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60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當一隻突變的鱷魚
每次看到「談判必勝」「絕對成交」「保證說服」這類字眼時,我內心總是立刻起反感,因為如果世上存在這樣的絕學祕技,我們大概也不需要「失敗學」「復原力」「抗壓力」這些學問了,因為滿街都是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每個做出成績的業務員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或心法,讓他們可以屢敗屢戰,漸漸地一勝九敗,但誰也無法擔保最後百戰百勝。而我們要傳遞的,就是這些業務高手搞定客戶、交出業績的方法,雖然原則大同小異,但是巧妙各有不同,多看多學,總是能讓自己愈來愈強。
【TED講者都是訓練出來的】向TED學說話的藝術 你應該已經很難確切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TED影片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某個課堂上,也許是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也許是朋友推薦你一定要看。總之,從某個時期起,TED影片就成了人們傳遞和吸收新知識和新觀點(或許還有人推薦你拿來學英文、練聽力)的管道之一...
顛覆管理學 談顛覆管理學,必定是傳統的管理知識、制度有了破口。如今,創新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視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想談「新」,找尋新的商業機會、新產品、新的管理方法,但我們的工作制度卻還是使用近百年前的模式,規定人們必須遵守朝九晚五的工時、坐在封閉式的小空間、數著今年還有多少休假時間。 當行動...
【主題學習Back to Basics】你也做得到的Google式管理 究竟Google有什麼魔力,可以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齊聚一堂,打造創新又有競爭力的產品?薪資和福利或許是簡單而直覺的答案,但每位Google人都告訴你的卻是,因為它對人的尊重,讓員工打從心裡認同它。怎麼做?任何企業和經理人...
超級店長學 在哪裡開店才適合我?請來的工讀生一個禮拜就辭職?不知道怎麼跟八年級的員工相處?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顧客多買一點?不只你在煩惱,只要身為店長,天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6成的人從事服務業,貢獻的GDP更占全國將近7成。如何帶領這麼多人,突破目標業績、撐起...
變革管理 現在社會變動快速,企業若不改變就沒有競爭力。為什麼企業轉型時常失敗?如何讓公司做到成功轉型、改革?跟著管理大師約翰 ‧ 科特,徹底解讀成功轉型的關鍵8步驟。
目標管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54年出版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裡,提出了「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並首度為「目標」這個詞賦予了管理上的意涵。 六十多年過去,或許你覺得目標管理早已過時;或許你甚...
戴上歷史的眼鏡,重新理解經典。 沒有過時的管理理論,要看你怎麼用、用在哪裡。 從歷史脈絡追溯管理學的演進。
團隊管理:打造有向心力、執行力的隊伍 我們從出生以來,到求學、就業,再到退休回歸個人生活,幾乎都是「某個團隊或團體的一員」。這個團隊,可能是家庭、班級、社團、部門、單位、公司、組織、機構,甚或一個國家或種族,規模或大或小,你的歸屬感或強或弱,貢獻度也或多或少,但是你的喜怒哀樂,絕對都是和這些群...
邏輯思考筆記術 筆記的技術 面對海量資訊,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事塞滿你的頭腦,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下手解決?筆記不僅僅是記錄訊息,更能鍛鍊邏輯思考和反應速度。活用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豐田Excel筆記、高速解題筆記、自省成長筆記,幫你從沒想法到有辦法。學會筆記的技術,筆記本就...
AI、大數據 vs.個人隱私 快速理解•史上最嚴《個資法》 我們是否可以把GDPR法規下的新時代,看作一種啟蒙的開端? 就像金恩博士對非裔美國人人權、西蒙•波娃對女性人權的貢獻,來到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新的啟蒙者, 喚醒大眾對於自身數據帶來的人權議題重視。
彙整近70本勵志書,找出成功學大師沒跟你說的事 重新定義成功學 成功學經典、賣出6000萬冊的暢銷書《思考致富》作者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訪談500名各界傑出人士,將他們的成功歸納出13條法則,讓世人知道成功是可以學習的。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即使我們模仿成功人士...
