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居夢 換個城市過日子】
移居,其實是一種取捨,是考驗適應的能力,同時也是另一段體會生命的旅程。在職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之際,是否曾想過離開現居的都市,搬到臺灣另一處所在,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資深媒體人魚夫,以畫筆記錄臺南的豐厚文化資產;卓也小屋創辦人卓銘榜,放棄原所從事的景觀工程業,與妻子重拾生活的質地;教職退休後,李元和選擇在鹿野鄉落腳,積極推廣蝴蝶復育;台灣健康友善城市祕書長郭憲文則期待政府能將友善城市的元素注入市政建設中,讓各個縣市無論硬體或軟體都成為移居的好所在。
台灣唯一貓咪專門誌,誕生! 如果您和我一樣是愛貓一族,現在起我們終於有 《貓咪與我》這一本專門為咱們設想的貓雜誌了。每 一頁都是和貓有關的內容,不會看到隔壁棚、與我們 無關的汪星人內容。所以儘管初期頁數是32頁,但絕 對是頁頁精彩,值得一看。
終於又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去旅行吧!給自己一個出發的理由,可以是慢活漁港或是與櫻花為伴的半山,也可以是滿滿芬多精的森林又或是浪漫的農場,不管是全新的探險或是重新發現,這次就調慢呼吸節奏,不再走馬看花!
2023年底COP28在杜拜舉行,各國元首、政府官員、學者齊聚一堂開會,為了符合2015年《巴黎協定》在本世紀末氣溫增幅1.5℃內的目標,會議期間首次倡導Vegan飲食,提供1.5℃菜單(1.5℃-aligned Menu),每天25萬份餐點至少三分之二為無肉的蔬食選擇,展現出在符合低碳排友善環...
「好想吃肉啊!」想為家人或朋友獻上令人驚豔的肉料理,走進全聯看到滿滿貨架卻又不知從何下手?《PX COOK》了解你勇於嘗試的料理魂,本期以「肉料理」為主題,邀請四大主廚分享私房密技,在家也能跟著做出屬於自己的美味肉料理。
空間不夠大,東西又很多,好像收來收去似乎收不完? 本期收納PLAY的cover story將帶給你小空間快速收納的終極絕招,針對最常碰到的衣櫃問題、廚房、冰箱、浴室、化妝台、提出解決方案,並提供Before&after的實際操作,讓你按部就班,10分鐘內解決擾人……
《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 「青年關懷第一品牌」,劃分「社會關懷」、「生活空間」、「多元文學」三大方向;另秉持文學初衷,擴大文學涵義,特列「類型文學」徵稿。
先學會減量取捨,收納才會做的好!能提昇空間使用率的「減量收納學」! 家裡的東西總是亂糟糟、無法長期的收整乾淨,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把東西都一一歸納、好找又方便拿取呢? 收納很難做好,其實最大主因是「家裡擺放的東西太多」!物品種類太多、難以分類,分不清楚需要或不需……
《社福桃花園》為桃園市社會福利專刊,每季刊載內容多與市民朋友們生活相關的社福資訊,包括各項弱勢補助、福利津貼、服務方案等,亦可讓市民朋友認識社區中積極推動社福的團隊及代表人物,同時也能從中取獲知精彩的生活趣聞。
N0.24/2014寒露特刊:安靜地存在 跟隨愛亞老師的文字, 我重新理解並觀察植物,同時也想起那個曾與自然極度親近的自己。 那時,我是透過雙眼與感官,直覺理解世界的所有。 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 我們最早的哲學老師,是我們的眼,是我們的腳。 一本關心人、自然、文化與設計的季刊 |立...
《社福桃花園》為桃園市社會福利專刊,每季刊載內容多與市民朋友們生活相關的社福資訊,包括各項弱勢補助、福利津貼、服務方案等,亦可讓市民朋友認識社區中積極推動社福的團隊及代表人物,同時也能從中取獲知精彩的生活趣聞。
心靈工坊2022年9月發行第45期書訊 暢銷好書pp. 3-4:《懂得的陪伴》《歡迎來到性諮商室》 《聆聽的力量》《存在催眠治療》 熱門新書pp. 5-7:《孩子說「不」,才會去做》《地球就是諮商室》《動勢圖卡》《土星:從新觀點看老惡魔【全新修訂版】》《棘冠薔薇》《東臺灣頭頸癌診治專家》...
熟年專題:我的移居夢 換個城市過日子
移居,其實是一種取捨,是考驗適應的能力,同時也是另一段體會生命的旅程。在職場上打拚了大半輩子之際,是否曾想過離開現居的都市,搬到臺灣另一處所在,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資深媒體人魚夫步入五十大關前,決定拋開過去成功的包袱,到臺南「專心」做一名漫畫家,把臺南豐厚的文化用畫筆記錄下來。
卓也小屋創辦人卓銘榜原在臺中從事景觀工程業,燈紅酒綠的應酬讓他一度迷失,驀然回首決定偕同妻子到苗栗三義找回生活的質地。
年輕就移民臺東的退休教師李元和,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內在對生活的渴求,選擇在鹿野鄉落腳,退休後積極推廣蝴蝶復育,打造社區的蝴蝶花園。
台灣健康友善城市祕書長郭憲文則是期待各縣市政府能夠以永續的洞見,將友善城市的元素注入市政建設中,讓各個縣市無論硬體或軟體都成為移居的好所在。
移居,無非是想要找個讓身心都更自在的處所;
行至中年,換個城市過日子,說不定會拾獲意想不到的第二人生!
---
其他精采單元:
特別企劃:百歲作家楊絳回眸前半生 以書寫傳遞思念感懷
走過戰爭磨折、時代摧逼,最後與親人天人永隔,楊絳在生死別離之後,仍堅持握著筆桿,將一輩子的回憶存留下來;如果生活是無法排遣的寂寞孤獨,那麼書寫,或許正是她讓幸福成為永恆的方式。
要健康:走路治痠痛 姿勢正確沒煩惱
常言道:「老化從腿開始。」所以減緩體力快速衰退的最佳方法就是鍛鍊雙腿肌肉,而健走是最容易被實踐也是最為推薦的運動。本期介紹一套由酒井慎太郎整復師所提出的「酒井關節矯正走路法」,藉由每天走路,就能輕鬆解決各種痠痛。
熟人物:劇作家袁瓊瓊 人生就像一齣鬧劇,有時正經有時胡鬧
「我或許是有故事的人,我不知道,因為老覺得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在《滄桑備忘錄》中,劇作家袁瓊瓊如此描述自己。但事實上,她早在超過一甲子的歲月裡,為人生寫下一頁又一頁痛快不造作的故事。
好生活:旅美設計師姚彥慈 以外婆為靈感的創意餐具
美國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年年舉辦設計競賽,提供全球學子設計交流平臺,二○一四年設計競賽獎項公佈,由「Eatwell」餐具一舉奪得首獎,而背後操刀的設計者,正是來自臺灣的旅美設計師姚彥慈,創意靈感來源就是她罹患失智症的外婆。
好生活:紀錄片《長情的告白》 用影像傳遞照服員的相伴和辛勞
「在生命的低谷,你的照顧與陪伴,是最溫柔的愛。」是紀錄片《長情的告白》為一群默默付出的照顧服務員所下的深情註解,他們無私奉獻的勞動身影,讓一群身軀逐漸凋零的失能患者找到心靈依歸,重新看見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註:〈ソトコト〉與〈孫の力〉文章因電子版權問題,故未收錄。
第三十八屆金鼎獎
生活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