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全台觀光工廠近6成是食品業者開的,2018年觀光人次更破千萬!
為求產業轉型的食品製造業,走了15年的轉型之路,搶佔近一成的國內觀光人次,下一步竟然沒有方向?
【封面故事】 火鍋,如果不是做這題目還真不知道居然是台灣餐飲業的加盟店王,不論是品牌或是家數,都排名第一。當然這樣的數據,也引起食力編輯團隊的興趣,看著全台超過一萬家的火鍋業者,從商業經營模式、市場定位、食材生產,再到整體的食安控管,當然還有那令人流涎的鍋底滋味,如果不好好研究,就對不起我們的讀者...
|封面故事| 台灣滷味歷史跟隨中國移民腳步落地在台札根,有關滷味的滋味、香氣與記憶,都與台灣餐飲日常緊密交織,究竟滷味裡有何美味秘辛?即便「滷汁應該很毒,化學醬油和加工食品的精華都在裡面。」等網路流言不勝枚舉,還是讓我們無法捨棄這一味,更讓各路好手皆願意前仆後繼地投入滷味產業,甚至1年內就為台...
食力02:就是他們讓我們吃黑心食品 封面故事【政府不進步,台灣食安沒有下一步!】 2016年台灣進入政黨輪替的新局面,食藥署也頒佈和實施多項新制度與新系統希望讓台灣的食品安全管理更進步。但是在食品產業普遍瀰漫民意難懂官威的氛圍下,食力想從現象面、法規面、資訊系統整合面來探討,如果政策不夠好?台灣的...
食力03:黑金產業 千億商機下的食安秘密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因對飲食的認知不深,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從谷底反彈重生的力量,「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透過網路媒介的散播力量,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因...
食力04:一杯手搖飲 你到底喝了什麼? 《食力》這次,從台灣手搖飲產業的原料端...茶葉,再到一杯手搖飲裡所有可能加進去的配料、奶、糖到果汁,甚至到整個飲料的包材等,一一來探討、破解誤區,看珍珠粉圓是不是塑膠做?椰果是怎 麼來的,以及連糖的種類都告訴你,怎麼喝最好。 看完這一期後,當...
《食力》編輯團隊走訪雞排業者、原料供應商,讓你從雞肉、裹粉、油品到包裝都能深入了解,更邀請專家針對各種疑問與誤解加以說明解析,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有足夠知識力與判斷力的消費者。
《食力》訪問專家學者與相關業者,針對奶粉製程、乳源產地、營養成分、特殊添加、衛生安全等區塊進行討論,這之中有許多都是爸爸媽媽選購嬰兒奶粉時,想知道卻不知道的困惑解釋,更針對許多迷思與謠言進行解讀,希望寶寶們與食品的第一類接觸,不再只是來自傳聞聽說,而是爸爸媽媽可以有依據的理性思考選擇。
|封面故事| 從麵包師傅吳寶春於 2008 年奪得世界麵包大賽亞軍,到 2010 年更一舉拿下冠軍,因而掀起台灣麵包市場的狂潮,到底是有多火熱?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吃麵包?根據2016 年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得知,台灣的麵包業者共有 6127 家,銷售額約 265.8億元,若加上沒有營業登記的市場...
|封面故事| 提到深夜的熱炒店,最先被人們想起的,可能是熱鬧喧嘩的交談聲、是滿桌豐盛的佳餚,更可能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繫與交流。一間間在夜裡提供親人平價美味的店家,其實各自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景。用不同的方式閱讀熱炒店,能讓我們對於熱炒店的記憶再多塗覆更加鮮明溫暖的色彩,也讓咱台灣的深夜食堂-熱炒...
台灣的校園午餐真的做不好嗎?其實不盡然。從政策、食材、成本、安全、剩食等面向多方了解,主管機關對於校園午餐的規劃之詳盡,值得肯定,可是努力做拼命做,卻有點衝太快、也顧此失彼。以推廣國產食材的4章1Q政策來說,為求成效卻走得顛簸,擠壓了成本、壓垮了行政、逼死了廠商。至於為何校園午餐會成為亮點,莫不是因...
|封面故事| 我們曾經以為,食安問題的嚴重性,除了黑心業者的利益薰心,很大的部份更出於無知,包括民眾的無知、媒體的無知。然而,我們發現了這一切的癥結,其實問題不會只在於大眾缺乏知識,整個台灣在食安認知上會顯得如此荒腔走板,有可能是出於「錯誤的知識」。 台灣食品產業的能力絕對不僅止...
