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經典六書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史景遷經典六書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紙本書定價:NT$ 2480
電子書定價:NT$ 1736
電子書售價:NT$ 1476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本套書含史景遷六本經典大作,書目包含: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改變中國》
《太平天國》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 》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馮客《人民三部曲》老犢粉專屬優惠說明】 凡於 2024/1/31 前,於 Readmoo 購買《人民三部曲》任一電子書之讀者,於 2/29 前購買《毛澤東之後的中國》,輸入專屬優惠碼,即享加購優惠 285 元。 *優惠碼可至 會員中心>優惠碼 或 購物車 查詢,使用期限至 2024/2/29 ...

  • 電子書: NT$ 406

    ◉中醫如何從被斥為「非驢非馬」,到獲致諾貝爾醫學獎, 成為全球另類醫療的主力?◉ ◉一部醫學發展的政治史,也是國家形成的醫學史◉ ◉美國醫學史學會William Welch Medal◉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身體的語言》栗山茂久、《傳教士的詛咒》沈艾娣、《帝國的醫師》李...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476

    重現歷史上看不到的現場,披露新聞報導最深刻的功力。 上百位傑出記者口述,一窺中國近八十年歷史性時刻的幕後故事。 艾美獎、CNN傑出獎、杜邦獎、皮博迪獎得主齊邁可重磅力作 尹麗喬、沈伯洋、汪浩、辛翠玲、張潔平、黃兆年、黃奎博、楊念祖、蘇貞昌——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數排序)  

  • 電子書: NT$ 336

     專精中國上古史的杜正勝院士繼【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後,多年思考的總結!   解構「炎黃子孫」的神話,釐清「中國的範圍」、「原中國的所在」、「中國本部的奠定」。   剖析「中國的擴張」、「中國的勢力範圍」以及擴張三部曲:「征服→統治→改造成為中國人」。    

  • 電子書: NT$ 286

    ◎諸葛亮、曹操、劉備,誰最值得佩服?可以作為你我的人生典範。 ◎英雄身邊的女人:貂蟬、祝融夫人、蔡文姬、孫尚香,哪位根本不存在? ◎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刮骨療傷、桃園結義,這些故事哪個是真的? 資治通鑑、三國志、魏書……十多本正史考證蒐集, 誰的評價遭冤枉?誰的表現被誇大?   ...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25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476

    直面中國歷史最黯黑的深處,復原商王朝活人獻祭的血腥場景 一本震撼、具里程碑意義的非虛構歷史專著, 重述華夏從殷商鬼神信仰到周朝禮樂文明的驚人轉折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榮獲2021年美國歷史協會約翰費正清獎★★ ★★全球唯一中譯本、獨家收錄中文版作者序★★ 第一本從察合台語檔案探討近代新疆文明衝突的重量級作品 從穆斯林的東突厥斯坦,到大清帝國的新疆省 晚清中國征服者追求的儒家理想社會 如何摧毀新疆穆斯林與漢人的日常生活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294

    \如果把中國歷代422位皇帝拉進一個群組裡,他們會聊些什麼?/ 公眾號200萬追蹤者 × 累計閱讀量破億 × 單篇閱讀量1200萬+ 「史無前例」的聊天群組——宇宙第一群,誕生!

  • 電子書: NT$ 840

      著名史學家史景遷與金安平首度合作撰書   英文版出版逾二十年後,中文版首度面世   《世紀中國》精選了三百張以上珍貴而富故事性的照片,述說1894-1996中國百年歷史。這些照片選自中國、台灣與西方的檔案館、圖書館和私人收藏,許多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這些歷史照片像是時光機,帶領我們「親眼」見證...

  • 電子書: NT$ 245

    黃仁宇重磅著作《中國大歷史》,全新直排校訂,暢銷10萬本新版! 黃仁宇:我寫的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 這並不是說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會的道德要靠社會的結構而決定其內涵。

  • 電子書: NT$ 917

    欲認識今日的中國,就必須瞭解其過去! 從晚明的覆滅至欲主導世界局勢的現代中國, 史景遷以政治為經、經濟為緯,織造出恢弘且客觀的新一代中國史!

  • 電子書: NT$ 406

    綜觀中國史,有資格被稱為世界帝國的,排除了從內亞史或新清史的解釋體系下由蒙古人和滿洲人建立的元、清帝國並非純粹的漢人政權後,似乎盛世榮光就只剩下漢唐了。但是,本書作者朴漢濟認為,唐並非單純由漢人所建立的王朝,其本質必須用「胡漢體制」加以理解。事實上,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唐皇室成員具有胡人血統!而唐...

