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長成你想像不到的樣子
簡媜暢銷經典散文《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十五週年增訂版
這樣的書,一生只能寫一本 「我要你一生平平安安。」 什麼愛情值得用一世等一句祝福? 簡媜紀念創作三十年巨製 最魂牽夢縈的書寫 令人躑躅沉吟,不忍終卷……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簡媜的母愛賬簿、育嬰密語 暢銷二十年經典散文 育兒現場生命書寫 攜帶深厚的豐饒降世的祝福之書 從女孩到女人 柔情感性PK機智幽默 寫盡天下癡心父母的急切與悲歡 囊括文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民俗學,以及神人共存的傳統護幼智慧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讓孩子長成你想像不到的樣子
簡媜暢銷經典散文《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十五週年增訂版
★第32屆金鼎獎圖書類「最佳文學類圖書獎」
★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書
★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
★亞洲週刊2007年中文十大非小說
簡媜深摯、溫暖、幽默的心靈「慢遊」記錄
這些東西可能是多餘的。但老師希望當你看到這些東西時,想起他們象徵的訊息。
第一件 牙籤。 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 橡皮筋。 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 OK繃。 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 鉛筆。 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 橡皮擦。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 口香糖。 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 棉花球。 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 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 面紙。 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 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 金線。 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 銅板。 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 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 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作為一個媽媽,誰不希望孩子在新學期開始那天,得到這樣一個裝著十二樣禮物的紙袋呢?
當年那個頭大如丸,出生時折騰簡媜許久的「紅嬰仔」,讓她寫了一部育嬰小史。十年過去,因丈夫的學術交流,帶著孩子(即書中的小男孩「姚頭丸」)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又激勵簡媜寫下本書。
從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看到這個國家重視的品格、價值,流露出對台灣這塊土地因深情而生的怨懟;從異國廚房的「豪華」設備、超市的柴米油鹽,延伸出一連串飲食生活的喜怒哀樂;再從湖濱小徑的日常漫步,寫到遼闊的哲學問題,關於生死失去、創傷陰影、工作熱情和生命期許。自稱「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簡媜的筆調犀利幽默又優美靈動,文字細膩婉約,卻總難掩澎湃熱情。
這一趟短期居留伴讀遊學記錄,除了疑問和省思(在那一塊土地成長會不會更好?),簡媜也再次透過書寫充分體現她「將生活的漫天煙塵化為思想朝露」的散文觀。
給小朋友、老師與父母
即使是一點驚訝一絲遲疑也比麻木沮喪好!──簡媜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那個裝有十二件禮物的牛皮紙袋讓我眼眶微紅),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於是,我知道這趟旅行最特別是,展現了全家一起出遊的「短期租住」模式──非小留學生或母袋鼠帶小鼠型的移民行動,而是大人小孩共同體驗的「遊學」之旅──遊小學、遊生活、遊山川。旅遊,也是教育與學習的一部分,浸泡於他人社會藉以檢查自己社會之有所不足,或許就是這趟旅行漸漸跨過私體驗界線進入公眾思維之後,不得不負起的任務。
我希望這趟旅行中關於小學教育的種種見聞實錄,能展現異於教育理論的親和力與臨場感,讓「小學部隊」同胞們──包括小朋友、老師與父母──從中獲取活力與熱能,即使是一點驚訝一絲遲疑也比麻木沮喪好。遇事我總想,為什麼別人做得到我做不到?這種想法意謂著還有改革的熱情與學習潛力。借他山之石或許能對照出我們根深柢固的某些觀念不只不是「學習」而是「反學習」,某些填鴨式教育技倆乃過去聯考的餘毒。這些觀念與作為雖然「保證」了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不考的不讀。最後,變得像大多數的我們一樣:離開學校就不再看書了。
最後,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像春風吹來,每一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遨遊知識殿堂……
作者簡介|簡媜
一個寫散文的人。其創作多元奇變,題材從鄉土、親情、女性、教育、愛情到城鄉變異、社會觀察、家國歷史、生老病死,自成一格。曾兩度獲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台積電文教基金會「2017青年最愛作家」、2018年獲「當代臺灣十大散文家」。著有散文《女兒紅》、《天涯海角》、《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我為你灑下月光》、《陪我散步吧》及小說《十種寂寞》等二十餘種。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