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25週年特刊>
打造真健康超高齡社會 就從城市開始: 把城市變健康
台灣正站在歷史的關鍵高點,根據國發會最新推估,2026年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8%,也就是說,三年後,台灣社會將湧出500萬老年人口。
想像一下,到時,台灣各城市樣貌會變得如何?各種軟硬體建設,是否都已能滿足年長者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及安全之所需呢?我們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隨著超高齡浪潮延展開來的「城市建設」、「居住安全」、「勞動就業」等議題,正面臨極大的危機與挑戰,本專刊,將進行全面探討並給出有力建言,值得朝野各界參考。
中醫斷食168 看體質、看時辰決定你的斷食時段 結合168間歇性斷食與12經絡時辰養生法,補足西醫理念的漏洞,依照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斷食方案;斷食與進食的時段,符合經絡循行的原則;食物選擇加入藥食同源理念,更能深刻養生。
留牙對策 中、西醫最強固齒術,守住每一顆牙 牙齒與健康的關係緊緊相依,但為何「他們」卻變成說換就換的「身體道具」與「使用零件」?留牙,跟留住其它器官一樣重要。如果你也怕看牙醫,更要收藏起來、徹底研究,用中、西醫必勝的留牙對策,阻止「牙齒小偷」搬走你珍貴的牙齒。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命運選擇題 要喝手搖還是白開水? 成年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3萬個決定,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困難、猶豫不決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能毫不猶豫堅持某一選項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每次選擇都可能獲得一次快樂或後悔,該如何做出理想選擇?我們一起來探索。
新四高100問 完全解答 三高+1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 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假牙、植牙怎麼選?搶救真牙大作戰 老後想要有澎潤的面容、享受美食、維持健康活力,牙齒健康是關鍵,但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平均自然齒只剩18.6顆,比完整的28顆恆齒少了10顆牙。為何會掉牙?許多人因嚴重的牙周病讓齒槽骨流失,某天發現整排牙齒不會痛卻鬆動、搖搖欲墜,才驚覺牙齒出了大問...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中西醫合療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台灣人很早就在「明察西醫、暗訪中醫」,自行做中西醫合療,有沒有療效、會不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等,風險自負。 一場疫情,讓人深刻體悟,單一種醫療無法解決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合,才會有希望。 如今,中西醫合療是由中、西醫師主動提出、共同為患者尋思找出疾病治...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真健康100生活提案 人們愈來愈長壽,但更要活得快樂、活得自在,達到身心靈強健,透過「多做一點點」的無壓力行動,提供健康活到老的美好生活提案,探索健康長壽的真諦,全方位實踐真健康。 Part 1》好好吃 用心好好吃頓飯 助消化、減重還能紓壓 吃好油比少油還重要 降膽固醇抗發炎 ...
9月封面標 內心小劇場 演給誰看? 日常生活中一切情緒與感受的發生,都與他人互動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經驗教會我們推敲、猜測他人或自己可能會有的反應或想法,但,這些推測一旦加入太多自我的觀點,就會演變成「內心小劇場」。這場戲裡究竟誰是導演?我們又在演給誰看? 女人最不需要什麼? 你...
親愛的,我的療癒夥伴! 低落的、失望的、悲傷的時刻,是誰陪伴了你,療癒了你?是毛茸茸的好朋友,是窗台上安靜的多肉,是手機裡的歌單,還是讓你忘記時間的電影,是虛擬的電子遊戲世界……你的療癒夥伴是誰?擁抱療癒夥伴,告別失落憂傷。
小孩為什麼喜歡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是生物尋求安全感的本能。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不足,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發展遲緩、語言困難、情緒調節差、 過動、專注力不足,人際困難…… 小海就是一位這樣退縮不語、不與人互動的男孩, 還好他有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恐龍世界…… 本期與您分享藝術治療師在...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慢呼吸 啟動最強自癒力 真健康元年客座總編輯Vol.5 楊定一 跨海專訪|從下一口呼吸開始 讓身心脫胎換骨 一個人每天平均呼吸2萬次以上,但,你會呼吸嗎?古人強調呼吸要輕、慢、柔,連羽毛擺在鼻子下都不會飄動。然而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的呼吸,快了1倍、淺了1倍,多少身心疾病,因此應運而生。...
