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A阿路巴高爾夫 國際中文版 04月號/2025 第124期

ALBA阿路巴高爾夫 國際中文版

出刊頻率:月刊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台灣全球高爾夫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圖解式的教學講解示範搭配圖解詳細步驟Step by step,透過視覺傳達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可以輕易的讓球技更進步。

.最詳盡的球具實測報導市場主流的球具,透過專業人士的實測,並配合每支球具的特色介紹,提供購買時的最佳參考資訊。

.零時差的高爾夫流行時尚與日本時尚潮流同步,由專業設計師指導,介紹當季新款服飾品牌及穿著搭配。

.精彩多樣的高爾夫旅遊實地採訪全世界最新的高爾夫渡假村以及觀光勝地,私房景點及特色美食的分享報導。

.台灣的新聞及熱門單品介紹台灣高爾夫市場最新脈動和即時商品訊息。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所有期數( 81 )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能否打出好成績的關鍵所在》:有些人在練習場用7 號鐵桿可以穩定地打到150 碼的看板處,開球時也能把球送到220 碼處的網底位置。然而,實際下場的時候不只會下水OB甚至在果嶺周圍炒米粉,別說突破90桿,甚至經常打100桿以上的成績。這只是運氣差嗎?就算擊球能力相同,能打出好成績的人跟打不出...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透過AI分析揮桿動作》 應該有不少業餘球友明明上過各種不同的課程,但擊球卻總是無法保持相當的穩定性,為此感到非常苦惱吧?但專業教練北野達郎先生指出會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其實意外很單純。本次經過揮桿AI 診斷器來分析一般球友跟美巡選手各自的揮桿動作,結果發現當中有各種不同的動作上的失誤和差異...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業餘球友的最佳範本》:一般業餘球友在梯台開球時,最理想的範本其實就是能用漂亮的姿勢打遠,穩定性又很好的女子選手。這樣的開球距離球友有機會做到,穩定性更不用說。就由大西翔太教練來分析女子選手們開球的奧秘。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職業好手的長推桿技巧》: 常有人說「推桿沒有固定的形式」,若觀察巡賽選手的推桿,能透過推桿的種類、握法、打法等各式各樣的差異中略見一二。不過近年來在美巡賽中,有越來越多選手除了找揮桿教練外,也會尋求跟專職的推桿教練合作。如今推桿也跟全揮桿一樣,可以透過數據進行解析。過去「沒有固定形式」的...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調整下桿動作的最強方法》:不管揮桿的形式再怎麼好,只要在下桿時的時間點出現偏差的話就可能會無法打出筆直的球路。下桿時只要時間點出現了些許偏差就會直接導致整個揮桿產生失誤,因此也可以說下桿是揮桿中最難的一個動作。為了減少這樣的失誤,本回請來前日巡賞金女王李寶美與年輕選手中的潛力股阿部未悠來分...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經常導致錯誤的揮桿動作常識》: 「瞄球時腰部要反折」「上桿時右膝蓋角度要維持一致」「下桿時要做出延遲」等等經常聽到的揮桿動作理論,許多球友會照著努力做練習。但始終無法打出更好成績,理由可能是不管再怎麼優秀的揮桿常識,在現代其實已經不再適用。有鑑於此,本回就有請到理論派的矢野東選手及其指導...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最強上桿頂點形式》:就算是球技肯定非常好的巡賽選手,觀察揮桿的動作就會發現有時會過度上桿有時也有精簡的上桿。可見不管是哪種揮桿應該都能直直打出遠距離。即使如此還是會想要做出理想的上桿頂點形式。 本篇就要解析世界排名第一的奈莉柯達的揮桿。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跨越90桿的高牆》:你是否有開球進到粗草區,第二桿沒上果嶺,接著就出現3推的狀況?