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10 | |
校園雜誌季刊(8期+2期) | NT$1700 | |
校園雜誌季刊(4期+1期) | NT$900 |
Vol.61 No.3 轉型正義嗎?──誰的真相?如何和解?
「轉型正義」相關議題所導致的紛紛擾擾,引發強烈的情緒,也造成極端的對立。贊成的一方,認為過去的威權統治傷害太多,應該撫慰受害者、追究加害者,去除所有關於威權統治者的象徵,為的是還原那一段被刻意淹沒遺忘的、國家機器所造成的大規模人權受害的事實。反對的一方,則認為轉型正義是清算與鬥爭,所謂的「真相」只是為了維繫政權、打倒政治敵手,倉促的「去蔣化」傷害了許多國民的情感,撕裂族群是另一種不正義。
以上矛盾看似無解,但我們卻要問,到底轉型正義的源頭是什麼?台灣目前轉型正義的真正困境是什麼?如果「與萬物和好」是上帝的使命,在極端的對立中,基督徒和教會的角色又是什麼?
Vol.62 No.3 隔離時代,如何教會? 當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關切,我們不再能夠面對面地聚集、頌讚、聆聽聖言、領受聖餐、傳揚福音,教會如何還是教會?更進一步來說,在疫情擴散之時,身處於世界之中的教會又該有怎樣的行動...
Vol.61No.4心累了嗎?——在倦怠社會中找回恩典 ◎倦怠社會學 現代生活常常充滿了壓力和緊張,我們普遍容易情緒當機,覺得倦怠、抑鬱。問題是,心累了難道還要繼續「正面思考」嗎?─〈倦怠社會下的情感暴力:正向思考如何殺人〉 ◎心累保健 有什麼方法能夠排解負面的情緒?─〈相信別人沒有惡意〉、〈將你憤...
Vol.63 No.3 異見領袖斯托得:面向世界的十架門徒 翻開斯托得牧師的傳記《十架門徒》,有張老照片會讓人不禁莞爾:畫面中,斯托得牧師微笑張開雙臂,摟著身旁的兩位助理,其中一人身上的T恤寫著:「到底誰是斯托得?」另一人則是:「我是斯托得的粉絲。」 在斯托得牧師逝世十週年暨百歲誕...
Vol.61 No.6 亡國感的進擊──國族認同與民族想像的更新 隨著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及近來的反送中抗爭運動,在對岸文攻武嚇的威脅之下,許多人擔心「今日香港」會是「明日台灣」,產生強烈的「亡國感」,擔心將會失去自己的國家。另一方面,面對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獨立意識」,有些人也擔...
Vol.62 No.1 我們都在自媒體?──新媒體時代的省思 這是個影音勢力全面啟動的時代,根據2018 年台灣《YouTube 使用行為大調查》,年輕人平均每天花將近2.5小時觀看YouTube。新媒體不僅佔據大量的時間,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與決策;網紅更成為引領夢想、啟發和給予慰藉的大祭司。 ...
Vol.62 No.2 科學與信仰,我們來對話吧!──直擊5大現場 在科學世界觀稱王的今日,大霹靂、物種起源、演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重要的科學理論與發現,幾乎決定了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 那麼,這些影響人類生活的科學發現,和信仰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從眾人習以為常、掛在嘴上的科學與信仰...
Vol.60 No.4 世代對立?對話? 從太陽花學運、同婚法案到年金改革,不同世代間的差異似乎更加突顯。到底是什麼造成差異?教會群體又如何能夠互相聆聽,開始對話?
Vol.61 No.2 向錢行?──再思基督徒的財富觀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人類大抵是往有「錢」途的方向移動,不管是淘金熱、移民潮,還是南向政策。其實,全球局勢也是被「金錢」所牽動:不管是美中的貿易戰、法國的黃背心事件、英國脫歐……,背後都和「錢」脫不了干係。 金錢事關重大,牽動著人的生活,但基督...
