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 人文歷史 史學方法

社會科學 人文歷史 史學方法

  • 電子書: NT$ 630

    「舊世界無論獲得了什麼,都無法彌補在這場大戰中失去的一切。」 讓我們重讀一戰前的歷史,重新思考我們的時代,試著讓人類的未來走向和平與自由 暢銷著作《八月砲火》前傳 兩座普立茲獎得主芭芭拉.塔克曼平生得意之作 描繪一次大戰前歐美世界眾生相 追究繁華表象之下,山雨欲來的戰爭線索

  • 電子書: NT$ 323

    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程。作者長期關注英、美等國與臺灣的歷史教育,其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嚴謹的學術考證,以及富含多年教學的實務經驗,期盼能引領讀者從史學的萬千文字中尋得關鍵,一同培養歷史思...

  • 電子書: NT$ 150

    歷史有一個淑世的精神境界,也有一個致用的實際境界; 歷史對人類有大功用,胥繫於此,書中暢論之,能發人所未發。民風關係國運,以禮樂、教化、法律、道德四者培育醇美的民風,是當國者的先務,書中慨然詳言之,論 古亦所以憂時。現代史學,務直而棄美善,重重危機已現;史學方法趨極端而不採中庸態度,紛爭已無已時。凡...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影響,並梳理西方史家在這場衝擊之下,如何熔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為一體、拓展史學新道路,帶領讀者一探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之間的羈絆與聯繫。

  • 電子書: NT$ 975

    本書取材之廣博,考證之綿密,俱值得當代治中國學術思想者,反覆細品。而作為賓四先生早期最重要的著作,本書體現了先生對史料爬梳抉剔、條分縷析之治學精神,亦為研究其思想者所必讀。

  • 電子書: NT$ 188

    本書作者錢穆博士,以其淵博的史學涵養,敏銳的剖析能力,將這個難題解開了,使人得窺中國歷史文化的堂奧。本書不但能夠讓你在短期間內獲得完整的歷史概念,更能幫助你深入瞭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從而認清我們這一代中國人所背負的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的方向。

  • 電子書: NT$ 450

    本書從中國醫療史上的幾個議題出發,透過社會風俗、醫療技術、臨床病徵的探討,叩問「什麼是生命?」的核心命題。並期待藉由探索個體生命觀與整體文化不朽活力,將歷史學普及於大眾的內在與生活。

  • 電子書: NT$ 240

    【本書特色】 1.錢穆大師在港九星馬、台灣各地的演講稿。 2.振聾發聵,民族興衰與文化發展密不可分。 3.文辭評議,出於肺腑,認識錢穆大師畢生對於文化信念的必讀之書。

  • 電子書: NT$ 210

    【本書特色】 1.本書上卷針對中西文化比較做論述,下卷則是探討當時教育制度,透過本書得以了解當時的文化氛圍與教育體制。 2.本書寫作時間跨度較大,一窺錢穆先生在不同時期對教育問題的看法。

  • 電子書: NT$ 255

    【本書特色】 1.簡明扼要地剖析宋代理學對傳統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其中多有獨到的見解。 2.本書梳理中國古代思想史的源流和發展,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思想。

  • 電子書: NT$ 390

    【本書特色】 1.本書研究脈絡嚴謹、慎查明辨,是研究中國哲學史必讀論著。 2.有別清儒陳說、考據舊法,別以訓詁新法詳加考據,解決歷史疑案。 3.先秦諸子成書先後為史上著名學術公案,惜台灣書市不易獲得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如胡適、梁啟超)等相關論述,故錢穆本書猶為難得。 4.近來莊老多作為養生之書...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特色】 1. 一體兩面,二元並論面面俱全。 2. 從宇宙到自身,中西方文化異同探討。 3. 目盲不能視人,也要為中國文化發聲。 4. 一意追求西化,不如反顧中國文化內核。

  • 電子書: NT$ 443

    【本書特色】 1. 一體兩面,二元並論面面俱全。 2. 從宇宙到自身,中西方文化異同探討。 3. 目盲不能視人,也要為中國文化發聲。 4. 一意追求西化,不如反顧中國文化內核。

  • 電子書: NT$ 233

    【本書特色】 1.本書分析民族和文化之間的關係,並分述中華民族與中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2.以中西文化比較為基礎,闡明中華文化能夠延續千年的原因,期望能喚起國人對中華文化的信心。

  • 電子書: NT$ 1020

    【本書特色】 1.收錄最齊全:錢穆在校演講、刊物出版最完整蒐集 2.展現歷史溫度:一窺史學大師錢穆的最真切的諄諄教誨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特色】 1.錢穆先生以宗教、哲學、科學、心理學、史學、考古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學、藝術、音樂等十二種新門類,闡述中西新舊學術思想之異同。 2.面對西學東漸的趨勢,錢穆先生認為今日之西學與中國學術,有可會通之處,希冀能藉由本書喚起國人對中國學術之重視。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特色】 1.全書上起《詩經》三百首,下及近代新文學之興,縱論中國文學暨文化之深刻內蘊。 2.本書有考訂,有批評;有舊規繩,有新標準;有古今中西之比較,有振聾發聵之褒貶。尤於作者之深意,更可另有體悟矣!

