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利漁業資源永績,漁業署陸續展開刺網漁業禁漁區、刺網實名制與實施卸魚聲明等漁業政策及實施多項管理措施。包括對遠洋漁業提出2030年前達成遠洋漁業觀察員5%以上、卸魚漁獲檢查20%以上、調降遠洋小型鮪延繩釣漁船30%漁撈能力與收購200艘遠洋漁船等展望。對沿近海永續漁業的願景,亦拿出訂定刺網漁業禁漁區、每年輔導350艘轉型等規劃,刺網漁船已從過往約2萬艘下降為1萬2,800艘,更預計2030年前減少艘數40%。在穩健前行的過程中,漁業署漁政組副組長劉家禎指出,以專業知識與親和力在第一線陪伴漁民的沿近海觀察員與港口查報員貢獻良多。
Canva AI快速上手!圖片、貼文、短影音自動生成 Canva推出AI工具箱Magic Studio!集合多種AI設計工具和模板,只要下達指令,就能自動生成主視覺圖片、IG貼文、短影音…工作效率UP!UP!
【特別企畫】 12個Chrome必裝AI工具 Sider隨時呼叫ChatGPT、Claude、Gemini/DeepL Translate即時翻譯網頁/BG Remarker快速去背照片/ChatGPT Writer有效率的回信小幫手/Wordtune英文寫作輔助工具/Wiseone快速摘要文章...
全球暖化,河流生鏽!地球怎麼了 在人煙罕見的青翠綠地上,流淌的清澈河流竟然出現鐵鏽,因而變成橘色。這件怪事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科學家想要釐清氣候變遷、永凍土以及其他哪些因素參與這場世紀大污染。封面加上了磨砂材質,觸摸看看,你是否感受到河流生鏽的粗糙
在科技進步的現代,許多東西都能透過合成的方式製造出來,但你有想過合成出一個生物嗎?(不是《鋼之鍊金術師》裡會叫你大哥哥的那種) ⠀⠀⠀⠀⠀⠀⠀⠀⠀⠀ 即使不用等價交換和人體鍊成,21 世紀的科學家們也有可以「設計」生物的方法,那就是結合系統生物學、基因工程、機電工程的 [⚡] 合成生物學 [...
4000億美元的演化——追溯紅酒葡萄的起源 無論是傳說或者考古證據,都顯示在非常早期的人類歷史就出現了葡萄酒的蹤影。我們對這種飲品的喜愛不言而喻,但究竟葡萄的起源是來自哪裡?科學家對此非常好奇。封面的紅酒杯背後是DNA鹼基序列,但這並非隨機排列組合,而是隱含了本期封面故事主角。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另一個地球〉 韋伯太空望遠鏡讓我們看到的比以往更多,而新一代的太空觀測站也即將誕生,同樣緊盯著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性。
礦物‧水晶‧占卜咖啡館,人生有點迷信沒關係 推開塔羅牌咖啡廳神秘的大門,以香濃的咖啡與緩慢的時光,將心靈與命運相互糅合。在略帶文藝感的礦物市集中,琳瑯滿目的攤位陳列著寶石、水晶和神秘的儀式,等待著尋求命運啟示的旅人。星象、卜卦、草藥、靈性繪畫…現代魔法師們以自己的方式解讀人們的未來。是什麼讓旅人願...
《Open!打開產地》 知識型旅人不能錯過的8場見學 陶瓷小鎮的繼承者們聯手,讓「小心輕放」變成「大膽開放」。 美感石材場洗刷污染印象,石材不只是建材,還要全面滲透台灣人的日常。 打開港都值得驕傲的造船廠、遠洋漁業冷凍庫,是什麼讓高雄人大呼過癮? 前進火車與它的產地,大澡堂見證當年勞動...
《TAIPEI》 台湾の首都からのストーリーを伝える季刊誌。完全に英語と日本語で制作され、文化、ホットスポット、ライフスタイル、人物特集など、さまざまなテーマを探求しています。台北についての分かりやすく情報満載の紹介を世界に提供します。
Windows 11大更新,AI助理Copilot來了! 呼叫Copilot開啟應用程式/指定Copilot讀取Microsoft Edge發揮最大效益/Clipchamp加入AI自動剪輯/剪取工具新增AI文字辨識功能/相片App透過AI進行背景模糊運算/支援更多壓縮格式/檔案總管新增圖庫分頁/獨...
在飽受國際關注的遠洋漁業管理漸上軌道後,最繁榮時曾達2 萬艘漁船盛況的沿近海漁業亦開始獲各界關注。漁業署針對沿近海漁業永續提出「維持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穩定漁業生產量」並從「減少作業漁船數量」、「漁具漁法管理」、「沿近海經濟物種管理」、「棲地環境維護」、「資源復育」及「海域執法」等六大面向。此六大面向先有以漁船(筏)艘數及總噸數管制、休1| 刺網漁船已從過往約2萬艘下降為1萬2,800艘,更預計2030年前減少艘數40%。
漁獎勵來減少作業漁船數量,針對拖網、燈火、潛水器、刺網等漁獲效率較高、又對棲地環境及海洋資源影響較高之漁具漁法訂定禁漁區(期)管理甚至退場,例如刺網漁業已從2017 年推動「劃設刺網漁業禁漁區及輔導轉型措
施」不但訂定出刺網漁業禁漁區、禁漁期,更輔導業者陸續轉型為一支釣或曳繩釣等釣具類漁業。
再有「沿近海經濟物種管理」則是有針對特定物種強制卸魚申報制度、對重要經濟魚種進行資源評估、對特定物種訂定禁漁區(期)等措施。「棲地環境維護」則廣設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目前全臺合計劃設了30處、辦理覆網清除,2017 年至2022年已清除多達28,890公斤的廢棄網具,再加上政府與民間合力放流了午仔、紅杉、黑鯛、黃鰭鯛、銀紋笛鯛等魚苗約1,900萬尾來進行資源復育,及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各縣市政府攜手加強海洋執法。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