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雜誌 06月號/2017 第90期+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親子天下雜誌 06月號/2017 第90期+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電子書售價:NT$ 399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教孩子身體權──掌握紅、黃、綠燈身體界線,避免兒少性侵

「房思琪」事件,引發父母教孩子保護自己身體的焦慮
親子天下六月號帶父母認識,從小小孩到青少年都該明白的「身體權」
 
與孩子談性,總是尷尬
除了性教育如何啟齒的關鍵6問,也提供25個適合親子共享的書單、電影片單
協助父母放輕鬆,與孩子「談性說愛」

美感教育-STEAM新素養二部曲

跨學科領域、與生活連結的美感課正夯,美感並不抽象,從最簡單的「我在乎」開始,連結到環境與人際,讓下一代成為機器的主人而非僕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9

    一次看懂108課綱──素養怎麼學?怎麼教?怎麼考? 只要你的孩子是目前國中九年級以下,未來的中小學學習都適用108課綱。 親子天下三月號封面故事深入淺出分析政策,蒐集未來國英數社自素養考題的變化分析並提出具體對策,讓你輕鬆掌握關鍵變化,教養更有方向感。

  • 電子書: NT$ 139

    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 為什麼親子溝通總是碰壁?因為真心話藏在看不見的情緒冰山裡。運用李崇建的薩提爾對話法,圖解情緒冰山,甩掉無效的溝通慣性,搭配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的冰山懶人包,重新啟動:從單向「聽話」到雙向「對話」的親子關係。

  • 電子書: NT$ 139

    食農教育 吃,不只是吃飽、好吃、安全而已, 還包含:選食力、環境關懷以及感謝他人等教育。 讓我們與孩子一起重新學習飲食素養,成為受用一生的能力。 家庭好食50+》全台47個小農市集、18家友善環境餐廳推薦  

  • 電子書: NT$ 139

    覺醒父母 當爸媽最幸福的權利:跟著孩子再長大一次。「覺醒父母」,孩子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在的課題。讓我們重新獲得了解自己、愛自己的能力。

  • 電子書: NT$ 139

    據多元智能,賞識不同天賦的孩子, 《親子天下》2017合刊號誠摯獻禮,送給青春期孩子的百本興趣書單。

  • 電子書: NT$ 139

    108課綱元年 如何選對理想大學 從台灣頂大到美國名校,大學選才不再只看中考試成績,這股招生翻轉浪潮,家中有中小學生的家長,現在就要掌握,正確協助孩子!

  • 電子書: NT$ 139

    108課綱:學習&升學全攻略 108課綱是十年一次的課程綱要改革,108學年度上路半年以來,從國小、國中、高中入學一年級開始實施,課綱精神已逐步融入教學現場課程、考試評量等。但多數家長仍舊不太清楚新課綱內涵,本刊集結2019年《親子天下》108課綱三刊精華,並新增20%的內容量,提供今年銜接1...

  • 電子書: NT$ 139

    親子STEAM玩具桌遊100選──創意腦大爆發        和108課綱扣合的STEAM素養,不僅是最新的教育趨勢,也是為新世代孩子配備未來能力的新玩具類別。透過STEAM玩具「動手做」、「開放玩法」、「鼓勵挑戰」、「低結構、高建構」的特色,讓玩具成為開啟自主學習的最好媒介,更能幫助家長了解...

  • 電子書: NT$ 154

    預備幸福的能力 SEL社會情緒學習ー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你家小孩常因小事生氣?或是在學校交不到朋友不想去上學?從學前到青少年,孩子的各式情緒問題困擾著每個家庭與學校。 如何幫助孩子學到自我察覺,進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在全球颳起風潮的「社會情緒學習」(...

  • 電子書: NT$ 139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影音全紀錄,即將上映!  在教育這條路上,愈來愈多人,正在為台灣的孩子打造不一樣的學習途徑,他們有的剛上路,有的已經走了超過二十年。這群人你我可能不認識,他們的面貌也不熟悉,親子天下歷時七個月拍攝他們的教育實踐,透過四支五分鐘的微紀錄片,帶您看見他們默默耕耘的行動和帶...

  • 出版日期:2016-03-13
    電子書: NT$ 104

    從「學」才藝到「玩」才藝! 新世代父母都讓寶貝學什麼?2016年春季號《親子天下baby》帶家長一窺新的幼兒才藝課趨勢,從學單一技能到多元的遊戲式學習,玩音樂律動、玩土、玩戲、玩畫、玩自然、玩動物、玩科學又學英文…,全台特搜35個特色學前親子課,一本帶家長完全掌握幼兒才&hellip...

  • 電子書: NT$ 139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看了什麼嗎? 當孩子問你什麼是做愛? 電視裡都可以男生親女生,為什麼我不可以? 你準備好如何回應了嗎?

