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典的生成——張學與紅學
0 篇書評

情典的生成——張學與紅學

1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874782
  • eISBN: 9789863874942
  • 字數: 161,309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周芬伶三十年張學與紅學研究集成
追溯情典文本的生成
張愛玲如何在抒情傳統中別開生面成為聖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82

    ★電子書獨家收錄周芬伶老師推薦文★ 這是一個在森林水邊的孤寂之聲,夜裡有多少人能聽到並不重要。 哈金:只有獨特的精神和不群的姿態才能成就文學!

  • 電子書: NT$ 423

    熱心冷眼看紅樓人物 溫暖而同理地感受每個人物的生命處境 理性而客觀地分析每個人物的性格特質 賈寶玉和香菱、或晴雯、或襲人、或薛寶琴的關係 在紅樓情榜上,別有深刻意義

  • 電子書: NT$ 406

    《紅樓夢》中有歷久彌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即貴族文化的精華。大眾往往誤以為貴族就是有權有勢,享受龐大的財富、過奢靡的生活,但這僅止於物質範疇,更重要的,則是精神層面的那份涵養和優雅。

  • 電子書: NT$ 420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紅樓夢》線上課程 ★ 臺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權威導讀,推出至今最完整、最翔實、最精彩的公開課文字紀錄!

  • 電子書: NT$ 210

    畢飛宇在各大學講授小說的講稿。以小說創作者的視角,探討中西小說經典,從小處解構偉大作品的精髓,譬喻幽默,見解高妙

  • 出版日期:2020-09-27
    電子書: NT$ 504

    ★畫家、印人、墨工、名妓、鑑賞家、說書人、疊山師⋯⋯三十位晚明奇人如何被流轉傳承的古物勾連在一起?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作家趙柏田,史筆詩心書寫晚明江南物質、精神文化史。

  • 電子書: NT$ 299

    被譽為人情偉構的《紅樓夢》,出現於清乾隆中葉(西元1765年左右),作者曹雪芹寂寞近百餘年,直到胡適等人開始研究他的身世,才一波波掀起「紅學熱潮」,從此開啟了無數世代讀者的閱讀史。本書逾九十八萬字,為讓現代讀者與第一代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本版收錄目前所見最早的脂批(甲戌本)與底本庚辰本的脂評,特請...

  • 電子書: NT$ 221

    從頭、細說平生一段愁,《停車暫借問》傳奇作家鍾曉陽的最初—十七歲少女爛漫的詩意與情愁。綠蕪中,春逝去,花落水流東;從三十年後看三十年前,細數其中的人情心事、滄桑茫漠,回首滿是情深意濃。

  • 電子書: NT$ 224

    第一本結合經典童書與英國旅遊的絕妙好書,是童書迷的朝聖指南。 兒童文學創作者、閱讀推手、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帶你遊英國 你知道嗎?夢遊仙境的愛麗絲其實真有其人,還差點嫁入英國王室;英國肯特郡梅森大廈中的庭園,正是柏娜女士寫下《祕密花園》的靈感來源;《快樂王子》是一向離經叛道的王爾德曾經...

  • 詳細資訊

    自傳的改寫、神話的變形、創傷的揭露、疾病的隱喻、離散的困境……文學扣連生命的永恆命題,從張愛玲溯回《紅樓夢》,俱是愛情

    張愛玲上追紅樓,下開後現代,她一個人走了好幾代,並以愛情將小說推向最前衛之處。

    周芬伶三十年張學與紅學研究集成
    追溯情典文本的生成
    張愛玲如何在抒情傳統中別開生面成為聖手


    以張愛玲為核心,上溯兩百年前《紅樓夢》的情癡幻愛,下推現代文學中創傷、疾病、流亡離散的女性書寫脈絡,深度分析張愛玲一生不斷變體轉譯的自傳書寫與古典小說的互文交織,她彌合古典與現代的分裂,追溯傳統,將之現代化,而愛情這亙古不衰的主題,正是她把握的關鍵,愛情是她最大的訴說,也是她自身的代名詞。

    張愛玲曾說《紅樓夢》和《海上花列傳》是她一切的來源。

    她詮釋經典,經典塑造她,她提出愛情,愛情也籠罩她,因此成為愛情小說「教主」。追溯張愛玲的一生,很複雜也很單純,不斷遷移與流動,造成寫作題材與文風轉變︰國籍與身分轉變,讓她越走越在主流之外;家族陰影與才子佳人傳奇,成為她書寫不盡的泉源。

    她的才子佳人只是表面,骨子底是虛無的,非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說,創造出新的情典。穿過世情,洞視愛情的荒謬本質。

    我的永不不是永不,我的永遠是永遠,我的愛是自然死亡,但自然死亡也可以很磨人和漫長。──張愛玲

    ◎邪惡母親與純真/世故的女兒一向是張作品中重要的主題,因此《雷峰塔》是少女成長故事,她逃離父親奔向母親,也是從傳統逃走向現代,《易經》則是切斷母子臍帶回返家園/樂園的旅程。小女孩成為救難英雄,她解救自己與同學,逃出戰場,回返上海。

    ◎文學的傳承道路如此不可思議地發生在宅世代、厭世代身上。所謂七年級說「張愛玲已不是問題」,是說已經可以越過去,我們卻在林奕含身上發現新的可能。誘姦與性侵的問題層出不窮,也許異女的問題一直沒解決,女權提升也是假象,訴說女性被父權與語言的作品並未終止。

    ◎文學的更替,不會是一刀切,或走極端,或許五四運動的全盤西化就是一刀切與走極端的例子,張愛玲不是國故派或復古主義者,她跟李維史陀或榮格一樣,是古老的象徵學者,認為人類的進步只是幻覺,只是原地踏步,或是變化而已。

    本書特色

    貫穿古典與現代三百年書寫的「紅學與張學」研究專論
    愛情經典的確立與傳播脈絡的深入解析

    作者簡介

    周芬伶

    屏東人,政大中文系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以散文集《花房之歌》榮獲中山文藝獎,《蘭花辭》榮獲首屆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花東婦好》獲2018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作品有散文、小說、文論多種。近著《張愛玲課》、《雨客與花客》、《花東婦好》、《濕地》、《北印度書簡》、《紅咖哩黃咖哩》、《龍瑛宗傳》、《散文課》、《創作課》、《美學課》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