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此稀有,卻不與誰結合……」
馬翊航首部詩集《細軟》
愛的受難記,正在途中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黑洞的巨大引力,連光都逃不了 嘿,你敢不敢靠近去看一看? 「我相信/火圈的另一端有更好的/一天,縱身/即是永恆/絕望中/必有僥倖」〈相信〉 你曾經想過要優雅地在時光間隙中穿身而過,卻發現它其實窄小的讓記憶與軀體都扭曲變形,在軌道中那些雜亂的思緒彼此撞擊、疲於奔命,一回神才...
全書收錄佩索亞本人與四位異名者詩作共238首詩。「異名者」是佩索亞創造出來的文學人格,他們有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學風格,甚至常與他們的創造者佩索亞觀念牴觸。 葡萄牙國寶作家 與聶魯達並列「最能代表20世紀的詩人」
讓我們自己成為暴雨,攜帶著雷與電,去反對這個時代的沉默、 反對這個時代的喧譁、反對這個時代的乾涸。 如果世界充滿對假象的阿諛,反對就是詩人與音樂人的義務。
一片冰心在玉壺、嬛嬛一裊楚宮腰、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這些在《後宮甄嬛傳》裡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出自誰的筆下?又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嗎? 《後宮甄嬛傳》裡大量引用詩經、唐詩、宋詞跟元曲,經典臺詞和古典詩詞都在戲迷間引發熱烈討論,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古典詩詞,在戲劇中竟...
《詭崛》 喪文學 三行微型詩。現代詩。散文詩。 散文。圖文各式文體,且我細細道來那些大確喪 許多你耳熟﹑陰暗﹑詭譎﹑或冷門的傳聞, 可能是你日常生活發生,也或許在影視中顯露, 黑暗﹑角落氛圍﹑傳說;經由文字與你分享,我的喪文學。
此一新版《惡之華》,名符其實是波特萊爾一生詩作的全譯本,包括第二版原著、《漂流詩篇》、六首禁詩及作者離世後的增訂和補遺,總共一百六十三首。波特萊爾以其作品在世界詩壇上,立於「光榮的絕頂」,在他的榮光之下,詩人杜國清獻上窮盡一生之力精心翻譯的中文譯本。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細軟是行李,也是輕浮,軟弱,細微,糾纏,必須出發的疲勞。
收拾細軟上路,除了對詩與世界的包裹,愛與世界的小事,還有『正在旅途』的一種幻覺,也為寫作,植入一點更新的可能種子。」
這本詩集收錄了馬翊航近十年間的詩作,橫跨詩人的二十世代到三十世代,共四十二首詩。跟許多寫詩的人相同,因為戀愛的啟動與碰撞、獲得與喪失而寫,恰好覆蓋一些生命的階段。
每一首都可以算是情詩,但在詩裡面的詩人(或者用來愛的身分),未必像現實生活中的順從。小東西也運載著詩人的心靈:蟲子,房間,玻璃,灰塵,螞蟻,鳥,它們因為詩產生異質的氣象,微物與世界的磨擦產生情感以外的聲音。動靜之間,織造傷感抒情之外,幽深空間及劇場。
正因細軟,不用特別承擔以柔克剛,以小見大的任務。小就是小,篇幅,人格,可見之物。收拾細軟上路,除了對詩與世界的包裹,愛與世界的小事,「正在旅途」的幻覺,也為寫作,植入一點更新的可能種子。
詩人喜歡《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君をのせて〉,歌詞中說要出發了,就要把刀子、麵包、手提燈帶進包包裡。詩集裡的三輯:火種,酒水,小刀,大致對應了照明,生存,武器,是有限制的攜帶,足夠的熱情與護衛。若說這部詩集是一部歷歷在目的愛情受難記,看著受傷的戀人如此自戀、耽美,又令人感受到再次出發的希望和力量。楊佳嫻序末不也鏗鏘下了結論:「《細軟》,其實藏著剛硬的意志。」
作者簡介
馬翊航
一九八二年生,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幼獅文藝》主編。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
名人推薦
楊佳嫻 專序導讀
王盛弘、林餘佐、姜濤、唐捐、崔舜華、陳柏煜、羅毓嘉 情動推薦
細意琢磨,軟語商量,像春雨麻麻密密打在野地上。馬翊航善於捕捉恍惚的、卑微的、悸動的生命情境,賦以迷幻的節奏與意象。身體感與抒情風交纏互探,在詩行裡,見證愛情的華麗與野蠻。──唐捐
唯有靜物能再移動/懷念者必會死亡」從馬翊航的詩句間,我們讀見這個世界靜止的倒影與輪廓──眾多的靜物,雪,早晨的微弱光線,細塵紛飛的房間──他的詩中有某種細軟之物,恰好貼合了我們心底最柔若無骨的那一截。──崔舜華
馬翊航的詩十分注重斑斕效果。如同羅蘭•巴特所說,戀人變成一架熱情的機器,不斷生產符號,賦予意義,《細軟》物象紛繁,飛鳥游魚,香灰糖粒,盆栽舊衣,顏色附帶質感與重量,箭矢一般接連不懈地射向回憶中的自我。這是記憶與感覺的內戰。因此,這部詩集其實是受難記。──楊佳嫻
《細軟》是低聲下氣的書——「多心的鷸鳥」孵著辜負的蛋、字裡行間「熱 並且哀傷」;馬翊航的委和曲並不是為了求全,窗花中可能有「可愛暴力小蟲」,靜物內裡常見「火靜靜地裂開」。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詩人讓兩兔傍地走,效果好而微妙——男調(不換假音)唱女腔。或者相反:我會把他的針線憤怒之歌放在李清照的怨與普拉絲的恨之間。他突出的刺在把「陰婉端莊」改成了「陰險端莊」。──陳柏煜
《細軟》中的詩句多半哀麗,像是華美樂曲中的最後一小節,再動人、再依戀都勢必將結束。詩中的日常描述都帶著憐惜的聲腔,字詞交疊出一個瑣碎且略帶蒼涼的詩境,就如同他寫著「像一個喪偶的人╱像一個做完愛的人。」死亡與性彼此依存——「熱 並且哀傷」。──林餘佐
馬翊航的詩帶有冥想與夢幻的氣質,詩風純淨綿密,內面裡,卻也不乏粗糲的身體質感,以及時刻伴隨的意外驚喜。那些詞與詞的安靜滑動、微妙組接,似乎能讓讀者感受到紙面之間有空氣在流轉,而這空氣,也吹開了我們意識深處層疊的褶皺。──姜濤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