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心涼的情意
臺灣人嗜吃冰,冰品百百種。近年來嘗過最令我難忘的是玉里橋頭冰。今年六月去花東出差,吃完玉里麵以後,雖然飽足但溽暑難消,就循線走去網路上頗負盛名的玉里橋頭冰。該店雖小有名氣,但整個店面,說好聽是長得樸實,說坦白是長得簡陋,我走到店門口的時候還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點。
招牌冰端上桌的時候,老闆用很自信但低調的語氣說:「先吃旁邊沒有煉乳的部分,我們的糖水是自己熬的,很甘甜。」結果這家其貌不揚的店,端出了我此生吃過覺得最好吃的臺式八寶冰⋯⋯
編輯你的心靈游牧地圖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在《看不見的城市》裡打造馬可波羅跟忽必烈的世紀相遇,馬可波羅口述周遊諸城市的見聞,連忽必烈聽著都著迷了,然而這些城市大部分是虛幻的,引人入勝的力量,是記憶、慾望、符號及故事。我常覺得,書籍的力量就像馬可波羅口中看不見的城市,可瞬間使人...
獻給每個不可或缺的妳 《小日子》這一期的封面故事開創了發行89 期以來的首例,這次我們的受訪者全部都是素人,不是有型有款的咖啡館主人,也不是酷酷的獨立樂手,是那些在生活中很常遇到、卻未曾留心的女性:市場中賣魚的阿姨、早餐店老闆、豬腳店的阿姨、為了保留公園遊樂器材及空地四處奔走的媽媽⋯⋯。她們...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一種透心涼的情意
臺灣人嗜吃冰,冰品百百種。近年來嘗過最令我難忘的是玉里橋頭冰。今年六月去花東出差,吃完玉里麵以後,雖然飽足但溽暑難消,就循線走去網路上頗負盛名的玉里橋頭冰。該店雖小有名氣,但整個店面,說好聽是長得樸實,說坦白是長得簡陋,我走到店門口的時候還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點。
招牌冰端上桌的時候,老闆用很自信但低調的語氣說:「先吃旁邊沒有煉乳的部分,我們的糖水是自己熬的,很甘甜。」結果這家其貌不揚的店,端出了我此生吃過覺得最好吃的臺式八寶冰,糖水甜而不膩,八寶的每一寶都超Q 嫩。冰融化了其實就只是水,但用心的冰擁有鑽石一般的外型跟美味。
因為研究素食而一頭栽進豆類世界的成益,跟好友小偉在宜蘭開了純手工的「白水豆花」,使用臺灣最好的東岸水質,配合研究多次的豆花比例,造就了最自豪的臺式冰品代表之一—— 冰豆花。「泉拆解後就成為白水,代表我們澄澈的初心與對原料的堅持,也是對自己不隨波逐流的鞭策。」
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昭和冰室」,老闆林宏一在寸土寸金的區域裡一排老房子中安身立命,原本開的是自己擅長的老件家具生意,後來跟想要一起合夥創業的朋友,在這個空間裡又激發出做冰點的靈感,「確定開冰店以後,才發現做冰品一點也不容易。」「即使這棟房子最後極有可能還是被拆掉,我也想以自己的方式,留下最後的印記。」
在淡水長大的梅里跟先生威宇一起在沖繩生活了四年,某日在去打造婚戒路上走進一間日式刨冰店,既甜蜜又清新的回憶一直縈繞在心頭,後來有了女兒返臺生活,萌生一起創業的念頭,即想起當年這間冰店。「朝日夫婦」一年四季都專注做冰,去年冬天推出南瓜限定款,今年冬天也已經想好要用栗子做特別版。
曾經在小日子商号快閃販售過的果食男子,也開了自己的冰店了!在炎熱的天氣擺攤碰到果醬難以銷售的情形,讓他倆開創了刨冰的創業之路,「對於在菜市場長大的我來說,冰是夏季不可或缺的回憶。」「對於我們來說,冰就像是傳遞心意的媒介,我們將喜愛的生活傾注其中,期待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某個人心中美好的回憶。」
本期內容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小牛出生後的擠奶功課 寶寶專屬的營養初乳
奧地利峽谷奇遇 來自山林的耳語
老派價值溫習 在法國品味等待
翻開阿公的童年記憶 找回藏在內心深處的英雄
攝影師行走手記
林軒朗:臺北再會
專欄
馬世芳:歌是冷的
張曼娟:沒有水果的四果冰
黃威融:大叔跟女友提案——讓我們成為鄰居吧!
聊聊天
黃家賢 ╳ 楊豐銘:設計師最大的幸運 是有人肯讓你玩一次大的
封面故事 Get Some Sweet Ice
Part 1 濃縮人生記憶的一口甜
嘗一口豆花冰 將男人的浪漫大口吞下
在鬧區最後的老宅 以雪花冰奉上往日時光
離開沖繩的海邊朝日 為刨冰淋上淡水夕照
延續童年的美好 把夏日記憶都裝進罐裡
Part 2 我用一生做這碗冰
水果冰傳遞了濃甜 也承載府城飽滿的人情
大火淬鍊的濃郁黑砂糖 熬出榕樹下的青春歲月
這隻綿密叭哺 傳承阿公的堅持與叮嚀
傻傻地做才有收穫 超過一甲子的古早味冰
SP 動手來做冰
創意現場
彭星凱:廢物の我
工作室日常
324版畫工作房 傳遞藝術火種的使命家
市場旁的編輯事
Gill Li:被編輯收養後的貓生
小日子享生活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