  • 電子書: NT$ 203

    【本書特色】 1.本書是一本哲學、科學、宗教、政治、社會、人生會合的論文集。 2.本書字字傳神,句句入骨。可使異地異時人讀之,亦心領神會,駕空淩虛。 3.本書匯通古今中外,綜覽異同,而衡量其是非利害得失,均屬運使其極輕鬆,極揮灑的筆調,寫出其極沉潛,極細密的心靈。

  • 電子書: NT$ 375

    本書為錢穆先生不惑之年後,或應出版社之邀,或就個人、團體之請,以歷史及文化為主題所作的文章、講稿之集成。寫作時間橫跨三十餘年,地點從香港至臺灣,主題涵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諸多層面。其內容之緯,是錢穆對眾議題提出的觀察與剖析;其內容之經,是錢穆秉持著人文精神做出的思辨與反省。

  • 電子書: NT$ 395

    本書探討唐宋之際思想巨變的起點:安史亂後的儒家復興,尤其著重文人與儒家復興的關係;全書分為「總說」和「分論」兩部分。「總說」一篇為針對中唐思想變化起源與性質的大規模、長時期、結構性論述。「分論」九篇則是相關具體問題的探討,內容涉及中古心靈的基調,六、七世紀(南北朝末期至唐初)的思想狀態,安史亂後的文...

  • 電子書: NT$ 273

    知識人、知識分子始終是余英時先生筆下最關切的對象。 在中國現代史世局動盪的百年篇章中, 知識人呈現了何種面貌?是否真的改變了自身及其國家的命運?

  • 電子書: NT$ 299

    余英時先生史學研究縱橫三千年 每部作品都為史學界設定了新的議題,立下了新的標竿 也為中國歷史開拓出廣闊而精彩的視野

  • 電子書: NT$ 510

    本書收作者各種序跋、雜感、散文、發言提綱、講演記錄、訪談記錄等等,內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學經歷或經驗、對當時和時下各種見解、問題或傾向的評論和意見。

  • 電子書: NT$ 435

    作者在分析康德之餘,各章節均附有基於作者個人哲學立場的「批判」,如作者認為應以「人類如何可能」來回答康德的「認識如何可能」之著名課題,以「客觀社會性」來理解康德提出的所謂「普遍必然」的「先驗」問題,以體用一源,一個世界的人類學本體論來對照以兩個世界的傳統為背景的康德本體現象斷然區分之二元論等等。

  • 電子書: NT$ 278

    當代著名哲學大家李澤厚先生窮盡畢生絕學、提綱挈領之作! 作者概括地提出「人活著」、「人如何活」、「為什麼活」和「活得怎樣」,深刻點出了生活價值、 人生意義諸基本問題。

  • 電子書: NT$ 476

    ★新文化史權威彼得.柏克★ ★二十年經典著作全新繁中譯本★ ★售出超過10國版權★ 「假為真,真為假。這不是一場關於是否該使用圖像為歷史證據的辯論,更是關乎該如何使用。 」――新文化史權威 彼得.柏克(Peter Burke)

  • 電子書: NT$ 285

    本書介紹了一些很基本的倫理學說,在其中,讀者可以看到道德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各種意義與價值,亦即人之所以要道德的各種理由。希望讀者能透過這些學說,思索、反省道德對於人生所可能具有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在道德的領域中,我們的生命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與意義。

  • 電子書: NT$ 435

    這是以現代用語和觀點探討、介紹西洋經濟思想演進的書。作者依時間順序與學說性質,詳細描述兩百年來西洋經濟學家在經濟思想上的貢獻,另外對現代主要經濟學家的理論及其思想淵源亦有深入的剖析。有志研讀經濟理論的年輕朋友,或有意充實經濟知識的人士,可以本書作為研究現代經濟學的起點。

