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魯迅

  • 電子書: NT$ 188

    編者序: 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無奈悲歌 《阿Q正傳》是魯迅所創作的一部經典小說,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農村,內容講述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阿Q,是一個被社會忽視、沒有錢,也沒有地位的社會邊緣人物。

  • 電子書: NT$ 169

    編者序: 阿Q是現代社畜魯蛇的縮影 《阿Q正傳》是魯迅的經典作品,而這部小說成功的地方,不僅是讓人看到,魯迅那個時代,對於底層人物的冷漠與不公,也讓很多每天為了生存,努力掙錢、辛苦打拼的社畜們,在這部小說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 電子書: NT$ 149

    編者序: 從「阿Q」身上,看見不想面對現實的自己 《阿Q正傳》是魯迅的經典作品,而這本小說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它讓很多在社會底層打滾掙扎的社畜們,在阿Q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以下編者要用四個關鍵字,來讓讀者了解《阿Q正傳》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

  • 電子書: NT$ 169

    【編者序】 這個社會,是一個沒有屋頂的精神病院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於1918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白話文小說。內容是講述日記的主人,是一位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狂人」,而這裡所說的「狂人」就是「精神病病人」的意思。

  • 出版日期:2022-08-01
    電子書: NT$ 336

    《集外集拾遺補編》完整正體中文版 保留魯迅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 《集外集拾遺補編》於一九五二年,由魯迅的學生皆伴侶許廣平編輯出版。收錄魯迅在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三六年之間撰寫,未收錄至其他雜文集的作品。

  • 電子書: NT$ 99

    本有聲書作品收錄《狹的籠》、《魚的悲哀》、《池邊》、《鵰的心》、《春夜的夢》等5篇童話故事。均為魯迅譯。

  • 電子書: NT$ 99

    《小約翰》堪稱《小王子》姐妹篇,是19世紀末風靡歐洲的經典哲理童話,魯迅稱這部作品為象徵寫實的童話詩,並對此評價「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

  • 電子書: NT$ 99

    《小約翰》堪稱《小王子》姐妹篇,是19世紀末風靡歐洲的經典哲理童話,魯迅稱這部作品為象徵寫實的童話詩,並對此評價「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

  • 電子書: NT$ 200

    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不裝可愛的文學導讀書,獻給青春學子, 也獻給想要重拾閱讀樂趣的成熟大人。 滲入書頁的一滴魯迅的透明之血, 為世界釀出剛剛好的空虛與孤寂! 小說家 劉芷妤、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翁稷安——專文賞析導讀...

  • 電子書: NT$ 210

    儘管過了一百年,中國人還是那樣的中國人。

  • 出版日期:2022-06-09
    電子書: NT$ 364

    《集外集》《集外集拾遺》完整正體中文版 保留魯迅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 本書收錄一九三五年出版的《集外集》、與在一九三八年出版並收錄入《魯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遺》。

  • 出版日期:2022-05-06
    電子書: NT$ 364

    本書收錄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且介亭雜文末編》。  

  • 出版日期:2022-04-01
    電子書: NT$ 364

    當遭遇壓迫,有誰發一句質問、提一句抗議? 當有人反抗,卻有些人還笑罵他們。 在「他們」的輓聯上,說是「遺臭萬年」。 本書收錄一九三三年出版的《偽自由書》、一九三四年《准風月談》、以及一九三六年出版的《花邊文學》。

  • 出版日期:2022-01-26
    電子書: NT$ 364

    有些壞, 是因為人性就是壞的; 有些壞, 是因為人性被變得壞了。 他是魯迅,現代中國最尖刻的「酸民」, 也是現代中國唯一無法制裁、無法反駁、無從抵抗, 甚至推崇備至的「異端」。 本書收錄一九二六年出版的《華蓋集》、一九二七年出版的《華蓋集續編》、以及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而已集》。

  • 電子書: NT$ 154

    近代最偉大的中文作家──魯迅 對身處社會、環境的吶喊之作 ●收錄〈阿Q正傳〉、〈狂人日記〉、〈孔乙己〉等14篇經典小說 ●收錄陽明交通大學社文所 彭明偉副教授 專文導讀推薦:〈為何今日要讀魯迅?〉

  • 出版日期:2022-03-01
    電子書: NT$ 364

    本書收錄一九三二年出版的《三閒集》《二心集》、以及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南腔北調集》。  

  • 出版日期:2021-01-01
    電子書: NT$ 364

    中國近現代最重要的作家 中國最推崇的文豪 他的文學,身為中國人必讀 他對中國人的洞悉,被中國奉為經典 但他的作品,也是現代中國最棘手的難題之一 要了解中國、中國人 怎麼能夠不讀魯迅!?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神神鬼鬼》選錄了35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52篇文章,介紹了一般中國民眾對「神」和「鬼」的不同概念,以及自先秦以來鬼筆記、鬼詩文、鬼畫、鬼小說、鬼戲曲的藝術特色,既從文藝角度評論,也反映了其哲學思想以至歷史上政治鬥爭的現實。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說東道西》選錄了14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4篇散文小品,選文圍繞着「民族性」,既談論中國的傳統文化,又論及日本與西方的文化習俗。作者以幽默的筆觸闡述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優劣,讓讀者從比較中學習尊重彼此獨特的文化個性,從欣賞、批判自身的文化中提高民族的自信心。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鄉風巿聲》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6篇文章,描述了中國鄉村的變革,社會歷史的變遷,以及傳統鄉村與現代城市的衝突與矛盾,還抒發了作者深刻的感情。這些城鄉書寫展現了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揚州等城市的不同個性,除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外,還富有特殊的民俗學價值。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生生死死》選錄了42位現當代文學家共60篇文章,內容主要圍繞「生死意義」、「喪祭儀式與生者」、「自殺」、「中年」四個主題,反映作者對生死的各種感悟,並反思各種喪葬及祭祠儀式的意義。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男男女女》選錄了20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38篇文章。這些文章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帝制崩解,父權夫權開始動搖,現當代作家受到西方的文化衝擊,對於傳統的男女觀念、男女平等、女權等問題的深刻反思。  

