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330 | |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12期) | NT$3690 |
2022台灣企業領袖100強
焦點企畫
贏在不確定年代 焦點企畫 迎戰未來必知的 10 大管理新趨勢 從卓永財、杜書伍到潘思亮都愛讀HBR,為什麼? 經典全收錄!商業史上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 人際互動成為領導顯學 徹底剖析Web3
你的公司還在層層批准嗎? 焦點企畫 打破層層批准的公司 致勝的「選擇權」 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零延遲、零超支的專案管理心法 促進健康平等是業主之責 被你忽視的成功擴展關鍵
發掘市場待解的需求 焦點企畫 在數位時代,發現尚待滿足的顧客需求 化解職場中的政治對立 供應鏈平台化身創新引擎 打破你對顧客歷程的誤解 你需要AI道德委員會的理由
2023台灣上市櫃女性CEO調查 焦點企畫 全台最強女CEO亮相!展現溫柔領導的魅力 【榜單】2023台灣最佳上市女CEO 20強、最佳上櫃女CEO 10強 適才適所,敲破玻璃天花板 機械業的「創意總監」,以個人特質創獨特價值 柔弱也能勝剛強!小廠練成機能鞋霸主 ...
忙碌流行病 焦點企畫 拒絕忙碌掛帥的文化 何不重新設計我們的工作? 修正團隊內的自毀機制 靈活掌握雙重領導屬性 「新領」人才崛起中
一線人力去哪了? 焦點企畫 輕忽低薪員工醞釀巨大損失 拒絕壞工作創造好工作 「務必要盡力協助員工為成功做好準備」 品牌塑造與績效行銷不相悖 我的新創事業是營利還是非營利?
打亮個人品牌 焦點企畫 多元選擇打通競爭優勢 「非破壞式」的創新 行銷人必知的分析三法 展開領導力轉型之旅 利害關係人策略為企業永續加分
編者的話
執行副總編輯 鄧嘉玲
變局淬鍊下的贏家
本刊兩年舉辦一次的「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評比,在本期中隆重登場。經歷了兩年的疫情肆虐、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能存續並壯大的企業,它的領導人都有許多令人欽佩的表現。
台灣一直表現優異的科技業,在這次榜單中一樣出類拔萃,高達六成的領導人來自科技業;此外,這次較為特別的是,運輸業在大環境的需求,以及業者的應變能力下,表現得可圈可點。更令人欣喜的是,這次我們加入日漸受到重視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指標,入選前一百名的企業,許多都是在獲利和ESG兩方面都表現優異的企業。
企業要成功的確不容易。這期也從當今企業可以自我提升的幾個面向,來進一步分析。在策略規畫上,過去的市場相對穩定,容易預測,企業可以規畫出未來三到五年的策略。然而,面對當今變化莫測的環境,傳統的方法已不敷所需,企業應善用工具來規畫未來。除了可運用大家較為熟知的「情境規畫」,擬想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境,預先規畫因應措施,還可以藉由建立自家企業的策略彈性,以增加在變局中的選擇。以迪士尼為例,它在2017年收購影音串流技術領導業者BAMTech的多數股權,當時還引起投資人的質疑,但正是因為這項投資給予迪士尼策略彈性,讓它在兩年後得以推出Disney+,和對手Netflix抗衡,市值也因此在2017到2020年間成長一倍(見〈在動盪時代制定與時俱進的策略〉)。
在ESG的領域,許多企業做了承諾和努力,卻未必有成效。這是因為,目前 ESG的衡量,與企業的策略和定義獲利能力的系統是脫鉤的,領導人本身和投資人看不見這兩種績效間的關係。假設一家能源公司,一方面宣稱要投入巨額資金於低碳解決方案,一方面仍以化石燃料為它完全的收入來源,自然不會有成效。全球人壽與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它將其ESG議題——照顧客戶的健康,和營運策略緊密結合。它設立一套獎勵機制,鼓勵保戶從事更健康的行為,包括多運動、健康的飲食、健康檢查等。這讓Discovery的保戶醫療費用減少15%,建立其獨特的競爭地位,也帶來比同業更佳的獲利(見〈ESG目標與財務績效可以兼得〉)。
良好的跨部門協作可以幫助企業迎戰動盪的環境、加速創新,甚至提高留任率。然而,多數企業在做績效評估時,還是以衡量各部門績效為主。本期說明如何建立打破部門壁壘的績效評估系統,讓整體績效更加提升(見〈績效管理不應是協作殺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