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20 | |
經典雜誌(12期+2期) | NT$1600 |
【封面故事】攝影/劉子正
日落時分,一位民眾在嘉義小笠原山觀景台上做伸展運動。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林地面積總共兩百一十九萬公頃;從過去的開發思維伐木取材,到今日療癒身心的所在,森林,曾經的伐木林場,今日心靈療癒的道場,自然界裡安靜的綠巨人,為紛擾的現代開出一帖健康處方箋。
本期專輯,聚焦東京的音樂聖地──下北澤、澀谷、高園寺與阿佐谷, 並特邀高妍(漫畫家)、曾稔文(DSPS主唱)、望月哲(音樂Natalie編輯部)與東京音樂敗家日記(音樂自媒體), 藉由四位職人帶路,分享他們私心偏愛的東京放送場所
大人的漫畫一〇〇冊 再到後來,我們終於也在現實裡遇見了漫畫般的故事與人。 依舊捧著漫畫的我們,也長成了所謂的「大人」。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 ——Ayase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何時?我呢,就只有現在啊!」 青春鬪魂物語 日本現場直擊.漫畫家對談.運動敘事手法.湘北戰術解析 井上雄彥藝術論.日本寫實派漫畫.運動文學淺談 漫畫封面大跨頁全集合
【封面故事】攝影/劉子正
日落時分,一位民眾在嘉義小笠原山觀景台上做伸展運動。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林地面積總共兩百一十九萬公頃;從過去的開發思維伐木取材,到今日療癒身心的所在,森林,曾經的伐木林場,今日心靈療癒的道場,自然界裡安靜的綠巨人,為紛擾的現代開出一帖健康處方箋。
【編者的話】
我上班的途中,總是得從林口台地進到台北盆地,沿著蜿蜒的山路,總可見到幾回碧翠的觀音山全貌,公路兩旁綻開著層層蓊鬱多層次的植被,這些亞熱帶低海拔的林相,一年四季不間斷地提供綠意,竟讓人以為世間本該如此,甚至多得讓人輕忽。約十年前開始盛行一個名詞:「森林療癒」,森林被誤定義為中高海拔的針葉林,而療癒一詞實是文宣上的溢美誇大形容詞,其原文therapy應是一個「療法」、「處方」。於是原先的森林療法,硬是被森林療癒取代,反而多點江湖術士之誇大不實感,令人半信半疑。實際上以台灣在亞洲名列前茅、超過六成的森林覆蓋率,尤當日本研究森林療法四十年,確認到森林兩、三天,減壓效果可維持一個月;德國醫生也開出森林處方箋;英國凱特王妃更是大力推崇森林處方的好處。我在想哪天我的診所醫生會開出:「你每週去走個三次觀音山步道」的處方箋?
家門口的水溝,三不五時傳來陣陣惡臭,溝蓋下也是蚊蠅滋生處,而每回颱風季節的堵塞淹水,也成了我們這代人回憶童年時嗅覺與視覺的共同記憶。《水啊》系列,當副總編輯陳世慧執意要寫汙水下水道這個題目,才發覺上述記憶似已不復見,但南部城市因著夏天登革熱的好發,電視上多的是衛生人員在南部城市的水溝噴灑消毒液的畫面,於是才了解因著汙水下水道的出現,在普及率超過八成與六成的台北市與新北市,水溝已逐漸消失了,空氣裡沒有水溝味的理所當然感,也就是一般的文明指數。汙水下水道可不是一個視覺型的報導,況且也因為汙水下水道泰半看不見,如何能讓讀者通盤且深入地了解,就成了攝影與美編的痛。當然這問題是台灣各級政府難言的隱疾,汙水下水道系統主要在於需要天文數字般的預算,對現今的開發中國家來講,任何執政者總無法大刀闊斧地興建,台灣也是如此經驗,於是除了雙北外,公共汙水下水道的普及離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仍有很長的距離。
《福爾摩沙拾遺》終於結輯了,資料的蒐集、採訪與撰寫者──藍柏(Lambert van del Aalsvoort)是繼《風中之葉》後與《經典》的再次長時間合作,也因為這位荷籍老友的堅持:「中國對於台灣社會的觀點,長期來始終忽視其國際殖民歷史。近年來西方史料的研究,或可容許一種更寬廣、更全面性的看法。」而他陸續在新書所採擷的「諸多關於富進取心的西方開拓者的典故,或能說明他們對於現今台灣歷史發展和國際身分所做的持久貢獻」。
──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志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