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禪與悟

Chan and Enlightenment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68.8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5986919
  • 字數: 132,200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自適的安心方式。
禪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學著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鎖,
才能海闊天空地任運飛翔。
禪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練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
然後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聖嚴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24

    基於調身、調息、調心的三原則,有用大、小乘共通的各種觀行法,有用內、外道通用的呼吸法,也有用印度及中國的各種柔軟健身法。所以無論何人,只要真的有心學習,最高可以進入「無」的境界,其次可以得定,再次可得身心輕安,至少也能學會一套非常實用的健身方法。──聖嚴

  • 電子書: NT$ 210

    本書將禪的精神,貼切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來講。 藉以疏導人生的苦悶與無奈, 指出如何達成灑脫自在、積極進取的生活目標。 並鼓勵每一個人,都應從禪的修行及體驗中, 級級提昇身心世界的品質。 ──聖嚴

  • 電子書: NT$ 112

    三祖僧璨是從徹悟的觀點來開示尋求真心的修行者, 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別心轉化為佛的無分別心, 如何由有入空、轉垢為淨。 他告訴我們修行時應如何修持、應抱持何種心態: 心無愛憎,既不該否定煩惱,也不該尋求開悟。 修行本身就是目的;只要不存其他目的,終能實現平等心—— 沒有分別,言語道斷...

  • 電子書: NT$ 210

    本書是以淺近的語文,表達常人都能看懂的佛法,由基礎的佛學常識,到專門的禪學思想, 由一般生活中實用的禪學修養,到長期專修的禪修境界,做了層次化的介紹。──聖嚴

  • 電子書: NT$ 112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由印度西來,將禪法傳入中土,聖嚴法師則在千載之後,將中國禪宗弘傳於美國,東西半球的時空文化雖大不同,但皆是助人解開一個謎題——心在哪裡?

  • 電子書: NT$ 105

    禪在哪裡? 禪,重視心的解脫。 空與因緣是禪法的基本觀念,三者密不可分。 頓悟,是無法言說的智慧。 漸修,則是透過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一點一滴地把自私心除掉,直觀諸法實相。

  • 電子書: NT$ 126

    人可以永遠快樂,而不煩惱嗎?戀愛的人怕失戀、有錢的人怕沒錢、得意的人怕失意……,有沒有一種「真正的快樂」,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只有希望,沒有失望呢?

  • 電子書: NT$ 126

    將禪法帶進辦公室,突破朝九晚五的有限鐘點,以無限的活力、無限的創意,迎接每一個挑戰!

  • 電子書: NT$ 126

    人,因何生?因何死?因何能夠從生到死,無不自在? 本書即是生死議題的問與答,聖嚴法師提出了他的智慧觀察與解決之道。

  • 電子書: NT$ 168

    磨磚怎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紅爐中可能有雪嗎? 如何讓養在瓶中的鵝毫髮無傷離開瓶子? 到底應該不落因果,還是不昧因果? 為何會「飯籮邊坐餓死人,臨河渴死漢」?

  • 詳細資訊

    禪宗的悟,或是不假階梯,一觸即悟;
    或是苦參實究,突然自發。

    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自適的安心方式。
    禪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學著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鎖,
    才能海闊天空地任運飛翔。
    禪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練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
    然後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聖嚴


    ●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