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在蘭嶼從事一整年的研究,本書係根據其親身體驗,對雅美族的生計經濟、社會組織、理念宗教以及儀式慶典等諸層面的詳實報導。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臺語課本九十年前就有了? 阿公小時候讀的三字經和百家姓是MADE IN TAIWAN的特別版本? 那個年代的臺灣孩子,都讀什麼書長大?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作家何敬堯+漫畫家張季雅聯合共同打造 第一本搜羅最完整、典文最豐富的臺灣本土妖怪百科全書! 痴情的蛇郎君、可憐的椅仔姑、含冤而死的墓坑鳥、 遇人不淑的林投姐、呵呵笑的人面魚、愛打掃的金魅、 棉被裡的飛顱妖、捉弄人的滾地魔、吃嬰兒的巨人阿里嘎蓋……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雅美族(或稱達悟族)與臺灣其他原住民一樣,都屬馬來波里尼西亞系,但在文化的表現上卻有明顯的不同。在傳統上,他們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不釀造酒精性飲料、不獵人頭、也不使用弓箭的民族。他們依賴捕魚及種植水芋、甘藷等根莖作物維生,他們的建築形式、飛魚祭典、新屋及新船落成禮、對死亡及神靈的態度等等,都是非常獨特的。
一直到1960年代以前,由於蘭嶼地理位置的孤立隔絕,雅美族與外來文化極少有大規模的接觸,因此其社會文化體系得以保持相當程度的完整。作者曾在蘭嶼從事一整年的研究,本書係根據其親身體驗,對雅美族的生計經濟、社會組織、理念宗教以及儀式慶典等諸層面的詳實報導。
【作者簡介】
余光弘
1951年生,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教於廈門大學。從事田野調查工作多年,著有《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及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合撰)、《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合撰)、《望安˙將軍:田野調查專輯》(合編),並發表論文數十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