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來自「初生之犢」,是一個「新生」;也隱含了「未成熟」與「發展中」的意象,它的未來可以是「前景無限」,而它的成長更需要在一個「成群結隊」的環境裡。
就把《犢》想像成一個放牧的草原吧,而我們則是在草原上徜徉的野生牛群。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在原上找到自己安身棲息的角落,用自己喜好的姿態生活;而文字與內容,就是畜養牛群成長的糧草與水源。牛群與草原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如同人群與書找到了互為滋養的平衡。這是我們對牧野草原的期待。
《犢》將是一個全新的園地,一個嘗試未知與各種可能的地方。我們會在這裡分享新的電子書觀點、趨勢,儘可能用具體的故事與案例,來嘗試描述電子書未來的方向與輪廓,並試著用多元的方式與工具,把作家、內容、讀者在這個新時代中,重新串連起來。
我們對電子書的期待,就是我們對《犢》的期待。期許這一系列的《犢》,也能幫助更多人更清楚的描繪出自己對「書籍」未來的想像!
好像有溝通其實沒交集!?在討論前我們必須先做好的事⋯⋯ 無論在職場在學校在家裡或者在兩人獨處的時候,或多或少會遇上大家意見不大一樣但又很難進行討論的時候。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從立場不同、利益衝突這些現實的東西到講話的技巧和站姿表情看起來就讓人不爽之類很情緒性的東西都有。更常見的,則是討論的各方...
2025年度店長周思齊!還有 Readmoo Gogo 八德概念店大開箱! Readmoo讀墨電子書每個月都找各界讀書人來當「每月店長」──在各個不同的領域,都有人因為閱讀習慣而獲益,在各個不同的領域,都有人是長期的讀者──他們可能因藝文創作、商業科技、演藝、體育等等專業廣為人知,但大家不見得...
Readmoo Gogo 八德概念店──實機試用、客服答詢,以及讀墨活動! 還沒開始使用mooInk閱讀器的讀者,常會想先實際試試,其實,我們也很鼓勵讀者先實際試試,因為電子紙的影像呈現和反應速度,和大家習慣的手機或平板不大一樣,先實際操作、體驗它的運作狀況,才不會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拿到閱...
2024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鈔票、專業票,以及九萬張選票! 每年年末舉辦的「讀墨華文大獎」邁入第三屆,在文學及非文學類的首獎在頒獎典禮揭曉前,讀墨已經先公布了這兩類各十組「人氣作家」,在宣布頒獎時間的時候,也釋出讀者影片預告,以及當日張惠菁及楊双子對談活動的訊息。 談閱讀與自己的關係、自...
台灣國球!──打的人、報的人,還有全部一起看的人 日本人治理台灣時,把野球/棒球帶進台灣。國民政府治理台灣時,利用棒球凝聚國族意識。整區的村里鄰居聚在一起徹夜不睡聽廣播看轉播曾經是賽季當中的日常盛事,發現自己支持的球員球隊被組頭逼著打假球曾經是球迷心中最黑暗最痛苦的回憶。 早在202...
太貴不想買,太俗不能賣──台日韓的圖書定價和電子書現況 總會有人宣告「我在等某某書打折」,意思是便宜到一個程度他就願意買;但以資本市場的現實來看,折扣是減損獲利以換取銷售量或曝光機會的方法,而如果獲利不夠好,出版社就經營不下去,長遠來看,就是大家都沒書可讀。 希望買到又便宜又好的商品是所...
待在職場的第一原則──讓自己從容點、舒服點 每年9月,是很多剛離開學校的職場新鮮人(以及已經工作了一陣子,因為轉職的關係而進入新職場的另一種職場新鮮人)進入新環境的時間,在大家準備開始在新場域大展身手(或能混就混)之前,請先記得一件事: 工作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不相同,要為了工作花多少力...
因為你相信,所以你被騙──該怎麼透視謊言? 從小開始,很多人會告訴你不可以說謊,也有很多人會對你示範該怎麼說謊,然後這些人對自己為什麼說謊常常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因為情勢變了,只是因為迫不得已,其實是基於善意,或者,他們乾脆不承認自己說謊。 人可能在任何時候因為任何理由說謊,從簡單、...
