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帶領讀者重回臺語電影的黃金年代,懵懂的愛情、飄渺的明星夢、黑道角頭與戒嚴時期政治力量的權力傾軋,交織出一齣生猛的鄉土悲喜劇。
史學家蘭克曾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那過去發生之事如何像『歷史』一樣真實?」有時是來自虛構。在過去被壓抑如同真空的時代,虛構作品以其最大可能性與豐富的意象,在一片空無中傳出回聲。所以虛構在記憶的現場,重要性等同史料。主編胡淑雯與童偉格不局限於白色恐怖的定義,選出三十位作者,發表時間自...
《放生》寫發生在農村裡一則又一則的故事,是村鎮裡老人的眾生相、浮世繪,黃春明用生花妙筆,描摹了這些身處社會邊緣的老人群像,例如瞎子阿木、一位像土地公的銀鬚老人、為村民唸報紙的「現此時先生」等等。這些老人過去為了哺育子女和打拚經濟流血流汗,現在卻被流「放」到鄉下,任其自「生」自滅。
在戲謔嘲諷的文字下,黃春明的散文和小說一樣,既犀利又寫實。如果讀者喜歡黃春明的小說,在散文集裡依然可以看到親切的人物和動人的故事,不過和小說相比,其散文作品更能流露出他內在的關懷,也更突顯他純正良善的人格。在〈屋頂上的番茄樹〉一文中,黃春明自述他筆下的鄉俗小民在他腦海中不斷湧現,令他忍不住想用文學形...
黃春明的小說中蘊含著鮮明的民族意識。像〈莎喲娜啦.再見〉中被迫帶日本人到礁溪去嫖自己同胞姊妹的黃君,那種內在的衝突,令人不忍。黃春明的筆,也表現出他對土地的關懷和熱愛,就算現實生活充滿挫折與困境,故事主角的堅毅,總讓人們感受到那一線生機。像在〈鑼〉中因打鑼工作被廣告喇叭車所淘汰、長期失業的憨欽仔,其...
為底層的小人物發聲,一向是黃春明創作中最大的關懷。 〈看海的日子〉刻劃委身青樓卻不向命運低頭的妓女白梅,為了給孩子良好的環境,以堅強的意志,重新找回生存的尊嚴;〈青番公的故事〉描寫青番公雖慘遭水災,仍不屈不撓守護家園,並對自己一手創立家園,充滿驕傲,也希望後代子孫,能更加堅定地承繼這份力量。
聽初生寶寶在說話,孩子週歲前爸爸媽媽必讀之作! 與寶寶的第一次接觸 黃春明爺爺給父母的真心話大告白 毛毛,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傢伙,一出生就看不慣周遭,大人們自以為是的想法,常讓他感到啼笑皆非,手無縛雞之力的他,不時以他獨特的「一哭二鬧三溢奶」方式吐槽,幸好老頑童黃春明聽得懂他的話並且翻譯過來。
本書收錄黃春明近年所寫小說〈沒有時刻的月臺〉、〈有一隻懷錶〉等,以及早期未收錄成書,具現代主義色彩的作品。如〈男人與小刀〉,邊緣性格的苦澀青年與小刀相依互屬,最後竟將一把危險的刀割進體內來。又如細膩刻畫戀愛故事的〈跟著腳走〉,失業記者M掙扎於愛情、現實冷酷之間,一日內奔波宜蘭、臺北兩地。與戀人G之間...
對土地的濃厚之情和對小人物的關照,使黃春明在勾勒社會問題的面貌的同時,也讓筆下人物能在陷入命運困境時不忘展開笑容,讀之令人在感傷之餘仍不禁莞爾一笑。〈兒子的大玩偶〉裡的父親為了謀生裝扮成廣告人,回家後總是以這般打扮面對孩子,等到有天孩子看到父親的真面目時,竟認不得父親而大哭,父親拿粉準備裝扮的瞬間,...
本書主要針對社會文化現象提出議論。如〈打一個比方〉對本土意識受到選舉的操弄有所反省;〈寵壞自己的暴發戶〉譴責雪山隧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除了對社會時事的檢討與批判,黃春明也以趣味的筆調寫出〈一隻便祕的老鼠〉、〈眉刷刷眉〉等小品,〈一隻便祕的老鼠〉描述一個老農夫如何利用花生米殺鼠,啟發我們要發揮創意,...
《大便老師》一書呈現出黃春明的創作理念與生活感悟。一如本書中〈一個作者的卑鄙心靈〉通篇以戲謔的方式說明一個作者的卑鄙之處,藉以深刻地自省作家的創作心態和寫作方向;〈大便老師〉則生動活潑地描繪黃春明的教育觀,從引導一群小朋友捏泥土做大便的創意教學中,延伸孩子無限的創造力,並以一首有關大便的閩南童謠進行...
王善壽是一隻烏龜,牛進是一隻蝸牛,這是黃春明創造的兩個漫畫角色。 對於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愈來愈講求快速的社會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慢吞吞的王善壽和牛進顯然不合時宜。黃春明藉著王善壽與牛進的對話,以線條戲筆勾勒出生動有趣的畫面,表現了對社會的觀察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