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售價:NT$ 159
可購買品項
原價
售價
電子書
NT$200
NT$159
經理人月刊(24期)
NT$2199
訂閱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
試讀
加入待購清單
贈書給朋友
領書額度兌換
購買領書額度
【調快你的腦波轉速】
許多主管在開會時,很常會在某個同事做完提案之後,請大家給點意見。如果現場氣氛一片沉默,他可能會說,「一定要有意見啊,不可以沒想法。」有時候,他或許還會點名,強迫現場每一個人都要說話。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有時候,我被老闆問到問題時,……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5
電子書: NT$
160
訊息零落差,一句話達成目的
精準溝通
「為什麼同一件事要說那麼多次?」「這件事我之前不就說過了嗎?」我們時常覺得別人沒聽進自己說的話,然而,話說出去,就等於對方接收到了嗎?
溝通始終是雙向的,話說出去,必須確認對方和你想的一致,才算做到真正溝通。精準溝通,是讓對方願意聽你說,也懂得你說什麼...
電子書: NT$
99
學會思考,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這期我們整理了四套經典的思維方式、近30種工具,讓你能夠即學即用,試著將自己的靈感磨尖,讓我們一起在思想上,成為真正「獨立」的人。
獨立思考工具箱
PART1《向麥肯錫學邏輯思考》: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PART2《向狄波諾學創意思考》:徹底延展你的想像力
P...
4
出版日期:2011-03-03
電子書: NT$
159
定向搜尋、架構整理,全面提升你的情報戰力
無論採用何種蒐集、整理方法,第一步就是「整理腦袋」,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後續的蒐集行為才有意義,面對大量資訊時,從中汲取菁華,將資訊化為知識。
4招提升曝光度,讓老闆看見你工作認真
你常常……
5
電子書: NT$
159
大家常說:「情、理、法」!要達到溝通效果,情往往比法、理有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說一個好故事,是用動之以情勝過述之以理的方式拉近距離,
更是領導者或是一般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4.1
電子書: NT$
159
邏輯思考筆記術
筆記的技術
面對海量資訊,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事塞滿你的頭腦,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下手解決?筆記不僅僅是記錄訊息,更能鍛鍊邏輯思考和反應速度。活用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豐田Excel筆記、高速解題筆記、自省成長筆記,幫你從沒想法到有辦法。學會筆記的技術,筆記本就...
4.4
電子書: NT$
99
做更好的自己—人生整理課
3堂課,心境、工作與環境,都煥然一新
2017年過你想過的生活!
4
出版日期:2011-01-27
電子書: NT$
159
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FBI教你讀心術: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整理‧撰文 / 陳芳毓 編輯 / 陳清稱 攝影 / 賀大新 圖片提供 / 大是文化
你認為,哪種溝通方式傳遞的訊息比較誠實?是語言,還是肢體?……
4.3
出版日期:2011-11-01
電子書: NT$
159
編輯台時間
向上管理,向上位移知名領導力教練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引過這樣一則統計數據:「上班族平均每月花15小時批評老闆。」用一個月30天來算,表示上班族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來罵老闆。從人性來說,工作者之所以對上司頗有微辭,很多時候是覺得「老闆怎麼可以……
4.4
電子書: NT$
99
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提案一次通過
提案涉及了分析、蒐集、發想、歸納、溝通等各種職場基本能力,職場工作者如果能確實精通提案的技術,意味著你擁有清晰思慮,能直指問題核心;面對繁多龐雜的資料時,能有系統地篩選整合出有用資訊;能從不同角度反覆思索出可執行的創意;有時間、人力與金錢的成本概念...
電子書: NT$
99
商用圖表製作與應用
麥肯錫菁英的圖解思考法:一張圖,透視問題成因、提出商業洞察
掌握Excel的7大技巧:運用樞紐分析,搞定8成製表資料需求
4.3
出版日期:2017-11-01
電子書: NT$
160
系統思考:洞察事物本質, 預見風險、解決問題
解讀經典著作《系統思考》,跳脫思考謬誤和盲點
4.1
電子書: NT$
160
實戰OKR
自20年前Google崛起以來,他們一直實施「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制度,它強調讓員工自主設定目標,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調整,不以成敗結果打分數,更看重員工執行過程是否有突破、進步。由於方法簡明,協助團隊聚焦最重要的事,在當今...
詳細資訊
【調快你的腦波轉速】
許多主管在開會時,很常會在某個同事做完提案之後,請大家給點意見。如果現場氣氛一片沉默,他可能會說,「一定要有意見啊,不可以沒想法。」有時候,他或許還會點名,強迫現場每一個人都要說話。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有時候,我被老闆問到問題時,就真的腦筋一片空白啊。」
我自己也經歷過很多這樣的時刻。有時候是覺得別人講的已經很有道理了;有時候是擔心自己講出來的意見不怎麼樣,所以乾脆閉口不說;當然也有什麼想法都沒有的時候,因為我可能覺得那是「別人的提案」,所以心思在「放空」。
不過,等到我自己當了小主管,我發現,我雖然可以理解沒想法的原因,但是確實不太喜歡討論現場一片沉寂。
因為沒有意見,不管是認可或反對,就彷彿在那個會議室的空間裡,當下被提出來的想法,是在場的那一群人所認為「最好的」見解了。問題是,「真是如此嗎?」
抱持著這樣的懷疑,我只好開始自問自答,不管是滔滔不絕地講出來,或者是走出會議室後,腦筋繼續想著,「或許還有更好的做法?」
這讓我想到《哈佛商業評論》一篇經典的文章〈管理時間:猴子在誰背上?〉(Management Time: Who’s Got the Monkey?)。文裡面提到,很多經理人之所以時間不夠用,是因為他要做老闆交代他的事、處理組織規定他做的事,還有他自己的事。
前兩者多半都是非做不可,唯一可以自由調配的是第三類,不過這段「經理人自己的時間」,卻往往被部屬耗盡了。
試著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老闆,我們碰到問題(猴子)了。」如果老闆回答說,「我想一想再跟你說。」(部屬把「猴子」拋到老闆背上,老闆自己還是幫手。)
隔天,老闆說,「有這幾個做法,你去試試。」部屬試了以後又回來問,「我們現在想出了這幾個解決方案,老闆你看哪個好。」這時候,老闆就變成「部屬的部屬」。而這樣的劇碼可以無止境地演下去。
文章裡還做了一個比喻:假設一個經理人有4個部屬,每個人都很貼心地每天「只丟出」3隻猴子到老闆身上,一周5個工作天,老闆身上就會扛了60隻猴子。負擔這麼沉重,經理人效率不彰,可能部屬還會質疑他,「連做個決定都不會。」
舉這個例子,是希望從主管和員工的角度,淺白地說明職場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性,而且不是只有主管「要求」部屬要有這樣的能力,而是主管也要「自我修練」,負起指導員工「獨力」思考的責任。
總編輯 齊立文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 。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