接下來做什麼?──不如,先想想「自己是什麼」吧! 很多人在7、8月畢業,可能稍作休息、可能繼續進修,也可能已經在進行各種成為職場新鮮人的準備;同時,也有很多人在這兩個月轉換新跑道,揮別已經習慣(或實在做不習慣)的工作,找找同一行業裡其他公司的職位,或者乾脆到別的行業重新開始。 不過,說老...
新「韓流」!──韓國出版為什麼越來越強? 20世紀的七、八零年代所謂的「亞洲四小龍」當中,韓國似乎是個比較奇怪的存在,原因之一或許在於其他三個國家都與華語文化比較直接相關,所以韓國在裡頭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八零年代時,香港和台灣的經濟發展都很好,新加坡一直都蠻穩定,相較之下,我們對韓國那時的狀況...
2023上台!──2023台灣大眾小說人氣票選結果! 2023年年初,我們邀集讀者與專業人士,首次舉辦了「上台!」票選活動,選出2022年台灣出版品中,大家最喜歡的華文小說──這個活動加入讀者票選的原因,是我們認為給作品的肯定不能只來自藝術或學院,能夠與更多讀者溝通、接觸更多群眾的作品,當然也值得...
我們相信的值得相信嗎?──思考「相信」的本質 如果人類不相信某些看不見、不具體的東西,人類社會是不可能發展成現在「很複雜,但大致上可以運作」這個樣子的。 所謂「看不見、不具體的東西」指的不是鬼魂之類,而是商業、政治等等──我們必須相信貨幣能夠換成實物、必須相信存褶數字能夠兌現、必須相信能...
身體就是你的超能力!──雲門教室與閱讀 我們常把「動/靜」視為兩回事──好動的人可能不喜歡安靜坐著,好靜的人可能不喜歡跑東跑西,喜歡運動的可能比較沒有耐性讀書,喜歡閱讀的大概沒什麼運動細胞。 不過,事實上,喜歡運動的人讀點相關知識,無論關於身體肌肉還是關於內在調息,都會對運動有幫助,而喜...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AI哪有什麼I啦!──人工智慧會的抄還是思考? 有人擔心AI搶自己的飯碗,有人擔心AI反撲人類(人類是和它有仇嗎?),也有人認為目前生成式AI做出來的東西(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像)其實都算是抄來的──得有許多先前人類做好的東西才能有它可以綜合使用的巨量資料庫,而且的確,也有人類創作者已經對此做出回...
妳/你也遇過?──騷擾事件的當事人到底怎麼了? 最近接連爆發的台版 #MeToo 事件,各種領域都有。有些人會覺得奇怪:那些受害者並不見得沒有能力反抗,有的甚至在事發之後還和加害者保持聯絡,也看不出什麼異常,所以會不會是兩方看法不同的「誤會」,甚至是某一方的刻意「誣陷」呢? 另外,也會有...
2022上台!──2022台灣大眾小說人氣票選結果! 瓊瑤出道時被視為「文學」,後來才慢慢被當成「類型小說」,金庸一開始就是類型小說,但進入21世紀,常有人問「金庸為什麼沒得諾貝爾獎?」,某些父母親認為「讀金庸可以提升國文水準」。 作品沒變,但時代變了,社會變了,讀者變了,對作品的評價就...
討論打不打折之前──書的價錢是怎麼訂的啊? 書會打折好像已經變得天經地義──雖然二十年前不是這麼回事──但這其實很奇妙。讀者覺得反正會打折,現在沒折扣就以後再買,但出版方知道長期折扣根本無法繼續經營,所以會修改定價,也就是說那個「折扣」像是給大家看爽的,沒什麼意義;另一方面,一本書如果讀者沒興...
我的AI不是你的AI──當我們討論AI,討論的到底是什麼? AI最近重新成為熱門話題──大家可以叫AI畫出很厲害的圖,可以問AI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AI寫的文章水準可能比大多數人都好,而且AI理論上會持續進步不會有腦子變老變鈍的問題。過去大家當消遣看看的「AI取代人類」甚至「AI反抗人類」情節...
2023台北國際書展──獨裁者的餐桌與跨國合作 疫情肆虐幾年之後,2023年的台北國際書展終於回歸實體;而重新舉辦實體活動的本屆國際書展,主題國是波蘭──波蘭有許多古典樂迷熟悉的音樂家,波蘭度過政治局勢相當動盪的時期,波蘭是烏克蘭的鄰國、在烏俄戰爭期間提供烏克蘭相當多的協助,而且國際書展在20...