  • 電子書: NT$ 139

    跨越學習障礙 ★ 跨越學習障礙──給孩子「我可以學」的體驗和信心 ★ 二○一八《親子天下》縣市教育力調查 ★ 給孩子一份特別的開學禮

  • 電子書: NT$ 139

    108課綱升學對策 「適性多元」的升學時代正式展開:考試分發、申請入學、特殊偏才的孩子都有路徑可走,如何協助孩子生涯探索,了解自己的優勢一路選對學校? ◎ 全新升學路徑圖解︱從小學到大學,可以這樣走 ◎ 必懂108課綱3大改變︱新型學測、學習歷程檔案、課程諮詢師 ◎ 生涯思考從小開始...

  • 電子書: NT$ 139

    靜不下來、做事沒耐心? 請替孩子找回「動覺專注力」 坐不住、拖拖拉拉、功課寫超久、寫字就手痠,許多看似分心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身體能力」不佳,也許不是孩子過動,而是我們偷走了孩子可發展身體能力的遊戲。    

  • 電子書: NT$ 139

    自主學習資源100+ 學會如何學,打下終身學習基礎   孩子拿到手機或平板總是用來打怪或聊天,親子每天都上演3C大戰,其實,用對3C能幫助孩子學得會、學得好。   自學家庭、知識網紅、翻轉老師、年輕網路創業家,10個用科技有效幫助學習的故事,私房推薦100個優質線上學習資源, 影音頻道、a...

  • 電子書: NT$ 139

    從被動消費到主動創造 STEAM好玩具100 動手玩,體驗解決問題的執行力! 生活中無處不科學,但書本上的科普知識總令人感到難以親近,孩子沒興趣學? 不妨用STEAM玩具拉近孩子與艱澀科普知識的距離, 動手玩,輕鬆有趣學知識,並在解遊戲任務的過程中,發展主動思考、觀察、解決...

  • 出版日期:2015-09-30
    電子書: NT$ 139

    親子溝通×情緒教養×學習方法×自我探索 30個專家工具箱  

  • 電子書: NT$ 139

    矽谷現場直擊 史丹佛、台大都在教的創新課程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發明工作的能力  未來65%的工作還沒出現、機器人取代人類的世界近在眼前。 在世界最棒大腦匯集的矽谷,從企業到學校都在學設計思考, 這套思考方法,讓孩子從同理心開始,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從生活周遭開始,建立相信我可以改變現...

  • 電子書: NT$ 139

    看見思考力  小小孩就能學 哈佛大學的21個思考練習 台灣108新課綱與世界各國的教改方向,都希望養成主動思考、不被動等答案的人才。 思考聽起來很抽象、很難教嗎? 其實思考不是額外加一堂哲學課,而是學習的一部分; 思考也不是大學才來教,愈早開始愈能養成思考習慣。  

  • 電子書: NT$ 158

    最詳盡、最深入的「實驗教育」完整報導 實驗教育三法開放,全面衝擊現有的教育體制 讓孩子為「自己而學,為未來而學」 您和孩子做好準備了嗎? 親子天下為您統整最基本的概念、最完整的資訊、最有用的資源!

  • 詳細資訊

    科技時代,如何更像一個人?

    文/陳珮雯

    這一期的雜誌,我們準備了兩個封面故事,一個是「林奕含事件」後,父母們關心與焦慮的性教育,另一個是全球教育的新趨勢—美感教育。

    在這裡我想先談重要卻很難說清楚的美感教育。美感,如此主觀的個人感受,有時甚至說不清楚如「空氣感」般的抽象,該如何「落地」,具體的發展成課程,讓老師們有所本的進行教學?而課程發展的概念還能讓城市與偏鄉、文科與數理科的,每一個都能從中習得美感素養?我們的資深記者邱紹雯找到了答案,也是台灣媒體界第一個能將美感教育的脈絡梳理得如此清晰的記者。

    當她結束所有的採訪時,她告訴我,美感沒有標準答案,她也寫不出來應該依著一、二、三的規則來教美感。因為美感是每一個人面對這個世界的人事物時,內在主觀的感受,如此屬於個體的感受力,是機器人無法取代、人類獨有的情感能力。

    也因此美感就是「I care」,在每一次的工作討論中,她時常加重語氣強調「care」,care身邊的人、care所處的環境、care自己在他人與環境中的位置,「當你對自己和他人、環境有感,才能喚醒身為一個人內在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去觸動這個世界,所以你才會覺得這位老師的課程、這部電影很令你感動!」

    這個世界也走到了需要我們用心去care的地步。科技與文明的進步,帶來了大自然的反撲、情感的疏離。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全世界不斷討論如何在機器人產業占一席之地,科技加速的年代,如何讓自己的存在更像一個人的議題,卻鮮少觸碰。

    如果我們任由人類獨有的情感能力被科技和經濟淹沒,未來的世界,我們的孩子是機器人的主人還是僕人?這也是近年來,全球教育在談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時,主張加入Art,從STEM到STEAM的原因。教育專家們詮釋,Art不單指藝術教育,而是廣義的人文素養,是情感能力的養成。

    台灣走了三年的美感教育,看重的也是孩子的「有感」,並從最容易觸動情感的「視覺」有感行動開始:對校園空間有感、對課程有感。校園美感空間的營造不是花大錢彩繪、買裝置藝術或繽紛的遊具,而是引領孩子看見身旁的環境,創造人與環境中的和諧性,這就是一種美。

    數學課也因為care,找到與生活的連結,二次函數課程結合美感後,孩子從生活中的感受結合知識,動手實作成「藝術數學」的工藝品。因為care,這期的美感實踐人物也用美感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美好的改變;台灣松下第三代接班人洪裕鈞,用設計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新興網紅「慢食堂」的陳小曼甚至為自己發明了「食物設計師」的工作。

    只要開始care,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展開美感教育,喚醒孩子內在的情感能力,在科技滲透到每個角落時,同時給孩子更像一個人的教育!

