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

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

「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我為我的羊捨命。」(若10:14.16)

『善牧』代表的是以同感悲憫之心(COMPASSION)尋找失落、看顧弱小、慈愛正義、永不放棄的精神和行動。就如耶穌基督一樣,我們將去尋找迷途的羊,像善牧般地照顧他們,並領他們回到羊棧之中,幫助這些小羊找回身上的「復原力」 (resilience)。

民國76年,在國外婦女庇護工作已有300多年經驗的善牧修女會,受邀來台協助不幸少女,並在服務中發現需要,開展出環環相扣的服務。30多年來,善牧長期關注婦女兒少的議題,致力服務人群中的弱勢邊緣者,如受暴婦幼、不幸少女、棄虐兒、目睹家庭暴力兒少、高危機青少年、中輟生、年輕爸媽、未婚小媽媽、單親家庭、新住民、原住民家庭及人口販運被害人,全台服務據點45處,為台灣婦幼保護工作的先驅。


  • 電子書: NT$ 0

    卓溪中心是善牧承接第4家原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它轄區包含玉山山區,族群以布農族為主,以及少數在山區的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與善牧過去主要服務花蓮中區的阿美族部落很不一樣。面對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以及疫情期間資源的不足,善牧夥伴們坦言,前面的過程的確很辛苦,不過也很謝謝公所、代表會及網絡單位的協助,讓...

  • 電子書: NT$ 0

    善牧是目前全台做24小時庇護安置最多的單位,面對狀況越來越複雜的服務使用者,加上24小時輪班照顧,使得安置家園的人力總難以補齊。然而,陶成一名助人工作者非常不容易,在這期內容中,透過安置家園主任尹雅群與社工商庭綺的對話,引領大家了解成為助人工作者的點點滴滴,也期盼有更多人投入這「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行...

  • 電子書: NT$ 0

    今年是善牧新住民家庭服務滿20周年,隨著新住民來台的時間長短不同,有不同階段的需求,於是中心紛紛開展多元服務內容,陪伴她們從文化適應的接收資訊者,到能夠自信地分享母國文化的講師,甚至有能力關懷更多遠道而來的姊妹與移工。 長期見證新住民成長的善牧高雄中心,以聯合國「CEDAW」為基本精神,開展出...

  • 電子書: NT$ 0

    新聞上常看到年輕人追求感情遭拒而報復;或單方提分手但雙方無共識,而引發情殺案例。善牧基金會2023「大專生分手議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7成以上學生選擇間接告知分手方式,僅2成1大專生採正向溝通說分手。善牧基金會預防暴力領域召集人丁淑惠表示,被動分手方在難以理解與接受分手事實的狀態下,容易執著於追問原...

  • 電子書: NT$ 0

    民國81年,善牧成立全台第一間家暴婦幼庇護所──安心家園,提供受暴婦幼安心喘息、身心復原的空間。許多受暴婦幼剛開始聽到庇護所時,常常會有疑問:「庇護所是什麼?」當入住之後,發現和之前的想像不太一樣,其實,就是一般住家模樣,不但是受暴者的避風港,也提供法律、就業諮詢及心理諮商等各種服務。同時,家園會依...

  • 電子書: NT$ 0

    善牧發現近年來安置童複雜度增加,逾5五成以上孩子有發展遲緩、自閉、憂鬱、精神官能症或因為創傷引發身心症狀等高照顧需求,需更多專業人力與資源,加上社工人力成本及物價上漲等因素,讓善牧服務更艱辛。善牧愛心大使連俞涵及善牧公益影片導演鄭之涵與善牧一起提出愛的呼籲-「多傾聽、公平對待、發現優勢、包容理解」,...

  • 電子書: NT$ 0

    談到人口販運,許多人會覺得離我們生活非常遙遠,以為「人口販運」等於「人口販賣」,事實上,把人當成物品一樣販售,的確是人口販運一環,但人口販運的受害型態卻不只這一種,還有以剝削為目的,像是勞力剝削、性剝削、器官摘取等等,以非法手段強迫行為皆是屬於「人口販運」範疇。 在台灣,善牧針對青少年及移工兩個相...

  • 電子書: NT$ 0

    今年的善牧媽媽節。善牧為培力受暴婦女設置的信心工坊,推出母親節勇氣束口袋,縫紉過程中的道道工法,需要高專注力才能完成,每一針一線製作出來的作品,都象徵著受暴婦女勇於剪斷傷痛、縫補自我的信念。工坊裡有許多手作課程,都是庇護家園為培力與療癒婦女所設計,希望藉此增加婦女自我生活效能感,替離園後的生活預做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