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身體的濕【暢銷紀念版】
0 篇書評

除身體的濕【暢銷紀念版】

趕走脾胃病、皮膚病、慢性病、三高病

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0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848196
  • eISBN: 9789863848158
  • 字數: 89,395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濕」是一種呈瀰漫狀態的物質,在空氣中稱為水蒸氣或霧氣,若水分在人體滯留太多時就是一種病症,故又稱「濕邪」。

中醫普遍認為,人體臟腑機能運化正常,則可平衡體內的水分,但當身體無法將水分引到正確的位置供給運用時,就代表,「體內濕氣比較重」。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22

    吃什麼很重要,但如何吃更重要! 改變人生的10種科學進食秘訣, 幫助你改善慢性疲勞,終止食物渴望,找回健康的身體

  • 電子書: NT$ 336

    你吃東西是真餓還是假餓? 利用科學法則跳脫假性飢餓的循環, 重新信任你的身體,修復你與食物的關係, 養成開心吃也無罪惡感的飲食習慣。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作者賈德森.布魯爾全新力作── ★TED演講1,9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經臨床實證,數千人都證實有效的...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電子書: NT$ 375

    網友引頸期盼!減肥界「大仁哥」宋晏仁醫師全新著作終於上市! 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 成功幫助超過萬人成功減重不復胖 真正實現吃飽吃好、營養均衡、不須痛苦運動的幸福減肥法

  • 電子書: NT$ 392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 出版日期:2023-12-15
    電子書: NT$ 304

    日本熱銷突破21萬冊! 史丹佛式的「忙碌工作法」——再忙也能將身體傷害減至最低的方法 電視節目引爆熱烈迴響 奧運金牌選手、全美紀錄保持人──頂尖運動選手的減輕疲勞秘訣首度公開!

  • 電子書: NT$ 266

    \ 92%的人都瘦了! / 生理學X營養學X心理學 第一本結合三大學理的最高食慾控制法 教你騙過大腦,不但可以減肥,而且還能一直瘦下去

  • 出版日期:2024-03-01
    電子書: NT$ 266

    ★風靡全球的醫療靈媒飲食法,在地實踐版! ★ 建立正確心態╳破解迷思與關卡╳在地化食譜╳療癒見證 最強醫療靈媒飲食台灣實踐者朵媽、朵爸, 結合親身經驗與相關療癒專業,告訴你如何面對施行過程中的難題, 陪你一起迎接找回健康人生後的的身心靈自由!

  • 電子書: NT$ 294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 電子書: NT$ 294

    餓怒(Hangry)=飢餓(Hungry)+憤怒(Angry) 在飢餓控制你之前,先控制你的飢餓!

  • 電子書: NT$ 338

    17種常見女性疾病 X 23個真實案例 覺察自我,跨越人際關係的生命課題,找回充滿能量的自己

  • 出版日期:2023-05-01
    電子書: NT$ 238

    ★男人一生必讀,高中畢業前讀了更能保一生無憾! ★有伴侶或沒伴侶、性欲強烈或性欲不振、想懷孕或不孕、性冷感或性欲衰退,所有人皆適用! 亞馬遜百大暢銷書! 從武士的刀,看男人的刀! 射精有道,性福無礙! 女孩在青春期會開始來月經,男孩則會開始射精。 男性生殖器就像武士的刀一樣,是男...

  • 電子書: NT$ 434

    每個不健康的人,幾乎都有呼吸的問題。 寫這本書,不是為了探討一般的呼吸而己, 而是希望陪你一起採用眼前適合療癒的呼吸。 「心健康,身體也會得到健康。 在身-心的健康之間,呼吸是最好的一座橋梁。」──楊定一 楊定一從個人的經驗和理解,意識到呼吸可以主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且...

  • 電子書: NT$ 406

    心、身、情、食、寢, 習慣成自然 習慣可以自主選擇,可以自由製造。   浮生急景,心身康健,方可安步當車,逆境如順境! 紅塵情濃,先愛自己,才能愛而不傷,相忘於江湖!

  • 電子書: NT$ 285

    為什麼病老是看不好?為什麼吃了藥還是無法根治? 絕大多數疾病,與心念和情緒的糾結有關。 治病要治心;學習調整心念,才能啟動自癒力,把健康找回來!

  • 電子書: NT$ 266

    前臺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博士 30年親身實證 ── 看不見的「氣」,是新時代解百病的救星! 暢銷書作家 楊定一博士、蔡璧名教授、李鳳山師父 科博館館長 孫維新、身心靈老師 賴佩霞 聯袂力薦!