第十年與第一次──讀墨十週年嘉年華及首屆年度華文人氣作家 2022年,Readmoo讀墨電子書的十週年。 我們辦了與作家、讀者同樂的十週年嘉年華(其實同時在現場的另一處還有出版同業們很嚴肅地在聽年度報告),我們與讀者一起選出了最喜歡的華文人氣作家,我們做了很多已經與讀者培養出默契的事(例...
選舉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民主社會到底該如何運作才好? 台灣大約每兩年會遇上一回選舉,層級不一,有時熱鬧點,有時冷漠點,熱鬧時常會讓大家覺得太吵太亂,冷漠時又讓人有點擔心──一方面擔心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重要新聞,以致個人心境與周遭氛圍有點兒格格不入,一方面擔心大家是不是都不夠在意選舉?畢竟...
把你推進華文推理新世界!──2022這本超好推!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在網上問:「台灣有人寫推理嗎?」在網友的回答當中,也總會看到有人表現出自己的品味不凡,「華文推理寫很爛啦,我都不看!」其實不管什麼文的推理作品都有好有爛,閱讀一向個人看過才算數的私密經驗,不過既然「我都不看」要怎麼知道「華文...
戰.學.歷!──學歷的有意義和無意義 學歷當然有意義:那表示一個人在校成績高低、專業能力優劣,甚至還有進了一個新環境的適應速度、接了一個新任務的成功機率。但,前幾年美國就發生影星靠一些旁門左道讓孩子進名校的醜聞,不是在考試時作弊哦,是別的勾當,而且類似招式其實很多人做了很多年了──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怎麼教小孩!?──歐洲國家的教育與教養 聽到有人說「這樣叫我怎麼教小孩」時,大多是因為他們自己遇到無法接受、無法理解,或不想接受不想理解的狀況,這狀況與他們習以為常的樣子不同、與他們會教給小孩的規範不同,所以他們不知道要怎麼教了──有趣的是,這麼說的同時表示,他們知道這個狀況是必須教給小孩...
看漫畫!──不可錯過的和不讀可惜的重要作品! 暑假當然要看漫畫!況且《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動畫推出之後,更讓人想要快快知道後續發展,給我更多安妮亞啊啊啊! (嗯咳) 漫畫當然有吵鬧浮誇的面向,但也藏著許多議題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從《進擊的巨人》裡觀察政治,從《鬼滅之刃...
美國大法官與河童──誰決定寶寶要不要出生?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河童〉裡講到主角在河童之國的所見所聞,其中包括河童的生產過程──河童媽媽分娩時,河童爸爸得先詢問還沒正式出生的河童寶寶「你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到這世上來」,如果河童寶寶拒絕,河童產婆會替河童媽媽注射某種液體,河童媽媽的肚子馬上...
故事小偷!──現實世界真的有人偷書偷手稿嗎? 古籍的珍本善本價格可能很高──不見得是因為裡頭的資料,那些資料現在可能已經可以公開查到──而是裝幀、材質、設計,以及附著在書上的歷史等等複雜因素,讓它們變得奇貨可居,但大概也會因讓它們變成收藏品,而失去原來「被閱讀」的意義。 除了這類例子之外...
烏。克。蘭──理解烏俄之間層層疊疊的糾纏 這個月最要的世界新聞自然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事。 其實2014年這兩個國家就因克里米亞起過衝突,其實1991年蘇聯解體前烏克蘭還算是整個聯邦的一部分,其實部分烏克蘭人很不爽俄羅斯在那裡搞出過本來可以不必發生的飢荒,其實部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無論...
看電影讀書──你花的票錢就是比別人更有價值! 很多電影從小說改編,這大家都知道,但事實上,許多電影從角色都情節的種種設定安排,都可以從書裡讀到材料,電影可能是從書裡提到的概念發展,又或者書裡的記述可以更完整詳細地讓人理解電影一個隨口提到的狀況。無論是中西哲學合璧、幾乎創造出新宗教的「駭客任務」...
春節懶人包──從怎麼聊到怎麼花,都幫你想好好! 大疫邁入第三個年頭──2020春節時大家可能還不覺得那麼可怕,2021年春節時大家還不知道幾個月後台灣會進入三級警戒,2022年春節之前,倒是有一群去年喊著「三級讓人活不下去」的人改喊「政府為什麼還不升三級」。 先別管那些紛擾。過年要緊。今...