失誤連連的時候會越緊張焦慮,最後就打出跟平常一樣不太好的桿數。為了告別連續失誤的狀況,向頂尖日巡好手請教絕對能突破90桿的基本法則。這篇不只能夠讓你掌握打出8字頭的技巧,應該也將讓你更穩定的突破90桿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女子選手教你準確觸球》: 明明開球的時候就暢快地精準觸球了,但在用鐵桿擊球時觸球點卻出現偏移導致沒能成功登上果嶺。業餘球友就算有時運氣不錯能打出好球,但卻很少能像女子選手一樣每次都準確觸球。因此本回就要仔細向女子擊球好手們請教關於她們平常擊球時會注意的要點。相信各位讀者看過本篇後應該也能...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一般球友真正需要的技巧》: 用手打球經常被視為一種反面教材,總是會聽到教練說用手打不遠、用手打球容易歪。主流則是而許多高球員經常運用所謂的「旋轉身體」和「不要出力」的技巧,然而,當球友們過度執著於這些技巧時,其實也出現不少無法好好運用雙手導致擊球不穩的人。手是球桿跟身體唯一連接點,球友必...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擊遠能力開發特訓法》:隨著年齡增長不管肌力和柔軟度都在衰退,想放棄追求擊球距離。就算看了雜誌和影片中教練指導而燃起一絲希望,卻很難有好的成果最後就覺得高爾夫還是打得開心就好了。等等!我們不會說要從現在努力進行肌肉訓練和伸展這樣的做法。請試試看只需要5分鐘,由稻見萌寧獨創的「擊遠能力開發特訓...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短桿擊球中的真相》:應該有不少球友都聽過「要用反彈角來打短桿!」這樣的建議。即便如此還是不太清楚,要怎樣揮桿才叫有使用反彈角。倉本昌弘表示:「這其實就是因為球友對觸球的想像有一點偏差,只要改變觸球的想像並了解使用反彈角的訣竅的話,打短桿就會很簡單。」我們徹底地向日巡賽中的短桿好手們請教,讀...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啟動下桿為何總會失誤》:明明在練習的時候就可以打得很順,到了球場時啟動下桿常會太用力而右曲。對業餘球友來說可說是「失手的瞬間」為了要減少啟動下桿時的失誤,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針對有這種困擾的你,本回就向櫻井心那、清本美波等現役選手請教順暢啟動下桿的奧義。只要讀了這篇,你也能接二連三地打出好...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修正左手肘往外拉》:有沒有在用手機錄下自己的揮桿動作,結果卻感到非常錯愕的經驗呢?針對有「沒想到我的左手肘會拉到這種程度」感覺的各位球友,本回就向女子選手們請教了如何做出漂亮流暢的送桿的訣竅。現在就讓我們一口氣矯正這些壞習慣。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手臂跟身體的同步揮桿動作》: 常有一說「要讓手臂跟身體同步並揮桿」。雖然心裡知道要那樣做才能打好,但還是會不小心翻轉手部並打出左拉或是拉動左手肘打出右曲球等......。該怎麼做才能夠像職業選手那樣做出手臂跟身體同步的揮桿?本回就向狀態正好的兩位女子選手針對當中的訣竅進行徹底的調查,詳細...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短桿大特集》:當進攻果嶺的第2 桿偏離目標,如果能成功把球救起,守住柏忌甚至救PAR,成績當然會變得更好。只要對短擊球有信心,進攻時也會更有失誤空間。本回針對果嶺附近的短桿問題,請到職業選手們來提供一次解決的練習方案!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能派上用場的即效練習》: 就算知道自己打高爾夫時的弱項,但卻沒有時間好好修正那些問題。只能嘆氣道「明天就要下場了啊!!」有這種苦惱的你不用擔心。本篇網羅了由女子選手親自傳授,在明天打高爾夫時就能馬上打出「還過得去的一擊」的重點。就靠這幾招來消除你的煩惱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不再打出右曲失誤》: 觸球的手感不怎麼好,擊出的球無力地飛出去,並向右邊轉過去……。那樣的球不只是打不出擊球距離,也無法打出好成績。好想要打出紮實地回正的一球,對自己的梯台開球更有信心!綜上所述,本集就直接採訪頂尖女子選手們。