  • 詳細資訊

    濕病四季盛行


    國家首席中醫師路志正.祛濕調理的養生祕訣
    6大生活指南+33種疾病調理+54個實用小方
    教你三分治病七分養

    糖尿病、高血壓、中年發福、暈眩、水腫、便祕、濕疹、腸胃不適、呼吸不順、睡不著、腰痛,都和體濕有關。

     


    「風、寒、暑、濕、燥、火」這致病的六淫邪氣,最讓中醫頭痛的就是濕。濕邪形成的快,但是想要趕走它便是非常麻煩的。

    作者是中國研究濕氣的國醫大家,潛心研究濕病30餘年,將畢生心血集結為一般人都能簡單理解的6大生活指南+33種疾病調理+54個實用小方,教你三分治病七分養,防濕未然、祛濕調理。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警訊有哪些?
    【警訊一】濕在關節→換季變天容易腫脹疼痛、風濕、關節炎
    【警訊二】濕在腸胃→腸胃容易悶脹、比較沒有食慾,大便稀糊黏膩,腹瀉。
    【警訊三】濕在四肢→雙手、足部易水腫,水分代謝不佳
    【警訊四】濕在皮膚→濕疹、汗皰疹,淋巴循環阻塞
    【警訊五】濕在腦部→肩脖痠痛、頭痛、暈眩、睡不好、睡不醒
    【警訊六】濕在子宮→白帶多、異味重、生理痛嚴重
    【警訊七】濕在脾胃→體內津液代謝不通暢,積在身體裡產生痰濕,容易造成肥胖


    ▋你有濕病嗎?
     吃藥胃疼,不吃藥頭疼
     口舌易上火,口腔潰瘍
     濕疹、痤瘡、足癬,皮膚病不離身
     腹瀉、便祕是脾濕引起
     痰多、咳嗽與肺濕有關
     失眠多為中焦濕熱
     喝水都長肉?其實是脾虛濕重

    ▋濕毒日積月累易成慢性病,日常調理關鍵在於三分治病七分養
    ◆治眩暈,升清降濁,氣機才能好。
    →濕邪阻滯了氣機的升降,清陽不能上升,那頭還能不暈嗎?

    ◆治胃病,身、心要雙管齊下。
    →胃脹、胃酸、沒食欲,除了依靠醫藥之外,學會放鬆、適當飲食很重要。

    ◆脂肪肝,治肝膽不可失脾胃。
    →肝膽上的濕熱無法短時間去除,長期服用苦寒藥物會損傷脾胃

    ◆膽結石,膽汁排泄通暢不沉積。
    →有沒有吃早飯、是否記得喝水,都跟膽汁的排泄是否通暢有關,想要不結石,就要想辦法疏通它。

    ◆高血壓,治療必須「對症下藥」。
    →高血壓的致病因有:「肝陽上亢」、「痰濕中阻」、「陰虛陽亢」等等,不同的病因要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才有效。

    ◆冠心病,不一定就要活血化瘀。
    →中醫講求辨證施治,不能聽到病名就使用慣用方法治病,經多年研究驗證,調理脾胃能治冠心病的比率也越來越多。

    ◆糖尿病,提高代謝比降血糖重要。
    →身體的代謝機能出了問題,血糖就無法被吸收和消化掉,它們就會出現在尿中,並被排出體外,成為糖尿病。

    ◆治痛風,內服與「外治」可兼攻。
    →「痛風」發病可以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前者要清熱祛濕,後者要健脾益氣,使用藥物並不相同。

    ◆風濕病,外因與內因都有方可治。
    →治療風濕病的時候,不僅要祛除外邪,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的抵抗力,氣血充足就不怕濕邪入侵。

    ◆治腰痛,不是補腎就會好。
    →腰痛,並不就是腎虛,先看看到底是「腎著」腰痛、「腎虛」腰痛或「腰椎病」,才能治得好。

    ◆治癌症,提升體內正氣別擔憂。
    →癌症可以說是 人體內亂的結果,也就是說,在正邪抗爭的過程中,邪氣占了上風,要去邪就要扶正。

    ▋哪種人容易引濕上身?
    1、愛吃冰飲涼食
    2、口味重
    3、睡不夠、睡眠不好
    4、不運動
    5、喝酒
    6、經常站著或坐著

     

    作者/路志正
    1939年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至今懸壺濟世八十餘載。2009年獲「第一屆國醫大師」稱號,中央保健工作頒授「突出貢獻獎」與「傑出專家」,同時為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北京國醫名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華人中醫界備受尊崇的雜病聖手,擅長內外合用、針藥並施、食藥配合與身心同治。上承濕病理論和臨床證治經驗,抓住濕病要害,創新性提出「北方亦多濕」論,以及「百病皆由濕作祟」主張。治療理念強調輕靈活潑,恰中病機。

    著有《99歲國醫大師無病到天年的養生秘訣》、《養生茶療》、《養生粥療》、《養生湯療》等著作 10 餘部。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3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