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號 期數: No.214
018 開卷
是牆壁也是道路
020 太乃藝術產經學
7080藝術家 已成中國內地各大拍賣公司爭奪的角力
022 當代藝術推手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 吳慧芳
展覽不是業務 而是美術館與藝術家的共同創作
024 國際藝訊
路易威登藝術基金會 Louis Vuitton Foundation 【MONET - MITCHELL】展
028 封面故事
佳士得香港20及21世紀秋季拍賣 從現代大師到千禧新星 一場跨時代的美學盛宴
038 藝術博覽會
首屆【藝+巴黎: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成功出擊、專訪總監克雷蒙.德雷彬
044 藝術現場
第16屆里昂雙年展 「脆弱宣言」
046 重要展覽
【詩律‧形變‧玄機 - 陳庭詩百秩晉十紀念展】
陳庭詩鐵雕 堪稱是他人生創作的最終說帖
052 展覽
【陳庭詩:由行星到土地】 亞紀畫廊
054 藝術博覽會
內質化強烈提升
ART TAIPEI 又該如何製造利多
058 乃銘看展覽
高雄市立美術館 【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高雄市立美術館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060 專輯 廿世紀華人藝術家陳澄波
專訪 佳士得 張丁元
尊彩藝術中心 余彥良
陳澄波 作品歷年拍賣成交TOP 30
專訪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董事長 陳立栢
2022.11 NO.159
Chill
封面藝術家
羅 盈嘉
Lou Ying-Jia
082 展覽
吉原治良 來自一本素描與剪貼本的記憶
086 Chill 封面藝術家
羅盈嘉:我寫我的畫——
當移動是份必然 記憶就成為內心的安放
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楊祐寧 & Melinda – 我的我們 .腕錶新趨勢:龍年節慶限定腕錶 .美妝特輯:香奈兒美妝的未來 .美妝趨勢:森林浴 .美妝趨勢:香水是門生意 .生活風格:文華東方 – 原味的意義 .珠寶特輯:經典日常 .時尚新貌:全新BURBERRY .時尚觀察家:...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本次 idSHOW 十二月主題「質設計.好生活」,以不同層面的角度,告訴大家居住空間所具有的氛圍情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家的舒適度與美感更會反應在每個人言行上,此次主題從起居日常開始為基礎,建構每一天的好感生活為初衷,帶領讀者透過相關設計、方法打造好感生活提案。從居家的材質、色調、燈光、植物、軟裝、...
她的名字對台灣或許陌生,但Alexandra Daddario的笑臉絕對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她曾是《波西傑克森》、《加州大地震》、《海灘救護隊》裡的性感寶貝,也是好萊塢戀愛喜劇的一姊,面對日日有人被淘汰的好萊塢,她說努力工作、熱愛工作是唯一正解。拍攝封面當日,她其實發燒感冒,但仍敬業無比,我想,她已...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陳意涵,人生無須導航 帶著行囊一路向前,駛向人生的目的地,儘管旅程中的風景也曾高潮迭起;對於現在的陳意涵來說,無須精密的導航,無欲則剛是眼前最好的方向。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本期主題:男女大不同? ------ 男生比較勇敢,女生愛玩洋娃娃?或許你身邊就有人不是這樣。許多男生女生的區別就像是「框框」,反而模糊每個人獨特的部分。要如何鬆動?不妨跟著小典藏,從身體,到角色扮演、職業等,一起來發問和討論,男生女生是不是有那麼不同?
是牆壁也是道路
這句話出自日本設計師皆川明Akira Minagawa。
在高美館的展覽牆面讀到這句話,我瞪著眼看得出神,接著;才自顧自笑了出來。尤其是當我接著又讀到他講的另一段話『「做不到!」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詞句。像是被催著去展開一場冒險般,讓我情緒高漲。』毫不虛張的話,卻清清暢暢說出自己在遭遇/面對問題時的心境。
當您遇到了狀況,您選擇怎樣面對自己、對待別人?好像多數的人並不會細膩到想這個問題或態度作為。
但是,高美館這次在面對皆川明首度台灣大型個展時,無形中似乎也讓人見識到皆川明與高美館團隊是如何在因應與解決問題。【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這個展覽原本只計劃在日本發生,展覽先後已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日本兵庫縣立美術館、福岡市美術館舉行過,最後一站是在青森縣立美術館。「青森」的結束時間是10月2日。高美館的開展日期是10月22日。皆川明團隊完全沒料著有臺灣這一站。可是,高美館館長李玉玲是個不擅長妥協的人。她冥冥中與皆川明有著共同性格,面對狀況『是牆壁也是道路』。在只能通過視訊會議的情況下,皆川明完全被高美館團隊個個面孔洋溢著熱血的模樣給收服,就在第一次視訊會議即答應考慮到高雄續展可行性。不到20天的時間,含括950件展品、手稿、錄像、文獻…,再加上從日本支援的15位展覽人員、臺灣的贊助單位…悉數到位。高美館團隊讓來自日本的皆川明及團隊另眼相看。雙方初次相遇,時間來不及讓彼此交朋友,卻能迅即建立相知相惜的共同作戰心理,皆川明所說的『「做不到!」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詞句。』竟然徹徹底底被印證在這場教人看了感動不己、且超越視覺美術的展覽。
10月26日,亞洲與歐洲同日失去了兩位出色的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勝中、Pieer Soulges蘇拉吉。前者70歲、後者102歲。他們的藝術,在長長的日子也豐滿了我們的回憶。
11月的封面故事是香港佳士得秋拍,精準的作品,勢必吸引眾人的目光。專輯是陳澄波、重要展覽則是陳庭詩。在藝術市場內容方面,我們開了兩個現場:首屆【藝+巴黎: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已經有29屆歷史的Art Taipei。巴黎藝術市場早已多年被倫敦、紐約;甚至香港給甩開。巴塞爾母公司MCH集團拿下FIAC舊時段,重新給了巴黎一個夢,這樣的夢儘管在這次令人振奮,但在10月Frieze Seoul才翻盤了亞洲藝術市場,【藝+巴黎】;是否會是亞洲畫廊、藏家新的逐鹿灘頭?國際藝術博覽會戰事篝火才剛點燃。回歸內質化的Art Taipei今年熱鬧成功、成績滿格。但是如何讓區域畫廊更具高度競爭力?如何能創造更具視野的未來發展?明年將是第30屆的Art Taipei雙肩的壓力才正在使勁呢!Chill人物是羅盈嘉,一位值得推薦給您的水墨藝術家。
在時間滿載的情況下,一路搖搖擺擺也走入了11月,2022年就只剩下短短2個月了。新冠疫情病毒不停地以新的變異株繼續想跟人類廝混,雖然許多地方的邊境已開放、嚴格的口罩令也大多數鬆綁,但與其說要與病毒共存,倒不如告訴自己還是要懂得自我保護來得真確。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