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相信,所以你被騙──該怎麼透視謊言? 從小開始,很多人會告訴你不可以說謊,也有很多人會對你示範該怎麼說謊,然後這些人對自己為什麼說謊常常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因為情勢變了,只是因為迫不得已,其實是基於善意,或者,他們乾脆不承認自己說謊。 人可能在任何時候因為任何理由說謊,從簡單、...
新「韓流」!──韓國出版為什麼越來越強? 20世紀的七、八零年代所謂的「亞洲四小龍」當中,韓國似乎是個比較奇怪的存在,原因之一或許在於其他三個國家都與華語文化比較直接相關,所以韓國在裡頭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八零年代時,香港和台灣的經濟發展都很好,新加坡一直都蠻穩定,相較之下,我們對韓國那時的狀況...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AI哪有什麼I啦!──人工智慧會的抄還是思考? 有人擔心AI搶自己的飯碗,有人擔心AI反撲人類(人類是和它有仇嗎?),也有人認為目前生成式AI做出來的東西(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像)其實都算是抄來的──得有許多先前人類做好的東西才能有它可以綜合使用的巨量資料庫,而且的確,也有人類創作者已經對此做出回...
妳/你也遇過?──騷擾事件的當事人到底怎麼了? 最近接連爆發的台版 #MeToo 事件,各種領域都有。有些人會覺得奇怪:那些受害者並不見得沒有能力反抗,有的甚至在事發之後還和加害者保持聯絡,也看不出什麼異常,所以會不會是兩方看法不同的「誤會」,甚至是某一方的刻意「誣陷」呢? 另外,也會有...
2022上台!──2022台灣大眾小說人氣票選結果! 瓊瑤出道時被視為「文學」,後來才慢慢被當成「類型小說」,金庸一開始就是類型小說,但進入21世紀,常有人問「金庸為什麼沒得諾貝爾獎?」,某些父母親認為「讀金庸可以提升國文水準」。 作品沒變,但時代變了,社會變了,讀者變了,對作品的評價就...
討論打不打折之前──書的價錢是怎麼訂的啊? 書會打折好像已經變得天經地義──雖然二十年前不是這麼回事──但這其實很奇妙。讀者覺得反正會打折,現在沒折扣就以後再買,但出版方知道長期折扣根本無法繼續經營,所以會修改定價,也就是說那個「折扣」像是給大家看爽的,沒什麼意義;另一方面,一本書如果讀者沒興...
我的AI不是你的AI──當我們討論AI,討論的到底是什麼? AI最近重新成為熱門話題──大家可以叫AI畫出很厲害的圖,可以問AI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AI寫的文章水準可能比大多數人都好,而且AI理論上會持續進步不會有腦子變老變鈍的問題。過去大家當消遣看看的「AI取代人類」甚至「AI反抗人類」情節...
2023台北國際書展──獨裁者的餐桌與跨國合作 疫情肆虐幾年之後,2023年的台北國際書展終於回歸實體;而重新舉辦實體活動的本屆國際書展,主題國是波蘭──波蘭有許多古典樂迷熟悉的音樂家,波蘭度過政治局勢相當動盪的時期,波蘭是烏克蘭的鄰國、在烏俄戰爭期間提供烏克蘭相當多的協助,而且國際書展在20...
第十年與第一次──讀墨十週年嘉年華及首屆年度華文人氣作家 2022年,Readmoo讀墨電子書的十週年。 我們辦了與作家、讀者同樂的十週年嘉年華(其實同時在現場的另一處還有出版同業們很嚴肅地在聽年度報告),我們與讀者一起選出了最喜歡的華文人氣作家,我們做了很多已經與讀者培養出默契的事(例...
選舉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民主社會到底該如何運作才好? 台灣大約每兩年會遇上一回選舉,層級不一,有時熱鬧點,有時冷漠點,熱鬧時常會讓大家覺得太吵太亂,冷漠時又讓人有點擔心──一方面擔心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重要新聞,以致個人心境與周遭氛圍有點兒格格不入,一方面擔心大家是不是都不夠在意選舉?畢竟...
把你推進華文推理新世界!──2022這本超好推!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在網上問:「台灣有人寫推理嗎?」在網友的回答當中,也總會看到有人表現出自己的品味不凡,「華文推理寫很爛啦,我都不看!」其實不管什麼文的推理作品都有好有爛,閱讀一向個人看過才算數的私密經驗,不過既然「我都不看」要怎麼知道「華文...
戰.學.歷!──學歷的有意義和無意義 學歷當然有意義:那表示一個人在校成績高低、專業能力優劣,甚至還有進了一個新環境的適應速度、接了一個新任務的成功機率。但,前幾年美國就發生影星靠一些旁門左道讓孩子進名校的醜聞,不是在考試時作弊哦,是別的勾當,而且類似招式其實很多人做了很多年了──在這種情況下...
他們怎麼教小孩!?──歐洲國家的教育與教養 聽到有人說「這樣叫我怎麼教小孩」時,大多是因為他們自己遇到無法接受、無法理解,或不想接受不想理解的狀況,這狀況與他們習以為常的樣子不同、與他們會教給小孩的規範不同,所以他們不知道要怎麼教了──有趣的是,這麼說的同時表示,他們知道這個狀況是必須教給小孩...
