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與超越
0 篇書評

抑鬱與超越

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

  • 出版日期: 2023/12/2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705425
  • ISBN: 9789571933603
  • 字數: 217,571
紙本書定價:NT$ 640
電子書售價:NT$ 4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為逯耀東教授研究《史記》的畢生心血集成,對司馬遷與《史記》做了深刻的探討與深入剖析。無論是對〈太史公自序〉與〈報任安書〉的深入解讀,或細究司馬遷在《史記》全書中的架構安排、篇章聯繫、撰寫方式及個別紀傳的背後深意。透過本書,讀者將能理解《史記》的開創地位、文字背後隱晦且深刻的目的,司馬遷的情感及所思所想也由此躍然紙上。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406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

  • 電子書: NT$ 322

    歷史不會從天而降,所有的「現在」都有時間的軌跡 從神話時代到夏王朝,一段沒有文字, 唯有等待考古學家的手鏟慢慢挖掘出的歷史……

  • 電子書: NT$ 332

    有關雍正皇帝繼位是否合法的問題,向來眾說紛紜,是清朝的一大公案。 丁燕石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蒐集相關資料,也試著從心理層面出發來撰寫此書。

  • 電子書: NT$ 325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 電子書: NT$ 339

    仗該怎麼打,地該怎麼占? 從秦到清,成就霸業統一全國的軍事戰略 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的收官之作, 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 電子書: NT$ 300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 電子書: NT$ 245

    黃仁宇重磅著作《中國大歷史》,全新直排校訂,暢銷10萬本新版! 黃仁宇: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 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 電子書: NT$ 210

    《史記》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為了完成一部書,一個人會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司馬遷在想什麼?他又是為了什麼? 這一次,讓我們從《史記》讀《史記》!

  • 電子書: NT$ 228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站了起來的王丹,一直沒有低頭。  23年後,王丹要重說史,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無疑地,六四事件、兩次入獄對王丹的人生經歷鐫下深刻的痕跡,但「民運人士」只是他的身分之一。  王丹還有歷史研究者、詩人等各種面向。如今王丹已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曾經在中...

  • 電子書: NT$ 315

    ★融合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以象形文字為線索,尋源探流,重返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世界,捕捉漢字文化樣貌。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以商周史為本, 結合最新出土史料與考古新發現, 撰成有趣又紮實的異聞錄。 全新解讀西元前十一世紀到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精神生活。 投映當代政治社會,令人不禁含笑思索。

  • 電子書: NT$ 400

    新資料●新觀點●新方法 歷史課本沒有告訴你的事   ★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毛筆字才是?   ★「中原」在哪裡?為什麼華人自稱「炎黃子孫」?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先生,「家」在何方?   ★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如此相像?   ★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在長江?

  • 電子書: NT$ 165

    本書以黃帝為始,彙集許多故事,接言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傳,透過古史傳說,勾勒其不凡的生命風貌。讀者不必據此為信史,然誠可以此推考中國古史真相,一探古代聖哲之精神。

  • 電子書: NT$ 245

    透過莊子的人生哲學,引領我們進入「逍遙遊」的世界,在混亂無章的社會中,找回悠然自處的生活之道。 講到莊子,第一印象往往只是他輕鬆幽默的形象嗎? 你知道莊子其實: 表達立場時,雖然輕描淡寫,卻讓人難以招架。 批評仁義,是因為對於仁義有更高的理想。 乍看消極遁世,實際上處處表達入世的關懷。...

  • 電子書: NT$ 224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 詳細資訊

    深入解析司馬遷生命際遇的抑鬱與自我超越
    逯耀東教授研究《史記》之畢生心血集成

    漢武帝時代,在學術、法制、軍事上都有空前的鉅變,在政治環境也形成高壓的君主絕對權威。司馬遷因「李陵之禍」而遭罪受刑,後人由此認為《史記》是對現實政治「微文刺譏」的「謗書」。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司馬遷如何超越現實桎梏,在不觸犯時諱的情況下,費盡心思保留當代歷史的記錄?司馬遷與《史記》,又對中國史學產生怎樣的價值、貢獻與影響?
    本書是逯耀東教授的遺作,包含八篇論文及三篇附錄,從撰史的動機、內容次序安排的目的,再到現實政治產生的限制等,透過逯教授宏觀與細微兼備的史學觀點,一路抽絲剝繭,描繪出司馬遷藉《史記》「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既抒發滿腔抑鬱,又完成自我超越的完整圖像。

    ◎司馬遷如何避免觸犯時諱,保留真實歷史記錄?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司馬遷透過史書誹謗漢武帝是「就算想也不可能做」的事。司馬遷在「隱略」的前提下,肇創以人繫事的「紀傳體」,並以「太史公曰」發論,來達到以「《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的目的,而「史贊」的形成,也為後世史學家開創空間,允許他們在嚴肅而客觀地敘述歷史事實之後,有一個發抒己見的機會。至於司馬遷在《史記》中未竟之意,只有「俟後世聖人君子」探索了。

    ◎司馬遷與《史記》對中國學術與中國史學,有什麼承先啟後的貢獻?
    漢武帝時,計畫性地大規模搜集軼書,並建立典藏制度,設置太史令管理與整理圖書。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對周秦以來文獻資料的整理,不僅對戰國以來新興的學術思想予以歸類,並將孔子所成的六藝,超越諸家之上,鑄定以後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版型。
    司馬遷以丞相公孫弘「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為基礎,向「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過渡,「義」與「變」一字之易,創立了中國的傳統史學。《史記》既對上古的學術作出系統性的整理,亦為中國史學拓創了新的途徑,達成了兩個層面的「成一家之言」。

    ◎逯耀東教授研究《史記》之畢生心血集成
    本書為逯耀東教授研究《史記》的畢生心血集成,對司馬遷與《史記》做了深刻的探討與深入剖析。無論是對〈太史公自序〉與〈報任安書〉的深入解讀,或細究司馬遷在《史記》全書中的架構安排、篇章聯繫、撰寫方式及個別紀傳的背後深意。透過本書,讀者將能理解《史記》的開創地位、文字背後隱晦且深刻的目的,司馬遷的情感及所思所想也由此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逯耀東(一九三二~二○○六)
    江蘇豐縣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獲頒國家文學博士(歷史學)。曾任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畢生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尤專注於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傳統與現代史學、中國飲食文化史。著有「糊塗齋史學論稿」五種、「糊塗齋文稿」五種。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