就看這集來學習讓擊球距離和方向性並存的技巧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用鐵桿打出準確距離》:剩下150碼,還是在球位絕佳的球道上,卻無法成功打上果嶺,無法準確擊中球心,導致進攻距離產生偏差,就無法如你所願提升成績。我們請來日巡女子選手中頂尖的鐵桿好手,詳細示範準確打出目標距離的訣竅。只要讀過這篇並努力練習,最佳桿數就在不遠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維持軸心提升方向性》:一直以來在教練課中都有要維持身體的軸心擊球一說。就算是這樣,倉本昌弘仍表示有許多業餘球友的軸心偏移了。為了找出維持軸心的秘訣,本回直接採訪到實戰經驗豐富的男性選手。正是高爾夫賽季來臨的現在這個時間點,讀這回的報導來掌握軸心不會偏移的揮桿動作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讓彈道直距離更遠的啟動下桿》:在球場上只要是想用力,結果總是用手揮下去打出右曲。想告別這樣的循環,本回來到辻村教練訓練職業選手的基地,如何才能順暢啟動下桿,我們找到了秘密的訓練方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手臂跟身體同步的方法》: 「讓手臂跟身體同步揮桿」是在教練課中經常聽到的理論,但現實是即使知道卻仍然做不到。這回我們採訪到了在日本女子巡迴賽中首屈一指的擊球專家來親自解說她們「讓手臂跟身體同步的揮桿奧義」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真正的下半身帶動》: 雖然知道用下半身的話,可以打出更遠的距離並防止用手打球,但不知道要怎麼動,結果只要下半身開始動球桿就會落後……。本回就要透過科學測量來徹底分析頂尖選手與業餘球友的腳的用法。找出誰都能做到的「真正的下半身帶動」的揮桿方式!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不再突然一直出界》:明明難得狀態正好,開球時卻突如其來的出界造成大爆桿。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告別這些痛苦的經驗呢。我們訪問了去年狀態絕佳的女子選手開球不會歪的訣竅,並發現了以下的共通點。就從現在起,從OB的地獄脫離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上果嶺成功率倍增計畫》:是不是有過以為有確實打中,但球卻沒有照著所想的飛上果嶺,結果是短了一大截的經驗呢?打鐵桿時能根據使用的號數,擊出心中的「進攻距離」非常重要。做到這點就能提升上果嶺成功率,想要打出好成績也會變得比較輕鬆!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提升正確性的瞄球》:即使試過了各式各樣的課程,但擊球的精準度卻無法提升……。 「擊球的成敗其實有8成都是由瞄球準備來決定的。」職業選手矢野東如此表示。換句話說,只要能夠像職業選手一樣做出「正確漂亮」的瞄球姿勢就是讓成績提升的捷徑。本回會透過各式各樣的視角將能提高擊球的正確性的瞄球準備的秘...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輕鬆打出準確方向感》:一般在看女子職業選手的揮桿時,會感覺很簡單就可以準確地朝目標擊出。而且看起來幾乎沒有用全力,相比之下業餘球友自己究竟用了多少力呢? 其中一定有什麼決定性的訣竅!我們採訪了本季狀況絕佳的且拿到勝利的選手們,她們口中共同的關鍵就是「把球黏出去」的感覺!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開球遠又穩定的提示》: 在開球時,常常無法照著所想的讓球保持在球道上,有時也會出現開球連200 碼都做不到的狀況。怎麼做才能讓開球變得既穩定又會遠呢?日巡好手小祝櫻與植竹認為「要讓擊球穩定又有距離,重點就是下半身。」我們徹底了解她們如何使用穩定的下半身,讓開球變遠又穩定的方法。突破當前桿...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實戰揮桿理論》: 雖然憧憬著做出職業選手那樣的揮桿,但現實上沒有強韌的肌力與協調性,很多動作根本做不到。我們請來認真應對比賽的單差點球友們,他們吸收了各式各樣的經驗並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揮桿哲學。這次我們徹底了解他們具有獨特實戰性的「實戰揮桿理論」。