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惜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疼惜

大地保母影像故事

  • 出版日期: 2020/08/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4.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896825
  • 頁數: 274
紙本書定價:NT$ 800
電子書售價:NT$ 56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他們視大地的傷痕為己痛,以行腳僧的精神,走訪大街小巷回收資源。
哪怕身處的環境再髒、再臭,仍毫無畏懼地面對,
一心只盼減少垃圾汙染,為後代子孫守著一方乾淨的土地。
慈濟環保志工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試著延長物命,盡可能地讓地球上的資源循環再利用。所有環保志工經年累月、點點滴滴所作的貢獻,都是在讓地球毀滅的速度減慢一點。正是他們無私的付出,教導了人們疼惜的真諦。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34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 電子書: NT$ 300

    在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長照早已成為時代的關鍵詞。與此同時,在家照顧者抹殺家人性命的事件,也愈發頻繁地發生。這些當事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下手的呢?他們是如何被逼至絕境,最終跨越了那條界線?難道就沒有防止悲劇發生的對策嗎?為了回答這些疑問,NHK直接採訪了因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殺死親人的當事者,以及他...

  • 電子書: NT$ 245

    台西村,一個彰化的沿海小村,村內四百多人,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即便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但是檯面上的新聞,卻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與村落的衰退。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台西村民皆處於邊緣。本書記錄了村中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

  • 出版日期:2023-05-10
    電子書: NT$ 228

    ★死亡看似遙遠,卻又貼近生活 ★陪伴每個逝者走向最後一哩路 ★我是人生整理師,清理遺物,也撫慰各個不同的人生

  • 電子書: NT$ 645

    透視「文化將挑戰或鞏固階級」的起點之書! 法國思想大師布赫迪厄扛鼎巨作 二十世紀文化社會學最經典必讀 出版逾四十年,法文直譯.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 出版日期:2017-11-30
    電子書: NT$ 294

    這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書,不是你知道的那個故事。 它溫柔得讓你微笑,它殘酷得令你心痛。 這是美國南方的故事,藏著台灣偏鄉的影子。 這是郭怡慧誠心寫下的故事── 若你胸中有著騷動的良知,這是你想說卻說不出口的那個故事。 這是真實的故事。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 出版日期:2023-10-12
    電子書: NT$ 210

    現身說法分享不為人知的火葬場祕辛!

  • 電子書: NT$ 245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 出版日期:2023-06-30
    電子書: NT$ 210

    現身說法分享不為人知的火葬現場祕辛!

  • 電子書: NT$ 231

    4年多,1000多個日子, 社工李佳庭在街頭,陪無家者活下去! 「我們只能讓個案不要死而已……」 李佳庭社工的吶喊。 2017關鍵評論網的「未來大人物」 社工無疑是這世上最艱難、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低薪、高工時、高壓力、高風險。 她卻一頭栽入。時而甘之如飴,但更多時刻是抓...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 電子書: NT$ 252

    本書記錄一位台東醫生冒著生命危險,九年來八度上塔須村義診的故事,他是西藏塔須史上第一位醫生─楊重源,精彩圖文記載初心與過程,完整收錄十年義診歲月點滴。問他為什麼要去塔須?為什麼選擇偏鄉台東行醫?他的答案很簡單﹕那個令自己魂牽夢縈的「塔須村」,正是他回家的路,是來自心底的召喚,剛剛好而已,這便是一種幸...

  • 電子書: NT$ 266

    若要認識東南亞文化,馬來西亞是最好的一站!馬來西亞華人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又受到馬來族、印度族、錫克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在馬來西亞可以體驗很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群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志工,在馬來西亞三個純樸的小鎮裡,會遇到哪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人、事、物呢?

  • 詳細資訊

    哲人有言:「人類如果只是為了生存所需,地球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若因貪婪謀利而予取予求,那麼有朝一日,地球便會是所有生命的墳場。」慈濟環保志工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試著延長物命,盡可能地讓地球上的資源循環再利用。所有環保志工經年累月、點點滴滴所作的貢獻,都是在讓地球毀滅的速度減慢一點。正是他們無私的付出,教導了人們疼惜的真諦。

    每一篇故事的環保志工,沒有年齡之分,也沒有身分之別,更不見背景之差。他們受到證嚴法師的精神感召,藉由做環保使生命得以轉化,透過付出找到人生的價值。無論是不識字的老人家,還是身體病痛、殘疾者,甚至已臨近生命的最後階段,似乎都不影響他們做環保的決心。大多數的志工,生活相當勤儉,捨不得多花時間在休閒娛樂上,反倒是歡喜甘願地投入資源回收。此外,有些志工將大地的傷視為己痛,哪怕身處的環境再惡劣、再髒、再臭,他們仍毫無畏懼地面對,一心只期盼減少垃圾污染,為後代子孫守著一方乾淨的土地。


    作者介紹
    黃筱哲
    一九八二年生於臺灣臺南。二〇〇六年受母親影響開始參與慈濟人文真善美攝影志工,無償記錄慈濟志工在各地行善付出的身影近十年。二〇一二年受攝影大師阮義忠老師的啟迪,立定以「攝影」作為人生志業,並在同年開始協助《慈濟》月刊報導攝影。二〇一三年與同修蔡瑜璇展開慈濟環保志工記錄之旅,作品固定發表於《慈濟》月刊專欄〈大地保母〉至今。二〇一六年決定放下十四年的平面設計生涯,全心投入攝影,在同年正式成為《慈濟》月刊攝影記者,並在二〇一七年以〈大地保母〉系列作品「小琉球──未被看見的風景」獲頒第三十一屆吳舜文新聞獎「平面類新聞攝影獎」。

    媒體推薦

    推薦

    阮義忠
    拍攝環保志工是結實的挑戰,難度不小,因為工作環境多半擁擠雜亂,而且同質性很大,更何況工作內容大同小異,重複性極高。對文字或攝影工作者來說,在表現上很容易遇到瓶頸。然而,筱哲與瑜璇長年以來堅持不懈,不但克服困難,還佳作迭出。他們不是冷眼旁觀地報導,他們懷著同理心體會環保志工的辛苦,本著景仰的胸懷用相機與文字向這群人間菩薩致敬。《疼惜》的編輯、選材也非常成功,關於二十幾位環保志工的速寫,文字精簡有力,圖片張力十足,後記的圖文尤其令我感動。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