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第279期/2025年05月號)

科學人(版式)

出刊頻率:月刊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台灣科學人股份有限公司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Scientific American》(美國《科學人》雜誌)創刊於1845年,許多具聲譽的科學家都曾投稿發表於該刊物,如費曼、愛因斯坦等人,該刊物亦是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科普雜誌。台灣《科學人》雜誌,則由遠流出版於2002年引入,以美國《科學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加上台灣的科研結果,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激發所有孩童與成人對於科學的嚮往,並致力於科普教育的推廣。

 

最新刊:科學人(第279期/2025年05月號) 單期售價:NT$ 300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所有期數( 28 )

  • 電子書: NT$ 300

    你不是怪,只是基因很特別 早期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發生混血,這些已滅絕近親的DNA可能與我們的健康、腦部發育、自閉症等病症有關。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慢花運動:在地花卉永續新經濟 美國響應「慢花運動」的小型在地農場,不使用有害健康的化學農藥,正在改變美國以進口為主流的花卉市場。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牽動健康與疾病的凝聚體 過去這些不受關注的微小團塊,蘊藏著細胞運作秘密,正在改變疾病治療的研究方式。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密舖最少需要幾個角? 數學家發現一類可以鋪滿平面或空間的特殊形狀,稱之為軟胞, 他們也意外發現,這類形狀存早就存於自然中的魚鱗、扁豆、菊石殼中。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

  • 電子書: NT$ 300

    全球暖化來搗亂,還需要閏秒嗎? 過去我們藉由增加閏秒,維持原子鐘計時與地球自轉同步,但全球暖化使這件事變得複雜又難以預料。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直擊!世界級吸碳工廠 美國政府、新創公司和石油公司投資數十億美元,發展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的技術,這有可能逆轉全球暖化嗎?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新型止痛藥革命即將爆發?** 一款新型止痛藥可阻斷疼痛訊號傳至大腦,而且不具成癮性,能否減輕大量疼痛患者無法擺脫的痛苦呢?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霸王龍到底有多聰明** 新的化石和神經科學尖端儀器, 讓我們對於恐龍的腦部結構 以及嗅覺、視覺和聽覺有更深入的了解。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量化冥想,自造幸福感** 研究腦波的科學家,遇上腦波平穩的冥想高人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是嘴饞還是腦饞** 從糖尿病福音到減肥神藥,GLP-1的瘦身原理與千億商機 *自2024.8月號起,《科學人》雜誌將同時上架版式及流式版本,提供讀者多元閱讀選擇    此品項為版式 (貼心提醒:流式因製作較為繁複,上架時間會稍晚於版式)

  • 電子書: NT$ 300

    健保三億助攻!不可不知的次世代定序10件事 直至今日,生命科學領域仍不斷往前,我們是否有機會破解並掌握最終的生命密碼全貌v

  • 電子書: NT$ 260

    沉睡式學習 在睡夢中增進記憶、改變認知、舒緩情緒?本期封面故事「沉睡式學習」介紹了科學家在睡夢中操弄大腦與記憶的各種方法,讓人躍躍欲試。不禁思忖,我可不可以也在家裡拿自己做實驗,試試看效果如何?

  • 電子書: NT$ 260

    AI大腦 × 機械身軀 隨著ChatGPT這類人工智慧(AI)模型崛起,機器人是否能夠更「聰明」,甚至有「意識」?

  • 電子書: NT$ 260

    瀕危:牠們就要滅絕,我們還在審法條? 美國的「瀕危物種法案」立意甚佳,50年來卻常與經濟發展產生衝突,因而爭議不斷。如今全球有待搶救的瀕危物種眾多,有明星物種、也有來不及命名的生物,還能悠悠等待人類立法、通過法案才進行保育工作嗎?

  • 電子書: NT$ 260

    全球暖化,河流生鏽!地球怎麼了 在人煙罕見的青翠綠地上,流淌的清澈河流竟然出現鐵鏽,因而變成橘色。這件怪事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科學家想要釐清氣候變遷、永凍土以及其他哪些因素參與這場世紀大污染。封面加上了磨砂材質,觸摸看看,你是否感受到河流生鏽的粗糙

  • 電子書: NT$ 260

    4000億美元的演化——追溯紅酒葡萄的起源 無論是傳說或者考古證據,都顯示在非常早期的人類歷史就出現了葡萄酒的蹤影。我們對這種飲品的喜愛不言而喻,但究竟葡萄的起源是來自哪裡?科學家對此非常好奇。封面的紅酒杯背後是DNA鹼基序列,但這並非隨機排列組合,而是隱含了本期封面故事主角。

  • 電子書: NT$ 260

    新世紀核武 競備核武,賽局一場?發展核武產業不只污染國土,更讓人心不安。 【關於封面】 過去曾有人呼籲國際應裁減核子武器以降低緊張態勢,但相反的,美國接下來將全面更新核武系統,而核武產業正蓬勃發展。這不僅增加戰爭傷亡的風險,也讓許多地方付出代價。封面上一枚尖銳的核子武器筆直地指向地球,彷彿...