以此做為參考的話,應該更有機會讓停滯已久的...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絕對要穩定地打上果嶺》: 明明是球道上的好球位觸球卻不夠扎實導致球的距離不夠,到不了果嶺而形成打短,要怎麼做才能防止這種令人失望的失誤呢。星野陸也表示「在打鐵桿時要使用整個身體往下進入作出扎實的觸球才行」。我們採訪了日本職業巡迴賽選手中的擊球好手們。一起練習來讓上果嶺成功率大大提升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用短桿決勝負》:在高爾夫中,球從果嶺外要如何切進去就是勝負的關鍵。特別是草越長越茂盛的夏天,短桿就變得很重要。如果學會短桿名人所傳授的技巧,不管從哪裡都能精彩的靠近旗桿喔!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最強啟動下桿特訓班》:明明很清楚在球場上,只用上半身出力的話就會導致的右曲球…。為什麼會無法順暢的往下揮動呢?本回就由本賽季狀況絕佳的職業選手們,來告訴各位啟動下桿的訣竅。看完本篇,來掌握讓方向性變高的「最強啟動下桿」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Team辻村式第2桿特集》:明明是從很好的球位來做擊球,卻打不上果嶺…。為了解決煩惱,我們貼身採訪了Team辻村的集訓過程,辻村教練表示:「在控制揮桿的基本上,知道鐵桿、UT、FW各自的擊球法的訣竅是很重要的。」只要看完本回,上果嶺率應該也會提高的。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絕對不打雙柏忌》:「經常打出雙柏忌的人,其實是因為不了解控制桿數的原理。」日巡好手青木瀨令奈將會打出雙柏忌的例子,結合成5種類型,並針對這5種類型的問題來講解對策,就能有效減少雙柏忌。今年夏天要打出最佳桿數的新低,就從消除雙柏忌開始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完全的回正觸球》:不管是哪個世代的球友都想要讓「桿面回正觸球」,但結果總是一直往右飛,想做點什麼卻又變成左拉……。為了脫離這樣的困擾,我們請來4 位職業選手&教練,找出讓你的球變成真正「回正觸球」的方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提升開球績效》: 開球時要注意的揮桿要訣很多,不管哪個部分都很重要,但若要說哪一點最重要,答案就是必須由內側下桿。不論是左弧型或右弧型,都必須要做到這點,只要能做到,不管是擊球的整體距離或是出球方向性都能變得更好。本回收集了各式各樣開球時由內側下桿的秘訣,今年一定要確實學會,讓開球表現更...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短擊球關鍵練習法》:在日巡賽中以短桿技術聞名的石坂友宏,表示「在短擊球中最重要的就是距離感!」若草皮薄就容易偏移,無法靠近洞口的話要特別注意。這次就由多位名人來傳授究極進步方法。今年就是要將「絕對距離感」徹底掌握。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鐵桿的極意》: ​在球道上進攻時若總是用盡全力揮桿,球往往上不了果嶺。指導職業選手的辻村與奧嶋教練異口同聲地表示,「鐵桿無法準確做好觸球的最大原因,就是想要打遠。」他們的學生在上個賽季橫掃了日本巡迴賽,其中關鍵就是鐵桿能準確攻上果嶺。現在就請他們來指導什麼才是不打遠的鐵桿。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絕對上球道的開球提升指南》:一般球友上球道成功率竟然只有27%,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球友的現實。當然,如果不試著改善的話,就無法奢求越打越好。請看本期讓開球變直的特別企劃,是能提升開球穩定的揮桿法&思考方法特集,讓我們以下場時開球成功率達到50%為目標,只要能做到一定可以打出新的最佳桿...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全號數大特集-開球木桿篇》:在本季獲得8 勝,氣勢如日中天的稻見萌寧,有著狀況絕佳的開球表現,向她請教訣竅後得到「要使用腳來擊球,最重要的就是重心移動」這樣的回答。我們實際測量了稻見的重心移動,發現了開球筆直的秘密!只要參考這個的話,應該就能解決開球木桿打不直的煩惱。