  • 電子書: NT$ 406

    從強盛到巔危的最後一個皇朝 從帝制走向現代國家, 進入世界秩序的嬗變和過程。

  • 電子書: NT$ 450

    一部反映中國近代苦難的家族記憶史 一部過渡新舊時代衝突的女性奮鬥史 一部台灣文學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紀 一部用生命書寫壯闊幽微的天籟詩篇

  • 電子書: NT$ 385

    從中央歐亞的草原出發, 克服大中華主義與歐洲中心史觀,而看到的唐朝是…… 安史之亂其實不「亂」,它是「登場過早的征服王朝」, 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現象,是歷史的必然。

  • 詳細資訊

    本套書含史景遷六本經典大作,書目包含: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改變中國》
    《太平天國》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 》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一封反清逆書,掀起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
    一部曠世奇書,顛倒兩代皇帝的臣民子孫

    ◆雍正何以將造謠逆賊曾靜帶至宮中坐享榮華,甚至與皇帝聯名出書?
    ◆乾隆為何違逆父命誅殺曾靜,甚至禁燬雍正頒行的《大義覺迷錄》?
    ◆一樁曲折離奇的文字獄案,如何捲起滿清皇室與臣民間的重重波瀾?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以小說筆法書寫歷史

    本書聚焦於雍正王朝著名的文字獄案,史氏從文化認同的角度,透過扎實的史料分析與絕妙的小說筆法,回到歷史場景中重審這起離奇案件的始末。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史景遷獨特歷史書寫風格濫觴之作
    蒙太奇筆法大膽重建康熙內心世界

    ◆ 「三藩之亂」的動盪如何對康熙的治理思想起到重大影響?
    ◆ 求知不輟的康熙如何適應漢人政治環境,並吸收西方科學與宗教思想?
    ◆ 康熙如何意識到肉體的孱弱,進而追求飲食、醫學和追憶?
    ◆ 「九子奪嫡」的連番爭鬥如何讓康熙晚年身心俱疲、深陷絕望?
    ◆ 康熙的「臨終諭旨」如何體現出他的真摯情感和晚年速寫?

    《康熙》分別從六個不同的領域(遊、治、思、壽、阿哥、諭),「戲仿」康熙的語氣,揭露他的統治思維、用人原則,乃至於生活態度、嗜好、教養子女與養生之道。透過第一人稱敘述,史料中的細節似乎活了起來:舉凡他在面對死亡、立儲引發的爭鬥時的執著與淡然,為政兼顧理、義、情,凡事親力親為、謹慎求實,展現決斷力,又不時反躬自省。這些「原料」,經過史景遷的巧手重新剪裁、拼貼、縫製後,勾勒出一幅立體的人物像。開卷讀來,彷彿親眼觀摩這幅畫像的繪製過程,而這臨場感正源自材料與技法的相輔相成,拋磨出一個事實與想像互不干擾的奇異氛圍。

    不同於歷史小說所創造的場景,可就著歷史的骨架空隙自由發揮,《康熙》處理的史料有憑有據,但處理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學術著述:假康熙之手,一手揣著一只鏡子,自我端詳,一手拿著一枝看不見絲線所牽引的筆,自我描繪。這只鏡子、這條絲線代表什麼,牽涉到歷史的追求,讀者定各有體會。重要的是,康熙的語氣與性情的再現,讓這位古代君王走下龍椅,褪去厚重的歷史感,呈現生活化與人性的一面。

    《改變中國》

    三百年來,十六位西方顧問,他們如何改變中國?

    回顧一六二○年到一九六○年這段歷史,可看到西方人以唯我獨尊之姿來到中國,深信自己師出有名,急欲『開發』被他們視為落後的民族,這些西方顧問的境遇實可為借鏡⋯⋯然而,這些人的故事是警世教訓,而非鼓舞人心的宣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人對西方方法論及目標的絕對信心已搖搖欲墜,歷經越戰的美國人對此亦產生動搖。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天的中國似乎已有自信,西方人到中國,就得按中國人的規矩行事。如果,中西雙方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的話,至少還有機會不讓由來已久的誤認再度發生。──史景遷