  • 電子書: NT$ 224

    本書是英國19世紀學者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在當時期刊所登散文集合而成,主旨在討論基督教沒落後,英國應以何者作為人心之指導,作者提出之答案是廣義的人文文化修養,藉由討論當時英國時事來表達此立場。此立場塑造了今日英美大學英美文學授課及文學批評內涵。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探討各家各派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儒家人性論。除了總結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儒者思想之外,也包含了當代儒者與新儒家學派對於儒家人性論的批評與反思。

  • 電子書: NT$ 165

    本書以歷史家為主軸,自諸多著作中挑選精彩的篇章,引領讀者一探究竟,希望讀者能因此知悉歷史的結構和方法,成為學習歷史的基礎,亦能從大史家在文章中闡明人世間的某些道理,感知其終極關懷。

  • 出版日期:2021-04-20
    電子書: NT$ 248

    本書主要以《史地學報》和《禹貢半月刊》,以及東北與西北史地為分析對象,探討1919至1949年之間歷史地理學興起的時代意義。

  • 電子書: NT$ 0

    民國初年,胡適因為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把孔子的老師「老子」擺在了孔子之前,而遭受圍剿。首先發難的是竊取了日本學者武內義雄疑古謬論的梁啟超,其後陸續有馮友蘭、錢穆等國學大師加入戰場,與胡適筆戰。 一場中國學術史上最大規模的筆戰就此展開,而其核心動機就是「新儒家」與「疑古派」為了將孔子神化,奉其為中...

  • 電子書: NT$ 400

    新資料●新觀點●新方法 歷史課本沒有告訴你的事   ★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毛筆字才是?   ★「中原」在哪裡?為什麼華人自稱「炎黃子孫」?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先生,「家」在何方?   ★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如此相像?   ★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在長江?

  • 電子書: NT$ 210

    本書觀察中國國家與宗教關係、政治與經濟關係(即財政措施)、國家與工業化關係,探討如何將中國史整合進全球史,掌握到貫通多元地區而形成今日複雜世界的全球連結,以此取代侷限化的歐洲在全球歷史變遷分析中的地位;並透過連結討論「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環境議題,觀察歷史中的行動者之能動性及其運用,是如何有意識或無...

  • 電子書: NT$ 195

    ~商務菁英必讀,橫亙古今的必勝法則~ 人生處處如戰場,成功模式無可複製 想立足不敗,就讓孫子教你怎麼贏!

  • 出版日期:2019-11-01
    電子書: NT$ 350

    作者將歷史上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歷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組織語言,以現代視角講述故事,再加上個人的評注。該書秉承中國傳統史家治史精神,以“獨辟歷史的蹊徑,還原歷史的真相,探微歷史的原力,把握歷史的脈博”為終極目標,以現代軍人的視角,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加以論述。作者在編著過程中,注重通過大量的...

  • 出版日期:2019-11-01
    電子書: NT$ 350

    作者將歷史上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歷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組織語言,以現代視角講述故事,再加上個人的評注。該書秉承中國傳統史家治史精神,以“獨辟歷史的蹊徑,還原歷史的真相,探微歷史的原力,把握歷史的脈博”為終極目標,以現代軍人的視角,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加以論述。作者在編著過程中,注重通過大量的...

  • 電子書: NT$ 177

    翻開課本,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歷史? 太平天國是反封建反西方的愛國起義,抑或是和義和團一樣的宗教狂熱暴徒?文化大革命中,官方暴力遠遠大於民間暴力? 歷史記憶素來是政治權力試圖控制的對象,而校園作為新生代際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歷史教科書首當其衝,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爭奪的戰場。歷史如何被教授、歷史教育如何定...

  • 出版日期:2011-05-01
    電子書: NT$ 126

    此書收錄馬森教授兩篇長文:〈論錢穆先生《史學導言》〉與〈兼論中國之前途〉。錢穆先生融多年史學研究心得為《史學導言》一書,作者讀後深受啟示,乃於一九七二年撰一長文發表在香港《明報月刊》,論治史的態度和方法、史觀論、歷史的時間與事件、歷史人物等議題,從不同世代背景的史觀,與錢先生展開...

  • 出版日期:2016-07-01
    電子書: NT$ 224

    跟著薛仁明讀《史記》,成王敗寇之間,打天下的道理竟與為人處世的門道件件相通;原本散盡家財只為刺殺秦王、面對黃石公的刁難氣得想暴打對方的毛頭小子張良,最終洗盡驕氣變得從容;喜歡捉弄他人,參加宴會時沒帶禮金也大剌剌謊報數字,還坐了上座的無賴劉邦,關鍵時刻卻有那麼強大的韌性與能量……一個個古人讀來與我們如...