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8號鐵直攻旗桿》:距離洞口剩餘幾碼時會嘗試直攻旗桿呢?實際狀況是差不多8號鐵以下時就會想挑戰看看。其實通常在7號鐵與8號鐵之間,鐵桿外型(瞄球)會有變化。這是設計上的差異,只要跟著本篇教學掌握必要技能後,遇到8號以下的距離時就帶著自信朝旗桿攻擊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完全筆直回正的觸球》:揮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球朝著想要進攻的方向飛去。想做到這點,關鍵是揮桿中掌握好桿面方向,才能回到瞄球時的方正位置。能夠做到這一點,球路的安定性能夠大幅提高,一定也能讓成績更好!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真正的由內側下桿》:讓桿頭「從內側」進入觸球,並轉動回正通過,是讓球筆直飛出的絕對條件。但為何總是做不太到……。是不是因為只有用雙手在做揮桿的關係呢?事實上影響揮桿是否的最大原因,是揮桿時身體是否轉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鐵桿擊球要訣》:職業選手的鐵桿擊球動作看起來總是非常流暢,距離與彈道也很漂亮。在採訪由辻村明志教練舉辦的女子選手集訓營中,找到了能讓鐵桿更為扎實準確的秘密,那就是能對著球「持續擠壓」的通過觸球方式。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能開更遠的新揮桿》: 球友們今年夏天在高爾夫最想要突破的項目,果然還是希望開球木桿能夠開得更遠更穩定吧!想達成目標的關鍵,在於是否能確實地回正觸球,要更有效率地提升出球速度,也要讓彈道更強勁,如何打造能開得更遠的揮桿?請看本期的說明!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想要認真挑戰破80桿》:對許多球友來說,破80桿似乎永遠是很難達成的目標。對於想要認真挑戰的人,到底要怎麼做才對,我們請職業選手協助找到適當的訓練方法,按照揮桿動作、短桿強化、身體訓練、心理練習與球具調整這五個項目來提供建議,只要能讓練習更明確也有效率,一定能達到突破80桿的目標。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開球木桿與鐵桿的揮桿方式是一樣?還是不同?》:在開球木桿特性不斷進化的現在,開球木桿與鐵桿的揮桿方式是否相同,已經是必須重新審視的問題。詢問了許多選手與相關人士,卻有著不同看法。哪一種才對?就從各方面角度來研討。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讓桿數不再時好時壞的6種方法》: 上一場狀況很好,今天打算突破最低桿數紀錄時,沒想到一開打不只一直OB,短切球還不斷出現狀況。為何狀況好與狀況差的時候,好像不同的人在打一樣。要怎麼樣才能維持穩定成績,不再遇到心情超差的一天?就由專家們來講解如何避免大量損失桿數的要訣。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正確8成力實戰型揮桿》:為什麼職業選手能擁有穩定又遠的距離,但一般球友下場時總是打不夠遠也不夠穩定?就由日巡賽白金世代代表笹生優花以及小祝櫻,來說明為何他們只用八分力來打球就能做到,並教導球友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八分力用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讓桿面回正觸球更有威力》: 一般球友最大的煩惱是開球時無法好好地回正觸球,最常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右曲球。若不想要偏右時,試圖讓桿面快點回正,往往變成出球直接往左邊去,最終形成嚴重的偏左失誤。一起來讓右曲變右弧,左曲變左弧,讓距離與方向性一起提升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絕對能上球道的開球法則》: 想要做到讓每一次開球都成功放在球道上,最重要就是練好你的基本球路!例如,如果總是因右曲球而煩惱,與其強迫去打左曲,不如將自己的右曲球轉變成可以用的球路,就能真正有效率地進步,只要下點功夫,就能掌握總是能上球道的開球揮桿法則。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在正確路徑上進入觸球》: 桿數總是無法突破的中高差點球友,問題大多出在開球表現不穩定,不論是方向或距離都會失誤。