《食力》 創刊號:開始食事求實 ■ 封面故事【舌尖上的選擇】 進入知味食安生活,找回和食物最安心自在的依存日常 ■ 特別企劃【夜市裡的食安角落】八大人氣小吃 在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抬頭的今日,消費者和攤商之間的依存關係,只要一有黑心食品爆發,就被瓦解一次。面對為數龐大的小吃業者,政府苦思該...
|封面故事| 早餐吃了沒? 自1980年代美而美創立,並在台灣掀起加盟早餐店的旋風以來,西式平價早餐店可說是台灣最獨特的風景,而早餐店菜單上琳琅滿目的餐點,總讓人應接不暇,不知道該從何選起,也因此「早餐吃什麼」,幾乎成為台灣人每天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封面故事| 我們揚善,但絕不隱惡!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只能各立山頭,打群架發揮綜效才能走得更快!此次專題以雙主題呈現,產業創新帶你向前大步走、黑金詐欺案例帶你看見潛藏新危機。為了讓台灣飲食產業更健全,誠實業者的努力能被看見,且讓我們共同面對危機、才能迎向轉機!
|封面故事| 2019年11月19日,台灣巧克力在世界巧克力大賽中,拿下10面金牌、31面銀牌以及9面銅牌共50面獎牌,橫掃整個賽場,讓台灣精品巧克力的實力徹底被全球看見,因此媒體鋪天蓋地的對台灣可可的種植實力以及台灣精品巧克力的研發能力一片讚揚之際,我們反而擔心的是會不會產生更多吹捧後的盲從...
|封面故事| 你的生活,便利商店說了算! 吃不停!咖啡鮮食冷凍包,24小時食堂餵飽你! 去不停!平均3天去一次,食衣住行育樂樣樣行! 用不停!3906項生活服務,便利生活沒它不行!
|封面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全台觀光工廠近6成是食品業者開的,2018年觀光人次更破千萬!
為求產業轉型的食品製造業,走了15年的轉型之路,搶佔近一成的國內觀光人次,下一步竟然沒有方向?
|迷惘!!|
006 紛紛搶做觀光工廠的食品業,搶的是大餅還是......?
008 吃喝玩樂最能收買人心!以食品業為首的觀光工廠出了什麼問題?
009 以為轉型觀光工廠能保證收益?做品牌是要長期投資的!
011 還用製造業思維作觀光服務業?死路一條!
013 把觀光工廠當工廠來管?政府反成絆腳石
|癥結!!|
016 轉型升級有困難!妨礙觀光工廠產業前進的8大癥結
017 【類型爭議】未法制化導致觀光工廠類型混雜!消費者難以分辨!
020 【管理爭議】全台觀光工廠那麼多,經濟部不管,誰管?
022 【設計爭議】觀光工廠設計只重硬體、不重體驗,讓人去過就忘記!
024 【客源爭議】觀光工廠與旅行社的愛恨情仇!帶人來又帶人走!
026 【行銷爭議】客從哪裡來?觀光工廠推不出去!業者想轉型也等於白費!
029 【認證爭議】如果通過經濟部評鑑有幫助,為什麼還有觀光工廠不加入?
031 【安全爭議】出去玩安全最重要!觀光工廠公安食安要注意!
033 【品質爭議】消費市場只求CP值,觀光工廠只能做心酸?
|觀光工廠大數據|
050 好吃好玩又好學!食品業跨界休閒產業賺觀光財
051 走進工廠玩中學!全台飲食類觀光工廠見學地圖
054 飲食類觀光工廠吸金術,人流、錢流都進來!
087《食力》獨家特蒐!全台飲食類觀光工廠指南
|祕技!!|
036 業者如何將觀光工廠變有趣? 透視觀光工廠的8大經營術
037 講出一個好故事!讓人落淚的品牌包裝術
039 製程產線不是看得清楚就好!展現無可取代的專業才是重點!
041 DIY手作 是留客最大的法寶
043 先進來再說如何免門票還能賺到錢?
045有捨才有得!敢讓人試吃才能得到更多
047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不買會後悔的商品區
057宣傳只能靠自己!結合在地與網路力量攬新客
059只玩一次不過癮!好玩有感的活動才能讓舊客回流
061在高度同質化競爭下做出差異,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亮點!!|
064 觀光工廠是服務業不是製造業!轉換腦袋才能贏!
065【全台最早開放產線參觀】走進橘之鄉 才知道蜜餞最真的滋味是什麼!
067【世界唯一香腸博物館】沒有它就沒有台灣烤香腸文化:黑橋牌香腸博物館
069【台灣最會賺的觀光工廠】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創下一年3億產值奇蹟的秘訣
071【世界大獎拿到手軟】國際好評的超強產品力:金車噶瑪蘭酒廠
073【台灣最精緻的茶博物館】遊山茶訪茶文化館:1小時內精準傳達台茶精髓
075【開幕破百萬、三年擠入熱門榜】臨海偏鄉的觀光奇蹟:台灣優格餅乾學院
077【把工廠變美術館】紅頂穀創穀物文創樂園:誰說觀光工廠只能玩復古!
079【最接地氣的觀光工廠】會讓你手髒的瓜瓜園地瓜生態故事館
081【全台最多用途的觀光工廠】客製化打造幸福感:奇美食品幸福工廠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