  • 出版日期:2021-12-05
    電子書: NT$ 209

    《世故人情》選錄了22位現當代文學名家共46篇散文和小品文,這批作品短小精煉、意旨深遠,以委婉多諷的筆觸,細膩且幽默地刻劃出各式各樣的人情世相,同時展現了五四以後知識分子一方面深受西方理性主義、科學民主觀念的影響,一方面被中國傳統習俗文化包圍,思想與環境強烈反差下的精神面貌。

  • 出版日期:2021-04-01
    電子書: NT$ 245

    魯迅,是怎麼練成的?

  • 電子書: NT$ 60

     《狂人日記》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它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魯迅以其長期對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並在文章末發出了對社會的深切憂慮和期...

  • 電子書: NT$ 100

     《狂人日記》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它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魯迅以其長期對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並在文章末發出了對社會的深切憂慮和期...

  • 電子書: NT$ 120

     《阿Q正傳》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是中國作家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本質上是希望寫出一個近代中國人的魂靈來。  阿Q這一形象有其複雜的性格,但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複雜。在受人欺壓時用精神勝利法來使自己獲得感情上的平衡,他缺乏精神面的執著追求;反之,阿Q...

  • 電子書: NT$ 190

    《阿Q正傳》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是中國作家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本質上是希望寫出一個近代中國人的魂靈來。 阿Q這一形象有其複雜的性格,但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不複雜。在受人欺壓時用精神勝利法來使自己獲得感情上的平衡,他缺乏精神面的執著追求;反之,阿Q玩世...

  • 電子書: NT$ 188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 電子書: NT$ 188

    阿Q是永遠得意的, 這也是中國精神文明冠於全球的一個證據。 阿Q,姓名字號不明。

  • 出版日期:2019-10-01
    電子書: NT$ 245

    本書共包括“論中國人”“論舊中國”“辯證法”“論文化”“論人物”“談人生”六個相對獨立而內在聯系緊密的主題。

  • 電子書: NT$ 80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 20世紀20年代初期,作者魯迅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處於極度苦悶中的魯迅當時心境很頹唐,但對理想的追求仍未幻滅,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後,繼續戰鬥,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徬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 。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像豐富...

  • 電子書: NT$ 80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諷刺了中國傳統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它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 魯迅透過一個「狂人」的日記,揭露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家族制度和禮教的毒害,指出中國歷史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

  • 電子書: NT$ 80

    《阿Q正傳》寫出辛亥革命並未給農村帶來真正的改革,並透過農村中貧苦僱農阿Q的藝術形象,影射出人性的劣根,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誇大狂與自尊癖等。 現今的中文也借小說主角阿Q的特色,「阿Q」也有逃避現實、聊以自慰的精神勝利法的意思。

  • 電子書: NT$ 50

    《朝花夕拾》,魯迅的短篇回憶錄集,收錄了魯迅在1928年間所寫的回憶錄十篇。包括《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1932年由北新書局出版。

  • 電子書: NT$ 49

    魯迅,原名周樹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西方世界亦享有盛譽, 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散文、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等, 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的散文有著重要的地位,魯迅以小品文吐露心聲,反映時代。

  • 電子書: NT$ 49

    魯迅,原名周樹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在西方世界亦享有盛譽, 魯迅的主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散文、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等, 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散文,一針見血的透徹點出中國傳統問題,在看書方法上, 也給予後進如《隨便翻翻》一文,可以一窺魯迅所主張...

  • 電子書: NT$ 154

    阿Q,姓名字號不明。他沒有固定的職業,也沒有自己的家。不管是真心的稱讚,還是不屑的譏笑,都能令他樂上好一陣子。

  • 電子書: NT$ 154

    魯迅筆下的「狂人」說著瘋言,卻又隱含深切的真理;看似瘋行,卻進一步揭示了封建制度「人吃人」的本質。

  • 電子書: NT$ 99

    廚川白村是日本作家、文藝評論家,曾有系統的介紹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文藝思潮。文藝評論集《苦悶的象徵》討論文學創作、鑑賞、起源等問題,他認為「生命力受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義。」(鲁迅語)書中所提出的「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一語,流傳甚廣。

  • 電子書: NT$ 99

    《阿Q正傳》是響譽國際的中國近代小說,1921年開始發表於《晨報副刊》。作者魯迅透過阿Q這個小人物,嘲諷中華民族的病態,例如阿Q靠著「精神勝利法」,自我欺騙,極度自卑卻欺善怕惡,既可笑又可惡,既可悲又可憐。阿Q之名成為日常用語,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台灣作家楊逵,在1947年42歲時,將《阿Q正傳》譯...

  • 電子書: NT$ 99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收錄於魯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呐喊》。原文發表於1918年5月號《新青年》月刊,以一個「狂人」故事,揭露「禮教吃人」的傳統黑暗面。篇名、體裁取自果戈里的同名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