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不婚、一個人的風景也是日常,SOLO女子的新生活地圖想像!
獨自變老也能自在不孤獨,共同前行的安心生活指南,
從此擺脫焦慮,擁抱獨身精彩。
【試讀心得募集活動】
*活動時間:即日起~9/26(四)
*活動方式:活動期間內,下載本書試讀本,在評論區留下100字以上試讀心得,將有機會獲得正式版電子書或375優惠卷。
*試讀獎勵:出版社提供正式版電子書(5名),讀墨提供三本75折優惠券(5名)。正式版電子書由出版社遴選,375由讀墨抽出。
*中獎名單:將於9/27(五)公布於試讀本頁面,並發信至會員信箱通知獲獎者。
*中獎名單:
(1) 《 SOLO女子圖鑑》電子書一本(共5名)
得獎名單:
阿呆呆
375永遠不太夠及想中樂透的Azrael
wen1863
薛里
Michelle
(2)「3本75折」優惠券一張。(共5名)
食品雜貨
榕
E50
Shuhui
菲菲
電子書兌換碼與優惠券將於10/1前寄送至讀墨帳號之電子信箱。
★韓國Yes24網路書店9.6星共感好評★
中年不婚、一個人的風景也是日常,SOLO女子的新生活地圖想像!
獨自變老也能自在不孤獨,共同前行的安心生活指南,
從此擺脫焦慮,擁抱獨身精彩。
傳統家庭解體、未婚人口增加、非親屬家庭擴大……
中年未婚、獨居生活是種異常嗎?代表人生失敗嗎?
單人家庭時代,從人際關係、財務規畫、住房、醫療、到退休,深入探索熟齡獨居者的新生活模式。
對「Aging Solo」來說,獨自生活並非特立獨行,而是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方式之一。
根據內政部2023年最新統計顯示,單人戶占全台灣家戶數整體比例達36%,且成長率高達3.2%。越來越多人選擇了獨活的方式,然而做出這般選擇之後,焦慮與徬徨仍然縈繞。
不婚到老後會感到孤單嗎?
當生病時,誰來照顧我?
我要工作多久才能準備退休?
作為獨居的不婚中年人,作者訪問了19位像她一樣獨居的中年不婚女性,探討她們在這個社會中選擇不結婚的原因、如何應對孤獨、建立親密關係,以及準備養老的過程。書中不只關注Aging Solo女性所「缺少」的,更著眼於她們所「擁有」的豐富生活。透過他人的經驗故事,我們可以從全新角度重新構建自己的生活。
當不婚已成為無法逆轉的全球社會趨勢,我們更應該重新審視現有的社會制度。
Aging Solo們多樣且豐富的經驗與見解,為我們開拓了超越傳統家庭框架的視野,並帶來完善制度的新社會想像。
無論是已屆中年的單人戶,還是決定單身過生活的人,這本書都將帶來不同的視角和啟發,更是理解一人家庭群體和社會的重要指南。
作者簡介
金熹暻(김희경)
紀實作家。
首爾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擔任《東亞日報》(동아일보)記者、「Save the Children」權利宣導部長/事業本部長、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助理、性別平等和家庭部副部長。從2023年開始,成爲江原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客座教授,講授家人、親屬和媒體的故事。著作有《異常的正常家庭》(이상한 정상가족)、《女性的工作:重新整理》(여성의 일, 새로 고침)(合著)、《這是我的人生》(내 인생이다)、《我的聖地亞哥,獨自一人也共同前行之路》(나의 산티아고, 혼자이면서 함께 걷는 길)、《賣座電影的再構》(흥행의 재구성)等。
她對解讀人們的行為模式、觀察社會現象,以及思考如何改變這些事物有濃厚的興趣。然而,從她的著作列表可以看出,她並非只堅持鑽研某一領域。每當某個領域引起她的興趣,便會投入其中,透過親身體驗和提問來撰寫書籍。儘管涉獵多個領域,但她始終專注於,個人及群體思想所創造的變化與成長的故事。
譯者簡介
陳思瑋
韓國外國語大學對外韓文翻譯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期許自己用更寬廣的視野看世界,與讀者分享優秀有趣的作品。
作品與學經歷請參考 lifentranslatez.mystrikingly.com/
林維君∣臨床心理師、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劉秀枝∣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失智症領航人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金荷娜∣《兩個女人住一起》作者
張日昊∣《悲傷的訪問》作者、《時事IN》記者
本書剖析了在性別文化及少子化、高齡化等社會現象,都與台灣相近的南韓。以19位中年單身女性們的生活方式與哲學觀為典範,了解她們的故事,讓我更能享受現在,安心準備不寂寞的獨老人生。——林維君,臨床心理師、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我們都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然後獨自或與他人共度一段時光,最後再獨自一人離開。孤獨、照顧、生計、養老、死亡,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而面對這些問題的方式構成了各自的人生。沒想到聽了她們的故事竟讓我感到如此安心,單身的我們終究並非一個人。生命的答案並非固定,放下無謂的恐懼,現在是時候想像不一樣的未來了。——金荷娜,《兩個女人住一起》作者
由畢業、就業、結婚、生育所構成的社會時間表窄化了生命的空間,限縮了我們的想像。這本書的內容拓展了這個世界的邊界,打破了「別無選擇」的觀念。作者在規範和固有觀念外,為我們搭起了一條可以跨越成見的橋梁。——張日昊∣《悲傷的訪問》作者、《時事IN》記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