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大匙呷飽未?

一定要知道的台灣菜故事!

1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4/06/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4.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230786
  • 字數: 54,969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電子書特價:NT$ 19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無論台菜的「大菜」與「小吃」,
台灣人的餐桌就是一部台灣史,
推動「食育」一定要知道的台灣菜故事!


台灣的老滋味不能只留在過去的時空,跟著陳玉箴博士一起追尋台菜的根源,瞭解那些關於台菜的各種形象與文化痕跡,以及台菜蘊含的「澎湃」情感!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24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616

    飲食文學教父成就臺灣小吃聖經,創立無法超越的飲食書寫標竿 二十年歲月淘選,成就三十萬字給臺灣特色美食的情書…… 《味道福爾摩莎》完整收錄華文世界飲食書寫第一人──焦桐,二十餘年來的研究心血,將臺灣各地飲食文化的精華,收藏於此重量級文學經典,獻給天下每一副挑嘴的脾胃、每一顆渴求知識與文學餵養的...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泰厲害 ★ 談泰國飲食、世界變遷的專書 泰有趣 ★ 從料理輕鬆認識泰國人民日常

  • 電子書: NT$ 263

    愛吃卻常踩雷,生氣又浪費錢,問題出在哪? 不懂料理的典故、起源、作法,當然廚師青菜煮你隨便吃! 鞭神老師的最強料理兵法,評點中外百年餐桌故事 這是一名「超級料理宅」對食材與技法的溯源之旅, 看完本書,等於用大腦吃遍全世界!

  • 電子書: NT$ 284

    ★王瑞瑤、姚舜、許心怡、野村裕二、陳鴻、葉怡蘭、韓良憶 愛吃推薦!

  • 電子書: NT$ 280

    一場從台灣出發的美食之旅, 陪你深入最日常的文化記憶, 吃遍屬於台灣人的共同味道。

  • 電子書: NT$ 224

    繼《臺灣味道》、《臺灣肚皮》之後,焦桐對臺灣飲食文化踏查的最重要書寫,是【臺灣味道三部曲】的第三部,足以甦醒人人的舌頭,不論餓時或飽時。 全書46篇文章寫下這些美味的故事──臺灣啤酒、鹹湯圓、地瓜粥、蔭豉蚵仔、菜脯蛋、薑絲大腸、紅糟燒肉、梅干扣肉、封肉、爆肉、鴨賞、櫻桃鴨、萬巒豬腳、文山包種茶、木...

  • 電子書: NT$ 252

    令人食指大動的人氣壽司,你最愛哪一味? 滿滿的趣味插圖+有用的簡易小知識 從食材、市場、調理工具、料理手法一應俱全 輕鬆解讀壽司相關用語

  • 電子書: NT$ 231

    炒、煎、炸、燉、醃漬、燒烤? 不! 美食是歷史、宗教、政治和人心調製而成! 早期喝咖啡加的不是糖,竟然是鹽! 比釀酒師更先出現的職業居然是毒品販 炙手可熱的香料在地理大發現後被眾人唾棄QQ 「義大利麵」名稱從何而來,這都要感謝文藝復興 日本壽司上的鮭魚原先是芬蘭滯銷貨? 這些知識不...

  • 電子書: NT$ 349

    臺菜天后的常民食物考! 跟著作者的偵探腳步, 行走臺灣、廈門、漳州、泉州、馬來西亞等地, 歷時八年的追味尋訪,深入餐館、小吃店與民間廚房, 揭開常民食物跨越地域的風味流轉。

  • 電子書: NT$ 474

    從漁船到漁港,從餐廳到廚房 解密海中的新奇與新鮮,品嘗盤中的趣味與美味 在地、專業、實用、有趣 一部給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每篇末附檢索表,可迅速查閱各種水產特徵、產地區域、可食部位、料理方式

  • 電子書: NT$ 230

    全球熱議Netflix《美食不美》主持人、 詹姆斯畢爾德獎傑出主廚、 米其林二星餐廳Momofuku創辦人 ──最瘋狂、最好玩、最具爭議的火爆主廚張錫鎬(David Chang) 蠻幹到底、幽默自嘲且毫不保留,挑戰飲食與人生真理的極限 關於料理,他說的其實是⋯⋯

  • 詳細資訊

    你知道……

    點心,為什麼叫「點心」?杏仁茶為什麼配油條?
    蘋果的婆婆是誰?招牌的「酒家菜」是哪一道?

    蝦餅其實不是南洋菜?原來,幾十年前台灣的義大利餐廳也賣清粥小菜!

    鱉的吃法有八種,熬製頂級肉燥有祕法,
    自家醃製的醬菜,芒果、鳳梨入菜的佳餚,
    蚵仔煎、海蠣煎、蠔烙一家親,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每種食材都述說著一群人生活的故事。

    台灣的老滋味不能只留在過去的時空,跟著陳玉箴博士一起追尋台菜的根源,
    瞭解那些關於台菜的各種形象與文化痕跡,以及台菜蘊含的「澎湃」情感!

    作者簡介

    陳玉箴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所畢業,曾在媒體任職。2010年,以一本主角是台灣菜的博士論文從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畢業。先後任教於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曾出版《聽布拉格唱情歌》,譯有《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媒介概念十六講》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9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