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

在時光靜止的孤獨死模型屋裡,一位遺物整理師重現「死亡終將造訪」的生命場景

時が止まった部屋:遺品整理人がミニチュアで伝える孤独死のはなし

3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1/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448488
  • 字數: 18,786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版權即將到期:2025/05/1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沒人想孤獨死,但極少人能決定生命落幕的方式,
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
在那之前,請不要逃避,學習與死亡共處吧。

如果本書使你感到震驚、不忍直視,甚至噁心,
那是因為作者揭露了生命的本質中,最痛苦的一面。
這麼做,為的是提醒世人:有生之年,請好好學習面對死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死是這樣地短暫,為何生卻如此漫長? 當呼吸都讓人滅頂、世俗使人憤恨,肯定生命有何意義? 厭世時代絕無僅有的生命指南,日本讀者共鳴「這本書改變了我!」   太宰治曾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叔本華寫下:「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2500年來人類朝朝暮暮地徘徊在生死之間,所求究...

  • 電子書: NT$ 315

      鹽漬入味的雙人苦旅,在英格蘭西南海濱小徑尋找生命的解答。   當摯愛臨終,如何才能不留悔恨?假使生活頃刻分崩離析,我們如何在千里徒步中,重拾愛與希望?   結褵30多年的蕊娜與莫思,遭朋友欺騙,住家與民宿農場被法院查封;莫思又被診斷出腦疾,可能只剩半年壽命⋯⋯轉眼間失去一切的他們,毅...

  • 電子書: NT$ 294

    「對禮儀師來說,死亡或許是重複的, 但對生者而言,每一次的哀傷都是新的, 世界上從沒有一場死亡能夠完全相同。」 ★讓你正視死亡,將來能與至親摯愛,好好道歉、道謝、道愛、道別的一本書★ ★【內附天堂筆記本】做好人生終點前的五大準備,規劃你的美好告別!★

  • 電子書: NT$ 231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 一人答「有」,萬人嗚喔! 【千度高溫火化爐的後台世界】

  • 電子書: NT$ 245

    人終將一死,但當死亡迫近時,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好好活著。  

  • 電子書: NT$ 280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 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 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 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

  • 電子書: NT$ 266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 該如何抉擇?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 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

  • 電子書: NT$ 228

    練習心安,邁向人生的大自由! 成為醫師,是一種因緣; 成為佛弟子,是另一種因緣。 跟著主動脈半日醫師半日僧的奇幻旅程, 走過他以生命築起的安穩堅固的橋梁, 覺悟地哭、幸福地笑, 而且不經肉體痛苦便能渡河。

  • 電子書: NT$ 280

    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 我們才開始感受到時間的重量 作者金範錫是首爾大學醫院的腫瘤科醫師,十八年來目睹了許多病患整理人生的過程。患者及其家屬,在預定的死亡面前,表露出對人生、對彼此的真性情。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79

    在允許安樂死的社會,死亡可以達到怎樣的境界? ★亞馬遜五星好評★ ★出版者周刊星級評價★

  • 電子書: NT$ 196

    面對COVID-19巨大的危機,我們要到哪裡尋找資源,安定自己的心神呢? 著名作家楊腓力想到向文學與歷史尋求心靈的答案;他閱讀英國的死亡文學大師鄧恩在四百年前所寫的《緊急時刻的祈禱》,竟發現這場我們以為如此獨特的世紀之災,原來前人早已經歷過,而且留下了豐富的筆記可供今日的你我安頓身心。

  • 電子書: NT$ 0

    本書記錄了作者由患癌入院到化療完成的點滴、感受和心路歷程。 這個突如其來的病令他和家人都措手不及,加上當時他正面對創傷後遺症和人際情緒困擾,對他來說,這病簡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本書盼望將治療期間閱讀詩篇所產生的感想記錄下來,內容關於治療與禱告的經驗,作者如何藉此與自己和上帝對話,與詩人共感。 雖然...

  • 特價 電子書: NT$ 221

    人終其一生都背著一只行囊,裡頭裝著我們的所想所望, 也會留下供後人思念的痕跡。 如果要為人生最後的這段旅程收拾行囊,你會想打包什麼? 人皆有死,但你可以優雅轉身 德國老人集居住宅發起人 ╳ 德國安寧療護學程創辦人 聯手打造一場關於生死的對話練習 亞馬遜讀者4.8顆星感動好評︱長踞《明鏡週刊》排行榜...