    本期目錄

    【美感教育】

    李開復:AI時代,情感是人類最後一道防線
    花蓮縣崇德國小:拆掉遊具,立霧山下就有最美樂園
    美感教育,從「我在乎」態度開始!
    美感教育怎麼教?
    嘉義縣鹿草國中:美術×數學,二次函數變身工藝品
    圖文不符:美感教科書,直接與學生對話
    窩家裡×去戶外 親子美感練習曲 生活日常裡,打開孩子感受力
    洪裕鈞: 好設計,是用創意解決問題
    陳小曼:大量閱讀,累積用食物說故事能力

    【教孩子身體權】
    周育如:爸媽們,請開始和孩子談性說愛
    認識身體權 建立界線紅綠燈
    3面向,教孩子在愛情中保護自己
    性的6個囧問題,父母如何接招?
    學習愛與尊重,性教育好書佳片精選

    【趨勢】

    陳致元:童年回憶當寶庫鄉下囝仔躍上國際
    阿諾.史瓦辛格:拆掉面前的鏡子,才能看到自己以外的世界

    【家庭】

    歷經懷孕生子,帶嬰兒都要繼續單車環遊世界
    【請問教養專家】玩指尖陀螺「可能會有強迫症」,真的不能玩嗎?
    【請問教養專家】國中會考剛結束,父子僵持不下,如何協調比較好?
    黃瑽寧:抗生素中年轉業:從殺細菌到免疫調節劑
    鄧惠文:全家出遊,該依大人或孩子需求? 全文開放
    羅怡君:孩子不知如何表達內心想法,人際關係遇挫時常自責,該怎麼協助孩子?
    宅女小紅:殺夫不能解決問題,極怒時先深呼吸!
    小布麻:小一娘的雞飛狗跳生活

    【學習】

    張進益:從吸毒犯到牧師,我的大改人生
    曾世杰:文化骨子裡的暗黑力量 
    詹志禹: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解決問題 
    老ㄙㄨ老師:主動週的挑戰:體驗實踐的魔力

    【生活】

    牡丹鄉 高士部落:快樂的農事體驗
    牡丹鄉 東源.旭海部落:充滿能量的料理
    三地門鄉  達來部落:藝術山城的洗禮
    極光:梅花豬 清爽料理好開胃
    蔡穎卿:每一種態度都要教
    跟團買菜正夯菜市長替你買
    活動資訊

    【專欄與短波】

    洪蘭:媽媽別成為「另一個老師」
    黃迺毓:浮誇的讚美,剝奪孩子自信
    王浩威:母愛是天性?
    葉丙成:面對空曠搖滾區,如何自處?
    編者的話:科技時代,如何更像一個人?
    新鮮事

    《幫助每個孩子成功》

    成功不是打敗別人,而是超越自己;
    學業成就不再是成功的唯一指標,
    恆毅力、自信心、正向動機,才是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的關鍵能力
    家庭和學校,如何創造歸屬感,打造成功的安全基地?

    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
    為家長、老師、政策提出教育全新解方,
    幫助孩子贏在終點,經營幸福人生

    ◎本書重點
    •家長與老師該如何形塑正向性格,培養IQ以外的能力?
    •如何提供六歲以下幼兒溫暖而安心的陪伴?
    •面對弱勢的孩子,該如何提升他們的學習力與動機?
    •家庭、教育現場、決策者,要如何建構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學習地基」?
    •在當前傳統學科嚴密架構下的學校體系中,教師與行政,該如何破框而出?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公立學校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符合營養午餐減免或免費的標準,這樣的出身背景反映於學生的學業表現與畢業後的發展上;教育的不均等,無疑是國力的削減。階級複製階級,是世界各國正面臨的危機。

    作者保羅•塔夫在本書中梳理了弱勢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與生命歷程的艱辛,弱勢孩子的平均學業表現,普遍比來自中產以上的孩子差,每放棄一個孩子,就放棄了一個未來的希望,因此,這是政府與民間應當合作協力的巨大挑戰。

    作者並同時強調,學業成就並非「成功」的唯一指標;研究指出,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才是促使孩子願意自我超越的根本,得以成就孩子的未來。回歸台灣教育現場,家長與老師該如何培養孩子IQ以外的能力?學校與政策面又該如何突破既有框架,以新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幫助每一個孩子找到生命的熱情、建立自己的幸福人生?

    讀者將可在本書中,找到更深刻的思索路徑,以及更務實的做法解方。

    影音資訊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