學習為對方著想的社交溝通 人際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如何與人相處,大概是你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商場上。」實際上,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上,難免都會遇到跟不熟識,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對象打交道的機會。 但為什麼有人總是能在初次見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或在社...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400億旅遊帝國-可樂 一個門外漢,顛覆遊戲規則。 四個不拆夥的股東, 從百名排行之外的小咖, 一路疊磚塊打穩基礎, 成為旅行社的霸主。 他們,究竟掌握了什麼樣的密碼? 15分鐘出1團,全台出團量最大,如何辦到?
當一隻突變的鱷魚
很多前年,我接到一通電話,推薦我一份儲蓄險。每個月繳兩、三千塊,6年後可以全數領回,外加一點利息。對於當時是月光族我來說,能存點錢是好事,就答應刷卡。一切手續都透過電話、e-mail和傳真完成,我連銷售人員的臉都沒見過。
一段時間後,因為要更改保單地址,詢問後才知道那個電銷人員離職了,建議我到保險公司臨櫃處理。櫃台人員見我是本人辦理,沒有保險業務代為處理,就跟我聊了起來。一聽我是接一通電話就買了一份保單,就對我說,「妳怎麼敢!」於是,她幫我介紹一個相熟的保險業務,而我也在得到了「專人」的悉心呵護下,買了更多的保險,直到我覺得我花太多錢買保險為止。
每次說到這件事,總有朋友說我太誇張,這麼耳根軟、腦波弱。不過,仔細一想,我在那些情境下,都是真的「有需要」:我想存錢,而我也覺得保險公司的人跟我說「妳怎麼敢亂買保險」,簡直是大實話。而且當我長了年紀和見識,知道買太多不需要、用不著的東西,傷的是自己的心與荷包以後,我慢慢就學會硬心腸了!現在碰到任何形式的銷售,我有時候會直接說「對不起,沒空」,有時候會委婉地說「我真的不需要」。
講這段個人的經歷,主要是想說明,即使是像我這種最不懂得說不的人,也是會「進化」的,變得愈來愈難對付。因為我可能沒什麼匱乏或立即要滿足的需求了;我可能聽過太多銷售辭令了;我可能不太會對拒絕別人感到愧疚了;我可能懂的、知道的資訊比業務員還多了;我可能選擇太多,就只挑最要好、最熟、最便宜的那一個人(或物);當然,我也可能欲望很多,但是根本沒錢、沒預算。
可以想見,銷售人員只能隨著顧客的演進,再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展開一場無止境的「諜對諜循環對談」:顧客知道業務員想幹嘛,業務員也知道客戶會回答什麼;客戶知道業務的客氣只是為了做成生意;業務也明白客戶的委婉只是不想傷了和氣……最後,業務演化成愈來愈會「說」的人,客戶練就成愈來愈會「推」的人,雙方就這麼高來高去、迂迴臆測,很難一拍即合。
每次看到「談判必勝」「絕對成交」「保證說服」這類字眼時,我內心總是立刻起反感,因為如果世上存在這樣的絕學祕技,我們大概也不需要「失敗學」「復原力」「抗壓力」這些學問了,因為滿街都是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每個做出成績的業務員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或心法,讓他們可以屢敗屢戰,漸漸地一勝九敗,但誰也無法擔保最後百戰百勝。而我們要傳遞的,就是這些業務高手搞定客戶、交出業績的方法,雖然原則大同小異,但是巧妙各有不同,多看多學,總是能讓自己愈來愈強。
如果試著用「需求有無」「預算有無」畫成一個座標軸,來描繪業務所面臨的世界:你覺得「有需求、有預算」的客戶,就手到擒來嗎?「沒需求、沒預算」的客戶,就完全沒機會嗎?你能像賈伯斯一樣,製造出連客戶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讓他們立刻捧著錢去買、沒錢也想辦法存錢去買嗎?
這讓我想到在salesforce.com看到的一篇文章(篇名是:12 Skills You Need to Keep Your Job in Sales),裡面提到了兩個我覺得很受用的原則:第一個是引述業務專欄作家傑弗瑞‧詹姆斯(Geoffrey James)所說的話,「每個B2B業務的災難就是找錯客戶,因為他一直都是潛在客戶,永遠不會成為顧客。」另一個是,不要當個「鱷魚業務」,只有大嘴巴,沒有耳朵。說穿了,不過就是用心了解、傾聽你的客戶。你的產品再好、業績壓力再大,客戶不需要就是不需要。
總編輯 齊立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