  • 電子書: NT$ 280

    歐文•亞隆在本書中,以獨樹一格的敘述風格,探討「人之終有一死」這個普世議題。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生命中最艱鉅的挑戰:克服死亡恐懼――就算有最堅固的防衛,我們也無法徹底壓制心底的死亡焦慮,它永遠在那裡,蟄伏在內心某個隱密的深谷裡。

  • 詳細資訊

    沒人想孤獨死,但極少人能決定生命落幕的方式,
    唯一確定的是,每個人終將面對死亡。
    在那之前,請不要逃避,學習與死亡共處吧。

    如果本書使你感到震驚、不忍直視,甚至噁心,
    那是因為作者揭露了生命的本質中,最痛苦的一面。
    這麼做,為的是提醒世人:有生之年,請好好學習面對死亡。

    ▍各界推薦 ▍

    大師兄(《你好,我是接體員》作者)、金浩鑫(「社團法人中華長照協會」理事長)、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許皓宜(心理作家、諮商心理博士)、廖心筠(收納教主)、鄭鴻展(微縮藝術家)、盧拉拉(《命案現場清潔師》作者)、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

    ‧ 在步向超高齡化社會、擁抱獨居、人際關係愈漸疏離,甚至因全球疫情不得不在家隔離的時代,一本貼近社會脈動的必讀之書。
    ‧ 收錄八座震撼人心的「孤獨死微縮模型」,在令人屏息的細節下,呈現死亡最真實的一面。


    ▍內容簡介 ▍

    ◆一個努力成為「遺物整理師」的年輕女子 × 八座重現數百件死亡現場的「孤獨死模型屋」◆

    她把令人不忍卒睹的孤獨死,化為精巧逼真的微縮模型屋
    數百件死亡現場的共同特徵、來不及說出口的故事,皆濃縮其中
    ◆◆


    ◇────────◇
    每個人,都有孤獨死的可能。

    無業、家庭關係疏離、獨居於老家的中老年男子;
    單身、四十多歲、因某種原因而無法按時倒垃圾,或患上囤積症的上班族女性;
    在冬日的浴室或廁所,因劇烈溫差而休克、從此不再醒來的長輩;
    與心愛的毛小孩同住,卻比牠們早一步離世的人;
    自殺者。

    令人訝異的是,許多家屬事後都說:「從沒想過,親人會以這種方式死去。」
    ◇────────◇


    孤獨死,又稱「獨居死」,或「無緣死」。意味在無人看顧的狀態下死於自宅,並因鮮少與外界互動,導致死後經過了一段時間才被發現。以作者小島美羽處理過的個案為例,最長的時間是兩年。

    在日本,每年約有三萬人孤獨死。十年以來,孤獨死成為電視雜誌經常取材報導的社會問題,如今,也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詞彙。然而,對於孤獨死的真實樣貌,大眾的理解仍相當薄弱,或是把它視為在社會陰暗角落才會發生之事,或是把孤獨死的死者視為可悲可憐之人,很少有人真切意識到,死亡往往猝不及防,其實每個人都可能孤獨死去。

    在作者經手的案例裡,便有二十幾歲、正要展開大好人生的青年。
    也有生活條件優渥、退居山林隱居的成功人士。
    有的死者家中掛滿相框,照片中猶見與親朋好友齊聚一堂的燦爛笑容。
    他們,都是真實活過的人。

    孤獨死本身並無好壞,亦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存在。
    唯一可確定的是,即使我們無法屏除孤獨死的可能性,但仍能看清死的本質,把握一去不復返的「當下」。

    小島美羽是專業的遺物整理師,由於其生父也與孤獨死擦身而過,眼看父親臨走之前幾無意識,卻在家人聲聲呼喚時流下一滴淚水,這使她重新思索了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懷著對亡父的遺憾,小島走入了特殊清掃兼遺物整理這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行業,在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離職率下,一做就是五年;而她一年要處理三百七十件以上的案子,其中孤獨死就占了將近四成。
    為了讓社會大眾對孤獨死有更真切的體認,自二○一六年起,小島投入了「孤獨死模型屋」的製作,並在一年一度的東京國際殯葬產業博覽會展示,從此大受矚目。本書是她「捕捉死亡」的成果,收錄她製作的八個孤獨死模型屋成品,在精緻卻令人悚慄不安的細節下,隱藏著的,是她竭力讓死亡停格、迫使人們「直面孤獨死」的心意。

    作者簡介

    小島美羽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七日生於日本埼玉縣。自二○一四年進入遺物整理清理服務股份有限公司ToDo-Company工作,負責遺物整理、垃圾屋清掃、孤獨死特殊清掃等相關業務,主要工作內容是處理孤獨死的死者所遺留的房子。她受到委託的案件,一年約有三百七十件以上,其中六成是遺物整理,近四成是孤獨死的特殊清掃。二○一六年,小島美羽以自學方式開始製作重現孤獨死現場的模型屋,在國內外媒體或社交平台上蔚為話題。

    譯者簡介

    陳柏瑤
    日本女子大學畢業,曾於日本居住六年。目前專職翻譯,同時從事日文教學工作。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9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