  • 出版日期:2018-07-01
    電子書: NT$ 343

    「我欣賞蜘蛛於簷下或花間挺立結網,編織出既細密又精緻的網,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本書新舊文稿交織,猶如蜘蛛結網展現的那份毅力。」──陳三井 專研近代史超過五十年, 前中研院近史所所長研究菁華, 歷史學者陳三井的治史歷程, 更保存珍貴史料並為時代變遷留記錄。

  • 出版日期:2019-04-15
    電子書: NT$ 294

    五四運動百週年紀念版 史界革命運動的發起人—梁啟超, 引領中國傳統史學邁向現代史學的轉型代表之作, 賦予歷史新的形象與任務, 為傳統史學開啟面向世界的大門。

  • 出版日期:2017-01-01
    電子書: NT$ 392

    「分析美學」是20世紀後半葉以後在英美及歐洲諸國唯一佔據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學流派,其核心地位迄今仍難以撼動,同時它也是20世紀歷時較長的美學思潮之一。「分析美學」秉承了20世紀新哲學的「分析」視角,與擁有一定歷史深度的「大陸」視角是相對的,即在面對美學問題時採取「語言分析」的方法,...

  • 出版日期:2016-04-07
    電子書: NT$ 277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

  • 出版日期:2018-11-05
    電子書: NT$ 245

    麥田  Courant  書系第二彈! 英國一戰名相勞合喬治曾外孫女、加拿大史學名家麥克米蘭的八堂醒腦歷史課 擊碎你的歷史認知謬誤,重組你對過去的真實理解。 「人傾向用玫瑰色的濾鏡看待自己,但有時它也會投射出陰影。」 ~ 麥克米蘭

  • 出版日期:0007-12-16
    電子書: NT$ 280

    本書以少年錢穆在常州府中學堂的軼事作為引子,縷述錢穆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新亞書院等院校的關係,以及他晚年在台灣講學和往來港、台兩地的情況。

  • 電子書: NT$ 105

    本書主要內容為《錢穆賓四先生行誼述略》與《從師問學六十年》兩篇文章。 本書既是錢先生傳敘,也是作者治學回憶錄,可和作者前作《治史答問》、《治史經驗談》合看。

  • 出版日期:2008-08-31
    電子書: NT$ 126

    本書為作者就其四十餘年研究中國歷史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以供青年史學工作者之參考。全書分為九篇,內容涉及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及論文寫作諸問題,最後兩篇談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尤為作者特所致意,以為欲求在學術上有真實成就之最基本功夫。

  • 出版日期:2008-07-31
    電子書: NT$ 154

    此書共錄短文二十一篇內容,包括作者求學治史之歷程,與對於治史的一些意見而為作者前此出版之「治史經驗談」所未涉及或已涉及而未詳述者。就中第「拾柒」、「拾捌」兩篇談到已謝世的三位前輩史學家,實亦見作者治史之意趣。故此書實猶「治史經驗談」之續篇,惟以答問方式出之耳,可供參看。

  • 電子書: NT$ 336

    ——我們讀的是誰的歷史?我們該如何思考歷史?—— 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又是如何被生產? 歷史學家該如何評估史料?一般讀者又該如何閱讀史籍? 「描述」和「詮釋」間的鴻溝何在?歷史,到底是事實還是虛構? 「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 出版日期:2010-10-25
    電子書: NT$ 294

    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是唐德剛教授的周年忌日。唐教授是中國近、現代口述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由其倡導創辦,也是他的最愛,用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編輯的專集來紀念他,自然最合適不過。  

  • 出版日期:2012-12-31
    電子書: NT$ 301

    此書收錄有關史學與紅學的著作,都是作者平時意到筆隨,札記性的零星作品之彙積。雖沒有鮮明的系統,不過作者歷經數十年國仇家難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潤;半輩子教讀異邦、心懷故國的感慨,發而為文,自有發憤之作。

  • 出版日期:2012-12-07
    電子書: NT$ 210

    博物館是自成一格的文化表徵,其運作往往引發社會文化衝擊。多樣化的博物館與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日益複雜,這是人類學民族誌研究的新興領域,涉及文化的再現與再生產之議題。源於西方社會支配性的博物館理念,受到不同文化的挑戰,出現各異其趣的博物館實踐之道。

  • 電子書: NT$ 29

    之所以想重讀高中歷史課本,主要是想了解目前高中歷史教育,我們的政府選擇什麼題材及內容,來教育這一代的高中生關於臺灣的歷史。這三十年來,臺灣社會歷經了劇烈的政治及社會變遷,我們這一代(五年級生)與下一代(八年級生)接受的歷史教育今昔變化不小。

  • 篩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