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被時代選中的我們》描繪雨傘運動眾生相開始,「傘下的人」一年一書,記錄下香港的轉變,為香港歷史留下材料,同時也見證東方之珠逐日的黯淡沉淪。2020年《我們的最後進化》就是香港人被奪去自由的日誌,也可能是「傘下的人」送給香港的最後禮物。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電子書獨家收錄】 ★ 《受苦與反抗》香港版被下架,輾轉來台出版電子書序。 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給香港、為香港而寫,但在香港再難以容身的書。 這是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府,對所有人的疾呼。 人們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深切體會到專制的邪...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
「我們」是誰?
2019年中百萬人上街開始,波瀾壯闊的抗爭運動在香港各角落揭開序幕。整整一年之間,一個個刻骨銘心的日子中,一個個無所畏懼、奮勇出頭的小人物,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完成了最後的進化。沒有大台組織,沒有領導人,這是各個階層位置的香港人主動上前,憑智慧與勇氣,以血淚與吶喊,所親手寫下屬於我們的共同故事。
我們是為同一信念去記錄香港人和事、前後數十名不同的傳媒工作者,是200萬+1上街的香港市民,是740萬的香港人,是古往今來、在各個角落為民主自由奮鬥不懈的每一位勇者。
從2014年《被時代選中的我們》描繪雨傘運動眾生相開始,「傘下的人」一年一書,記錄下香港的轉變,為香港歷史留下材料,同時也見證東方之珠逐日的黯淡沉淪。2020年《我們的 最後進化》就是香港人被奪去自由的日誌,也可能是「傘下的人」送給香港的最後禮物。
就算終點尚未可見,也要堅持訴說我們的故事,記下我們曾經行過的路,記住我們是誰。
本書特色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米蘭.昆德拉
紀錄一年來每一個銘刻於心的日子,傾聽煙硝間每一位親歷現場的手足
拒絕遺忘,永不屈服,這就是我們的最後進化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卡謬
作者簡介
傘下的人
為香港多位傳媒工作者的集合體,從2014年雨傘運動開始,主動無償採訪報導社會運動人事物,每年集結一書,為香港政治與社會意識的變遷做見證。著有《被時代選中的我們》、《亞視永恆》、《有冇人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有些醜陋的香港人》、《誰賣走了我的香港》。
靜
暴大學生,不願醒來的人。
迪
暴大畢業,不小心實現了戰地記者的夢想。
翎
暴大畢業,記者,出版人,文字工作者。
李由之
暴大畢業,記者。
梁美寶
傳媒工作者。
卜
暴大畢業,小編輯。
彤
暴大畢業,新紮(新手)記者。
海
暴大畢業,沒了記者證的普通市民。
丁
暴大畢業,專題記者。
梁奕豪
專題攝影記者。
遙
暴大畢業,相信小人物的力量。
森
暴大畢業,小記者,縱使被真相傷害過,仍相信真相是善良的。
勝
渴望我手寫我心,決不能放棄記者尊嚴,也拒絕讓他人奪走。
稔稔
好恨暴大畢業,好恨走上前線,從未聞過催淚彈、胡椒噴劑,寫稿時,心中有愧。
E君
暴大P牌仔(駕駛新手),覺得塞車是一種修行,慢駛是一種高尚情操。
木
#英華仔 #暴大人 #尚德居民
思
做記者超過十年,由報紙做到電視,由daily做到調查報導。
梁知
傳媒工作者。
土
暴大畢業,曾任編輯、教師,現是藝術系研究生。
江穎怡
在香城土壤和媒體中長大的記者,游出公海後,才發現放不下香城的故事。
註:暴大,全名暴徒大學,即香港中文大學於抗爭中的暱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