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懂得看天,但天有什麼好看?
天是大家共同的,有日夜、月亮盈虧,還有春夏秋冬的變化,一切都依循著規律。然而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變化,能夠給我們這群活在地上的人有什麼樣的啟示呢?
國學大師馬叔禮《天啟:天文而人文的文明創發》,帶我們一探,「天」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與對生命的啟發。
人的眼睛懂得看天,但天有什麼好看?
天是大家共同的,有日夜、月亮盈虧,還有春夏秋冬的變化,一切都依循著規律。然而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變化,能夠給我們這群活在地上的人有什麼樣的啟示呢?
國學大師馬叔禮《天啟:天文而人文的文明創發》,帶我們一探,「天」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與對生命的啟發。
作者/講者
馬叔禮
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1977年與朱家三姐妹創辦《三三集刊》,也曾擔任耕莘文教院寫作會班主任。二十餘年來,他隱居新店山上潛心自學,在研究孔子與《易經》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的體悟,對於方塊字造字系統也有極為精闢的見解。
由馬叔禮創辦的「日月書院」專責推廣其講學內容,讓書院私塾的民間講學傳統復活。他實踐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志向,以「格物致知」的方式做學問並且傳授學問,定期開班講授《易經》、《老子》與論、孟、學、庸、詩詞、小說、古文等中國經典,使孔子思想與智慧永續長存。
一向被稱為「生命導師」的馬叔禮雖然年逾耳順,仍掛心中華文化的傳承。他所創辦的「日月書院」著重於開發學生的品格與心志,認為做學問必須靠自己用功與潛心感悟,這也是他專注研究《易經》的原因。《易經》中蘊含著帝王學,當中關乎一個人的胸襟與格局,馬叔禮希望後輩培養偉大的心性,能視天下事為己任,這是當代知識分子所應具有的使命感,也是中華道統的最終目的──知識是為了實踐對於世界的關懷。
章節
01「天」對人的啟發
02先賢的文明創發—學問
03先賢的文明創發—文字、語言(上)
04先賢的文明創發—文字、語言(下)
05天啟對人類的影響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