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
0 篇書評

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2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701502
  • ISBN: 9789571464572
  • 字數: 175,189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7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中醫外科實錄曾記載,一名病患氣管、食管因自刎皆斷後,竟可以縫合救活過來!?這樣一則「反常手術」的病例,反映了中醫治療什麼樣的特色?又是從何時開始,中醫外科療法逐漸式微,而轉向以藥物治療為主呢?本書透過明朝「外科天才」陳實功的手術案例,探討中醫療法是在何種社會、文化背景下,由縫合手術轉變為藥物療法的過程,以及其所反映的中國醫學史遭遇的困境――明清時代外科「方脈化」的漫漫歷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從希臘古羅馬時代到現代,希臘美食的漫漫演進長路,讓讀者看見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作者也細心準備了特色美食的食譜,讓讀者真正食指大動。

  • 電子書: NT$ 473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書評盛讚 從尼安德塔人如何紡紗,到近代社會衣著的形塑, 自人類紡出第一條線為始, 紡織品成為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重要因素!

  • 電子書: NT$ 364

    柯嘉豪教授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宗教研究系的教授,是世界聞名的漢學家。本書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書中討論了佛教的傳入如何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從而深刻地改變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角度非常新穎且具有啟發性。

  • 電子書: NT$ 336

    想要了解西班牙歷史,必須透過享用西班牙食物,而最佳享用之道,就是閱讀這些食物的歷史,眼花繚亂的tapas、千變萬化的燉飯、火辣巧克力、野性伊比利火腿,綜觀時間,縱橫空間,尋找西班牙飲食特色的起點、演變,與來自各地方、各民族的影響,西班牙美食,並不只是小菜一碟。

  • 電子書: NT$ 350

    橫跨歐亞大陸、融合數十民族的飲食特色,透過食物、茶酒的稜鏡,對俄羅斯十二個世紀以來飲食文化的探索,帶領讀者一窺俄羅斯此一北方大國的飲食風貌,呈現了俄羅斯飲食歷史的複雜、古怪與趣味。

  • 電子書: NT$ 406

    從一位小人物的生平,看到整個世界:大英帝國最強海軍的幕後,文書、補給、眷屬生活是怎樣安排的?近代以前的洲際貿易網絡,如何漸漸被帝國官僚與戰爭機器取代?十八世紀,洲際之間的移民如何發生?又如何影響了家庭?女性走向邊疆社會的經驗,怎樣改寫了她們的生命故事?帝國會給予,也會奪取!個體商人、奴隸、女性,又是...

  • 電子書: NT$ 350

    印度擁有多元的風土氣候、種族語言及習俗信仰,飲食文化裡更蘊含豐富的宗教、哲學意涵,印度人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物。本書綜觀史前時至當代印度社會的烹飪文化,帶領讀者一同領略印度別具風格的美食滋味。

  • 電子書: NT$ 238

    木乃伊、水晶頭骨、《厲陰宅》、《聚魔櫃》, 神秘物品╳恐怖電影愛好者都想知道的詛咒物真相全收錄! 邪惡、詭譎、離奇、悲慘……回溯歷史中不幸故事的源頭, 沉睡的詛咒物正靜靜等待你的到來。

  • 電子書: NT$ 434

    ──揭露塵封三百年的機密檔案── 洞悉世界局勢不可或缺的拼圖,被隱藏的歷史即將改變未來   ►共濟會掌控各國政要,發展核武,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   ►共濟會將會標印製於美鈔上,透過美元操弄世界經濟?   ►共濟會偽造阿姆斯壯登陸月球,贏得太空競賽?   ►共濟會是刺殺美國總統甘迺迪的...

  • 電子書: NT$ 343

    勇闖奇幻中世紀,從翻轉傳統史書的敘事模式,幽默討論時代背景與文化。 跟著歷史學家從35個問題進入中古歐洲,揭開華麗的面紗,探究神話的真實面貌。 如果有一天穿越到中世紀,你有辦法生存嗎?而且還莫名其妙地被授予屠龍的大任務,社會文化、生活規則等等日常狀況全都不懂,更別說要獨自踏上未知的旅途…… ...

  • 電子書: NT$ 553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住民先後來到台灣,隨著政權的轉移,歐洲殖民者、鄭氏王朝、清治、日治、國治時期,來來去去。台灣移民史歷年來很少成為貫時性的研究主題,若有也只是依不同的統治者所制定的移民制度做斷代性的論述,大都偏向當時的移入、定住的相關法規。對於台灣人的移出,則到近一、二十年來才開始有研究成果,也克服...

  • 出版日期:2002-01-20
    電子書: NT$ 616

    晚近2、30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本書共收入10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 詳細資訊

    中醫外科實錄曾記載,一名病患氣管、食管因自刎皆斷後,竟可以縫合救活過來!?這樣一則「反常手術」的病例,反映了中醫治療什麼樣的特色?又是從何時開始,中醫外科療法逐漸式微,而轉向以藥物治療為主呢?本書透過明朝「外科天才」陳實功的手術案例,探討中醫療法是在何種社會、文化背景下,由縫合手術轉變為藥物療法的過程,以及其所反映的中國醫學史遭遇的困境――明清時代外科「方脈化」的漫漫歷程。

    作者簡介:
    李建民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經在東大(2002-2003)及哈佛(2012)開授過一門醫學史的課程。出版:《發現古脈》、《從中醫看中國文化》等。研究方向希望結合醫療史、禮俗史與文化史。主編過一套醫療史叢書,目前已經超過十本作品出版。對韓炳哲所說的非時間史感到好奇?不斷地質問歷史寫作的目的為何?期待以史語所為背景,模仿C.P. Snow的The Masters 撰寫一本小說。未來幾年,延續博士論文探討成都老官山醫學新文物,反思中國早期醫學史。並撰寫《絲路醫學及牛黃藥物心理史》。希望能夠累積中醫相關的史料,最後能總結一部中醫文化新通史。目前也擔任兩種重要醫學史刊物的學術委員。相關論文曾被翻譯成:英文(七篇)、韓文(一篇)、日文(三篇)、義大利文(一篇)。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