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人沒法表達的故事。
這,是香港人沒法記錄的故事。
這,是香港人沒法傳承的故事。
他們是城市的紀錄者,
記錄一個又一個香港人尚未失去的故事。
在謊言變成真相之前,寫下這一本《香港現形記》
表達、記錄和傳承,就是香港人2020年的抗爭。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電子書獨家收錄】 ★ 《受苦與反抗》香港版被下架,輾轉來台出版電子書序。 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給香港、為香港而寫,但在香港再難以容身的書。 這是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府,對所有人的疾呼。 人們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深切體會到專制的邪...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將近2,000,000港人站上街頭,這一刻,他們為何挺身而出? 從2014年雨傘革命後寫起,爬梳「反送中」運動的來龍去脈 呈現6/9、6/12、6/16、7/1大遊行及示威現場--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
為什麼普通人也該讀這本書? 因為你我對別人的輕率判斷,可能影響那個人的一生,或你我自己的一生。 ──范疇/跨界思考者 ★ 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 #4!上市首月銷量即破六萬冊! ★ 《衛報》2019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衛報》等全球各大權威媒體書評一致讚揚
香港,
有一首不可唱的歌,
有一句不能說的口號,
有一部不可上映的紀錄片,
有一題不應問的試題,
有一個不可調查的車牌……
現在的香港,就像一張張底片。
漆黑背後,
是拼命不讓底片曝光的人們,
待時機成熟,
沖曬好的照片將會慢慢現形。
作者介紹│
傘下的人
為香港多位傳媒工作者的集合體,從2014年雨傘運動開始,主動無償採訪報導社會運動人事物,每年集結一書,為香港政治與社會意識的變遷做見證。著有《被時代選中的我們》、《亞視永恆》、《有冇人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有些醜陋的香港人》、《誰賣走了我的香港》、《我們的最後進化》。
彤
新紮記者,政治圈中打滾
木鳥
自由記者及文字工作者,曾工作於香城電台及水果日報。
筆從心
最壞時代力不從心,跟隨城市沉入深淵,在黑暗中寫下見證,最好時代願筆從心。
婷
對遇見的人與事珍重且不願袖手,一直在寫人訪的前記者。
海
暴大畢業,想保持熱血
安
新聞系畢業生 / 傳媒工作者 / 仍留在香港的人
可樂妹
前記者。不知道一支筆是否可勝過聯合艦隊,只知道文字可陪伴憂傷的人。
E君
MK妹,鍾意ERROR多過MIRROR。覺得自己壞過凱婷,想透過寫字淨化身心靈。
Yoyo
傳媒界逃兵,由寫要寫嘅嘢,變成寫想寫嘅嘢。
美奈
文字工作者,喜歡聽與說,因為傾偈是抵抗世道的最好方法。
靜
硬頸學生一名,相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郁
暴大畢業。做逃兵之後好想念十年記者生涯的自由時光。
Rosie
每天飲水坐直早瞓,定時運動,繼續思考和做啲嘢。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