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船到漁港,從餐廳到廚房
解密海中的新奇與新鮮,品嘗盤中的趣味與美味
在地、專業、實用、有趣
一部給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每篇末附檢索表,可迅速查閱各種水產特徵、產地區域、可食部位、料理方式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第一本以「台灣豬」為主題的美食書 也是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從北到南,道地台式小吃 ★隱身巷弄的排隊美食 ★內行推爆好吃的隱藏部位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過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智、憂鬱症…… 數世紀以來,醫者百思不得其解病因。 全美胃腸科名醫暨營養學專家帶我們一步步揭露真相── 發炎既是萬病的警鈴、自癒的援兵,也是致病的源頭; 進而探知人體的免疫機制與逆轉疾病的祕密。 ★TED-Ed醫學科普影片超過600萬次觀看 ★入圍美國2...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現在我動身去唐人街,那裡是味蕾的避難所,溫暖異鄉人靈魂的救濟所。」 所有的飲食記憶,都是尋味鄉愁。 對海外華人來說,經營中餐館最初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則加入身分的自我認知。 它是一套格格不入的語言體系,來源於生活,卻具有了身分抗爭的意味── 從來沒有一種餐飲像中餐烙上了如此複雜的族群印...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化學教授.最受歡迎的美食專欄作家 ★「愛因斯坦系列」熱銷全球、授權超過20種語言★ {大廚說不出的美味祕密} 「神奇的燉煮法」、「美味高湯熬煮法」、「完美醬汁製作」…… 150個最有趣的科學問題,深入淺出探討烹飪現象與原理,大啖知識與美食! 一讀就上癮,越讀越香的飲...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越了解飲...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從漁船到漁港,從餐廳到廚房
解密海中的新奇與新鮮,品嘗盤中的趣味與美味
在地、專業、實用、有趣
一部給海島子民的海味新指南,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市場裡竟然有賣一種名稱就叫『那個魚』的魚,到底是哪種魚?」
「外表看起來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藤壺』,吃起來竟和螃蟹一樣可口?」
「在菜單上看到的『石斑肚』不是取自石斑魚的腹肉,而是牛蛙的胃?」
「自帶一顆顆發光器如小寶石般的『燈籠魚』,炸過的滋味香酥無比?」
「聽名字讓人想皺眉的『瀨尿蝦』、『海臭蟲』,原來是風味鮮美的料理?」
怪美味的!歡迎光臨怪奇海產店!
這裡供應外型怪、名字怪、口味怪的各式海味,
你不一定見過吃過,有些名字甚至唸不出來,
但牠們都是台灣漁獲中常見的怪客。
佛手、月魚、雨來菇、石狗公、馬鞭魚……
搜奇48種水產食材及吃食,由行家帶領一探其怪奇名稱和外型、
不藏私分享烹調處理方式,並細述實際品嘗起來的口感風味,
一一揭開這些謎樣料理迷人的一面。
一起跟著專家的指引,走進漁港和漁市場大開眼界,
認識這些奇奇怪怪卻別具滋味的豐盛海產,
逐步從外行到識貨、從抗拒到欣賞,
進而養成日常挑選食材、鑑賞美食的全新品味。
別錯過島嶼得天獨厚環境下盛產的資源,
請盡情享用這些生活中罕見的美味,
一部最在地、最專業、最實用、最富趣味的海味指南,
滿足愛逛、愛吃、充滿好奇心、喜歡嘗鮮的你!
▎台灣書市第一本,依上菜順序飽覽各式海味 ▎
打破既有框架!全書依前菜、下酒菜/主菜/小吃/調味提鮮次序分類介紹,如同一份菜單,循序漸進嘗遍熱炒店、海產攤、居酒屋、家常餐桌上的多樣料理。
▎從外觀辨識、挑選購買到烹調入口,一本到位 ▎
專家逐一介紹海中怪奇之物,解析各種類名稱由來、外型描述、宰殺處理、烹調方式,搭配全彩圖片,深入探究這些奇奇怪怪卻味美鮮甜的海鮮料理。
▎探索島嶼各地迷人海味,是美食之書也是風土之書 ▎
作者長期實地踏查基隆、宜蘭、台東、屏東等地漁港和漁市場,親訪養殖戶、漁民與魚販等職人,透過本書將能認識台灣風土與在地特色風味。
◤本書特色
★收錄台灣數十種特殊水產食材及吃食,精彩呈現
★作者是水產專家,更是愛吃、愛逛的美食家,鉅細靡遺介紹食魚文化
★每篇末附檢索表,可迅速查閱各種水產特徵、產地區域、可食部位、料理方式
在書寫與資料收集過程中,不斷圍繞著「吃其然,吃其所以然」的主軸。
既受美麗之島滋養恩惠,若能搭配對於食材的充分理解,想必在品嚐時的風味感受,便能更加敏感、鮮明且雋永;除值得回味再三,也同時勾勒出這島嶼生活的風味特色。
──本書作者 黃之暘
作者
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
吃其然,吃其所以然。
長年養魚與吃魚,累積深刻經驗,也樂於分享箇中趣味;可以是專業角度的論述,也可以是輕鬆詼諧的分享。深信藉由分享,可以努力在生產、消費、資源與環保間,覓得平衡、永續與共榮。
◤專序推薦
陳添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致盛 漁業署署長
邵廣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胡興華 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怪奇賞味.嘗鮮推薦
王瑞瑤 美食節目主持人
史達魯 公視神廚賽恩師節目主持人
林楷倫 魚販作家
阿辰師 旅法YouTuber廚師
徐 仲 飲食文化研究者
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
郭宗坤 味留一升庵料理長
番紅花 飲食生活作家
廖科溢 旅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所謂的怪奇物種只是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不會想去吃,或不敢勇於嘗試的物種。它們的數量其實很多,只要不過度捕撈,何嘗不是人類很好的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呢。讀這本會應能滿足您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邵廣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本書海鮮故事內容豐富,為食魚教育及海洋教學好教材,也給社交餐敘帶來新話題,每當上菜出魚的時候,不再老生常談在魚的色、香、味廚藝上打轉,而可以有深度的談論議題,對讀者與消費者來說也算是一大收穫。
──胡興華(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推薦本書給漁業相關科系的學生及海鮮愛好者,相信可為課業學習加分,能更加充實水產食用圖鑑,如同黃老師般熱愛研析及品嚐海產料理,想必能藉由本書開啟台灣海產的忘年話題。
──陳添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很多不起眼的魚類也有他美味的地方,如同我喜歡使用魚雜和內臟,這些是料理人的真愛。怪奇海產店內的每樣美食都是我十分喜愛的食材。一個如此熱愛海鮮的美食家寫出來的內容保證讓你出乎意料之外。
──郭宗坤(味留一升庵料理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