Vol.62 No.5 108課綱的美麗與哀愁——從基督信仰談教育的未來 台灣的教育改革,歷經了二十餘年的漫長道路: 從一九九四年民間發起的「四一○教育改革運動」開始,人們追尋跳脫僵化體制的可能,官方也陸續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多元入學方案等; 直到二○一九年,準備期長達十年的108課綱終於正式上路,...
在華人社會,「適婚年齡但未結婚」常被用異常眼光看待,似乎是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儘管耶穌單身,保羅說單身者是群體中的恩賜,更勸信徒效法他守獨身(林前七8),但教會似乎尚未建立健康的「單身神學」。 其實,教會群體中除了未婚者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單身,如離婚、喪偶、同性傾向等;而每個人一生中,儘管進入婚...
Vol.60 No.5 #MeToo在教會? 二○一七年,美國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騷擾多名女演員的事件被公開,網路上掀起「#MeToo」風潮,上百萬人使用這標籤公開自身痛苦的經驗。 在教會這屬於上帝的家中,有多少類似的悲劇與哀聲?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防範未然...
Vol.60 No.6 欲望的門訓 如果人是欲望的動物,而非知識的動物, 是「愛者」而不只是「思考者」, 那麼門徒的培育將會有什麼不同呢? 當我們說要改變世界時,是否察覺到,其實世界正在改變我們? 如何不讓我們的欲望被世界塑造,而對準上帝和祂的國? 培育門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有一個關鍵問題卻常...
Vol.58 No.6 科技世界的自由與牢籠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這句話出自...
Vol.55 No.5 在自己的國土上流亡 一群人建立了國家,而另一群失去了土地。 信仰的核心,不是:哪一塊地?而是:那一位彌賽亞耶穌。
Vol.53 No.2 一個銅板的反面也有一個反面――兼談福音的個人性和公共性 評論社會思想,需要以兩個標準一起評論;管教子女像走鋼索,要設法保持平衡;照樣福音信仰一點也不冰冷死寂,而是具有動態的衝撞力。 復活的力量――從十架走向復活 許多人熟悉走向耶路撒冷、受苦的基督,卻不太理解復活的基督。 復...
Vol.62 No.6 借鏡韓國──台韓教會間的光與影 韓國,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 有著與台灣類似的處境:歷史上曾被殖民,經歷從威權到民主化, 同樣身為亞洲經濟起飛的代表之一, 在各方面,卻又走出不同於彼此的獨特道路。 不論是「反韓」或「哈韓」,我們的視線當中,總是或隱或現地存在著韓國的身影。...
Vol.60 No.1 走味的福音派? 不少年輕人對教會反感,選擇出走, 難道是「福音派」教會「走味」了嗎? 大多教會以福音教會自居,或自我定位為「福音派」。 但我們是否仍忠於「福音」的原味? 面對複雜的社會與文化,我們需要重新檢視信仰核心與自我定位, 了解過去,才有可能邁向未來, 透過聆聽不同的...
Vol.62 No.4 世界,是我們的劇場──從范浩沙的教義戲劇談起 晚近二三十年,西方不少神學家開始提倡以戲劇的角度來理解聖經與神學,其中又以神學家范浩沙最受矚目。 因為不論是他的《教義的戲劇》(The Drama of Doctrine: A Canonical-Linguistic App...
本期《豐盛人生》的主題,其實出自2019年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洛桑東亞區青年領袖大會」(Lausanne East Asia Young Leaders Gathering)之主題。猶記大會的一位主要講員,也是現任內地會全球總幹事馮浩鎏醫師,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大聲疾呼:「逼迫並不會拆毀教會,但稀釋過...
永不動搖的平安 在一次美展繪畫比賽中,獲得首獎的作品是一幅名為「真平安」的油畫作品,作品構圖是壯麗奔騰的瀑布景觀,磅礡的水勢從上而下,激起大片雲霧水花。在瀑布旁的大樹枝幹上,有個鳥巢安穩地立在枝葉間,巢裡有隻老鷹,正展開翅膀將一窩的小鷹嚴實地護在羽翼下。雖然外面因著瀑布的洶湧水勢而顯得動盪,但在有...
