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了齊頭整數四百年?抑或其實是四百三十年?
.摩西領眾民所飛渡的紅海,確屬地圖上標明的「紅海」?還是近人曾大肆吹噓的「蘆葦湖」?
.現存西乃半島上的西乃山,是否聖經所記的西乃山?
.真正西乃山到底座落何方?
.亞伯拉罕的故鄉吾珥,究竟是查無實據的窮鄉僻壤,還是古代的通都大邑? .先知約拿曾往尼尼微傳道,歷史上真的出現過這座「極大的城」? .南北國諸君主與當代霸權亞述及巴比倫,藕斷絲連互有交集? .許多似已湮沒的遠古聖經人物、地方、事蹟,今天仍有跡可尋嗎?
耶利哥城轟然倒下,真的是在以色列民呼喊聲中塌毀?抑或因遭猛烈撞擊所致?甚具特色的「六室城門」遺跡,已於所羅門馬兵城米吉多出土;考古學者借聖經線索,在同期被修築的夏瑣/基色城內,竟得著了相若發現!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
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舉凡查經講道、小組聚會、關懷探訪,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結在一起,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
聖經出於神之手,還是人之手? 以歷史批判法還原耶穌,重建基督教形成的歷史 三位一體、肉體復活、耶穌是人也是神… 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都是後代神學家的發明!? 傳道三年就中斷的耶穌福音X被隱蔽兩千年的新約歷史
追隨基督之路 是一條預備受傷之路? 等待著我們的 盡是患難捆鎖,背叛攻擊? 實踐使命,從來都是昂價的 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見證再微小 仍能迸發巨大的力量,因為 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 名字叫「耶穌的生命」 對讀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默想路加筆下 追隨基督的七種特質 學習走出 門徒羣體之路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 ★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
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 是要開創神的新創造及嶄新的為人方式。 祂將古代猶太教和異教追求「正確行為」的真實洞見, 置於新的根基上; 並啟動重塑人類的企畫: 讓人的心靈得以被潔淨、軟化, 並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得著改變, 開始學習新發現的神國語言及行為。 神國就這樣進入這個世界, 賦予人們連亞里斯多德...
事奉中,到底誰是主角?是我們,還是上帝? 我們今天的事奉如此艱難,是否正因為事奉者也抱著「任意而行」的心態行事? 士師記時代是一個眾人都「任意而行」的時代,以色列民經常掉進高山與幽谷、拯救與沉淪的惡性循環之中,可從中我們又看到上帝的作為,怎樣透過充滿人性軟弱的子民及領袖而彰顯出來。 回到今天的...
復興是教會發展,人數增加? 復興不在乎人的主觀意願,其出發點不在乎人內心對現狀的不滿,或對一個更光明、更美好的將來的憧憬。復興乃在於神,祂忠於祂的聖約,這是祂要回到這百姓中間的原因。踏上復興路,首要是看見、明白、認同耶和華的旨意,並接受祂在我們中間所要展開的工作。
舊約所記載的古代以色列藉敬拜與上帝互動,維護與更新他們與上帝之間的盟約。他們在敬拜中採取示意行動(gesture),諸如節期的慶祝與獻祭,來表明與上帝的關係。他們也採用上帝的言語(utterance),諸如傳達上帝的誡命(講道)、指引與確據的聖言,來表達上帝的心意,並且採用人的語言,譬如獻上讚美、發...
人類常是從自身出發來觀察與思考自然生態,用人類中心式的思維,加以盡情研究利用、宰制剝削。因此愛護自然的人起身呼籲,一方面捍衛自然生態的福祉,一方面卻又把人類批評得一無是處。這樣說來,萬物真的被造而平等,人類只是些微特別一點的生物嗎?甚至,人類在自然生態之中,只是偶然且可有可無的存在?
帝國帶來的問題是效忠(這世界屬於誰?);身分(我們是誰?);群體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以及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這些重大艱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卻要引導我們進入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新約書卷已經為我們規劃出一幅藍圖,同...
在苦難的世代信徒如何自處,找到安身立命的信仰資源?近年天災人禍不斷發生,苦難真實地與我們相伴。如果基督宗教的神學是以聖經、傳統、理性、經驗回應當前信徒面對的人生大小課題,作出以福音信仰為原則的反省與整合;本書藉香港神學院的專任講師,從聖經、文化及神學、牧靈及生命見證三方面看苦難的實況,剖析苦難的真相...
透過默想6個舊約聖經人物,本書讓我們看到信仰的力量及其觸動人心之處,往往不在於非黑即白的泛道德評斷,更不在於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的望文生義,而在於聖徒那些糾纏不清的信心經歷,他們雖不完美,卻與「信」活得貼近。 本書以紮實的聖經研究為基礎,帶領讀者重訪六個赫赫有名的舊約聖經人物,於深入淺出地細閱經文之...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理性的成長通常比感性迅速,缺乏人生體驗、青澀的神學旅人常有「知道了」等於「體驗了」的錯覺,以致往往一面倒地傾向用理性做神學。 感性成長來自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的淘洗焠煉,而後多少反映在神學家的晚期著作,亦即那些歷經生命考驗成熟的神學旅人。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解讀歷史文獻,重現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也追索耶穌作為反抗者的一面,後來被淡化、湮沒乃至遺忘的原因。在雷薩.阿斯蘭《革命分子耶穌》中所呈現的歷史上的耶穌,也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試圖創造更好世界之人。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舊約聖經預言二十世紀以色列復國? 但以理書的四巨獸代表世上要興起的四王並預示敵基督出現? 萬民流歸錫安山,是千禧年的盛況? 以賽亞老早已預言教會將福音遍傳天下? 關乎現代國家埃及的終未預言?