瑞典直擊 打造幸福肌力 運動就是「快樂處方箋」 大概沒人會覺得,瑞典是一個體育大國。 奧運奪牌紀錄不算風光,但是國民運動頻率在歐洲名列前茅,活躍老化指數(Active Ageing Index, AAI)更是居冠。在瑞典,運動不為了獎牌與國家榮譽,而是為了個人幸福。瑞典語單字「trygg...
台灣高齡化速度世界第一,長照悲歌之類的報導,每天都在嗡嗡作響;老化、衰弱、臥床、長照,這些字串構成的意象,是全台灣的集體焦慮。 但是,老,能不能有完全不同的光景? 世界5大藍區寶地,藏著能夠一生健康的祕密;《康健》團隊飛越萬里,挖掘藍區源頭─義大利薩丁尼亞,找到健康長壽方程式。 本刊獨家解密全...
心靈科學與醫學相遇 慢性疼痛治療最新國際趨勢 正念減痛 真.健.康 康健25週年客座總編輯Vol.4 當代正念之父 喬.卡巴金 全台十分之一的人受慢性疼痛所苦,熟齡族隨年齡增長更達45~80%以上,止痛藥與安眠藥因此成了許多人的好朋友。 《康健》25週年〈真健康〉系列第4位世界級...
金馬影后張艾嘉 「不較勁,心歸位」 幾年前,張艾嘉幾乎消失在螢光幕前。她去了哪裡?拿下三座金馬獎影后,客座總編輯張艾嘉談「真健康」:人的一生是個皮囊。任何有形的東西都會消逝,但心、靈魂能維持很久,因此唯有關照自己的「心」,讓心歸位,才能快樂、不焦慮,享受每一天。 心血管疾病患者旅遊指南 行...
《康健》25週年,回顧與展望,特別的獻禮。
如何讓城市變健康,讓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都能獲得真健康。
1998年創刊不久,《康健》即展開城市體檢,首創全國健康城市大調查,超過20多年,主題涵蓋肥胖、防癌、抗老防衰弱、行人友善、活躍老化、慢性病、急救、女性生育、兒虐、長照、如何安心變老等,其中,有關高齡議題,更是多所著墨,長年疾呼。
一轉眼,超高齡社會已然到來,但如果仔細盤點2022年底新就任的各縣市首長所提候選政見,似乎仍缺通盤及具體解方。為此,本專刊從高齡社會、城市建設、居住安全、勞動就業等四大架構切入,希
望能拋磚引玉,透過跨領域對話,集思廣益,找到更多有效策略,因應超高齡社會之所需。
面對超高齡時代,你住的城市準備好了嗎?
<康健25週年特刊>
打造真健康超高齡社會 就從城市開始: 把城市變健康
台灣正站在歷史的關鍵高點,根據國發會最新推估,2026年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20.8%,也就是說,三年後,台灣社會將湧出500萬老年人口。
想像一下,到時,台灣各城市樣貌會變得如何?各種軟硬體建設,是否都已能滿足年長者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及安全之所需呢?我們真的已經準備好了嗎?隨著超高齡浪潮延展開來的「城市建設」、「居住安全」、「勞動就業」等議題,正面臨極大的危機與挑戰,本專刊,將進行全面探討並給出有力建言,值得朝野各界參考。
統整新首長政策、提供因應解方
各縣市政府持續擘劃並推動健康城市,《康健》以過去23年調查數據當基礎,關注策動22縣市對於健康城市各個面向的發展,持續倡議「自己的居住環境自己形塑」此主軸,並透過全面盤點各縣市新任首長相關政見, 再搭配國際趨勢,深入分析調研,並提出解方,協助台灣社會加速準備,迎接超高齡社會的到來。
專刊內容特色:
★重要倡議: 居住安全、城市建設、勞動就業,該做些什麼準備?
-都市的偏鄉,如何實現在宅安老?
-人車爭道,長者如何安心出行?
-高年級人才庫變現,活用中高齡勞動力
★從政見到政策: 民選之人---22縣市新首長的健康承諾宣言
-發現問題: 資源套疊循證圖像有助辨識解決
-借鏡國際: 日韓北歐如何重構城市基礎建設
-具體解方: 高齡友善城市必備工具書
★歷年收藏: 康健累積23年<健康城市調查主題>
Health in All Policies 「城市,讓健康成為生活」
《康健雜誌》前瞻國際健康趨勢,自2000年開始推動「健康城市」大調查,透過歷年主題性調查數據評比,長期關注策動22縣市對健康城市各個面向的發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