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京都不能只懂吃喝,聊京都不能只知景點。
塑造「京都風情」的根源力量究竟為何?
邀請重度京都迷,一起來解京都謎!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英國圖書獎評委: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從背包客、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 進而融入西藏、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 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從流亡到共生,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
始於美國東岸的熱潮席捲全球,出版至今已翻譯為十幾國語言! 紐約上東區的地方媽媽特別不一樣? 這本書,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 當人類學家意外闖入上東區媽媽的世界── 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眼界大開的文化衝擊!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 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 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
中國+中國人=窪地+韭菜=世界最大的韭菜農場!? 在中國這塊「秩序窪地」中,不論是何種立場、何種階級的中國人,都無法真正決定自身的命運及未來,隨時都有可能淪為被收割的「韭菜」。有此自知之明的中國人不多,真正能根據認知而行動的人更少──「阿姨」劉仲敬便是覺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 「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出的?百日維新後,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連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
本書從大量神經心理領域的科學報告、歷史文獻、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音樂等,蒐羅了大量對情緒的描述和定義,揭露人類探索情緒的歷程。 最重要的是,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光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透過「情緒考古學...
這是一本對監控體制極為難得的深入剖析之作。不僅曝光監控機制,也讓我們看見體制下的人性。對於臺灣讀者而言,這本書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威權時代的歷史。
目前世界上約有七千多種語言,但到了下個世紀,可能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都會消亡,而且許多語言將在沒有任何文字記錄留存的情況下從此銷聲匿跡。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就是語言的消失對人類文明而言是多大的損失。書中除了提出廣博全面的見解,倡議如何搶救世界上日益萎縮的語言多樣性,亦同時讚嘆這些語言如何以諸多方法,讓我...
京都店家公休日多為週二週三,是因為重視神明信仰?
京都人暗示客人快快回去時,會端出茶泡飯送客?
錦市場如何由料理人後台廚房,變身觀光客美食天堂?
為何抹茶甜點僅冠上「京都」二字,就令人趨之若鶩?
傳統氛圍的京都,以「三明治」讓旅人遠道慕名而來大排長龍?
京都料理壓倒性的美味,關鍵是廚房外的背後推手?
愛京都不能只懂吃喝,聊京都不能只知景點。
塑造「京都風情」的根源力量究竟為何?
邀請重度京都迷,一起來解京都謎!
本書特色
特色一、探究京都素顏五大魅力,從根源重新認識京都
從「品牌力」、「言語力」、「形象力」、「美食力」、「除厄復興力」五個面相探討京都擄獲全球人心的原因,介紹京都人性格與特有話術,破除世間對京都人的各種迷思,徹底剖析「京都style」。對京都熱愛者而言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一書,而對京都地方導遊領隊相關工作者而言,藉由這樣深度體會京都文化奧義,更能傳達京都真正魅力。
﹝案例﹞
京都話術:「好棒的手錶啊~」藉由讚美與柔軟的應對力,避免可能發生的尷尬。
生魚片拼盤:京都人店家絕不推便宜大碗綜合生魚片,只提供袖珍雅緻的鯛魚生魚片。
凡事先懷疑:對京都染疫人數遠低於大阪神戶的報導,嗤之以鼻的京都人。
重視傳統精神:老字號日本料理店員工面試,答不上歲時與器皿相關問題者不予錄取!
轉劣勢為優勢:被電視台誇飾扭曲的京都人,利用「京都私怨」讓魅力水漲船高。
積極融納外來:傳統禪寺結合洋風建築,琵琶湖疏水的拱門型水道橋成著名景點。
特色二、收錄餐飲觀光業實例,看京都如何因應潮流頑強生存
後疫情時代,所有以觀光為重點經濟的地方面臨前所未有之困境。然而京都在疫情後的楓紅季仍吸引了大批觀光客。歷經無數天災人禍、一路走來絕非一帆風順的京都,何以能度重重苦難到今天?作者以多年觀察蒐集許多京都地方店家小故事,對從事在地文化工作者示範地方文化如何成為吸引外地人的助力,也值得所有意欲發展觀光、活化在地人消費行為之地方自治團體與創業人士借鏡。
﹝案例﹞
市場華麗變身:不適合觀光的錦市場從一根牙籤開始改變,成為旅人必訪之美食聖地。
反差製造嚮往:高門檻的茶屋與難以親近的舞妓,成為觀光客踩點重點之一。
立碑命名效果:沒沒無聞的家鄉菜「鯖壽司」,變身數一數二的京都名產。
傳統結合趨勢:承襲在地傳統料理精髓,隨處可見的蛋三明治也能讓咖啡廳大排長龍。
化矛盾為武器:唯有在京都才能利用一般人敬而遠之的茶道,使抹茶甜點人氣爆紅。
化危機為轉機:口碑老字號料亭於疫情期間推出天價拉麵,瞬間成人氣暢銷商品。
特色三、京都人的開誠佈公:我們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者身為土生土長京都人與京都研究者,以自己最熟悉的京都話及京都腔,讓讀者了解京都人的思路與獨特的感受性。其中多所澄清多數人對京都人的諸多誤解,翻轉市面所有書籍對京都之刻板介紹,讓你成為真正的京都通。
﹝案例﹞
迷思一:京都店家多半週二週三公休,因為京都特別重視神明信仰?
迷思二:京都女性說話都像藝妓那樣高雅溫柔、婉轉動人?
迷思三:京都人想暗示客人快快回去時,會笑著端出茶泡飯送客?
專家力薦
署名推薦
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三 線|FB粉專「京都旅遊研究室」
短文推薦
謝長廷|駐日代表
外地人稱大阪京都是關西,京都人自稱是畿內,「畿」是皇都的意思,而週圍地區則是近畿。日本的地名有「前」「後」字的,如越前越後、豊前豐後等,都是以京都為準,接近京都的地方稱為前。像這様探討日本的文化、食物、穿著、文學、祭典、歴史都必須從京都說起,一年可以吸引一千多萬名觀光客,她的底藴何在?這也是「京都力」的價值!
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國立政治大學兼任講師
「寺廟」、「祭典」、「工藝」、「美食」、「京都人」、「歷史」這幾個詞應是人們對京都普遍的印象。如果要用一字聚焦,我想「文化」絕對是最佳集合,確實、一處古都,讓文化透過有形的載體及無形的行動來傳遞其獨一無二的魅力,而透過京都專家柏井壽先生的統整,尤其透過「六力」的精準詮釋,更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京都處處的不簡單。
作者簡介
柏井 壽
土生土長京都人,是京都旅遊、京都旅宿主題的領頭人物,也是愛好美食的饕客。撰寫許多京都旅遊書,也負責監修電視節目與雜誌的京都特輯內容。在美食與旅遊領域發表受人注目的評論,作品發表於《Discover Japan》等日本著名雜誌。憑著極強取材力、精準的文字描寫、獨特的眼光,造就出獨樹一幟的柏井壽風格。
譯者簡介
游翔皓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語教育碩士。目前主要任教於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教授內容有「初˙中級日本語」、「日語能力檢定試驗」、「日語中上級讀解」、「日本歷史」等課程。合著有《經典日劇100話:Nippon所藏8》、《日本歷史名人:Nippon所藏12》、《日本庶民美食:Nippon所藏13》,並翻譯許多日語學習及考試用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