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2019年6月9日,香港百萬市民白衣為記,走上街頭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民間迸發的群眾力量,透過網路論壇去中心化號召,雨傘運動時備受質疑的「勇武派」示威者,四年後成了抗議主流,作為學術殿堂的大學書院和遠離塵世的教會牧師,皆成為參與的一員。一場反修例運動,如何凝聚如此巨大的力量?
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初選,但期待並未發生。北京繞過港區制定國安法和改造選舉制度,替一國兩制劃下新的遊戲規則;紅幕陰影下,維權律師還能做些什麼?另一邊,曾束之高閣的BNO護照成為逃離的船票。離開的人有著不能說的沈重,留下來的人在亂世中述說浮沉故事。帶回大陸訊息的前線記者、管理中國研究中心的教職員、研究香港選舉的政治學者與在中大執教的美籍教授,在動盪的時刻又該如何自處?
13個瞬間,鐫刻香港的迸發與離散,回首香港曾經的永恆時刻。
◎ 章節介紹
民間迸發、政權黑暗
連登仔大爆發:「9up」中議政,他們「講得出做得到」
一個勇武年輕人的自白:你解決了問題,這幫人就不會出現
中大「戰事」
理大圍城之戰
運動中的「救火」牧師:他們擋警察、唱聖詩、支援年輕人
紅幕降臨、港人離散
無法靠近的看守所:香港家屬、大陸律師親述12港人案司法黑洞
一本護照與一座城:那些抓緊BNO的香港家庭
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大離散下的香港戀人們
專訪有線中國組:三代記者,十九載悲喜,一種失落的情懷
中大半山腰,一個中國研究聖地的死亡
專訪政治學者馬嶽:20多載研究香港選舉,「我的範疇被DQ了」
Gordon Mathews:留港教書,記得每天真誠活着的感覺
反修例兩年後,香港政壇大變局:反對派遭重擊,誰人在上位?
◎ 內容簡介 在經歷過香港重光、六七暴動、「九七」大限、雨傘運動幾波移民潮後,許多香港人又開始「密謀走難」的思緒。緊隨「反修例」風波而來的國安法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加澳等國的「救生艇計劃」為港人的後路選項變得更加立體。 在留下與離去的閘口面前,有人無悔當年回流之選,有人需對日夜相伴的伴...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
2019年6月,因著一條準備修訂的法例,引起了一場從來沒有人預計、如此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身為記者,也是大學講師的譚蕙芸,走進了不同的示威的現場,觀察雙方的行動,記下了重要的歷史時刻,但筆下寫得最多的不是衝突的大場面,而是那些鏡頭不會聚焦的小人物。面對無盡的黑夜,看似暗昧的眾星,越發閃亮。最終...
◎ 內容簡介 社會運動與世紀疫症並行,抽離、仇恨、憤怒、哀傷、悔恨裹挾著這兩年的香港人艱難前行。而解開這時代鬱結的,是遠離城市意象的牛群和蜂巢,是自成特色的南丫島和社區報,是精神療癒的獨立書店、安放未來的塔羅牌,是筆鋒凌厲的「李漢港楷」、承載記憶的日常百物。「新香港」下是否仍可苦中作樂?釋放自我的...
翻開課本,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歷史? 太平天國是反封建反西方的愛國起義,抑或是和義和團一樣的宗教狂熱暴徒?文化大革命中,官方暴力遠遠大於民間暴力? 歷史記憶素來是政治權力試圖控制的對象,而校園作為新生代際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歷史教科書首當其衝,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爭奪的戰場。歷史如何被教授、歷史教育如何定...
將近2,000,000港人站上街頭,這一刻,他們為何挺身而出? 從2014年雨傘革命後寫起,爬梳「反送中」運動的來龍去脈 呈現6/9、6/12、6/16、7/1大遊行及示威現場--
2019 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 年之際,向台灣提出在「九二共識」下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蔡英文隨即回應「一國兩制」並非台灣共識。 網上不難看到一句話:「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實行「一國兩制」將近 22 年的香港,經歷了沙士、雨傘運動,當初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下,香港的政制...
【電子書獨家收錄】 ★ 《受苦與反抗》香港版被下架,輾轉來台出版電子書序。 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給香港、為香港而寫,但在香港再難以容身的書。 這是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府,對所有人的疾呼。 人們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深切體會到專制的邪...
川普只繳了750元的稅,比一個美國工人還低 聯電的稅率只有0.3%,你我的稅率卻從5%一路直衝20% 為什麼錢永遠只流入有錢人的口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