀,但是對方行程滿檔,彼此又非親非故。戴蒙於是開始搜尋醫師的「相關資料、興趣、時間運用、為人,想辦法找尋關聯點」,還深入了解他的研究重點,並透過e-mail這個唯一的溝通管道與對方取得聯繫。
談判結果?醫師幫戴蒙開刀了。原因何在?根據醫師本人的說法,戴蒙找到了另一位權威人士的推薦確實發揮了功效,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戴蒙是少數幾個問過他研究主題的病人。
戴蒙為此下了一個結論:了解對方是誰、他關切的東西、他的需求和無形事物,藉由人際關係的建立,你就有機會可以換得「評價不相等的東西」。如同戴蒙花費了心力去了解醫師本人的興趣,最後換得了連政商名流都要排隊等候的權威醫師的服務。
試著把談判的煙硝味拿掉一點,設想自己是在跟「一個人」溝通,而不是跟「一個敵人」「一個對手」爭奪,道理很簡單,但是考驗的絕對是你對於人性的觀察有多入微、同理心有多強大。
執行副總編輯 齊立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