因疫而異,有讀不獨──Readmoo讀墨2021年度閱讀報告 橫跨整個2020的疫病沒有在新年度平息,5月分台灣甚至面對前所未有的三級警戒;受限的行動與焦慮的環境催化了大家連線工作、WFH的技巧,也用閱讀去反應世界──大疫的2021,Readmoo讀者讀了1億4千萬分鐘。 這並不是因為沒...
沒有他們,書少一半!?──版權經紀人在做什麼? 台灣書市當中粗略估計有一半是翻譯書,各種類型都有。過去有段時間翻譯書的佔比更高,可能超過六成,現在稍微下降。往好的方向看,這表示台灣有很多機會在閱讀上與世界接軌,接收新資訊的速度很快;往不大好的方向看,這可能表示國內的寫作者與閱讀者之間有什麼需要...
從一百八十年前說起──2021的華文推理作品 每年9月、10月前後對華文推理迷而言都是重要時刻,因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年會大多在9月份舉行,年會現場除了對談講座之外,還有機會看到來自海外或平常旅居海外的華文推理創作者齊聚一堂。不過,台灣今年5月份突然嚴重起來的疫情打壞原有規律,進入第20屆的台...
漫畫是小孩子看的?──那是因為你的眼光還沒長大 很多人小時候看漫畫,長大後就漸漸不看了──閱讀習慣的改變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這些人常會認為漫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換個角度看,這些人至少自己小時候有看漫畫,很多根本沒看漫畫的人,也覺得漫畫是給小孩子看的,這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呢? 當然,有很...
一部劇的好好壞壞──《斯卡羅》和一些衍生想法 影集《斯卡羅》上映之後,網路上出現許多討論(或討伐),但這些內容其實可以分成好多個不同面向。 例如和歷史文化有關的:哪部分是史實?哪些考據做得很好?哪些誇飾了?哪些扭曲了? 例如和表演內容有關的:劇本寫得如何──角色設定好和情節編排是好...
大家動起來!──關於奧運會的幾件事 本來以為會因為全球疫情之故,應驗大友克洋在動漫神作《阿基拉》裡的預言,沒想到主辦單位反倒想找大友克洋以「Reborn」為題宣示國家從天災重創下重新站起,結果規劃大會的負責人一個個接連出狀況,原來的計劃完全被推到一旁從頭再來;開幕式雖仍創意滿點但國內納稅人並不...
統統開直播啦!──三級警戒時的說書活動 在大家還能趴趴走的時候,出版社做的新書宣傳會有新書發表會、主題對談等等,這類活動主要以實體活動為主,有時會在網路上做現場直播,但大部分沒這麼做。對讀者而言,能當面見到作者是蠻有趣的,對出租或出借場地的店家而言(大多是書店),多點人來店裡逛逛是挺不賴的;對...
效率全開還是成天軟爛?──WFH在家上班的一些觀察 有人覺得在家工作,電視冰箱和眠床肯定會是很大的誘惑,有老闆覺得員工在家工作,免不了散漫打混和吃零食。這個狀況或許人人都不大一樣,不過說老實話,在家工作會打混的,在公司工作沒什麼不打混的道理,茶水間的八卦和網路上的搞笑影片就有足夠令人分心的力量...
去年(2013),Readmoo 眾編輯在閒聊中啟了疑竇:怎麼電子書市沒有這樣的年度報告呢?當時出版市場成長趨疲,電子書的銷售卻連年成長。此番走勢固然是因為起點低蹇,卻也讓人好奇,甚至引人問津。 電子書市場跟紙本書市場自然有蒂與瓜的連結,卻又像《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的「第五...
編輯的工作,其實並不只有書籍產製的流程,而更重要的一段,反而是一般讀者極少聽聞、新手作家拼命想要理解,或許就連許多入行多年的編輯,也無緣參與的刺激旅程——那就是,故事誕生前的那一段,那些發掘故事的故事。 這次,就讓我們把麥克風交給編輯,聽他們說說關於《HQ事件的真相》、《蛙》及《13・67》誕...
2014年10月2日「準大叔」工頭堅,與風格獨具的大叔代表詹宏志、馬家輝,共同擔綱演出的「大書的閱讀意見」講座,融會貫通了三人數十載人生的閱讀之悟。他們談自己的閱讀歷程、談自己的成長軌跡,談旅行、談世代。大叔的迷人風采,犢月刊一次呈獻給您! 人物專訪:專訪《逐路台灣》作者余風,完全打破你對公路...
