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台菜的「大菜」與「小吃」,
台灣人的餐桌就是一部台灣史,
推動「食育」一定要知道的台灣菜故事!
台灣的老滋味不能只留在過去的時空,跟著陳玉箴博士一起追尋台菜的根源,瞭解那些關於台菜的各種形象與文化痕跡,以及台菜蘊含的「澎湃」情感!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繼《臺灣味道》、《臺灣肚皮》之後,焦桐對臺灣飲食文化踏查的最重要書寫,是【臺灣味道三部曲】的第三部,足以甦醒人人的舌頭,不論餓時或飽時。 全書46篇文章寫下這些美味的故事──臺灣啤酒、鹹湯圓、地瓜粥、蔭豉蚵仔、菜脯蛋、薑絲大腸、紅糟燒肉、梅干扣肉、封肉、爆肉、鴨賞、櫻桃鴨、萬巒豬腳、文山包種茶、木...
炒、煎、炸、燉、醃漬、燒烤? 不! 美食是歷史、宗教、政治和人心調製而成! 早期喝咖啡加的不是糖,竟然是鹽! 比釀酒師更先出現的職業居然是毒品販 炙手可熱的香料在地理大發現後被眾人唾棄QQ 「義大利麵」名稱從何而來,這都要感謝文藝復興 日本壽司上的鮭魚原先是芬蘭滯銷貨? 這些知識不...
臺菜天后的常民食物考! 跟著作者的偵探腳步, 行走臺灣、廈門、漳州、泉州、馬來西亞等地, 歷時八年的追味尋訪,深入餐館、小吃店與民間廚房, 揭開常民食物跨越地域的風味流轉。
從漁船到漁港,從餐廳到廚房 解密海中的新奇與新鮮,品嘗盤中的趣味與美味 在地、專業、實用、有趣 一部給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每篇末附檢索表,可迅速查閱各種水產特徵、產地區域、可食部位、料理方式
全球熱議Netflix《美食不美》主持人、 詹姆斯畢爾德獎傑出主廚、 米其林二星餐廳Momofuku創辦人 ──最瘋狂、最好玩、最具爭議的火爆主廚張錫鎬(David Chang) 蠻幹到底、幽默自嘲且毫不保留,挑戰飲食與人生真理的極限 關於料理,他說的其實是⋯⋯
你知道……
點心,為什麼叫「點心」?杏仁茶為什麼配油條?
蘋果的婆婆是誰?招牌的「酒家菜」是哪一道?
蝦餅其實不是南洋菜?原來,幾十年前台灣的義大利餐廳也賣清粥小菜!
鱉的吃法有八種,熬製頂級肉燥有祕法,
自家醃製的醬菜,芒果、鳳梨入菜的佳餚,
蚵仔煎、海蠣煎、蠔烙一家親,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每種食材都述說著一群人生活的故事。
台灣的老滋味不能只留在過去的時空,跟著陳玉箴博士一起追尋台菜的根源,
瞭解那些關於台菜的各種形象與文化痕跡,以及台菜蘊含的「澎湃」情感!
作者簡介
陳玉箴
台大政治系、政大新聞所畢業,曾在媒體任職。2010年,以一本主角是台灣菜的博士論文從荷蘭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畢業。先後任教於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台師大台灣語文學系。曾出版《聽布拉格唱情歌》,譯有《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媒介概念十六講》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