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博洲

藍博洲

  • 電子書: NT$ 315

    一齣戲劇公演,引發紅色肅清,藉由一場婚禮偶遇與出土的解密檔案,還原台灣新劇推動者們的真實面貌。

  • 電子書: NT$ 385

      愈趨鏗鏘的餘音──涵納台灣社會30餘年之迴響激盪   2023年增訂典藏版《幌馬車之歌》   《悲情城市》角色原型鍾浩東校長的生平與身後   歷三十餘年無悔追尋 藍博洲報導文學志業的貫徹   文學家鍾理和深藏一輩子的兄弟情誼

  • 出版日期:2022-05-01
    電子書: NT$ 340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2022第15屆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編輯獎

  • 出版日期:2022-05-01
    電子書: NT$ 400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2022第15屆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編輯獎    

  • 電子書: NT$ 406

    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生平與創作生涯最完整調查紀錄 「文學終究是苦難的道路,是和夢想戰鬥的道路。」——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呂赫若

  • 電子書: NT$ 210

    《藤纏樹》是一部描寫白色恐怖時期左派青年遭銃殺的寫實小說,分為上、下兩卷。 這部「書中書」寫下林明華與其同時代青年的國族認同困境,以及因此導致的生命悲劇。作者藍博洲在上卷以阿里的《藤纏樹》新書發表會始,下卷則以傅雙妹在這場發表會驚鴻一瞥出現終,令讀者掩卷之際也不禁悵然若有所失。

  • 電子書: NT$ 196

    現代人多感慨醫德淪喪,卻鮮少有人知道,在台灣曾經有一群年輕秀異的醫師,以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為代價,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國家美好的未來。但那一代熱血的台灣俊秀,卻在五○年代的政治肅清中家破人亡,這一段狂飆的歷史也在白色恐怖的陰影和富裕生活的饜足心態下,長埋地下,隨時光漸漸湮滅。

  • 電子書: NT$ 279

    我們的青春像烈火樣的鮮紅 燃燒在戰鬥的原野 我們的青春像海燕樣的英勇 飛躍在暴風雨的天空 原野是長遍了荊棘 讓我們燃燒得更鮮紅 天空是布滿了黑暗 讓我們飛躍更英勇 我們要在荊棘中燒出一條大路 我們要在黑暗中 向著黎明猛衝  ──〈青春戰鬥曲〉

  • 電子書: NT$ 238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 電子書: NT$ 280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歷史是一個人性劇場

  • 電子書: NT$ 279

    詠唱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那些年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軍警直接進入台北兩所大學的校園,集體逮捕了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長久以來,此一事件被刻意遺忘。藍博洲長期採集事件親歷者的口述證言,也調查研究了各種檔案材料,以小說形式呈現了歷史的現場,還原了事件的真實面貌。

  • 電子書: NT$ 210

    他們的魂魄即是歷史的見證 籠罩著台灣五〇年代的白色大霧,斷送了多少美好的青春與前程? 四名對祖國懷抱希望與熱忱的青年,從盼望到失望,進而實踐改造。 最終無一倖免,在那肅殺的年代,為了理想而撲火燃燒自己的肉身。

  • 電子書: NT$ 259

    一九九一年,《幌馬車之歌》出版,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點滴才終於攤在陽光下,鍾浩東與蔣碧玉的故事逐漸為人們所知,《幌馬車之歌》儼然象徵了那一段理想與黑暗、暴力並存的時代,也自此樹立了藍博洲歷史報導者的先驅形象。 然而數十年過去,卻還有許多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尚未釐清。藍博洲毅然探索前人以生...

  • 電子書: NT$ 1022

    史學家蘭克曾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那過去發生之事如何像『歷史』一樣真實?」有時是來自虛構。在過去被壓抑如同真空的時代,虛構作品以其最大可能性與豐富的意象,在一片空無中傳出回聲。所以虛構在記憶的現場,重要性等同史料。主編胡淑雯與童偉格不局限於白色恐怖的定義,選出三十位作者,發表時間自...

  • 電子書: NT$ 266

    國家人權博物館X春山 合作出版 胡淑雯.童偉格 主編 以文學靠近記憶的現場

  • 電子書: NT$ 224

    多年來,藍博洲致力採訪庶民的白色恐怖記憶,力挽之,而不至於湮滅。《你是什麼派》揉合了藍博洲的雜感、書評、議論,以書信等面貌,層層疊疊地披露給讀者。除了讀藍博洲的思與行,也可管窺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所掀起的鬥爭。不無喟嘆,但這就是歷史分派給我們的局勢。

  • 電子書: NT$ 252

    《老紅帽》講述日據至國民政府時期,五位政治受難者,歷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解嚴等重大歷史事件,回憶過去所受的教育、運動與人生重大轉折。口述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讓所有讀者,從歷史經驗中,重新省思台灣的現況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