你以為編輯、版權經紀人這些職業,只有又美又帥又有氣質的一面?本期犢月刊獨家揭露奇幻/科幻文學催生者歡樂搞笑的另一面,特別收錄獵奇萌照,切勿錯過! 人物專訪:《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醫師夫妻劉育志、白映俞。特別收錄:《大叔》、《當H花媽遇到AS孩子》、《漫畫人間條件》、《霧影莊殺人事件》、《HQ事...
這幾個寫詩的三十歲男生超奇怪!既不高深莫測,也不滿身無印,連寫詩是為了把妹這種事情都說出來,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人物專訪:文學與生活的原點-愛亞談寫作 特別收錄:《紅星革命》《曾經,有個偉大的素描畫家》《曾經》《黃色房間之謎》精彩試讀章節
人們對於內容的需求不曾減少,但在這樣的數位時代,媒體更需探索自身的各種可能性。一個策略、一個翻轉,都將全面影響一個媒體的起與落。 於是,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所舉辦的台北國際雜誌論壇,便以「新•媒體」(New Media, New Community, New Rules)為主題。究竟在這樣的...
散文如何改編舞台劇?舞台劇如何無障礙?文學如何深入視障與聽障朋友的生活,並能引起共感?汪其楣改編著名散文家康芸薇散文集《我帶你遊山玩水》,用母親與女性的角度切入,描述失去摯愛後繼續生活的心痛與一路上拾得的小小夢想歡笑,用最平實的故事與無障礙的表演方式,讓聽障、視障朋友都能從文學中感受幸福況味。
出版業界鮮少有像是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這樣,創社第一年的第一擊就是「詩・三連發」,三年後的此時一口氣在半年間推出六本詩集,更首創系列詩活動「科學不能回答的事,都交給詩」,究竟號稱出版界小巨人的陳夏民有什麼能耐,敢這樣推出尋常出版社避之唯恐不及的詩集?他對出版的未來又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看法呢? ...
2014年3月18日,一場台灣史上前所未有的佔領立法院運動倏忽掀起偌大政治風暴。這場以學生為主的318學運,不只寫下台灣政治社會的新頁,更因主力族群相對年輕、熟悉網路科技與傳播趨勢,以直播、影音、國際平台、Facebook、線上募款與廣告等,教會了習於傳統媒體的大人們:如何以最有效而且多數免費的網路...
2014年2月12日,休豪伊再為出版產業投入了一顆震撼彈,交出了數位出版產業的第一份數據報告:〈7K報告〉 (The 7K Report)。報告以一份自助出版暢銷書統計數據,以及自助出版作者收入情況進行趨勢分析。文中休豪伊指出自助出版作者以及亞馬遜(Amazon)上數量暴增的電子書及自助出版作品,其...
每到歲末年終,也是各大書店通路紛紛公布銷售排行的重要時刻,然而,書賣得好是一回事,到底讀者把書買回家之後有沒有讀,這就是另一個大哉問。 日前Readmoo電子書店公布2013年台灣電子書閱讀報告,一口氣公布年度電子書銷售排行榜、閱讀排行榜及閱讀量分布狀況,及各種閱讀行為詳細數字,首次為台灣讀者的閱...
沒有出版商當靠山,休豪伊在2011年自助出版了《羊毛記》,靠著緊湊的出版節奏與勤奮的網路社群串連,他也從週薪300美元的大學校園書店店員,晉升成百萬美元身價的暢銷作家。 雖然出版電子書的決定,在當時看來或許是無計可施的「不得不」,但最終卻是真正以退為進的一大步……。 休豪伊是如何看待數位...
現在已經來到了媒體勢力新舊交替的時刻? 對新媒體的討論多年來雖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眾人也有了基本的共識,「人」的角色在新媒體的重要性已經不言可喻,媒體的主導權將已權交回到每一個個人身上! 三大特色帶您了解新媒體: 1. 門檻降低 人人都是媒體 2. 策展人/整理者的新角色出現...
時常聽說,哪部小說是曠世經典,哪部小說又是哪種風格的代表作。有時候,我們同意那些說法,也有時候我們不同意。衝著這些「不同意」的書評,《秘密讀者》出現了。 在狹小的華文文學圈子裡,誰沒有人情包袱?誰能毫無顧忌地寫出一篇掏開心肺、毫無謊言地書評?《秘密讀者》說:面對文學,我們需要一個誠實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