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創刊於民國43年3月,是發行期間最長的一本文學雜誌,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且願意關注青年文學發展的文學雜誌。提供本土文化、異國生活、大陸文學、世界文壇動態等多樣內容。2013新專欄群【特色發言】包羅臺灣所有住民心聲、【年輕說話】為20代youth show作者領唱、專題【2013,青年壯遊】大學生利用營隊、實習、參訪等經驗,成就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片斷。
每個人命中都應該注定會遇見一隻獨一無二的烏鴉, 他會站在異質世界的交界處,隨時準備啟發一隻懵懂的鴿子。 「沒有一隻烏鴉真的是黑色的。」坐著的鳥打斷帕洛瑪。 「如果你爸稍微懂一點色彩學,他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隻烏鴉是黑色的。」 「有時候我會把『烏鴉』當成一種抽象的存在,為了不要忘記追尋更高遠的風...
《阿Q正傳》是響譽國際的中國近代小說,1921年開始發表於《晨報副刊》。作者魯迅透過阿Q這個小人物,嘲諷中華民族的病態,例如阿Q靠著「精神勝利法」,自我欺騙,極度自卑卻欺善怕惡,既可笑又可惡,既可悲又可憐。阿Q之名成為日常用語,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台灣作家楊逵,在1947年42歲時,將《阿Q正傳》譯...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收錄於魯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呐喊》。原文發表於1918年5月號《新青年》月刊,以一個「狂人」故事,揭露「禮教吃人」的傳統黑暗面。篇名、體裁取自果戈里的同名小說。
中國字是世界上最有趣、最奇妙的文字,每一筆、一畫都包含著深刻的涵義。 只要先了解其中的故事,就能輕鬆寫對字、讀正音。 這些字到底哪裡錯?為什麼錯?別再積非成是! 你能想像,基測考題的「百里侯」是什麼意思,學生都搞不懂,是否真的如許多學者、家長憂心的,現在年輕學子的中文力正在衰退中? 中、小學階段其...
《老殘遊記》,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藉主角老殘的遊歷,表達所見所聞,抒發所思所感。作者劉鶚以描寫功力見長,寫人寫景避用套語爛調,盡量以新詞表現,胡適以「前無古人」四字讚賞他這部分的成就。迥異於傳統小說以情節為中心的敘事模式,這部記事體小說曾被抨擊為結構鬆散,學者夏志清則認為其手法接近現代的抒情小...
《幼獅文藝》首發電子精選版!搶鮮看!創刊於民國43年3月,是發行期間最長的一本文學雜誌,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且願意關注青年文學發展的文學雜誌。提供本土文化、異國生活、大陸文學、日本文學、新詩動態教學等多樣內容。本冊精選將帶你尋找月亮、身心清香和一探荷蘭人的金錢觀。
語文●科學●藝術●趣味●創作 盡在《幼獅少年》 歷史最悠久的青少年刊物,首次推出電子隨身版!當一個人眼睛失去光明,這個世界是否從此墜落黑暗之中呢?其實有很多人因為失去光明,反而不願自怨自艾,因而獲得生命中其他美好的事情,也有很多人默默的替這些視障朋友付出著,走向璀璨的道路。所以,...
《官場現形記》,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藉一系列獨立人物連綴成書,道盡官場醜態,所寫人事皆有所本。雖然結構雜亂散漫,情節雜遝重複,但因揭露政治的腐敗,捕捉社會的面貌,詼諧諷刺,讀來過癮,很受讀者歡迎,是清末多部描繪官場惡習的小說中最有成就、流行最廣的一部。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諷刺小說,也可視為具有政治意涵的歷史小說。它又是一部影射小說,小說以狀元金雯青與名妓傅彩雲爲主線,所寫人物,以兩百七十餘位現實人物為原型,而多所影射。或許為了迎合讀者趣味,譴責小說之外,這部作品兼有狎妓小說的特點。
書中主人公自白:「只因我出來應世的二十年中,回頭想來,所遇見的只有三種東西:第一種是蟲蛇鼠蟻,第二種是豺狼虎豹,第三種是魑魅魍魎。」此書描繪當代光怪陸離的社會亂象,從官場、商場、洋場到賭館、妓院,透過近200個小故事,呈現清末社會的面貌。雖然描繪生動,但也不乏缺失,魯迅等人便抨擊作者描寫誇張失實...
