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幀25年後重逢的大學畢業旅行照片,使我淚不能止。背棄理想的惘然,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
衣若芬從生命中的種種轉折,記下那些曾經衝撞的痕跡。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關於自身的故事,總是帶有滿足讀者八卦或是更貼近偶像的心理作用。衣若芬認為:
現今還有一種觀念,認為大膽剖白自我,甚至不顧一切托出「血淋淋」、「慘烈烈」的真相,就是了不起的寫作。作家親身「爆料」,滿足讀者的偷窺慾。我也還不曉得,作家要自掘到什麼程度?作家要不要有分寸?說是模仿日本的「私小說」,但有時我困惑:這「私」(我)是否還是應該視為作品,容許虛擬,容許裝扮?
不過這一次,她寫下自身的故事, 將每一步的緣份都清楚寫下,彷彿記錄著不相干的第三者,越是平舖直敘,越讓人身歷其境。這不只是一本散文,也是一本在環境中衝撞的成長紀錄,上面寫著「關於那些年,我想說的是......」。那些角色、那些經歷,那些體悟,她們都是衣若芬,然而她們也都不是......。
作者簡介
衣若芬,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家。
曾經任職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輔仁大學中文系。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奈良女子大學受邀訪問學者。榮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學術論著專書有《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赤壁漫游與西園雅集──蘇軾研究論集》、《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三絕之美鄭板橋》、《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藝林探微:繪畫.古物.文學》。與曾棗莊教授等合著《蘇軾研究史》、與劉苑如博士合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
文學創作有小說《踏花歸去》、《衣若芬極短篇》。散文《青春祭》、《春衫舊香》、《紅豆書簡》。編撰《文房之美》、《梵谷》、《觀人──面具底下的祕密》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