想要修正時問題似乎很多,但其實關鍵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球桿在正確路徑進入觸球。現在就開始學習正確模式,你也可以擁有完全不同的開球表現。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穩定打出8字頭的鐵桿法則》: 想要下場時總能打出穩定成績,鐵桿的表現就是關鍵,能夠做到不常失誤且距離穩定的前提,就能穩定打出8 字頭。好的鐵桿表現就是「能夠朝目標進攻,距離打得出來」,請跟著本期封面教學企劃來打造更完美的鐵桿實力。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下半身帶動特訓計畫》: 雖然知道揮桿要用下半身來帶動,卻怎麼都做不好的人,現在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就是絕對能學會下半身帶動的計畫,只要循序漸進按照先修正下桿側移、上下半身要連動、用雙腳執行轉動,這三個階段來做,任何人都能學會。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松山英樹的鐵桿理論》:在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美巡賽中,即使是松山英樹也很難保持巔峰。這兩年來他進行了鐵桿的揮桿改造,竟將擅長的右弧球轉練成左弧系。由他來說明背後的理由,以及他最新的世界級鐵桿打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短擊球訓練大特集》:短擊球可以進行強化練習的項目非常多,根據破100、破90與破80桿的目標來進行重點項目練習,才能大幅提高上果嶺甚至靠近洞口的機率。能夠解決現在的球技階段在短桿方面的最重要課題,就能反映在總桿數的表現上,趕緊驗證看看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打更遠的練習法》:想要打更遠的人,對能學會正確動作的練習總是充滿興趣。能夠提升擊球距離的練習很多,最有效率的是哪一種?我們請來對於擊遠充滿熱誠的專家與教練,共同來測試這些練習方式。一起評鑑出哪一種會是最有效果的提升距離練習方式。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由內側下桿一個月最強修正計劃》:為何沒有從內側下桿的話就打不好球?雖說沒有從內側下桿也可能打出不錯的桿數,不過職業選手們都是從內側下桿來觸球。為什麼非得要從內側下桿不可呢?為什麼有些人做不到呢?我們來聽聽選手的看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想打遠就用7號、要更直就用9號來做揮桿練習》: 想要練出更好的揮桿,應該要用哪一支球桿才好呢?請教了巡迴賽選手後,他們的答案分為「7號鐵」和「9號鐵」兩種。取決於目標是想要追求距離,還是提升方向性,應該選擇的球桿也會不同!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好想趕快成為單差點》:許多球友雖然能打出8字頭成績,但偶爾也會打到100 桿,因平均桿數卡在90上下停滯不前而感到煩惱。如何才能讓這些中等程度球友們成為單差點?本刊直接訪問踏出社會才學球的一般人,卻能成為單差點的球友們,到底如何突破「單差點的障礙」?

  • 電子書: NT$ 180

    ALBA阿路巴高爾夫 高爾夫基本功教學特刊簡介 高爾夫基本功是日本ALBA雜誌在疫情期間,針對日本出現大量高爾夫初學者及重新學習的中階者,台灣高爾夫也是相同的熱絡,所量身規畫的圖解式教學內容。是針對初學者及中階者們最常遇到的煩惱,找來在教學方面表現出色的教練專家,設計出必看的最基礎教學內容,以最根...

  • 電子書: NT$ 180

    高爾夫能進步的技能很多, 找到適合目前球技等級的目標,就能更有效率地跨越門檻!

  • 電子書: NT$ 180

    ALBA阿路巴高爾夫 高爾夫進階手冊球技特刊 高爾夫基本功是日本ALBA雜誌在疫情期間,針對日本出現大量高爾夫初學者及重新學習的中階者,台灣高爾夫也是相同的熱絡,所量身規畫的圖解式教學內容。是針對初學者及中階者們最常遇到的煩惱,找來在教學方面表現出色的教練專家,設計出必看的最基礎教學內容,以最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