作者有感於中國經典,未經整理,閱讀困難,令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於是在1942年以深入淺出的筆法,要言不煩,引介中國古代文、史、哲經典。凡13篇,見解精闢,親切易懂,出版至今近七十年,影響深遠,是學子接觸經史子集的入門指南。
德齡在清朝宮廷,以女官身分,與慈禧太后朝夕相處兩年。本書以英文寫作,以第一人稱敘述,描述慈禧太后日常生活的起居、服飾、言行與習性,是對慈禧太后的文字寫真,是第一手觀察,也是宮廷生活的現場報導,這些資料頗有歷史價值。
透過主角艾莫瑞.布雷恩(Amory Blaine)對自身所唸過的書品頭論足一番之外,還透過艾莫瑞與大學室友、同窗之間的對談來討論各種觀念。對主角而言,大學時代的年輕歲月都是一個形成思想的過程。
七月電子精選版 精彩內容總覽:
【年輕說話】
旅人記事∣墨西哥城翦影 ◎洪玉芬
除了語言,還有人種,離開LA,面孔更黝黑或赭紅,身材更魁梧,舉止更撒潑……
思容俏客∣火車穿越過的流影 ◎羅思容
若說童謠是文化和時代的觀景窗,我們窺見,在童謠中成人世界的人性真相,更無遮蔽、更赤裸……
大陳島的海∣大撤退前的最後冬天 ◎丁 泠
第一次轟炸後,父親和二叔滿手是血的挖出了一個可以讓一家人睡在裡頭的防空洞。但說穿了,那只是徒具安慰作用的一個大坑洞而已……
兩扇金門∣那些被遺忘在大膽島海域的英靈 ◎陳榮昌
許順煌的團隊夥伴,被人密告,在烈嶼青岐遭日軍追殺,身上藏著許順煌提供的一張情報,成了他的死亡判令……
兩扇金門∣望遠之路 ◎林 靈
「妳看現在海面上有幾艘船?」「電線桿上面現在停了幾隻鳥?」猝不及防的,阿爸又出招……
二十一世紀,大學之道∣當前大學教育之我見 ◎蔡振念
教育部對大學倒閉潮似乎一籌莫展,美其名是由市場機制淘汰,但其中國家及社會、個人資源的浪費,誰來負責……
群島,少年馬祖∣手機 ◎謝昭華
我與兄姊討論將父親送往安養院照顧,一來可以減輕家人照顧負擔,二來也有專人照料,但父親對此想法淚流滿面……
【菁世代】
身體的大書—— 評黃信恩 ◎王盛弘
臺灣文壇,醫師作家成群結隊又丰姿各異,少了黃信恩,這支隊伍將失色不少……
神之所經∣黃信恩
某些場合我緊張到全身肌肉張力上升,某些場合卻徹底解放,換個人似的。朋友說,這叫燜燒……
【新的火,臺灣文學點將】
林黛嫚談閱讀∣相遇圖書館 ◎林黛嫚
我的童年是在一個完全沒有閱讀氛圍的環境長大的,直到現在,有幾個字,我第一時間總會讀錯,歸因於早年閱讀時自以為是的讀法,而剛好在接下來的學習階段沒有機會改正……
林黛嫚談寫作∣屬於我的紅樓夢 ◎林黛嫚
專三暑假,我花了兩個星期沒日沒夜看完《紅樓夢》,突然萌生說故事的衝動,幾個下午完成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我今生用文字訴說的第一個故事,直到今天……
【專題:2013,青年壯遊】
出發了。時間是在深夜,通常是黎明。友情經常還不堅固,有時候,還有些許猜疑。更因為如此,我們更往黑裡去,更往光裡尋,找可能的燭心與光明。
出發了。通常歲月年輕,常常覺得時間太多,有時候浪費起時間來,還覺得不夠快。總是有些困難、有些爭執,慢慢的他們卻被時間點播成譜。成為我的,年輕壯旅。
望安小海人教會我的事:我首先是人 ◎王鈺琳
看見「心」的可能 ◎涂憶君
綠豆湯列車 ◎吳儒芳
出走:以愛為前提 ◎鄧裕樺
【散文】
永和豆漿 ◎焦 桐
豆漿冠以永和地名,原意只是過橋到永和喝豆漿,不料竟成為臺灣豆漿的符碼……
客家燒仙草 ◎焦 桐
秀麗病逝後我的精神有點恍惚,常陷入回憶中難以自拔恍然領悟,能一起分食一杯燒仙草,是多麼難得的緣分……
文山包種茶 ◎焦 桐
包種茶名稱的來源眾說紛紜,包括:用毛邊紙包裝成四方包、「色種茶」筆誤……
1954創刊,台灣最悠久的文學雜誌 他們都是《幼獅文藝》的作者!
星雲大師︰台灣有上千萬種的雜誌,代表他們各行各業都有專刊,但編排的式樣、風格,多多少少都承受過《幼獅》的影響。
余光中︰文學與音樂實為青年之特權。不過,特權也是天職。追求文藝,追求美,正是《幼獅文藝》的責任。
李瑞騰︰戰後以來,可說很少知名作家沒有在《幼獅文藝》投過稿子。她不只是文藝的競技場,明明白白也是文藝的「集散」地。
隱地︰《幼獅文藝》是所有熱愛文學的人的共同記憶,我們珍惜它的存在。
張曉風︰《幼獅文藝》是有功的,它是一個隱形的文學俱樂部,匯集了一個時代的精萃。
【《幼獅文藝》獲獎紀錄】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年、一○一年、一○二年優良文學雜誌補助。
◎新聞局一○○年金鼎獎雜誌類最佳專欄獎(賴鈺婷『臺灣鎮鎮走』)。
◎九十四年、九十七年,入圍金鼎獎最佳美術設計獎。◎八十六年度雜誌金鼎獎。
◎文建會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年度優良文學雜誌;九十六年~九十九年獲優良文學雜誌補助。
◎新聞局八十三年、八十四年推薦優良雜誌獎;八十四年第十三次推薦優良中、小學生課外讀物。
◎教育部八十四、八十五年度優良期刊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