看漫畫!──不可錯過的和不讀可惜的重要作品! 暑假當然要看漫畫!況且《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動畫推出之後,更讓人想要快快知道後續發展,給我更多安妮亞啊啊啊! (嗯咳) 漫畫當然有吵鬧浮誇的面向,但也藏著許多議題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從《進擊的巨人》裡觀察政治,從《鬼滅之刃...
美國大法官與河童──誰決定寶寶要不要出生?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河童〉裡講到主角在河童之國的所見所聞,其中包括河童的生產過程──河童媽媽分娩時,河童爸爸得先詢問還沒正式出生的河童寶寶「你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到這世上來」,如果河童寶寶拒絕,河童產婆會替河童媽媽注射某種液體,河童媽媽的肚子馬上...
故事小偷!──現實世界真的有人偷書偷手稿嗎? 古籍的珍本善本價格可能很高──不見得是因為裡頭的資料,那些資料現在可能已經可以公開查到──而是裝幀、材質、設計,以及附著在書上的歷史等等複雜因素,讓它們變得奇貨可居,但大概也會因讓它們變成收藏品,而失去原來「被閱讀」的意義。 除了這類例子之外...
烏。克。蘭──理解烏俄之間層層疊疊的糾纏 這個月最要的世界新聞自然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事。 其實2014年這兩個國家就因克里米亞起過衝突,其實1991年蘇聯解體前烏克蘭還算是整個聯邦的一部分,其實部分烏克蘭人很不爽俄羅斯在那裡搞出過本來可以不必發生的飢荒,其實部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無論...
看電影讀書──你花的票錢就是比別人更有價值! 很多電影從小說改編,這大家都知道,但事實上,許多電影從角色都情節的種種設定安排,都可以從書裡讀到材料,電影可能是從書裡提到的概念發展,又或者書裡的記述可以更完整詳細地讓人理解電影一個隨口提到的狀況。無論是中西哲學合璧、幾乎創造出新宗教的「駭客任務」...
春節懶人包──從怎麼聊到怎麼花,都幫你想好好! 大疫邁入第三個年頭──2020春節時大家可能還不覺得那麼可怕,2021年春節時大家還不知道幾個月後台灣會進入三級警戒,2022年春節之前,倒是有一群去年喊著「三級讓人活不下去」的人改喊「政府為什麼還不升三級」。 先別管那些紛擾。過年要緊。今...
因疫而異,有讀不獨──Readmoo讀墨2021年度閱讀報告 橫跨整個2020的疫病沒有在新年度平息,5月分台灣甚至面對前所未有的三級警戒;受限的行動與焦慮的環境催化了大家連線工作、WFH的技巧,也用閱讀去反應世界──大疫的2021,Readmoo讀者讀了1億4千萬分鐘。 這並不是因為沒...
沒有他們,書少一半!?──版權經紀人在做什麼? 台灣書市當中粗略估計有一半是翻譯書,各種類型都有。過去有段時間翻譯書的佔比更高,可能超過六成,現在稍微下降。往好的方向看,這表示台灣有很多機會在閱讀上與世界接軌,接收新資訊的速度很快;往不大好的方向看,這可能表示國內的寫作者與閱讀者之間有什麼需要...
從一百八十年前說起──2021的華文推理作品 每年9月、10月前後對華文推理迷而言都是重要時刻,因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的年會大多在9月份舉行,年會現場除了對談講座之外,還有機會看到來自海外或平常旅居海外的華文推理創作者齊聚一堂。不過,台灣今年5月份突然嚴重起來的疫情打壞原有規律,進入第20屆的台...
漫畫是小孩子看的?──那是因為你的眼光還沒長大 很多人小時候看漫畫,長大後就漸漸不看了──閱讀習慣的改變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這些人常會認為漫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換個角度看,這些人至少自己小時候有看漫畫,很多根本沒看漫畫的人,也覺得漫畫是給小孩子看的,這到底是哪來的自信呢? 當然,有很...
一部劇的好好壞壞──《斯卡羅》和一些衍生想法 影集《斯卡羅》上映之後,網路上出現許多討論(或討伐),但這些內容其實可以分成好多個不同面向。 例如和歷史文化有關的:哪部分是史實?哪些考據做得很好?哪些誇飾了?哪些扭曲了? 例如和表演內容有關的:劇本寫得如何──角色設定好和情節編排是好...
大家動起來!──關於奧運會的幾件事 本來以為會因為全球疫情之故,應驗大友克洋在動漫神作《阿基拉》裡的預言,沒想到主辦單位反倒想找大友克洋以「Reborn」為題宣示國家從天災重創下重新站起,結果規劃大會的負責人一個個接連出狀況,原來的計劃完全被推到一旁從頭再來;開幕式雖仍創意滿點但國內納稅人並不...
統統開直播啦!──三級警戒時的說書活動 在大家還能趴趴走的時候,出版社做的新書宣傳會有新書發表會、主題對談等等,這類活動主要以實體活動為主,有時會在網路上做現場直播,但大部分沒這麼做。對讀者而言,能當面見到作者是蠻有趣的,對出租或出借場地的店家而言(大多是書店),多點人來店裡逛逛是挺不賴的;對...
效率全開還是成天軟爛?──WFH在家上班的一些觀察 有人覺得在家工作,電視冰箱和眠床肯定會是很大的誘惑,有老闆覺得員工在家工作,免不了散漫打混和吃零食。這個狀況或許人人都不大一樣,不過說老實話,在家工作會打混的,在公司工作沒什麼不打混的道理,茶水間的八卦和網路上的搞笑影片就有足夠令人分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