「挑戰」一詞的原意為:「召引敵兵出兵作戰」,出自《史記》中楚漢相爭的記載;時至今日,「挑戰」的定義更像是一種「眼前的困難」或是「要跨越的障礙」,是你我每時每刻都需要面對、戰勝的。若以基督信仰的眼光來解讀「挑戰」一詞,或許我們可以將其視為「面對自己」和「面對惡者」二個層面,倚靠神的幫助在生命中與其作戰...
緊守盼望 時序邁入今年的第二季,本刊第二季的靈修主題為「在行動中跟隨」,對神的信心必須透過行動實踐,要成為基督的門徒也需要在行動中跟隨。雅各書2章6節說:「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我們要能在生活中遵守聖經的原則,以行為展現出基督門徒的樣式,活出不一樣的價值觀,才能真正在這世代為主發光。 四月春暖...
以誠相待的真實關係 「快速建立人脈」、「言語談判技巧」、各式「腹黑術」已然成為當代的顯學,畢竟在華人的社會裡「有關係就沒關係」,人際互動淪為某種交鋒,在外顯的表情神色之下,人心多有算計,其中究竟有幾分真情實意,恐怕連自己都說不清。這樣的互動之下,交流的只有自身的利益,鮮少有真誠及情感,也難怪世態愈...
無比的愛 過去二個月,我們透過復活節期來重新思考主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也再次被提醒主耶穌因著愛而上了十字架。當時序進入5月,不可免俗地會讓人再次被提醒世上的母親對你我的愛和付出,讓我們把目光從向上看轉移到身邊最親密的人身上。
拆毀中間隔斷的牆 過去的一年,或許是很多人想要從記憶中抹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不僅令許多生命逝去,也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政經局勢;即便在普世的基督徒群體中,也有影響深遠的大師級人物息了勞苦,回到天父的懷抱中。另外,一些知名人士或因病痛、或因意外而成了殞落的明星,更讓人覺得2020年的沉重和生命...
*內容索引
01【編者案頭】我們與轉型正義的距離 ▏毛樂祈
02【深淵相應】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封面故事
8轉型正義嗎?──誰的真相?如何和解?
09未竟的轉型?失落的正義? ▏許家馨
16轉型正義的歷史脈絡 ▏葉浩
20復和的使命與藝術 ▏加東高利、賴斯、馬.蓋里、廖乃慧
22約瑟能和兄弟們和解嗎?──專訪曾慶豹教授 ▏毛樂祈
24顛覆族群主義,基督徒有責 ▏吳茱蒂 著 ▏張以慧 譯
◎時事/觀點
05【Views我見我思】轉型正義: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 ▏梁耿碩
36【搖滾以載道】耶穌也搖滾:從《波希米亞狂想曲》說起 ▏王凡
40【群學龐思】藝術與技術:無可替代的林布蘭 ▏陳宗文
43【載玻片下】人體細胞為何會自我摧毀? ▏林賽‧史多科 著 ▏薪人 譯
◎空間/影像
28【光影邊緣】讓人分心的事 ▏嚴建基
64【鏡頭之後】我們與惡的距離不遠 ▏張家瑋
67【照片.故事】等待中的愛 ▏孫可宣
◎聖經/靈修
32【靈程地圖】靈性化的領導力 ▏潘怡蓉
46【曠野跫音】存活著,還是不存活? ▏李約
58【聖經青春物語】人生勝利組的虛無 ▏王礽福
61【石頭記】看顧人的神 ▏胡維華
◎閱讀/故事
50【惡水築書橋】星星夜裡才亮? ▏黃瑞怡
54【讓生命發聲】解放神學的半百孤寂 ▏宋弘恩
66【上帝的寶貝班】愛與善並行的小故事 ▏明明
68【讀書趣】新書上架 ▏陳琬蓉 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