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遭雙親遺棄、無依無靠的男主角,不相信地遊走在女人之間。當他遇見明媚耀眼的女主角,心神的顫動前所未有,瘋狂的愛席捲而來。錯綜複雜、曲折迴盪,只是為了讓曾經受傷的心,重新瞭解真愛,真正懂得地去愛。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成名作,講述一段淒婉的愛情故事,1848年出版後大受歡迎。中文譯本於1899年2月出版,書名《巴黎茶花女遺事》。這是中國第一部西洋翻譯小說,譯者林紓(字琴南),不識外文,他與懂法文的王壽昌合作,並以此開創翻譯事業,以文言文翻譯出版180餘部作品。
史蒂文生完成精彩的冒險小說《金銀島》後三年,又完成科幻、心理小說《化身博士》。小說題材觸及雙重人格和人格分裂,探討善惡的人性命題,從書中本尊與化身的兩個名字Jekyll and Hyde,成為心理學「雙重人格」的代稱,即可想見這部英國文學經典名作的影響力。
1955年,以常民(全民)為對象,推動國語教育的《國語日報》,轉型為兒童教育刊物,改以兒童為對象。1959年結集出版、王玉川(1896-1990)主編的《三百字故事》,便是《國語日報》兒童文化時代的成績。全套十五集。由於簡短有趣,很受歡迎,出版迄今,歷久不衰。
《時間之書》是里爾克最著名的抒情詩集。分為<僧侶生活之書>、<朝聖之書>、<貧與死之書>等三部。台灣詩人方思把書名譯為《時間之書》,然而詩作主題和時間並無直接關係,詩集處理的主題是「祈禱」。中國詩人綠原譯本命名為《定時祈禱文》,楊武能譯名《祈禱書》,較為貼切原意。台灣不少詩人受此詩集影響,瘂弦自此詩...
透過主角艾莫瑞.布雷恩(Amory Blaine)對自身所唸過的書品頭論足一番之外,還透過艾莫瑞與大學室友、同窗之間的對談來討論各種觀念。對主角而言,大學時代的年輕歲月都是一個形成思想的過程。
作者簡介
華嚴女士,本名嚴停雲。福建林森人。為先哲嚴復先生孫女。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幼承庭訓,家學淵源。民國五十年以第一部長篇小說《智慧的燈》一舉成名。此後寫作不綴,以長篇小說為主。每一部作品都各具獨特的創意及風格;構思嚴謹,文筆暢實,富幽默感,尤擅對話;字行之間,充滿人性的呼喚,暗示人生的真諦,貴在不言而能令人領悟,使讀者產生共鳴而百讀不厭,因顯潛移默化之功。嗣後以卓越成就榮獲國家文藝小說創作奬,中國文藝協會「小說創作」榮譽奬,及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榮譽博士學位。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