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2012─2017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2012─2017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88392728
  • 字數: 141,268
紙本書定價:NT$ 430
電子書售價:NT$ 30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看回這幾年的流行文化大事,我們看見的是香港故事。在我們以為最困難的時候,有些人、有些事就悄悄冒起──這幾年,是日出與日落同時上演的時刻,也是我們的轉折點。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29

    二〇一四年之後,社會瀰漫着一股無力感。因為無力,所以沉默。很多人聚眼於小生活,不理大時代。 直至二〇一九年,情況不同了。無論社會、流行文化,抑或媒體,一切迥然不同。曾經閉口的,今日發聲;曾經暗淡的,今日有光;曾經遠離的,今日重新走近。這無疑是值得興奮的時刻。然而,這樣的日子,未必是常態。時勢分秒變...

  • 電子書: NT$ 228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

  • 電子書: NT$ 294

    ☆★希望讓香港人和世界看見勇氣★☆ ☆坎城影展參展作品、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法國FIPADOC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獎《時代革命》電影人物精采訪談紀錄☆    

  • 電子書: NT$ 152

    ◎ 內容簡介 在經歷過香港重光、六七暴動、「九七」大限、雨傘運動幾波移民潮後,許多香港人又開始「密謀走難」的思緒。緊隨「反修例」風波而來的國安法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加澳等國的「救生艇計劃」為港人的後路選項變得更加立體。 在留下與離去的閘口面前,有人無悔當年回流之選,有人需對日夜相伴的伴...

  • 電子書: NT$ 220

    ◎ 內容簡介 2019年6月9日,香港百萬市民白衣為記,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民間迸發的群眾力量,透過網路論壇去中心化號召,雨傘運動時備受質疑的「勇武派」示威者,四年後成了抗議主流,作為學術殿堂的大學書院和遠離塵世的教會牧師,皆成為參與的一員。一場反修例運動,如何凝聚如此巨大的力量? 區...

  • 電子書: NT$ 234

    「這世界的現實就是人人要尊嚴,但尊嚴呢,可不是人人要得起。」 這是北京城裡不可言說的低端禁忌,潛居地下室的底層勞動人口悲歌 毛澤東曾歌頌他們,現代中國的經濟奇蹟要歸功於他們 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被「切除、清理、掃蕩」的命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見證了這一切

  • 電子書: NT$ 152

    ◎ 內容簡介 社會運動與世紀疫症並行,抽離、仇恨、憤怒、哀傷、悔恨裹挾著這兩年的香港人艱難前行。而解開這時代鬱結的,是遠離城市意象的牛群和蜂巢,是自成特色的南丫島和社區報,是精神療癒的獨立書店、安放未來的塔羅牌,是筆鋒凌厲的「李漢港楷」、承載記憶的日常百物。「新香港」下是否仍可苦中作樂?釋放自我的...

  • 電子書: NT$ 385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

  • 電子書: NT$ 256

    從2014年《被時代選中的我們》描繪雨傘運動眾生相開始,「傘下的人」一年一書,記錄下香港的轉變,為香港歷史留下材料,同時也見證東方之珠逐日的黯淡沉淪。2020年《我們的最後進化》就是香港人被奪去自由的日誌,也可能是「傘下的人」送給香港的最後禮物。  

  • 電子書: NT$ 294

    「沙石有沙石的位置,人有人們的力量,聲音有聲音的波動, 我就不相信沙不能截流,石不能成堤,聲不能傳到永恆的彼邦。」   獻給養我育我的香港──鍾耀華  

  • 電子書: NT$ 252

    這,是香港人沒法表達的故事。 這,是香港人沒法記錄的故事。 這,是香港人沒法傳承的故事。 他們是城市的紀錄者, 記錄一個又一個香港人尚未失去的故事。 在謊言變成真相之前,寫下這一本《香港現形記》 表達、記錄和傳承,就是香港人2020年的抗爭。

  • 電子書: NT$ 322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 電子書: NT$ 441

    ● 中國最敢言作家王力雄從維吾爾人出發的新疆議題爬梳。 ● 在新疆議題為舉世關注之前就已經從內部探索,深入議題的核心源頭。於「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前便提出警醒,因此本書被認為具有預見性,走在歷史之前。 ● 經典作品全新版本,新增〈十六年後續篇〉,供讀者一窺新疆問題和中國民族問題在這十六年的發展和現...

  • 電子書: NT$ 350

      你相不相信,有一家公司可以窺視所有人的心智、   可以瞄準最脆弱的一群人,   偷走群眾的自我認知,植入有錢人想要的版本?   在本書中,Christopher Wylie以「主謀者視角」,首度公開數位心理戰的第一手內幕。

  • 電子書: NT$ 266

    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蘇曉康最新作品 人類已經先進到試管嬰兒、幹細胞研究,卻還是對農耕社會的瘟疫沒轍,大概也永無止境。人性利字當先、貪得無厭、欲壑難填、權力即春藥等等,是不會有疫苗的。--蘇曉康  

  • 電子書: NT$ 100

    這是一部細緻還原“南周事件”的長篇非虛構作品。 2013年年初的南周事件,演化成六四天安門廣場事件之後最顯著的一起爭取言論自由的公共事件,它短促而又波瀾翻卷,本書即取材於此。這部作品不是調查,不是解密,也不會窮盡真相,只是具備百分百真實性的故事,所呈現的一切自成一個完整的世...

  • 詳細資訊

    對香港人來說,2012至2017年,是無法忘記,甚至影響深遠的五年。

    我們送走了曾蔭權,迎來了梁振英,又過渡至林鄭月娥;經歷了幾場龐大的社會運動,一起反國教,要求看電視,喊著特首下台,也曾撐起雨傘──這些記憶我們歷歷在目。

    那麼,這段時間的流行文化,你記得幾多?與政局大事相比,流行文化被看為次要──聽一首歌,看一套劇集,究竟有幾重要?這些明星八卦新聞,這些不合情理的節目,為什麼值得一提再提?

    「我已經無睇TVB好耐啦!」
    「我唔聽廣東歌架啦!」
    「我當然要XXX,而唔要XXX!」

    這些說話,我們不陌生。然而,打開Facebook研究數據,在茶餐廳做田野考察的時候,你會發現現實的世界不是這樣。

    「我已經無睇TVB好耐啦!」(但談論某劇集的時候,個個都能發表幾句,最多聽到的一句是「同其他TVB的劇集好唔同」。)
    「我唔聽廣東歌架啦!」(但某歌手登上頒獎禮的台上時,整個Facebook都在share/ comment。)

    這是流行文化的厲害之處。

    更重要的是,以為流行文化是獨立於整個社會氣候環境而風花雪月嗎?恐怕不是如此。

    我們有什麼電視台,看怎樣的電視節目,其實都是(我們很討厭的)政治。是以,被人詬病的大台繼續一台獨大,有著改革野心大量投資的電視台不獲發牌。

    看回這幾年的流行文化大事,我們看見的是香港故事。在我們以為最困難的時候,有些人、有些事就悄悄冒起──這幾年,是日出與日落同時上演的時刻,也是我們的轉折點。


    作者介紹 |
    阿果
    《明報‧星期日生活》「果欄」作者,喜歡流行文化,肉緊大眾媒體,關心社會政治。著有《拾年記:香港流行年代誌(2000-2010)》,文章亦見於《立場新聞》、《號外》等。

    得獎資訊

    **本書榮獲第2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