    本書寫的是在中國的西方顧問。從一六二○年代到一九五○年代這三百多年來,這些人貢獻優異技能,供中國人驅策。初則引入天體運行理論,終則讓中國人見識到空戰戰術與原子科學的神乎其技。史景遷從上百位在華工作的洋顧問中挑選十六位代表人物。這十六人各有所長──有天文學家、軍人、醫生、行政管理專才、翻譯家、工程師,還有一位職業革命家。他們的生涯雖橫跨三個世紀,但是所積澱的生命歷程卻有著驚人的延續。他們經歷了類似的亢奮和危險,懷抱類似的情懷,承受類似的挫折,在行為中映射出他們的時代,也突顯了中國固有的基本價值觀。

    《太平天國》

    一部西方經書如何被引用、誤讀,最後據為己用?
    一場宣教行動如何觸動滿漢族群問題、華洋民族意識?
    信仰如何成為狂熱,終於燃燒中國大半江山?

    史景遷敘事史學登峰造極之作
    魔幻手法鉤勒出波瀾壯闊史詩

    洪秀全在一八五一年到一八六三年間建立的太平天國,造成兩千五百萬人喪生,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大清國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財力幾乎盡耗於此,斲傷大清元氣。史景遷並無意寫一本太平天國全史,而是想通過提供一個排比有序的歷史脈絡,來瞭解洪秀全的內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為邏輯。史景遷在試圖追尋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熱情時,也在思索:有些人堅信自己身負使命,要讓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為之讚歎」,極少計算後果,而這是否就是歷史的大苦痛?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 》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西方中國研究的里程碑。」——費正清

    「史景遷的著作必須劃入《史記》的類別之內,是無可爭議的。」——余英時

    ★《洛杉磯時報》歷史書獎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非文學類好書
    ★《中國時報》開卷一週好書
    ★金鼎獎圖書類最佳翻譯獎
    ★余英時專文作序.盛讚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從十九世紀末一群維新人士意圖改造清廷,到保皇與革命兩派導致清廷覆亡;從二十世紀初共和政府和軍閥割據的對立,到國民黨和共產黨鬥爭的大悲劇;從二十世紀中國土淪陷與光復,到中國政府激進的農村與文化改造。中國知識分子一方面是激起巨變的原動力,另一方面又被巨變的浪潮一一吞沒。這是中國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場悲劇,而在演出過程中又隨時透露出無奈而自嘲的喜劇意味。

    史景遷精選少數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作深入探討,交織成一幅中國精神面貌的整體圖像。其中以康有為、魯迅、丁玲等主線作為貫穿全書的「經」,秋瑾、沈從文、瞿秋白、徐志摩、聞一多、老舍六人則橫插在不同階段,構成了「緯」。在經緯交錯間,還有無數相關人物隨時進進出出,包括無可迴避的政治領導人孫文、蔣介石、汪精衛、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引領一時風騷的文化領袖鄒容、梁啟超、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郭沫若、胡適、梁漱溟、茅盾、林徽音、胡風等;甚至外國訪者如羅素、泰戈爾、蕭伯納等也點綴其間。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自絢爛歸於平淡  從國史寫到家傳
    張岱的深邃虛幻  史景遷妙筆重塑

    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
    史景遷細數張岱心靈點滴
    窺探亡國知識分子的內心轉折
    同時瞥見晚明的精緻生活美學

    張岱是明代散文大家,傳世名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堪稱晚明小品文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無憂,品茗、製茶、賞月、彈琴、鬥雞、蹴踘、觀雪、狩獵、聽戲、吟詩、遊湖、收藏、鑑賞,樣樣精通,生活圍繞在讀書與享樂間,光鮮快意。清兵入關後,年過五十的張岱遭逢人生重大轉折,位於杭州的別墅、紹興的家園、豐富的書畫古玩收藏,悉數毀於戰火。「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他帶著倖存的家人逸隱於紹興龍山,餘生力修明史,八十八歲方成《石匱書》,書成後不久亡故。

    個人歷史與家國歷史相互映照、無法切割。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明史《石匱書》,還是《陶庵夢憶》裡一幅幅簡約、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都鑲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在夢與憶的交錯擺盪間,隱隱浮現。如何透過回憶與書寫,紮實一個捉不回的夢?史景遷說:「他生於、長於龍山山麓,中年歸返龍山,只為將心中了然之事理個清楚。……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於是他決心盡其所能一點一滴挽回對明朝的回憶。」

    作者簡介

    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二○○八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