耶穌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天下? 耶穌再來之前,世界會出現一連串大災難? 那日子以前,會有敵基督出現? 啟示錄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每當提到新約中的預言,你只會想起啟示錄?或者你聽到很多人將福音書的「預言」,跟保羅書信的片言隻語混在一起來解讀?再進而把這個「混雜的神學」稱為「聖經預言」?本書的進路會...
-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上帝,你理解嗎? 當信仰碰上一些難題,該怎麼解決? 特別是苦難的問題:為何上帝允許苦難,苦難的道理何在? 對迦南人的殺戮:這聲稱自己愛世人的上帝竟是可怕的種族清洗者? 十字架更是讓人困惑:父神虐待自己無辜的兒子為要拯救罪人? 世界末日又是怎麼一回事(如果真的有的話)?地球有一天將會毀滅,基...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你有無試過…… 好努力讀經,但俾教會前輩話你自高自大? 明明係講員解錯經,但又俾人話你唔尊重講員? 諗住好好服事青少年,卻俾執事話你教壞細路? 這本小書,是用漫畫去刻劃、去反映教會的光怪陸離。
當我們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世人也許會對我們的痛苦袖手旁觀、裝聾作啞, 但上帝也會嗎? 信實的上帝為何在我們最難過、痛苦的時候, 竟選擇悶不吭聲? 遭受遺棄的痛,更勝於患難所帶來的苦, 上帝是否背叛了我們?
舊約學者華爾頓深入研究古近東文化,並詳細考察「創造」的希伯來文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方式,結果發現:創造敘事的重點,並不是神如何使物質無中生有,而是神如何從混沌的世界中建立秩序。這樣的解讀,幫助我們以新的眼光認識神的安息、人的角色,我們的神學也會更有活力。
現實生活及具體生命充滿模稜兩可的矛盾、左右為難的張力,這並非「是非題」、「選擇題」可以涵蓋的。本書嘗試從想像辨識來理解基督教倫理,即從「敘事」和「想像」,將信仰傳統與當下場景作出關聯,並打破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的二分、倫理學與神學的對立。作者特別強調,基督教的道德想像對於「倫理的兩難」尤其重要,因為它...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透過十架上的犧牲之愛, 祂的真理要深入人心,祂的拯救要擴及全地。 考察,且定意要按著次序將它寫下來,證實這些所傳之道都是確實的。本書作者威爾克牧師在釋經特別此點,之後,當他以此檢視耶穌的言與行時,完整地呈現出路加寫作時的架構,以及路加福音所要帶給讀者的信息。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將經文正...
作者曾思瀚老師在本書中進行「心理敘事」鑑別研究,把對觀福音裡面跟「必須」有關的經文都挑選出來仔細剖析,幫助讀者明白敘事者透過角色這樣說話、行事背後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一本艱深的釋經書,卻是一本提升讀者踏入聖經研究的入門書。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亞馬遜網站讀者4.7顆星好評推薦 看似忙碌的牧者,其實不是委身的象徵,而是背叛的徵兆; 它不代表忠心,而是變節。 :: 畢德生安息年的收成之作。 畢德生思想「牧師」身分的本質(不忙碌的、具顛覆性的、具終末觀的), 檢視牧師步下主日講台後其他六天的工作重心(治癒靈魂), 竭力對抗世俗文化對牧者的...
我們都有關顧他人或被關顧的經驗。也許你是專業關顧者,或邊做邊學的業餘關顧者,自顧或非自願地照料傷殘或年老的親屬或家人。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忙碌,擔子沉重,更要面對隨著關顧而來的備受忽視、輕蔑,並陷入孤單、怨懟、內疚、羞愧之中。如此,我們該如何應對?
.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了齊頭整數四百年?抑或其實是四百三十年?
.摩西領眾民所飛渡的紅海,確屬地圖上標明的「紅海」?還是近人曾大肆吹噓的「蘆葦湖」?
.現存西乃半島上的西乃山,是否聖經所記的西乃山?
.真正西乃山到底座落何方?
以色列人在埃寄居,及後被上帝領到那更美的家鄉,當中他們在異地為奴的苦況、過紅海的震撼場面、到應許之地的迂迴路線,究竟各為寓意故事、抑或全部屬實?如果你想瞭解更多聖經史料的可信性,歡迎加入作者的考古導賞團,一起輕鬆愉快地考考古、推推理!
|作者簡介|
楊信成先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生物系學士(1975)、威斯康辛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1977),是威斯康辛州環境工程註冊工程師,曾任職香港環境保護署。
著作有《進化「信仰」知多少?》、《揭開進化論偽裝科學真理的外紗》(2009)、《Apprehending the Dogma of Evolution》。
譯作包括《高山靈火:非洲埃塞俄比亞開荒宣教紀實》(Fire on the Mountains by Dr. Raymond Davis,1998)、《神子民的事奉(Ministry of the People of God,蕭壽華牧師,英文神學論文)、《墓石懸謎:復活的千古反思(2003初版/2006二版/2014三版)》(Who Moved the Stone by Frank Morison)、《神秘文明啟示錄:上古人=原始人?》(The Puzzle of Ancient Man by Dr. Donald E. Chittick,2012)。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