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肌力
超激勵!70歲也能長肌肉,每週5天養成超肌體質
中醫斷食168 看體質、看時辰決定你的斷食時段 結合168間歇性斷食與12經絡時辰養生法,補足西醫理念的漏洞,依照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斷食方案;斷食與進食的時段,符合經絡循行的原則;食物選擇加入藥食同源理念,更能深刻養生。
【50種健康早餐提案】 零火料理1分鐘上桌 別再說你早上不知道吃什麼,三位專家公開一周七天早餐! 跟著12位中外名人吃早餐,年輕配方一次公開。
留牙對策 中、西醫最強固齒術,守住每一顆牙 牙齒與健康的關係緊緊相依,但為何「他們」卻變成說換就換的「身體道具」與「使用零件」?留牙,跟留住其它器官一樣重要。如果你也怕看牙醫,更要收藏起來、徹底研究,用中、西醫必勝的留牙對策,阻止「牙齒小偷」搬走你珍貴的牙齒。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命運選擇題 要喝手搖還是白開水? 成年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3萬個決定,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困難、猶豫不決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能毫不猶豫堅持某一選項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每次選擇都可能獲得一次快樂或後悔,該如何做出理想選擇?我們一起來探索。
新四高100問 完全解答 三高+1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 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假牙、植牙怎麼選?搶救真牙大作戰 老後想要有澎潤的面容、享受美食、維持健康活力,牙齒健康是關鍵,但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平均自然齒只剩18.6顆,比完整的28顆恆齒少了10顆牙。為何會掉牙?許多人因嚴重的牙周病讓齒槽骨流失,某天發現整排牙齒不會痛卻鬆動、搖搖欲墜,才驚覺牙齒出了大問...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中西醫合療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台灣人很早就在「明察西醫、暗訪中醫」,自行做中西醫合療,有沒有療效、會不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等,風險自負。 一場疫情,讓人深刻體悟,單一種醫療無法解決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合,才會有希望。 如今,中西醫合療是由中、西醫師主動提出、共同為患者尋思找出疾病治...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9月封面標 內心小劇場 演給誰看? 日常生活中一切情緒與感受的發生,都與他人互動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經驗教會我們推敲、猜測他人或自己可能會有的反應或想法,但,這些推測一旦加入太多自我的觀點,就會演變成「內心小劇場」。這場戲裡究竟誰是導演?我們又在演給誰看? 女人最不需要什麼? 你...
親愛的,我的療癒夥伴! 低落的、失望的、悲傷的時刻,是誰陪伴了你,療癒了你?是毛茸茸的好朋友,是窗台上安靜的多肉,是手機裡的歌單,還是讓你忘記時間的電影,是虛擬的電子遊戲世界……你的療癒夥伴是誰?擁抱療癒夥伴,告別失落憂傷。
小孩為什麼喜歡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是生物尋求安全感的本能。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不足,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發展遲緩、語言困難、情緒調節差、 過動、專注力不足,人際困難…… 小海就是一位這樣退縮不語、不與人互動的男孩, 還好他有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恐龍世界…… 本期與您分享藝術治療師在...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超肌力
超激勵!70歲也能長肌肉,每週5天養成超肌體質
*驚奇隊長陳淑麗:70歲的她50幾歲才當瑜珈老師,一身肌力讓人好吃驚!
*肌肉大神:改善骨質疏鬆、控血糖、促進大腦健康與降低33%癌症死亡率等11種健康問題
*復健科主治醫師史考特,解答25個最關鍵肌力問題,讓你一次問到飽
*雙教練真人示範,從零開始的超肌課表,一週5天,3週改頭換面,打造一身奇肌
【編者的話】
失敬了,肌肉
只有朋友跟肌肉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說這句話的是日本女星萬田久子,59歲以7小時跑完42公里的全馬馬拉松,她曾出版生活保養的書籍,其中這句話太有意思。人體地圖十分複雜,而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靠肌肉來完成。
對長者來說,上了年紀除了要避免慢性病找上門,更要重視「力氣」這件事。復健科醫師史考特告訴我們一個真實案例,一位老奶奶上完廁所無法自行站起來,就這樣坐在馬桶上等家人回來「救」她起身。
肌肉人體唯一可以透過鍛練而改變的地方就是肌肉,而身體的強壯並不是只有外表上,日常生活中提重物、爬樓梯、蹲下起立,每個行動都會用到肌肉。你看不到它卻天天要使用。
本期我們訪問了70歲的資深藝人陳淑麗,她並不是因為是藝人才努力保持好身材,而是在50歲時發現運動與鍛練的好處,讓她至今還能站在第一線教學並且容光煥發,讓人驚奇。還有原本是嫌惡重訓的上班族女生,一個小意外讓她接觸到肌力訓練,命運默默把她推向完全不在人生計畫中的健美舞台,也是讓人刮目相看的故事。
我們還特別邀請兩位專家,為大家設計從零開始的肌力訓練計畫,名稱也很有趣,像是:死蟲式、太空椅、早安式硬舉……。只要身體沒有大礙,不分性別年齡、不用任何基礎就能開始。一週5天,持續21天,你就能感受到身體的改變,下一個驚奇隊長就是你。
本期執行編輯 王之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