  • 電子書: NT$ 260

    遠古女獵人 競備核武,賽局一場?發展核武產業不只污染國土,更讓人心不安。 【關於封面】 男人狩獵、女子採集?生理學證據,改寫兩性刻板印象

  • 電子書: NT$ 260

    失智症違法者的罪與罰 當犯罪行為與退化性認知疾病交織時,司法系統該如何審理並量刑? 【關於封面】 失智症年長者的記憶力隨時間逐漸退化,一張又一張的便利貼象徵著提醒自己記住這個世界。但當他們因疾病而失去分辨對錯的能力後犯下罪行,司法體系該如何確保他們公平受審的權利?本期封面故事深入探討神經退...

  • 電子書: NT$ 260

    巨龍,震撼地表的演化 卡內基梁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陸生動物之一。這類蜥腳類恐龍在一億年內演化成體重超過 25 公噸的物種,究竟有什麼因素使牠們突破生物學的界限,一再成為震動地表的龐然巨龍? 【關於封面】 夙負盛名的卡內基梁龍屬於蜥腳類恐龍,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陸生動物之一。蜥 腳...

  • 電子書: NT$ 260

    極端氣候熱到要命 熱!好熱!熱死了!極端天氣越來越熱,正視「熱傷害」的問題,才能適應全球氣溫高升的未來! 【關於封面】 夏季烈日當頭,走在路上人彷彿也要融化了!我們往往忽視自己有熱傷害風險,導致熱衰竭這類致死事件頻傳。 正視熱傷害、採取保護自我的行為, 才能適應全球氣溫高升的未來。呼應主題...

  • 電子書: NT$ 260

    大鸚帝國:外來種擴張全球化 可愛又聰明的鸚鵡,隨著人類的貿易運送,早已入侵世界各地造成生態危機! 【關於封面】 鸚鵡既可愛又聰明,深受人們喜愛。數千年來經由貿易及運送, 今日世界各地已常見各種鸚鵡,例如這隻葵花鳳頭鸚鵡。然而由於人為棄養,以及鸚鵡的適應力強,牠們在城市或鄉村都興旺繁衍,威脅...

  • 電子書: NT$ 260

    核 融合 這等同於在地球上製造恆星,是下一代能源聖杯!實現發電之夢,還需跨領域大融合。 【關於封面】 去年12月美國加州國家點燃設施研究團隊宣佈,以雷射施行的核融合反應產生的能量大於觸發該反應輸入的能量。核融合發電是否近在咫尺?抑或如同20 年前所說,還要再等20 年?  

  • 電子書: NT$ 260

    [數感天生]看一眼,有幾隻? 人類天生具備一眼看出少量物品數量的能力, 正所謂「數感天生」,但這數感有上限嗎? 本期封面邀請「怪奇事物所」所長擔任此次數感測驗的主角: 只看一眼,你說得出這裡有幾隻所長嗎?(答案請見p.5)

  • 電子書: NT$ 260

    時空久遠,仍有糾纏——你所不知道的吳健雄 除了舉世聞名的宇稱不守恆, 吳健雄在1949年的實驗中首先記錄到纏結光子, 是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之外一個少為人知的成就。

  • 電子書: NT$ 260

    星空殺手——低軌衛星危及天文觀測、宇宙探索 去年元旦入夜之後,暮光中,西沉的李奧納德(Leonard)彗星C/2021 A1正巧落在鹿林天文臺後方。特殊加工的夜光油墨模仿低軌道衛星星軌,發光的星軌,比夜空中的彗星更為搶眼,凸顯近年來低軌道衛星影響地表天文觀測的問題。本期封面影像是由大學天文社聯盟的錢...

  • 電子書: NT$ 260

    外星生命長怎樣?顛覆你的想像! 外星生物一定長得像地球生物嗎?科學家開始拋棄這種傳統思維,跨領域合作尋找外星生命!

  • 電子書: NT$ 260

    韋伯開啟天文學新紀元 人們對太空的印象,源自於哈伯太空望遠鏡 30 多年來的成果。 它的繼任者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影像, 如今正在翻新人們對宇宙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