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20 | |
網管人(12期+2期) | NT$1680 | |
網管人(3期) | NT$450 |
迎戰IT轉型 資安防線變陣
多雲物聯網新威脅改寫局勢 可視化立體聯防主動出擊
迎戰IT轉型 資安防線變陣
多雲物聯網新威脅改寫局勢 可視化立體聯防主動出擊
文◎洪羿漣
隨著企業數位化程度不斷加深,資安也成為當代的顯學,主要原因莫過於攻擊入侵手法已不僅止於利用網頁程式漏洞、釣魚郵件來執行,只要有能力接取網路的裝置,包含手機、平板、印表機、網路監視器等,皆有可能成為攻擊活動的跳板,藉此擴大感染範圍,影響企業正常營運。在企業IT架構中必備的次世代防火牆,過去即已建構閘道、端點、雲端應用的多層次防護架構,不僅可透過單一控管平台建立存取行為的可視性,基於全球蒐集取得的龐大威脅情資進行關聯分析偵測惡意行徑,如今更進一步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技術,藉此建立狙殺鏈(Kill Chain)各個階段中,相關手法、工具技術與執行程序(Tactics、Techniques與Procedures,簡稱TTP)的資料分析模型,主動發現高風險行為,以強化數位化應用的安全性。
專題報導
新跨雲時代 無縫遷移有解
同質架構不易/異質環境複雜 單一平台結合顧問服務補強思維技能
文◎余采霏
運用雲端服務與資源來打造現代化IT架構已成為一種常態,也是企業用來推動業務轉型的策略手段。藉由各種公有雲之間或公有雲與私有雲的整合,企業不只能夠解決各種業務以及運算需求,同時還能有效降低總體成本,並且符合法規遵循的要求。根據市調機構RightScale發布的2019雲端運算現況報告(2019 -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94%的企業至少使用一個公有或私有雲,84%企業採用了多雲策略,而採用混合雲策略的企業,從2018年的51%增長到2019年的58%。
儘管雲端運算已成趨勢主流,但企業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包含如何讓應用服務在公有雲與私有雲自由地移轉、如何部署到不同公有雲以取得最佳成本效益、採用多雲架構時如何妥善管理等等,本期將採訪各界專家,探討在跨雲時代下,企業應具備的思維、面臨的技術門檻,以及哪些方案可以協助企業利用雲端進行轉型。
產業趨勢
暗網勢力成新興威脅 端到端部署完整應對防禦
亞太地區成頭號利潤目標 軟、硬體和服務三方著手有效防範
文◎林祺斌
隨著亞太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經濟體之一,可預見的是空前巨量的個人資料會在網路上進行傳輸交換。在亞太區就有大約20.07億的網際網路用戶,這幾乎是此區域一半的人口,如此快速的科技採納率也致使各種裝置使用的數量持續增長。而裝置及網路終端點(Endpoints)的增加,也就意謂著網路犯罪滲透的機會增加,尤其針對未採取防禦措施的用戶和組織,其風險更甚。
如今,網路數據資料已是現代企業於營運上不可或缺的參考項目,這是網路犯罪者也清楚的事實。亞太地區也因此成為網路犯罪的頭號利潤目標,所謂的暗網威脅也隨之遞增。雖然相比於西方國家,亞洲地區的暗網勢力規模仍相對較小,但不論如何它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興威脅。
深度觀點
數位匯流衝擊著作權保護 網路管理技術競賽激戰
OTT影視突顯數位法規需求 追劇神器與惡的距離並不遙遠
文◎陳佑寰
網路的興起已模糊了傳統媒體與電信產業的界線。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的浪潮襲來,網路也可經營媒體與電信業務。Netflix、愛奇藝等OTT平台已對過往佔據人們眼珠視野的有線電視產業產生巨大衝擊,而Skype、Line等通訊App也侵蝕電信產業的話語金流。假新聞與假消息最大的來源就是網路,傳統傳媒如電視、報紙等反倒淪為轉載網路消息的二手傳播。展望未來的5G時代,量更大、質更精、速更快的資訊傳輸,將帶來更劇烈的經濟及產業的地殼變動。時勢所趨,網路管理實為政府部門與民間企業都必須正視的面向。我們可以從追劇神器的善與惡,看網路技術發展對數位影視產業發展的影響。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