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子科技雜誌 07月號/2019 第400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新電子科技雜誌 07月號/2019 第400期

  • 出版日期: 2019/07/0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9.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56
紙本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售價:NT$ 18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80
新電子(12期+2期) NT$1680
新電子(3期) NT$45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現在就是未來
5G技術/服務/應用大躍進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0

    遠眺自駕車供應鏈商機 DSRC/C-V2X競逐車聯網 自駕車已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明日之星。電影《超級戰警》與《第五元素》中,對未來自駕車趴趴走的幻想正逐步轉為真實,而實現這個願景,須仰賴C-V2X與DSRC提供低延遲又可靠的聯網技術,打造無縫連接的車聯網市場。

  • 電子書: NT$ 180

    各路人馬鴨子划水 化合物半導體前景可期

  • 電子書: NT$ 180

    扮演環境資訊數位化感官 物聯網感測器加倍耳聰目明

  • 電子書: NT$ 180

    綠色運具商機蠢蠢欲動 電動車產業鏈蓄勢待發

  • 電子書: NT$ 180

    用的好不如用的巧 用分眾化讓AI晶片更靈活

  • 電子書: NT$ 120

    新電子科技雜誌 05月號/2018 第386期

  • 電子書: NT$ 180

    寬能隙材料來勢洶洶  SiC/GaN各有市場定位

  • 電子書: NT$ 180

    趕上宅經濟新常態 USB4高速介面年底進入量產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故事 工業邊緣飆算力 工廠內數據收集、篩選與運算的應用量成長,在兼顧系統決策的即時性的需求下,邊緣運算成為智慧製造的重要基礎。為了強化邊緣的算力及功能多元性,Edge cloud以虛擬化技術在邊緣端使用簡化的雲端工具,助力工廠管理大量的IPC,從中篩選重要的數據,整理成資料集再上傳到中央雲端...

  • 電子書: NT$ 180

    工業網路智慧+1 疫情、戰爭/地緣政治、通貨膨脹等黑天鵝不斷侵擾,產線加速數位轉型以建立韌性供應鏈,工業閘道器強化聯網與資料處理能力需求水漲船高。除了聯網與多協定轉換之外,具邊緣運算能力的閘道器維持設備穩定並提升產線智慧化,透過全面數位轉型變身為「韌性」產線,工業閘道器協助產線蒐集、傳輸甚至處理數...

  • 電子書: NT$ 180

    硬體/軟體雙管齊下 智慧建築能源管理一把罩

  • 詳細資訊

    現在就是未來
    5G技術/服務/應用大躍進


    行動寬頻堂堂邁入第五代,3GPP 5G新無線電(New Radio, NR)核心技術架構Release 15,甫於2018年6月通過,2018年底便有電信營運商宣布開台,2019年4月美、韓相繼商轉,中國在6月初提前釋出四張5G執照,就連原本計畫2020年才拍賣5G頻譜的台灣,也傳出將提前於2019年底釋照,2020年商轉上路。相較於4G LTE推廣初期的2010~2012年,5G的商轉進度十分迅速。

    儘管近期許多消息傳出,5G網路體驗差強人意,沒有預期的順暢與便利感,但5G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科技發展引擎,所謂科技力即國力,5G落後意味未來國力的落後,這或許就是各國競相推動5G提前開台的原因,5G將帶動龐大的科技經濟產值,關注的各方都不想在發展的過程中落後。但高規格的平台需要相得益彰的應用以帶動市場的發展,5G的殺手級應用是甚麼?更是投入市場的廠商亟欲挖掘的重點。

    5G為未來15年經濟火車頭
    5G將是下一階段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根據GSMA的預估,5G在未來15年將帶動全球經濟增加2.2兆美元,受益最大的領域為公用事業。資策會MIC認為,2019年底之前,全球將有21個國家/區域,近40家電信營運商推出5G商用服務,釋照、開台動作越來越積極,也將帶動從上游晶片、設備、終端裝置到軟體、服務等不同層面的龐大商機,以5G智慧型手機為例,2019年5G手機出貨量預估達460萬支,2020年採用5G SoC的手機即將上市,最重要的iPhone 5G也可望問世,2020年5G手機出貨大幅成長至7,400萬支,2021年更將成長至1.86億支。


    ※新電子科技雜誌簡介
    新電子科技雜誌於1986年創刊,以台灣資訊電子上下游產業的訊息橋樑自居,提供國際與國內電子產業重點資訊,以利產業界人士掌握自有競爭力。雜誌內容徹底執行各專欄內容品質,透過讀者回函瞭解讀者意見,調整方向以專業豐富的內容建立特色;定期舉辦研討會、座談會、透過產業廠商的參與度,樹立專業形象;透過網際網路豐富資訊的提供,資訊擴及華人世界。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www.mem.com.tw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